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章 向往自由自在

    当他再次站在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依旧在处理奏章,脸色阴沉。

    “给你一次将功赎罪的机会,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全看你自己的表现了。"

    朱元璋低着头,语气沉重。

    他也不想这样,但这个家伙还有许多秘密未解,对他还有利用价值,所以不能就这么轻易处决他。

    “什么机会?”

    李伟被两个侍卫扶着,忐忑不安地问道。

    朱元璋放下奏章,瞥了他一眼。

    “你知道的,我们要废除丞相制度,撤销中书省并提高六部的地位。

    这样一来,国家事务繁杂起来,你有什么办法帮我减轻负担?”

    其实,朱元璋这么说只是想找一个台阶下。

    不管李伟能否提出有效建议,只要他说几句场面话,就能放过他。

    听完朱元璋的话,李伟彻底放下心来。

    他明白了,简单来说就是领导的工作太多,忙不过来。

    “这很简单,找几个秘书就行,正所谓有事秘书做,没事大家就休息吧!”

    “秘书?那是什么?”

    朱元璋自认为阅历丰富,但对这称呼毫无头绪。

    “就是那种穿职业套装、丝袜的女性……不对不对,是那种身份低微、能力平平,却深受领导喜爱的人。"

    李伟试图说明。

    朱元璋目光微微闪烁,无名无位,本领一般,这描述的不正是你本人么?只是朕并不喜欢你啊!

    李伟被盯得一头雾水,以为他没理解,继续解释道:

    “就好比你们这里每隔几年都有科举,您可以挑些合意的,招来做小助手,给个小职位,在您身边帮点忙。

    您也能借此考察他们,将来表现好的,派往外地锻炼,这些人您都熟悉,日后若提拔,想必也会更忠诚。"

    朱元璋眼前一亮,此计甚妙,新进之人初来乍到,必然不会抱团,待他们在朝中站稳脚跟后再派出去,换上新人,如此这般,这机构便不会成权臣势力,而这些考上的人才,自然也不会差,还能助您分担重任。

    他忽然想起翰林院,那本就是他的储备人才之地,里头这类人才不少,甚至不必等到下一轮科举,随时替换也无妨。

    “好!你的主意很不错,哈哈!”

    朱元璋终于展露笑意,随即又道:“不过‘秘书’这称呼不太雅致,还是称‘学士’为佳。"

    看着李伟的表情,他总觉得“秘书”二字另有深意。

    “你是皇帝,你说啥都行。"

    李伟满不在乎,只要别杀他就成。

    “嗯,今日你就将功折罪吧,退下罢!”

    朱元璋的笑容瞬间收敛,冷冷地说着。

    听到这话,宋忠等人震惊不已,还以为死罪虽免,活罪难逃,怎料就这样放过了?

    不过转念一想,刚才才被打了一顿,似乎也说得通。

    “谢陛下恩典。"

    李伟没多想,既然朱元璋如此吩咐,自然要赶紧离开。

    李伟行礼后转身快步离去,宋忠等人也连忙告退。

    等众人走后,朱元璋冷峻的脸上再次浮现出笑意。

    没想到竟有这意外收获,一个大难题就这么迎刃而解了?

    这少年倒是有些手段,表面装傻充愣,实则不然,分明是在戏耍我们。

    等我得闲了,定要好好整治他一番!

    他琢磨清楚了,既然强硬的方式不起作用,那就换种方式,对付他还有的是法子!

    ——

    晨光初照,又是全新的一天。

    经历了生死劫难的李伟,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具体领悟到什么……

    嗯,他自己也搞不清楚。

    清晨,小德子便送来早餐,一如既往:青菜豆腐汤配大饼!

    “你们就不能变变花样吗?天天吃这个不觉得腻吗?”

    李伟苦着脸看着面前的一大碗早餐,实在是吃不下了!

    “李公子莫怪,咱宫里都是这般饮食。"

    “我不信,朱元璋也吃这个……”

    小德子吓得浑身冒汗,连忙说道:“李公子请止步,怎可直呼圣上的名讳,这可是大不敬啊!”

    在那个时代,直呼他人姓名几乎等于辱骂,更何况是对皇帝!

    李伟一怔,说实话,他只是随口一提,想起昨日差点丢了脑袋,他也不敢再说话了,默默地端起碗吃了起来。

    “这也太难吃了,你们宫里的御厨就这么水平?”李伟一边吃一边低声埋怨。

    “这不是御厨做的,咱们哪有机会吃御厨做的啊,这是光禄寺做的。"

    小德子小声解释。

    “光禄寺?不是御膳房做的吗?”

    小德子愣住了,御膳房是什么?他在宫里这么多年都没听说过。

    其实那时候根本没有御膳房,那是清朝才有的说法,皇宫里的食物都是由光禄寺制作的,光禄寺相当于皇家食堂。

    而每个皇家食堂都有一个招牌菜:大锅饭!

    大明本地人称之为光禄寺的茶汤。

    那味道,只有懂得的人才能体会,皇家食堂也不例外。

    “宫里没有这样的地方,我们吃的都是光禄寺提供的,陛下那边有专门的御厨准备膳食,有时还会派奴才们出宫寻找一些特色美食。"

    小德子耐心地解释着,顺便回答了李伟之前想问的问题。

    经历了昨天的事情后,他们三人,连同宋忠、吴勇,与李伟的关系更加亲近了,这些事情大家都知道,说一下也无妨。

    李伟微微一惊,他历史成绩并不理想,不明白皇宫为何不见御膳房,但领导享用特供这种事显然自古就有,实在令人厌恶至极。

    李伟心中对朱元璋暗骂了几句。

    “壮汉,昨天的事,多谢了!”

    简单吃完早餐,待小德子收拾完离去后,李伟再次向宋忠道谢。

    事后他想通了,若非宋忠相救,昨日之事后果不堪设想。

    宋忠笑着摆手:“李兄不必客气,全赖圣上开恩。"

    “哎,要不是你机灵,换成旁边那个笨家伙,我恐怕早就……”

    吴勇听罢立刻不满:“谁说我笨?你才笨呢!”

    “你不笨吗?怎么没察觉圣上的意图?”

    “你不是也没察觉?还叫宋哥赶紧动手!”

    ……

    李伟哑口无言。

    李伟正在与人拌嘴时,朱元璋早已投入一天的工作。

    昨晚电脑没电,他睡得很香,今日精神状态较昨日好了许多。

    朝廷之上,还未等朱元璋开口,众臣便已慷慨激昂地痛斥胡惟庸的罪行,恳求立即处决!

    自家兄弟出卖起来往往比外敌更加无情。

    他对李伟只是象征性地惩罚,但对胡惟庸之流则截然不同。

    秉承安抚民心的理念,朱元璋当日便下旨处死胡惟庸、陈宁、涂节等人,此举令百姓拍手称快,众臣齐声叫好。

    杀人之后,朱元璋立刻颁布旨意,撤销中书省,提升六部职能,并将大都督府拆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

    这一系列动作让众臣目瞪口呆。

    尽管如此,朱元璋手中的屠刀依旧高悬,胡惟庸虽死,案件尚未完全结束,此时谁若不识相,这刀便会落在其头上。

    众臣敢怒不敢言,只能偷偷搞小动作,无论大小事务,都写奏折请示。

    朱元璋毫不退缩,来多少都照单全收,而且他还按照李伟的建议在物色“秘书”,不久便可到任。

    此外,他还出台了一个强硬政策:取消原有休假制度,实行全年无休,所有在京官员必须每日上朝!我不舒服,你们也别想轻松!

    原本并非所有在京官员都需要每日上朝,除了节日的大朝会以及每月初一和十五的特别朝会,平日里的常朝仅限四品及以上官员和部分特殊部门人员出席,其他人只需有事才去,没事就在自己的官署处理公务。

    夜晚的午门外总是聚集着一群官员,等候清晨开启城门。

    这样的景象虽然壮观,却也让朱元璋感到头疼。

    而李伟则整日无所事事,好在宋忠与吴勇开始偶尔开口交谈,尽管他们绝不会将重要的事情告知于他。

    几天后,李伟便觉得难以忍受了。

    他开始思念家乡,都怪自己当时离开时用力过猛,要是轻一点,说不定就能回到六年前,那该有多好啊!那时国际形势动荡,他若是早有预见,投资期货、石油或股票,如今定能享受豪车、豪宅与美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然而现实却是,他已经离家整整六百多年,一无所有。

    “六百年

    世事变迁

    顽石亦染尘埃

    覆满尘埃

    ……

    向往自由自在

    自由自在

    ……”

    李伟趴在小窗边,哀伤地吟唱,觉得自己如同被困了五百年的孙悟空。

    宋忠瞄了他一眼,心想此人实在奇怪,不仅行为古怪,还常做出令人意想不到之事,就连那所谓的“秘书”提议,他也察觉是个不错的主意,而这歌唱的方式更是前所未闻。

    不过宋忠明白皇帝对李伟颇为看重,自己先前也算与他结下善缘,未来或许会对自己的前途有所助益。

    就在李伟沉醉于歌声之时,一个身穿华丽服饰的小女孩蹦跳着从小路上经过,身后跟着两名宫女,手中提着食盒。

    隐约听见歌声,小女孩忍不住探头张望,原本前行的脚步也开始偏移。

    “公主殿下,您走错了路!”

    身后的宫女急忙拉住她,按规矩后宫女子不得随意进入乾清宫。

    但这位小公主生性活泼好动,后宫的生活怎能满足她,这次借送茶点之名溜了出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不错,请把《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