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巡队伍继续前行,经盛京至乌拉,沿途百姓夹道欢迎。
每当这时,康熙就会抱着胤礽出现在车辕上,让百姓一睹太子风采。
“那就是太子殿下?天爷啊,跟画里的仙童似的!”
“听说出生时有凤凰来仪,果然不一般!”
“皇上真是好福气啊!”
胤礽被夸得不好意思,小脸埋在康熙肩头。
皇帝陛下则骄傲得像个开屏的孔雀,恨不得向全天下炫耀自己的宝贝儿子。
回程路上,康熙突发奇想,带着胤礽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在一家小茶馆里,小太子尝到了民间特制的松子糖,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阿玛!这个好吃!”胤礽献宝似的将糖递到康熙嘴边,“您尝尝!”
康熙就着儿子的手咬了一口,甜香在口中化开。
不是什么珍馐美味,却让他记了一辈子。
“喜欢?阿玛让人学了做法,回宫也给你做。”
胤礽却摇摇头:“不一样的。这里的松子糖,有阳光的味道。”
康熙一怔,随即明白过来——他的保成,是在向往宫墙外的自由啊...
“等保成再大些,”皇帝陛下轻声许诺,“阿玛带你去江南,去看真正的万里山河。”
“真的?”胤礽眼睛亮得像星星。
“君无戏言。”
*
康熙二十二年,东巡甫毕,銮驾方归,南疆捷报已至御前——施琅率水师横渡海峡,克澎湖,破鹿耳门,郑氏请降,台湾遂定。
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尚凝着晨露,乾清宫的檀香袅袅未散。
康熙负手立于巨幅海图前,指尖自闽粤划过波涛,终落在那座孤悬海外的岛屿上。
他眉间倦色一扫而空,朗声笑道:“三藩乱平未久,今又收此禹贡旧疆,天佑大清!”
*
康熙二十五年
随着皇子陆续出生,康熙下旨重新为皇子序齿
1. 皇长子胤禔
2. 皇次子胤礽
3. 皇三子胤祉
4. 皇四子胤禛
5. 皇五子胤祺
(六阿哥早夭,跳过序齿)
6. 皇七子胤祐
7. 皇八子胤禩
8.皇九子 胤禟
9.皇十子 胤䄉
10.皇十一子 胤禌
11. 皇十二子 胤祹
12. 皇十三子 胤祥
(私设调整:
六阿哥、十四阿哥生母改为其他嫔妃
十四阿哥为十三阿哥胞弟)
*
康熙二十八年,《尼布楚条约》落定乾坤,赫舍里氏虽功耀朝野,却仍敛华守静,不矜不伐。
这般持重之风,恰合圣心,更添天颜霁色。
*
康熙二十九年,漠西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野心已如草原野火,熊熊燃烧。
自统一天山南北、吞并喀尔喀蒙古后,他倚仗沙俄的军火支持,不断向清廷的底线逼近。
年初,噶尔丹率三万铁骑,如狂风般席卷漠南,直逼乌珠穆沁部,距京师仅七百余里。
京师震动,米价飞涨,九门戒严,八旗精锐尽出,连每牛录都抽调八人戍卫,几近倾国之力。
康熙震怒,朝臣哗然——自三藩之乱后,大清何曾受此威胁?
噶尔丹狡诈非常,先以“追击喀尔喀残部”为名,实则步步蚕食清廷藩篱。
他遣亲信率偏师佯动,诱使清军斥候误判主力方向,自己则暗渡乌尔扎河,设伏黑山。
六月,理藩院尚书阿尔尼仓促迎战,未等援军集结便率两万清军出击,结果在乌尔会河遭伏,全军覆没,五百辆辎重车尽落敌手。
败报传至紫禁城,康熙拍案而起。
他深知噶尔丹非寻常边患——此人不仅欲重建蒙古帝国,更与沙俄勾结,若任其坐大,西北必成巨患。
太和殿内,空气仿佛凝固。
康熙的谕旨如同惊雷炸响,震得满朝文武魂飞魄散。
“皇上!”明珠率先出列,跪伏于地,“塞北苦寒,路途遥远,噶尔丹狡诈凶悍,万乘之躯岂可轻涉险地?臣请皇上三思!”
“臣附议!”索额图亦上前一步,声音沉痛,“自乌尔会河一败,军心未稳。若圣驾有失,天下震动啊!”
“噶尔丹狼子野心,朕岂能坐视不理?”康熙拍案而起,“阿尔尼之败,皆因轻敌冒进!朕若不亲征,何以振军心?”
殿中众臣纷纷跪倒,劝谏之声此起彼伏。
康熙静立片刻,忽然抬手止住众人。他缓步走下丹墀,靴底踏在金砖上的声响格外清晰。
“你们都说朕不该去。”康熙的声音不疾不徐,却让满殿鸦雀无声,“可你们想过没有?噶尔丹要的不是几块牧场,他要的是我大清的江山!”
他猛地转身,指向殿外北方:“乌尔会河的血还没干,五百将士的冤魂还在草原上飘荡!
今日朕若退缩,明日他的铁骑就会踏到张家口!到那时,朕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有何颜面对天下百姓?”
康熙眼中似有火焰燃烧,声音愈发激昂:“朕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何曾畏缩过?今日噶尔丹欺我太甚,朕若躲在紫禁城里,还算什么天子?!”
他一把抓起御案上的宝剑,剑锋出鞘三寸,寒光映照在众臣脸上:“这一仗,朕不仅要打,还要御驾亲征!要让天下人知道,大清的疆土,一寸都不能少!”
满朝鸦雀无声。
康熙神色沉凝,目光扫过一众跪谏的臣子,最终落在立于丹墀之下的胤礽身上。
“保成。”他忽然开口,“你怎么看?”
殿内霎时一静。
胤礽抬眸,眼底闪过一丝了然——上辈子这一幕何其相似。
如今他虽年仅十六,却已历经两世沉浮。
他记得此战虽胜,却因粮道被扰险些功亏一篑,更记得噶尔丹假意投降的狡诈...
“儿臣以为,当战。”他声音清朗,在满殿惊愕中稳步上前,“但需三策——”
“其一,分兵两路,主力佯攻昭莫多,另遣精骑绕道巴颜乌兰,断其退路。”
“其二,命漠北蒙古诸部提前囤粮于翁金河,以防粮道被截。”
——这正是前世康熙事后懊悔未做之事。
“其三...”胤礽顿了顿,眼神锐利,“噶尔丹若降,必是诈降,兵者诡道,宁可多虑,不可不防!”
康熙眸光骤亮,手中茶盏“咔”地搁在案上:“好!”
他起身大步走到舆图前,重重拍在胤礽肩上:“朕的太子——”龙目扫过众臣,声如金玉相击,“可比你们这些老成持重的,更懂兵戈之道!”
众臣俯首间,胤礽垂眸掩去眼底波澜。
这时一旁的胤禔也站了出来,他眉如刀裁,眼若寒星,轮廓分明的面容在烛光下更显冷峻。
此刻薄唇紧抿,下颌线条绷得锋利,整个人透着一股锐气,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
“儿臣愿随皇阿玛出征!”。
康熙眉头一皱:“胡闹!你...”
“儿臣也愿往!”胤祉不甘示弱。
胤祉猛地跨前一步,眼角余光瞥见胤禔那副得意洋洋的嘴脸,后槽牙都快咬碎了——这个莽夫!
平日里仗着长子身份,霸着太子哥哥不说,这时候了都要抢风头!
他袖中的拳头捏得咯咯响。上次秋狝,这厮故意射落自己看中的白狐;上元节宴,又抢走二哥身边的席位...
见朝中大臣大多还是持反对意见,胤礽眼中满是无奈?
他太了解自己皇阿玛了——这位帝王一旦圣意已决,便是九牛难回。
亲征之事,朝堂上再多的劝谏也不过是徒劳。
这时小狐狸在一旁叭叭,【宿主,他们好像都跪了诶,要不咱们也跪一个。】
胤礽:好主意。
他刚要屈膝——却被身旁的胤禔一把拉住。
“弟弟别跪,”低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胤礽还未及反应,便被一只有力的手臂稳稳扶住。
胤禔身形挺拔如松。
“春寒料峭,弟弟当心旧疾。”他声音压得极低,唯有近处的胤礽能听见。
胤祉在一旁看得眼角直跳——那莽夫嘴上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可环在他亲亲二哥腰间的手是一点没松!
更可恨的是那张常年冷峻的脸,此刻嘴角都快翘到耳根!
胤祉死死攥着袖子,内心咆哮:装什么!把我亲亲二哥松开!!
胤禔正美着呢,突然觉得后颈一凉。抬头望去,只见康熙正死死盯着他,那眼神活像要把他狠狠锤一顿。
胤禔吓得一激灵,连忙松开胤礽,规规矩矩站好。
康熙冷哼一声,这才收回目光:“太子留守京师,监国理政,大阿哥随朕出征。”
“儿臣领旨!”几位皇子齐声应道。(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