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盛唐气象——陌刀裂空,霓裳倾世

    尽管这是《女帝大婚》的首映礼,可是实际上,这会儿,这部片子反而成了陪衬。

    首映礼现场,随着一道道独具特色的唐风美味佳肴被端上桌。

    外界剩下的就只有羡慕嫉妒恨了。

    反而这部片子到底如何,其实真的已经不重要了。

    有美轮美奂的唐宫布置的首映礼现场,有让人吃掉舌头的美味佳肴,那么自然少不了让人耳目一新震撼的节目了。

    聚光灯打在主舞台上,突然“咚”的一声闷响,二十四面羯鼓同时炸裂——只见鼓手们双臂肌肉虬结,裹着红绸的鼓槌在牛皮鼓面上砸出惊雷,连案几上的三彩酒盏都跟着震颤。

    现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地侧目望去,下一刻。

    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踏着鼓点鱼贯而入。

    最前排的箜篌乐师指尖一挑,二十三根蚕丝弦迸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越;

    抱着曲颈五弦琵琶的演奏家突然轮指如飞,《十面埋伏》般的杀伐之气扑面而来。

    更震撼的是后排那位白发乐师,他手中形似竹笛的筚篥突然吹出穿云裂石的高音——这失传千年的古乐器竟能模拟出战马嘶鸣!

    这种古典乐曲,大概只有在现场,才能够感受到那种震撼。

    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

    也是独属于华夏民族的瑰宝。

    恰如此时此刻,仿佛桌上的美味佳肴都不香了,记者们忙着拍照,观众们也都纷纷忘掉了美食,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主舞台上。

    当《秦王破阵乐》的经典前奏响起时,五十名金甲武士从两侧甬道列阵冲出。他们头戴凤翅兜鍪,手持丈二陌刀,每一次劈砍都带起“唰”的破空声。

    “卧槽!”

    “卧槽!”

    这种场面,真的可以说是相当少见。

    特别是丈二陌刀,因为长达4米的陌刀对于表演来说,实在太夸张了。

    但是那种震撼感却是扑面而来。

    当然了,这里的陌刀不是真刀,而是道具,可是哪怕是这样,那五十名金甲武士的劈砍依然把全场都震撼到了。

    特别是设计的光影效果让刀锋在宫灯下连成耀目银河,最前排观众甚至能感受到刀风掠面的凉意——原来那些金甲暗藏机关,舞动时会喷洒特制冰雾!

    现场此起彼伏的卧槽声响起,实在是这一幕看书上描写,大家还都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可是此时此刻,就在眼前,那扑面而来的寒气,给人一种杀意扑面的窒息感。

    当然了,为了这场节目,陈默就砸下了不少钱,因为这种表演本身就比较罕见。

    再加上条件的限制,所以,这场节目耗费远超乎大家想象。

    当然了,效果也很明显。

    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更震撼的是声效设计——当筚篥吹出穿云裂石的高音时,穹顶隐藏的环绕音响竟模拟出箭矢掠过头顶的呼啸声,吓得不少观众本能缩脖子。

    当表演进行到高潮时,五十名武士齐声怒吼,陌刀劈落的瞬间,地面喷出干冰雾气,激光投影在雾幕上幻化出千军万马的剪影。有观众发现影厅两侧的壁画竟“活”了过来——通过AR技术,壁画上的唐代骑兵策马冲进现实战场,与武士们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合演。

    “教科书级别的文化输出!”央视记者边录影边对镜头感叹:“这场表演砸的钱可能比某些古装剧全组预算都高,但每一分都看得见——从乐器复原到武阵考据,这才是真正的盛唐气象!”

    大气恢弘的《秦王破阵乐》和陌刀重现结束,现场的观众都依然还在回味。

    “刚才筚篥solo那段,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陌刀阵的杀气绝了!看《大唐漠北》的时候虽然也有陌刀阵,可是现场看哪怕是表演都好震撼啊!那寒气,认真的吗?我差点吓尿了好吧?”

    “刚才那壁画上的大唐骑兵策马冲杀进来,才叫震撼啊!”

    “难道只有我感觉之前那模拟出箭矢掠过头顶的呼啸声才吓人吗?我真的以为有箭雨射过来了。”

    “那好像是唐代《李卫公兵法》里面记载的“锋矢阵”吧?”

    “不是这些表演的金甲武士是哪请来的?这动作简直太牛逼了,没有武术功底感觉打不出这样的气势啊!”

    “应该是武行吧?我看有几个挺面熟的!”

    一时间,现场嘈杂声一片,都在兴奋地讨论着刚刚的震撼的表演!

    场内的记者第一时间把刚才金甲武士一起用陌刀劈砍的画面传了出去。

    直接引爆网络。

    “卧槽,这是什么?辣么长的刀,太夸张了吧?”

    “大手笔啊,好想去现场看,简直是殿堂级的表演啊!”

    “你们是真该死啊!有本事把完整的视频翻出来,你放一张图吊胃口算什么?”

    而场内的观众也纷纷拿起手机来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主打的就是一个凡尔赛。

    “被金吾卫小哥哥领到含元殿(划掉)影厅是什么体验?

    中央民乐团现场奏《秦王破阵乐》时,前排将军甲的佩剑真把我吓到(幸好没跪)”

    配图《秦王破阵乐》表演图九宫格!

    还有网友发图:陌刀阵.JPG

    “谁懂啊家人们!琵琶首席拨弦时我簪子都在震!那呼啸的箭声,让我差点没跪下求饶。

    看到有人直接被吓的坐到地上。

    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原来史书里‘观者如山色沮丧’是真的!”

    “啊啊啊啊啊!你们这群人是真该死啊!好想去现场,好想吃,好想坐地上!”

    “同样的,如果能坐地上看,我也愿意啊!”

    “这太吊人胃口了!你们真的是凡尔赛本赛啊!”

    外界网友酸的不行,不过内场的参加首映礼的观众此时此刻,却根本没有心思关注他们的酸味十足的吐槽了。

    因为下一个节目来了。

    说起大唐,除了长安盛世,大唐陌刀等,最有名气,或者最能代表盛唐风华的,大概就是“霓裳羽衣”了。

    第二个节目正是《霓裳羽衣》!

    当《霓裳羽衣曲》的乐声从箜篌与筚篥间流淌而出时,影厅穹顶的千盏宫灯倏然暗下,唯余一束月光般的清辉倾泻在舞台中央。

    十二名舞姬踏着碎步翩然而至,她们身着由华韵工坊特制的霓裳——以云霞为纹、星辉作缀的轻纱广袖随乐声舒展,每寸衣袂都缀满细如晨露的珍珠,行动间如银河倾泻。

    领舞者蓦然抬腕,金丝刺绣的披帛在空中划出惊鸿弧度。她足尖点地时,裙摆上以金线勾勒的百鸟竟似活了过来,在灯光折射下振翅欲飞。

    后排舞姬忽如流云散开,手中执着的二十四面绢扇“唰”地展开,扇面竟是用唐代“夹缬”古法染就的《捣练图》人物,随着旋转幻化成流动的画卷。

    如果说此前的《秦王破阵乐》的表演代表的是盛唐的武德充沛和阳刚的一面的话,那么《霓裳羽衣》就代表着盛唐风华的柔美!

    看的现场的观众也是如痴如醉。

    其实平常大家还是比较少去看这种古典舞节目的。

    就算有也大多都是在荧幕上,或者手机上。

    毕竟,现实当中,就算想看也很难看到。

    可是此时此刻,他们在现场看到这场精彩绝伦的《霓裳羽衣》舞之后,才更深刻的感受到什么叫做现场!

    然而这还不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部分是伴随着乐曲进入高潮时,地面突然升起十二座鎏金莲花台,舞姬们旋身跃上莲台,披帛与裙摆因离心力完全绽开。

    此刻穹顶的镜面装置将她们的身影无限反射,两千名观众恍若置身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群舞”,连呼吸都屏住了。

    那种置身其中的沉浸感,是无与伦比的!

    现场的记者们那一刻都忘记了拍照,都被这夸张和精彩的一幕给震撼到了。

    突然,所有乐声戛然而止。

    舞姬们定格成“反弹琵琶”的造型,而领舞者的珍珠面帘被风拂起,露出范彬彬的脸——原来她早已悄悄换装加入舞阵!

    这一秒的惊艳引爆全场尖叫,连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都忘了放下琴弓。

    不少受邀进场的“冰棒”们都第一时间回忆起范彬彬曾经在《武媚娘传奇》当中的那一曲面具舞。

    现场观众瞬间沸腾,惊呼声如浪潮般席卷整个影厅。

    前排一位资深影评人猛地站起身,手中的手机“啪嗒”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这哪是舞蹈?简直是《簪花仕女图》的真人版啊!太震撼了!”

    “从今往后,只要提起女帝,提起霓裳羽衣,就避不开范彬彬了啊!”

    “本来就避不开了,连《王者农药》里面的武则天就是照着范爷的造型做的!”

    与此同时,最后范彬彬的珍珠面帘被风掀起的定格的照片也被记者发了出去。

    再一次让没有能够到场的网友们酸出天际来。

    微博话题#范爷与女帝的千年羁绊#空降热搜!

    “从《武媚娘》到《女帝大婚》,这女人把武则天演成自己的分身了吧?(配图:剧照与领舞造型对比九宫格)反正我现在提起武则天,就第一时间想到范爷!”

    “没毛病,建议直接给范彬彬身份证改名‘武曌·范’!这波文化绑定比资本联姻还牢靠!”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角色塑造,而是一场持续十年的文化符号炼成——从《武媚娘传奇》的龙袍红毯到《女帝大婚》的息影盛典,范彬彬团队始终在用‘当代女帝’人设解构传统权力叙事。

    之前还觉得刘家玲的武则天很形象,可是这一对比,真的完全忘记了,只记住了范爷的武媚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这个导演睚眦必报不错,请把《这个导演睚眦必报》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这个导演睚眦必报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