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兄弟争兵权,李渊帝王术

    可李渊作为一代帝王,很快便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话有些不妥,一旦这些话不慎被人传了出去,将来自己在史书上很有可能落得一个心胸狭隘的名声。

    更何况自己当初在晋阳起兵之时就跟突厥人有些不清不楚,甚至为了得到突厥人的支持,不惜废除丰州,将榆中之地割让给突厥。

    因此,他最怕就是将来有人曲解自己的意思,认为是他李渊为了对付秦昇这个宿敌,不惜勾结突厥人去攻打河北。

    想到此处,李渊连忙给自己找补道:

    “朕的意思是,一旦刘武周当真听从颉利可汗之命,出兵跟突厥人去攻打河北,河东兵力必然空虚,正是我们大唐收复河东的最好机会,自然算得上是天大的好消息。”

    正所谓知父莫若子,以李世民对李渊的了解,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父皇高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可他并没有拆穿李渊,只是点了点头,顺着李渊的意思说道:

    “父皇所言极是,刘武周既然臣服于突厥人,如今颉利可汗有令,刘武周怎敢不从,只要他出兵攻打河北,便是我们大唐收复河东的最好机会。”

    见次子李世民也认同自己的话,李渊心情更是一阵大好,随后便笑着问他道:

    “世民,若是朕派你带兵去收复河东,不知你大约需要多少兵马?”

    李世民低头沉吟片刻,随即沉声回道:

    “回父皇,儿臣大约需要八万精兵。”

    “八万?”

    听到李世民一开口就索要八万精兵,李渊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

    因为大唐虽说号称有三十万兵马,但大多是之前收编的地方郡兵和各路义军,真正能征善战的精兵也就十万左右。

    加上之前受李元吉强抢瓦岗降将李君羡之妻之事的影响,军中有不少将士愤而逃亡,想来如今军中的精兵就只剩下九万余人。

    若是自己此时再将八万精兵都交给李世民,相当于将整个大唐的兵权都交到这个儿子手中了。

    即使李世民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李渊不相信他会背叛自己,但他一时之间依旧无法完全下得定这个决心。

    毕竟古往今来,多少天家父子因为皇位而同室操戈,骨肉相残。

    虽说心中有着种种顾虑,但李渊并没有显露出半分,反而不动声色笑笑道:

    “世民,朕听说刘武周麾下兵马不过八万人,一旦他抽调大量兵马跟突厥人去攻打河北,河东便不剩多少兵力了。

    你带八万兵马去打河东,是不是有些杀鸡用牛刀了。”

    李世民当然很清楚自己父皇心中到底在顾虑些什么,但他依旧没有拆穿,只是沉声解释道:

    “父皇,若只是对付区区一个刘武周,自然用不了八万兵马,但儿臣真正要防备的人是秦昇。”

    “秦昇?”

    李渊闻言眉头皱得更深了,随即看着李世民,面色很是不解道:

    “突厥人几十万铁骑一旦南下河北,秦昇自己都朝不保夕,如何还有心思染指河北?”

    李世民看着李渊,随即缓缓问道:

    “父皇,你可还记得,前几日河北传来消息,来护儿率领的船队在涿州港搭载四万新兵前去征讨高句丽了。”

    “朕自然是知道此事。”

    李渊点了点头,神情和语气很是不屑:

    “这个秦昇学谁不好,偏要去学他的好岳父,执意要去打高句丽。

    想来是他之前在河北击败过五万高句丽军,自此便不将高句丽人放在眼里,搞出了一个四征高句丽。

    可他万万没想到他派去征讨高句丽的船队前脚刚出发,突厥人后脚就要攻打河北,他最终还是要为他的狂妄无知付出代价。”

    “不,父皇,儿臣并不这么认为。”

    李世民听完却是一阵摇头,随后面色很是凝重道:

    “父皇,你别忘了秦昇虽然身在河北,但却对长安城中发生的大小事了如指掌,可见他在长安城中安插了不少眼线和耳目。

    既然他能在长安城安插有这么多眼线和耳目,那晋阳城一定也有不少。

    因此,如果儿臣没有猜错的话,秦昇很有可能比我们还先知道颉利可汗派执失思力去见刘武周之事,以他的聪明,不难猜到突厥人即将南下讨伐他。

    但他并没有因此终止远征高句丽之事,可见他是有足够的把握去对付南下的突厥大军的。”

    李渊听完久久没有说话。

    虽说他心中恨极了秦昇,但他也知道正如次子李世民说的那般,秦昇绝不是一个蠢人,既然他明知道突厥大军即将南下河北,还敢继续大张旗鼓派四万兵马跟随来护儿的船队去征伐高句丽,只能说明秦昇要么是真的太过狂妄了,要么就是他有足够的把握去抵御甚至击败南下的突厥大军。

    以他对秦昇的了解,显然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一旦秦昇击败了南下的突厥大军,很有可能会携大胜之威,挥师向西,跟他们大唐争夺河东。

    若是如此,李世民要带八万兵马去河东倒是不多,只是……

    作为李渊肚子里的蛔虫,裴寂一眼看出了李渊犹豫不决的原因,随后又看了一眼一直低着头没有说话的李建成,当即出言道:

    “陛下,当日太子殿下带兵驰援河北,却因为被徐世𪟝等人挡在土门关,最终让刘武周和宋金刚有机可乘,趁机夺了河东之地。

    太子殿下对此一直深感自责,一直想要做出补救。

    既然如此,陛下还不再给太子殿下一个机会,让他带兵去收复河东,彻底了了这个心结呢!”

    一直默然不语的李建成明白裴寂的谋划,也知道若是父皇真将八万精兵交给二弟李世民,自己的太子之位将岌岌可危,便也顺着裴寂的话往下说道:

    “就请父皇再给儿臣一次机会,让儿臣一雪前耻吧。”

    可还没等李渊表态,李世民便在一旁淡淡说了一句:

    “皇兄,恕臣弟直言,宋金刚虽然反复无常,人品低劣,但绝不会比徐世𪟝好对付。”

    “二弟就这么不相信本宫吗?需不需要本宫在这里给父皇立个军令状?”

    听到李世民质疑自己可能不是宋金刚的对手,李建成面色不由一沉,语气也陡然冷了下来。

    一见两个儿子又要在自己面前争吵,李渊不由大感头疼,可突然间心中就冒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随即沉声对李建成道:

    “建成,若是论用兵,我们父子几人中确实没人比得过世民,因此若是想顺利收复河东,非要以世民为主帅不可。”

    可还不等李世民高兴,李渊便突然话锋一转,转而对李世民道:

    “但你大哥说得也没错,若是不能让他参与光复河东,我想他这辈子都会有心结的。

    因此,朕打算让你率五万精兵攻打河东,建成率三万精兵在后方随时策应和支援你,你们兄弟互为犄角,必能立于不败之地。”

    李世民听完并没有说话,只是心中颓然一沉。

    都什么时候了,父皇还要玩制衡这套把戏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不错,请把《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