第354章 暖灯帐下,神仙姐姐的特别奖励

    814福利节超级福利直播圆满结束。

    不过,关于福利节的种种影响力却还依然存在着。

    比如日行一善活动!

    其实陈默也挺为难的,一方面是因为民间有不少网友都希望能保留这个活动,做成长期的活动。

    另外一方面也是商家们品尝到了甜头,同样的希望继续下去。

    可是陈默却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实际上,哪怕是这短短的一个半月,别看好像影响特别大,可是实际上,期间出现的问题也非常多。

    这还是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还是大多数人都并不完全熟悉其中的运行策略的原因。

    再加上所有人都在盯着,有一些风吹草动,都会被放大,很快就就可以把苗头扼杀。

    所以才能有效的运行下去,可是一旦做成长期活动,那期间问题必然频发,而且根本很难有效的及时的处理。

    毕竟,因为福利节的关系,所以才能够聚拢这么庞大的人气,商家也好,网友们也罢,亦或者各大平台,都有利益关系在里面,所以大家才能很好的维持好秩序,可是一旦福利节过去。

    那么一开始可能还没什么,但是渐渐地就会开始出现问题,而且涉及到全国范围,那么必然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好口碑需要很长时间积攒,但是想要坏事却只需要一瞬间!

    所以,最终陈默还是否掉了把日行一善活动做成长期的活动的想法。

    这个活动无疑是个很好的,很有意义的活动,所以陈默是真的不想被一下子搞的名声烂掉,到时候想要再做这种活动就几乎很难再复刻眼下的盛况了。

    不过,814福利节的影响力,必然还会继续持续一段时间。

    对此,陈默并没有觉得意外!

    日行一善活动,他虽然决定收官,不继续推行,但是有时候,不是他想收就能收的回来的。

    其实陈默还蛮有成就感的,他总算明白,为什么很多财富自由后的人会开始追求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时此刻,陈默享受的这种成就感,其实也是一个类型的,只不过,他更加的正常一点!

    这不,814福利节的余温还没有散去,关于日行一善的一些东西,也还在持续着发挥着作用。

    814福利节直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字节跳动总部数据中心的巨幕墙上依然跳动着特殊的数据流——这是“日行一善“活动留下的“善意监测系统“。

    这玩意,是活动期间推出的,不过,活动结束后,字节这边也并没有弃用,而是继续开启着。

    尽管活动已正式收官,但后台显示每日仍有超过2000万用户自发使用活动标签,这个数字是直播前的三倍。

    陈默站在屏幕前,指尖划过一组特殊曲线:外卖平台“善意通道“使用量周环比增长470%,高德地图“危险路段预警“触发次数下降38%。

    最令人意外的是XZ牧民格桑的直播间——他送菜时别在领口的运动相机,竟吸引80万网友“云监工“边防补给线。

    “陈总,三一重工刚发来 prototype。“

    助理小跑着递来平板,画面里橙色的水陆两用校车正进行最后测试,车顶救生艇展开时自动弹出“日行一善“的荧光贴纸。

    陈默突然想起青山小学墙角那些缠草绳的雨靴,现在它们应该和磨破的红领巾一起,被张梅老师收进了新落成的“善行博物馆“。

    相关的影响还在持续着,这种余温能保持多久陈默不知道,但是至少眼下,却是向好的!

    这种余温在海外更显魔幻。

    日本7-11便利店“善意积分“系统上线首日,就有大阪店员因帮游客指路获得“北海道双人游“资格,相关视频在TikTok播放量破亿。

    纽约地铁出现模仿深城“共享奶奶“的“地铁爷爷团“,退休消防员们自发护送学生通勤。

    最戏剧性的是首尔某财阀宣布设立“韩版善行礼包“,却被网友群嘲:“学陈默只学发券,怎么不学人家配套解决方案?“

    杨蜜翻着全球热搜榜啧啧称奇:#陈默经济学#下,经济学家们正争论“善意GDP“的测算方式;#善良基建#话题里,工程师们分享如何给公交站台加装助老扶手;甚至时尚圈都掀起“平凡之光“同款穿搭——外卖小哥的反光马甲和格桑的藏袍腰带成了今秋爆款。

    “你看这个!“

    杨蜜点开华为云新搭建的“善意数据库“。

    可以看到千万条案例正在AI梳理下形成社会痛点的“热力地图“。

    其中被标红星的一条,正是直播时那个癌症患者的匿名投稿。此刻系统显示,已有27家药企根据“想看日出“的遗愿,联合推出“临终关怀云陪伴计划“。

    杨蜜的得意不是没有道理的,不止是杨蜜,陈默身边的女人们,一个个也都是与有荣焉,因为这次的日行一善计划,她们可都是最初的倡议者之一。

    而如今,当初的努力开始开花结果,而且是在全国,乃至于全世界范围内四处开花,她们虽然是明星,过去也有做慈善之类的,但是却根本无法和这一次的相比。

    不管是参与人数,还是真正的解决掉的问题,或者,达成的成就感,影响力规模,都足够让她们得意了!

    夜幕降临时,陈默独自走到办公楼顶层的露台。

    远处商业区的巨幕轮播着“平凡之光“们的近况:

    外卖小哥成了平台“骑手大使“,正参与算法优化会议;

    张梅老师带着孩子们用第一辆校车运来了山外的美术用品;

    而那个用废金属拼哈姆雷特的王海波,刚收到美院特聘讲师聘书。

    看到这些,陈默也不由地露出一抹笑容。

    夜里,陈默回到家,几个女人们都回去照顾人类幼崽去了。

    不过,陈默洗完澡出来,却发现神仙姐姐正裹着睡衣坐在床铺上,聚精会神地在平板电脑上指指画画。

    陈默过去把她揽在怀里,好奇地问道:“在忙什么呢?”

    “你看这篇帖子,统计了814福利节和日行一善计划后的成果!”

    陈默好奇地看过去。

    只见某微博大V的一篇博文标题写着:平凡之光的余晖与新生!

    “今年的814福利节,意义非常,在写这篇博文之前,博主做了大量的统计和调查工作,必须为陈默点个赞。

    平凡之光的真正意义才刚刚发酵!

    814福利节虽已落幕,但“平凡之光”的种子早已悄然生根发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持续生长。

    1.民间自发的“善意接力”

    尽管官方活动收官,但民间自发组织的“日行一善”社群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首先,“城市微光”志愿者联盟的成立!

    这个由外卖小哥、快递员、环卫工人等组成的联盟,是受到日行一善计划的影响而成立的。

    他们利用工作间隙随手助人,并在社交平台打卡记录。某外卖骑手群甚至自发设立“善意排行榜”,比拼谁的单日善举最多。

    注意,这是自发的,并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奖励!

    而这或许才是日行一善计划的真正成功的地方吧?

    以点带面,把善行变成一种日常习惯。

    这是连《感动华国》这样的节目都没有能够做到的。

    其次,校园“善行树”计划:

    全国多所中小学模仿青山小学的模式,在教室后墙贴上“善行便利贴”,鼓励学生记录日常善举。

    甚至有家长群调侃:“现在孩子回家第一句话不是‘作业写完了’,而是‘今天你行善了吗?’”

    在教育日益内卷的今天,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再次,此次的814福利节和日行一善活动,也让商业圈开始“善意内卷”!

    品牌商们尝到甜头后,纷纷将“平凡之光”元素融入日常运营。

    外卖平台升级“善意通道”:不仅免除见义勇为骑手的罚单,还推出“善行积分”,可兑换优先派单权或额外奖励。

    某平台数据显示,骑手投诉率下降40%,用户好评率飙升。

    便利店“暖心角落”:7-11、全家等连锁店在收银台旁设置“共享物资架”,顾客可自愿留下雨伞、充电宝等物品供他人应急使用,标签上印着“日行一善”的LOGO。

    这可比所谓的共享经济要令人暖心的多。

    只是不知道这种内卷能持续多久,希望能更久一点吧!

    猫粮狗粮免费吃!

    多家猫粮狗粮品牌携手在多个小区投放“关爱流浪宠物”物资站点,供善心人士免费取用去投喂流浪猫,流浪狗等。

    或许这些商家的初衷都是为了“名”和“利”但是结果却是好的。

    陈默的超级福利直播,814福利节福利周等等,其实同样的是在这方面实现了多方共赢。

    更有意思或者说值的一提的是文化出海!

    日行一善活动,让国际网友的“酸葡萄”心理逐渐转化为实际行动。

    证明了善行是无国界的!

    在日本,悄然刮起了一阵“小善卡”风潮,便利店店员派发手写感谢卡,顾客集满十张可兑换小礼品。推特上#小さな优しさ(小善举)话题持续升温。

    在美国出现了“社区英雄墙”,纽约、洛杉矶的社区中心设立电子屏,滚动播放居民投稿的善行瞬间,模仿陈默直播间的数据可视化效果,但评论区总有人吐槽:“为什么我们的‘英雄’只能上墙,不能上直播抽奖?”

    而这一次的活动,也诞生了科技与善意的深度绑定!

    多地政府接入字节跳动的数据系统,通过分析善行高频区域,优化公交站点、增设无障碍设施。例如,某市根据“帮扶老人”数据密集度,重新调整了老年活动中心的分布。

    华为开发的语音程序可实时翻译少数民族语言,帮助像XZ村医次仁德吉这样的基层工作者更高效沟通。

    网友戏称:“原来科技最大的用途是让善良没有边界。”

    最后,就是那些“平凡之光”的后来。

    第一个,那位因救跳桥女孩被罚款的骑手,如今被聘为平台“善意大使”,参与算法优化会议。

    他憨厚地说:“现在超时罚单少了,但‘顺路帮人’的订单多了。”

    青山小学的送餐2.0:张梅老师的故事被拍成公益短片,县教育局拨款扩建校舍,还配了电动三轮车送餐。孩子们依旧系着红领巾排队,但雨靴换成了防滑登山鞋。

    “癌症奶奶”的童话遗产:张秀兰的《会跳舞的输液瓶》被制成绘本,版税全部注入“萤火虫基金”。病友们组建“童话创作社”,最新作品《化疗室里的星星》正在录制有声书。

    最后,想说的是,那天路过地铁站,看到一位老人颤巍巍地摸出“善意积分卡”兑换免费热饮。

    店员笑着提醒:“您上个月帮人指路17次,可以换两杯!”

    老人摆摆手:“一杯就行,另一杯送给下个需要的人。”

    综上:原来最持久的福利,是让善良成为习惯。

    陈默不由地点了点头。

    说实话,他在这之前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特别是活动结束后,会有这么好的延续效果。

    陈默将平板轻轻放到一旁,低头看着怀里的刘一菲,神仙姐姐那双清澈的眼眸中映着屏幕的微光,显得格外动人。

    他忍不住在她额头上轻吻了一下,笑道:“看来这次活动的影响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深远。”

    刘一菲仰起脸,嘴角带着一丝俏皮的笑意:“那当然,这可是我们一起策划的。不过……”

    说罢,她转身环住陈默的脖子,眼中闪烁着崇拜与柔情:“你知道吗?现在网上都说你是‘人间温柔具象化’……连我妈妈都打电话问,到底是怎么找到你这个宝藏的。”

    陈默低笑一声,揽住她纤细的腰肢往怀里带:“那你怎么回答的?”手掌顺势探进丝质睡袍,触到她腰间细腻的肌肤。床头的智能灯感应到两人贴近的体温,自动调暗成暧昧的暖光。

    “我说……”刘一菲的气息变得不稳,却故意用剧本台词般的腔调在他耳边轻喘,“‘他啊,最擅长把正经事变得不正经……’”

    她的指尖轻轻划过他的喉结,睡衣领口随着动作微微滑落,露出一截雪白的肩膀。

    她故意拖长了音调,手指轻轻戳了戳他的胸口:“陈大导演现在是不是该奖励一下我们这些幕后功臣?”

    陈默挑眉,故作严肃地思考了一下:“嗯,有道理。那刘小姐想要什么奖励?”

    刘一菲眨了眨眼,忽然凑近他的耳边,温热的气息拂过他的耳廓,声音轻得如同羽毛拂过:“比如……今晚你只属于我一个人?”

    陈默的呼吸微微一滞,随即低笑出声,手臂收紧,将她整个人圈在怀里:“这个奖励,我很乐意兑现。”

    “不过.”陈默突然又一副犹豫的模样。

    “不过什么?”刘一菲愕然。

    “不过,这个奖励太普通了,我得想个更好的奖励!”陈默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什么更好的奖励?”神仙姐姐也有些惊讶。

    “你看,她们现在都有小家伙了,就你还没有,所以,我觉得,必须给你补上!”陈默一本正经的地道。

    “啊?”神仙姐姐顿时脸颊就泛起了淡淡的红晕。

    “这个奖励怎么样?”陈默却故意逗弄着她。

    两人的距离近得能感受到彼此的体温,刘一菲的耳根子都变得粉红,却故意用指尖挑起他的下巴,眼神居然带着几分挑衅:“那还等什么?”

    不得不说,这还是陈默第一次见到神仙姐姐这幅模样。

    陈默眸色一深,直接俯身吻住了她的唇,手掌顺着她的腰线缓缓下滑,睡衣的丝质面料在指尖下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刘一菲轻哼一声,主动环住他的脖颈,回应着他的热情。

    房间的温度似乎骤然升高,平板上那篇博文的页面还亮着,但此刻已无人在意。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而属于他们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此处省略10000字大家不喜欢看的内容)

    清晨的阳光透过纱帘洒进卧室时,刘一菲正蜷在陈默怀里睡得香甜。床头平板上还显示着昨晚那篇博文的最后几行字:“最持久的福利,是让善良成为习惯“。

    陈默轻轻抽出手臂,走到落地窗前俯瞰城市。晨跑的人群中,几个穿着反光马甲的外卖骑手格外醒目——那是平台“善意通道“推广后新增的夜间安全标识。远处公交站台前,一位老人正把喝完的豆浆杯投进分类垃圾桶,站台玻璃上还贴着褪色的“善意大使“海报。

    陈默不由地笑了。

    突然,一双手从身后抱住了他,陈默以为是刘一菲。

    “怎么不多睡一会儿?”陈默说道。

    结果却迟迟没听到神仙姐姐的回答。

    他一转头差点没吓个半死,因为神仙姐姐正躺在床上睡的正香。

    那特么的这又是谁?一时间陈默有种汗毛直立的感觉!

    简直离谱了好吧?

    他甚至都有些不敢去看到底是谁。

    突然一个熟悉的笑声传来,居然是杨蜜这货!

    不过,她什么时候进来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这个导演睚眦必报不错,请把《这个导演睚眦必报》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这个导演睚眦必报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