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好看的。”
陆晚毫不吝啬地夸赞着,四清虽然平时看着有点儿憨厚,但长相还是随了他爹赵元烈,颇为俊秀。
身板儿也够高大,若是放在现代社会,那也是学校里校草级别的了。
就是边城风沙大,他又不大爱往脸上抹东西,尘沙磨砺着少年的脸,脸上生了些许的斑斑点点,不过正常的社交距离倒也不大明显,依旧不影响少年的阳光帅气。
“身上带银子了吗?”
“带了阿娘,带了好多呢。”
“嗯,那就好。”
“对了四清。”
看他要走,陆晚忽然想起来一个问题,小声对他嘱咐了许多事情。
四清听完,脸色瞬间爆红,不安且扭捏地扯着自己的衣角:“我、我知道了阿娘,儿子……儿子会恪守礼制绝不僭越半分的。”
他知道阿娘的担心,他已经大了,不再是从前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
县城里什么新鲜事都有,他们每日散学归来,都会路过一家窑子。
那窑子藏在深巷子里,但外头的姑娘会来拉他们。
四清先前害怕极了,见了都是飞快跑着过去。
后来天耀教他,若是遇见了,冷着脸就对了,不要不好意思,也不要感到害怕局促。
因为她们会看准了书院的学生们脸皮子薄,又正是年少血气方刚的时候,手段多。
少年们多是抵抗不住的,一道着了道,身上沾了风尘债,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好了。
不管别人如何,他们男子也该洁身自好。
既贬低为娼者,也绝不助纣为虐,更不会参与其中。
世道艰难,女子更是艰难。
不听不看不诋毁,如此便可以了。
“既然知道了,那就去吧,早些回来,莫走太远,外头不安全。”
“嗯,我知道了阿娘!”
少年飞奔出去,想来是心都飞到了小海棠那儿去。
陆晚其实是担心的,县城里接触的事情多,她就怕这几个孩子长歪了,尤其是对于男孩子。
小海棠还小,等再多长几年。
人生如一望无际的旷野,不该被局限于此。
昨日她听闻,现成东街头,一家猪肉铺老板的闺女,不过才十二三岁就嫁了人,十四岁生孩子。
于昨日血崩而亡,一尸两命。
大的小的都没能包住,婆家便将其尸体悄悄拿去配了冥婚,被那姑娘的娘家人知晓了,正闹得凶。
怕是要闹去县衙的。
对于配冥婚,大雍王朝向来管控不严,不说那姑娘已经死了,便是有些姑娘还活着,不过是生有残疾,乱世荒年中,为寻生存之道,也会将其拿去配了冥婚。
只为得了几十两银子,一两百斤的大米罢了。
如此都算得上是值钱了。
陆晚只是默默听着,世道之艰辛,自古如此。
小海棠如今也不过十三四岁,还有大把自由的时间,喜欢归喜欢,那不过是年少时的芳心萌动罢了,再正常不过。
对于孩子们情感方面,陆晚绝不会多加干涉。
至于前段时间冯玉艳过来非得在她家做奴婢一事,也算是彻底消停了下去。
估摸着这会儿,冯玉艳已经回不去了。
“小妹你瞧,这花色样式如何?”
绣坊里,苗翠花现在是天天都在绣坊,小天明就给了陆老娘带,陆大力则是想要在县城去寻一份工做,多少也能赚点儿贴补家用。
绣娘们如今要绣屏风,贵人倒是没什么指使,只说了是女儿出嫁要用的。
既如此,那必然要奢华喜气的。
陆晚看她们绣出来的花色,全是用最好的蚕丝线丝丝缕缕绣出来的。
那蚕丝她们能分的比头发丝还要细上许多。
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蚕丝绣品能折射出不同的光泽来,或强或弱,纵享丝滑。
“女子出嫁,乃一生大事,那贵人既然嘱托了我们,这些花色都是我们边城特有的。”
“凤穿牡丹更是能彰显贵气。”
“不错。”陆晚点点头,她不懂绣工,却也能看出来她们绣的东西技艺之精湛。
“我好些年没绣了,技艺生疏了不少,好在有她们的指导。”
苗翠花还有些不好意思。
又说:“对了小妹。”
“上回你给我的银票一共有八百两,我便用其中一部分钱购置了新的绣绷和绣针,咱们还得去买绣线。”
“都说湘绣线的光泽最好,就是价格昂贵。”
陆晚知道她想要表达什么:“这绣坊既然是你的,你想如何经营,如何购置,自然有大嫂你自己做主,无需过问我。”
能安排绣坊,那是好事儿。
至少证明她在慢慢让自己变得独立,但陆晚希望她能够更为有主见些,而不是事事来过问自己,让自己来拿主意。
她总不能一辈子都给她拿主意。
苗翠花紧绷的心放了下来。
她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小妹还一下子全给了她。
她就想着,这钱一笔笔花在哪儿,怎么花的,自然是要让小妹知晓,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不然小妹肯定要以为自己把这钱拿去给娘家了,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
“那个……”苗翠花还是有些犹犹豫豫的不敢说。
“大嫂还有别的事情吗?”
“也没,就是想让你放心,我、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我以前……真的对不住你。”
“小妹你放心,这钱我肯定会花在点子上的!”
苗翠花向陆晚保证着。
就差对陆晚发誓了。
陆晚莞尔:“我相信大嫂,也谢谢大嫂给孩子们做的新衣裳,他们今日都穿出门玩儿去了。”
“若是绣坊里没有绣活儿干的话,我想你们也可以做一些成衣来。”
“我也有这个想法的!”
苗翠花眼睛是亮了又亮,她毕竟是有一点儿手艺在身上的,能多挣钱就挣钱。
争取将来能换一家更大的院子。
她以后还得给天耀天明娶媳妇儿呢,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绣嫁衣得来的钱,她不光是买了新的绣绷绣布等,还去布庄购置了大批上好的布料。
更是打算将绣坊重新修缮一番,原先太过于老旧,不透光,绣娘们眼睛都要熬瞎了。
多开几扇窗,让外头的光可以更好渗透进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