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漏壶滴下第七滴水时,西施听见了玉佩碎裂的声音。
那是块羊脂玉雕的郑国凤鸟佩,尾羽处有极细的冰裂纹,此刻正随着夫差的指尖颤抖,在烛火下碎成晶莹的齑粉。“这是你母亲的陪嫁。”夫差的声音混着酒气,“当年她被范蠡骗至姑苏台,身上就戴着这块玉佩。”西施望着案上的血书,绢帛上“杀范蠡,复郑国”的字迹还未干透,母亲临终前染血的指尖仿佛还在她掌心游走。十年前,她在苎萝村的浣纱石上捡到这块玉佩,以为是越地匠人新作,却不知这温润的玉色里,藏着灭国的烽烟。
“你母亲本是郑国公主。”夫差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郑国被越国所灭时,她怀着你逃到越地,却被范蠡识破身份。他假意与她定情,实则……”君王的喉结滚动,“实则用她的血,打开了郑国秘藏的‘金匮要略’。”
窗外突然响起更声,戌时三刻。西施摸到袖中短刃的纹路,那是今早从夫差的兵器库中取的,刃身刻着“郑”字小篆。十年前,母亲咽气前在她掌心写的正是这个字,当时她以为是“苎萝”的“苎”,原来横折弯钩里藏着血海深仇。“范蠡来了。”宫女的通报声惊飞了檐下宿鸟。西施迅速将血书塞进妆奁,指尖触到母亲留下的螺子黛——那黛粉里混着郑国的铅丹,遇血会显露出地图纹路。
范蠡跪在阶下,衣摆沾着夜露。他抬头时,西施看见他鬓角新添的白发,想起三年前他在若耶溪边为她簪花,说“待吴国灭亡,我便带你去郑国故地”。那时她不知道,郑国早已化为焦土,而眼前人正是纵火者。“越国水师已在太湖集结。”范蠡的声音低沉如夜枭,“明日夫差若去虎丘阅兵,便是最佳时机。”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这是吴国藏兵洞的布防图,由伯嚭的亲信……”
“伯嚭的亲信昨夜暴毙了。”西施打断他,指尖抚过案上的凤鸟佩残片,“范大夫似乎忘了,吴国的密报,现在都要经我之手。”范蠡猛然抬头,与她目光相撞。烛火在他瞳孔里碎成细鳞,像极了当年她在溪中看见的鱼群——那些鱼被他用竹篓捞起时,也是这般惊惶却徒劳地摆尾。
“西施,你听我说……”他膝行半步,宽大的衣袖扫过青砖,“郑国灭亡乃勾践之意,我不过是……”“不过是帮凶?”西施抓起玉佩残片刺向他咽喉,却在触及肌肤时偏了半寸,锋利的玉刃划过他脸颊,“我母亲临死前,用指甲在范蠡的衣襟上刻了个‘郑’字,你说巧不巧,今日我在你内衬上,也看见了同样的纹路。”
范蠡的瞳孔骤缩。西施这才注意到他领口露出的红绳——那是她送的平安结,绳尾系着半块碎玉,正是凤鸟佩的尾羽部分。“原来你早就知道我是郑国人。”她忽然笑了,笑声混着泪意,“你接近我,娶我,都是为了郑国的秘宝。现在秘宝到手,就该杀我灭口了,对吗?”
“我对你的心意是真的!”范蠡抓住她的手腕,短刃跌落尘埃,“当年我潜入郑国旧都,看见你母亲被越军围困在宗庙,她把你藏在金匮里,自己引开追兵……我救你出来时,你还在襁褓里抓着我的手指!”西施浑身血液仿佛凝固。她想起小时候做过的噩梦:暗无天日的石室内,四周刻满蝌蚪文,醒来时掌心总是攥着沙土——原来那不是梦,是被封在金匮里的记忆。
“所以你把我养成‘西施’,”她轻声道,“养成勾践手中的剑,却不知这剑上,早该刻着‘郑’字。”
殿外突然传来金铁交鸣。夫差的声音透过窗纸传来:“孤倒要看看,哪个乱臣贼子敢在神女殿行凶!”甲士撞开殿门的瞬间,西施看见范蠡袖口闪过的冷光——他藏着的,竟是郑国的“鱼肠剑”。
“范蠡,你果然来了。”夫差按剑而立,身后甲士皆着郑国旗纹的软甲,“当年你用‘美人计’害孤失去至爱,今日孤便用‘反间计’,让你尝尝众叛亲离的滋味。”范蠡的目光在夫差与西施之间游移,忽然冷笑:“你以为她会帮你?她是郑国公主,流着的是与你吴国势不两立的血!”
“可我现在流的,是吴国的血。”西施弯腰拾起短刃,刃身映出她泛红的眼尾,“三年前,夫差为我挡下越人的毒箭,用自己的血给我换药。你呢?你让我睡在吴王榻上,自己却在越宫与勾践的宠妃饮酒作乐。”
夫差的指尖轻轻一颤。西施知道,他听懂了她的言外之意——那支毒箭本是冲她来的,是范蠡买通了越国刺客,想借吴王之手除去知道太多秘密的她。“动手吧,神女。”夫差递来佩剑,剑鞘上的凤鸟纹与碎玉佩完美契合,“为你的母亲,也为郑国的亡魂。”
范蠡的瞳孔里终于浮现恐惧。西施握着剑的手在发抖,十年前母亲咽气的场景与此刻重叠:同样的烛火,同样的血腥气,同样是跪着的男子,同样是需要她亲手做个了断。剑刃没入范蠡肩头的瞬间,她听见自己的心跳声。那声音与母亲临终前的脉搏重合,与十年前金匮里的回声重合,最终化作郑国宗庙的钟鸣,穿越熊熊烈火,震落了檐角的霜雪。
“这一剑,是为郑国。”她拔出剑,血珠溅在夫差的衣襟上,“下一剑……”“下一剑,孤陪你去越国。”夫差替她拂去鬓角乱发,动作轻柔如当年在溪边,“孤要让勾践看看,他最得意的谋士,如何在郑国公主的剑下,说出灭国的真相。”
窗外,启明星正在天幕上缓缓升起。西施望着范蠡惊恐的脸,忽然想起母亲留下的血书背面还有半句:“郑之复兴,不在刀兵,而在人心。”她握紧手中的剑,知道这一剑下去,斩断的不仅是仇怨,更是一个旧时代的枷锁。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姑苏台时,西施站在吴王身侧,看甲士将范蠡押入大牢。她的掌心还握着半块凤鸟佩,碎玉边缘挂着范蠡的血,在朝阳下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远处,郑国旧地的方向,有大雁正排成人字形飞过,那是母亲生前最爱的候鸟。
“等一切结束,孤陪你去郑国故地。”夫差的声音里有罕见的温柔,“我们在废墟上重建宗庙,让天下人知道,郑国的血,从来没有冷过。”西施点头,将碎玉收入袖中。她知道,真正的复仇不是毁灭,而是让死去的人重生在活着的人心里。而她,将用这双握过剑的手,在吴越的焦土上,种下郑国的第一株春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