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出狱

    县衙后堂。

    陈县令听见张二岩要在牢里调个囚犯出来,还说那个囚犯是此行功成的必备条件之一,先是一喜。

    放人犯人出牢而已,并不难。

    可当知道是时仪后,他的脸色有些难看起来。

    这时仪偷盗他家祖坟陪葬物品,还好这厮一次饮酒矢口,说要去跟县令相公的祖宗讨点钱花花。

    最后让陈县令提前收到了消息,这才让丁良赶过去捉拿那时仪。

    好在赶过去快了些,不然连陈县令老祖宗的尸体都被翻出来了,所以陈县令听见张二岩要提调那时仪出牢,一时有些犯难。

    这古人以忠孝立身,无忠不立,无孝不行!那贼厮冒犯自家老祖宗,岂能轻放?

    况且这陈县令已至暮年,对人的身后事就愈发看重,这要是自己西去之后,被后人贼子这样挖出来,那还得了!?

    再不然,陈家的同族要是知道,岂不会在背后戳他脊梁骨嘛!?

    张二岩见陈县令一脸犯难,左右踌躇,抱拳劝解道:

    “大人!那时仪有挖穴开洞的本事,此行剿匪他有大用,何不将他提调出来,让其戴罪立功。”

    陈县令斜睨了张二岩一眼,好似在说,那贼厮又没挖你家祖坟,你倒是爽利!

    说放就放!

    他没回张二岩的话头,反而向身后的陈致礼问道:

    “致礼,你亦是陈家子侄,此事你如何看?”

    陈致礼沉吟片刻后,才正色说道:

    “大人,土地坡匪患作恶许久,且日渐势大,长留不得,需得提前根除隐患。

    今张都头要在牢里提调一人相帮,于公——我们作为公家,这剿匪保一方安宁,是一件利民的功德好事,应全力相助;

    于私——此事做成,大人在告老前的忧虑便大减,如此这般考量,想来老祖知道了也会原谅大人您的,此乃两全之事!”

    张二岩闻言,目带一丝感谢看了一眼陈致礼,寻思道:

    “这陈孔目倒是公私分明,虽平日仗着陈县令的势,行止有些不端,但在大节上倒是拎得清。”

    陈县令听了自家子侄的话后,捋须点了点头,现在有了陈致礼递来的台阶,眉眼舒展开来。

    很多忸怩事,不能自己直接答应,需得一个人在旁附和递上台阶后,才能心安理得的同意。

    “既然致礼于公于私的利害都说了一遍,那时仪放出去助力剿匪也不无不可,不过此举乃是本大人仁善,那贼厮日后胆敢再行这恶举被捉,我定不再轻饶他!”

    张二岩目露喜色,抱拳连连点头道:“县令相公大人有大量,卑职佩服!”

    陈县令摆了摆手,说道:

    “别奉承我了,记住,我给你调人出去是要你办成此事的,我不管你怎么用,剿匪能成自然记你大功一件,倘若剿匪不成,货物你也要全部给本县令要回来!”

    说到后面,陈县令的语气甚是严厉,带着一丝警醒之意。

    张二岩点头称是。

    接着,陈县令写了一封公文,盖上官印,交给张二岩,让其自行去牢里提人。

    张二岩接过公文,也没多待,转身离去,径直朝县衙牢房走去——

    不过他出县衙大门时,两个服饰华贵,衣袂飘飘的贵公子带着几个客商打扮的人,与他擦肩而过……

    ……

    县衙后堂。

    陈致礼给陈县令倒了杯茶。

    “大人,那张都头看起来此行甚是有把握,你且可宽心静候即可!”

    陈县令面带些许忧愁:

    “希望如此吧!要不是从州府调兵过来的代价太大,专门为剿那莫厉不值当,不然那莫厉如何能猖狂这般久,当真可恶!”

    陈致礼轻笑一声,附和着点了点头。

    每个县衙几乎只会养四十到六十个衙役维稳,多了人员冗沉,开销太大。

    还是银两成本的问题。

    陈县令倘若发公文向州府请兵,走流程他肯定是能请来的,但请来那些兵将的衣食住行可全都是在县衙公账里出。

    虽然州府明面上会拨下银两,但在奸佞当道的北宋末期,贪腐成风,想也知道那些银两会落在谁的口袋。

    且这个时节,匪患四起,你请兵自己不出钱,州府上面也会拖着不批。

    所以请兵下来的成本通常是谁请谁出,这是各级默认的。

    倘若请兵下来,人家帮你剿匪,衣食住行方面,至少好酒好肉伺候着才行吧。

    要不然那些兵痞拖着不卖力,更加耗时耗粮。

    带队的将领你也得人情到位。

    另外,要是死了一些士卒,抚恤金等善后问题也是由县衙承担。

    这样略微算一下,那支出可就大了。

    要是县衙公账使用过度,陈县令不出私账补上,那就只能从百姓身上增加税赋填补亏空,这样一来,又会闹起民怨。

    你要是任由匪患为恶,引起民怨,百姓远迁避祸,人少了,那你税赋就收不上来,届时你的政绩就差,接着就会被同僚弹劾,这官场暗地里可比战场腥风血雨多了。

    所以这个时期为官两难是有说法的。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三个字罢了——经济账!

    大仗打的是钱!小仗打的也是钱!

    那土地坡的莫厉也鸡贼,只劫财,甚少杀人,一直在红线旁边蹦跶,所以陈县令才一直没大出血请兵下来收拾他。

    正在这时,一个衙役迎着一行人风风火火地走进了这县衙后堂。

    前面两人均是公子打扮,手持折扇,腰挎长剑,均是面目俊秀之人。

    为首那个一袭黄衫,更是面白如玉,五官精致得宛如女娲亲手捏成,极是俊俏。

    带路那衙役上前在陈县令耳边轻语道:“大人,这是汴京李家……”

    陈县令听完后,目中瞳孔一缩,立马换上笑脸……

    ……

    县衙牢房大门前。

    武植和时迁正在等候,不多时,张二岩从牢里领了一个蓬头垢面的汉子出来。

    “兄弟!”时迁见到那浑身上下脏兮兮的汉子,带着哭腔喊道。

    “大哥!”时仪见到时迁,也止不住鼻子发酸。

    说着,两人跑上前来,紧抱在了一起。

    “兄弟,还好,天可怜见,天可怜见,终于将你救出!”时迁激动地拍着时仪的后背。

    时仪带着哭腔道:“大哥,我还以为这辈子都要老死在牢房里了,没想到还能再次见到大哥你!”

    两兄弟寒暄了几句,时迁立刻拉着时仪来到武植面前,感激道:

    “来,兄弟,快来见过武植哥哥,若不是他从中斡旋周全,你我兄弟恐难再见!我已认他做亲大哥,你也赶紧跪下磕头拜谢!”

    时仪闻言,立时明白是面前这人救了自己,当下立刻跪伏在地,咚咚咚磕了几个响头。

    “愚弟时仪,拜见武植哥哥!今得蒙哥哥抬爱相救,日后愿为哥哥执鞭坠蹬,万死不辞,恳请哥哥不弃,以报救命大恩。”

    武植开怀一笑:

    “好,好个爽利汉子,我既然认时迁为弟,那你时仪便也是我弟弟。来,兄弟快快请起,哥哥已备好宴席,为您接风洗尘!”

    说话间,他扶起时仪。

    张二岩在一旁面色有些古怪,这时仪长相怪异,黄豆眼,毛虫眉,嘴小鼻子大。

    其下身短细,上身却特别强壮厚实,尤其是那双臂膀和手指,异常粗大,显然此人臂力惊人,难怪是做挖坟钻洞的行当。

    方才进去提他出来时,见他双手被铁链锁缚,怕是看牢的管营也知道,这厮要是双手自由活动,那牢房关不住他。

    话说回来,这武掌柜身边怎么都是些奇形怪状的人儿。

    张二岩在心里腹诽了几句。

    他自己就生了一张长马脸,眼小嘴巴大,也好意思在心里腹诽别人长相,要是武植知道他心中所想,怕是会翻个大大白眼。

    武植已在鸳鸯楼设宴为时仪接风洗尘,转头邀张二岩同去。

    张二岩个性有些清高,不愿与时仪这种蟊贼同席,抱拳说家中有事儿,小儿正等他归家玩闹,推辞掉了。

    武植闻言,便没再相邀。

    接着,他和时迁便带着时仪去鸳鸯楼接风洗尘,不在话下。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不错,请把《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