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刘九思之死

    作为下一代的辽东刘氏继承人,刘知年方才刚满十五岁。

    虽然他还年幼,却即将接手辽东王府,撑起大汉的一片天来。

    王府之外,天子銮驾冒雪赶来。

    满头华发的刘秀扶着车辕,颤巍巍地迈下銮驾,一袭玄色大氅上落满雪花。王府属官尚未来得及行礼,便见这位汉帝陛下匆匆了闯了进去。

    当他看到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刘九思时,终于忍不住哽咽了起来:“先生,朕来了。”

    “陛下...”

    刘九思苦笑着说道,“老臣这般不堪的模样,实在是让陛下见笑了啊...”

    汉帝踉跄几步跪倒在病榻前,紧紧握住刘九思枯瘦的双手:“先生,您还有什么嘱托吗,只要是您开口,朕自当尽全力而为!”

    “陛下...老臣走后,知年还太年幼...”

    “朕知道,先生放心,朕会亲自将他带在身边教导,就像当年先生教导朕一样。”

    刘九思的嘴角终于扬起释然的弧度,眼中的光芒却渐渐涣散。

    他仿佛看到了靖祖朦胧的身影,身着一袭御赐龙纹冕服,缓缓伸出了手。

    恍惚间,他依稀听到了靖祖的声音:“好孩子,好儿孙...”

    刘九思喃喃道:“陛下...我好像看到靖祖了...”

    “先祖好像是在夸我...”

    “真好啊...”

    殿外风雪喧嚣,他的声音愈发微弱,手臂无力垂下。

    建武三十年冬,第十世辽东王刘九思薨。

    ……

    《两汉志》:十世辽东王,讳九思,少隐于辽东草庐之间,通星历,明图谶。

    值莽贼篡汉,王结于光武,共谋匡扶汉室。

    王权智英略,有逾管、晏,而谦退若萧、曹,故能佐帝业而不矜其功。天下归于一统,每逢朝事,帝必执王手问政,恩礼甚笃。

    及薨,帝辍朝三日,诏曰:“辽东王佐朕中兴,功在社稷。今虽殁,其风范永存。”葬之日,百姓罢市巷哭,如丧考妣。

    后世曰:十世辽东王佐命兴汉,智略超群,而能谦退自守,不居功,不矜能,此真社稷之臣也!

    君臣三十年而不疑,使汉室诸王皆若此,何至有七国之乱哉?

    ……

    数月之后,笼络在洛阳上空的阴郁方才有所消散。

    十五岁的稚嫩少年抱着一摞奏折走进云台殿内,他的身材有些清瘦,仿佛一阵风吹过就能将他拂起。

    但殿内的大臣们在见到这个弱冠之年的少年后,却全都恭敬的俯首行礼,称其一声“太师”。

    这个少年便是第十一世辽东王,刘知年。

    虽然年龄不大,但他的名字却已经响彻了长安。

    他位列三公之首的太师,录尚书事,是本朝的丞相、大司马。

    十五岁的太师,闻所未闻!

    这一切的殊荣,都只因为他是当代的辽东王,是靖祖的后人。

    面对众人的行礼,刘知年也都一一点头回敬,而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张案台,坐下来批改手上的奏折。

    这些奏折来自大汉的五湖四海,都是身居要职的官员们的上奏,每一份奏折都关系到一地群县之民生。

    然而这些事关重大的奏折,此刻却在由一个尚还青涩的少年批改。

    但云台殿内的群臣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在这里发生,刘知年身上的那些官职并非虚荣,而是实实在在的权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刘知年却确实没有辜负汉帝的信任,他居然真的能将手上的政务处理的面面俱到,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这也让人不禁怀疑,坐在案台前的并非十五岁的少年,而是一位手段老辣、城府极深的顶尖权臣。

    身材瘦弱的他虽然没有继承父亲戎马沙场的勇武,但却拥有着如同妖孽般的智慧!

    正当云台群臣忙碌的时候,一位身着赤黄袍子的青年走进了殿内。

    “知年。”

    刘知年闻声抬头,见到来人之后,连忙起身行礼:“臣参见太子殿下。”

    “不必多礼,我们都是自家人,以兄弟相称便可。”

    太子刘庄面带笑意,可当他看到少年眼眸下厚厚的黑眼圈时,却又皱起了眉头:“昨夜又熬到了几更?”

    刘知年回想了一下,如是说道:“约莫是三更天,凉州春旱的赈灾章程需尽快拟定,耽搁不得。”

    “国事固然重要,但你年纪尚轻,莫要太过劳累伤了身子。”太子叹道,“孤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太学里与诸生辩经论义,整日想着如何逃课去郊外射猎呢。”

    刘知年恭敬答道:“国事繁重,陛下对臣委以重任,臣不敢懈怠。殿下天资聪颖,臣不过是尽本分罢了。”

    “你啊,总是这般谦逊。”太子摇头,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这是御医配的养神丸,母后特意嘱咐孤带来。”

    “多谢皇后的挂念,请殿下代臣向皇后道谢。”

    刘知年双手接过香囊,看到他这副谦卑恭谨模样,太子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在他看来,知年这孩子就是太过懂事了。

    上一代辽东王刘九思在临终之前,将独子刘知年托付给了汉帝刘秀。

    而汉帝也没有食言,他与皇后将刘知年视作自己的亲生儿子般呵护,太子也将其视作血肉兄弟。

    被这样的天恩所庇护,刘知年却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模样,未曾有过丝毫的骄纵与跋扈。

    之前刘知年刚刚接手政务的时候,有一位大臣因为其年幼,便没有把这位太师下达的命令当回事。

    而刘知年也没有过多计较,虽然皇帝皇后乃至太子都向着自己,但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了,受到质疑也是常理之中的事情。

    但他能忍,太子刘庄却忍不了。

    没过多久,那位没把刘知年当回事的大臣便被太子找了个理由,罢免所有的官职,甚至还追寻其在职期间犯下的罪过,最终关进了大牢之中。

    从那以后,便再也没人敢小瞧刘知年这位年轻的百官之首了。

    这个惹不起,皇帝、皇后、太子都罩着,谁敢惹啊!

    惹了太子本人,他的脾气好,如果运气不错的话也不会多计较。

    但惹了刘知年,太子是真的会动杀心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不错,请把《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