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捞沙可比打工强多了!

    杨大嫂,端着个火盆放在屋外竹架下。

    竹架上晾晒着一床发黄的棉被。

    昨夜个儿,大孙子尿床了。

    大冬天的,湿被子不烤干,怎么睡人?

    杨大嫂本来姓罗,嫁人后,改为杨罗氏,由于夫君是家中老大,所以大家都喊她杨大嫂。

    即便现在都是奶奶辈了,这称呼也没变过。

    杨大嫂育有两儿三女,大儿子还未长大就患病死了。

    小儿子倒是健康长大,成了婚,当了爹。

    三个女儿也已嫁人,都嫁得不远,回趟娘家半日都用不到。

    杨大嫂一家以前只是佃户,帮地主老爷种地的。

    后来大明建立,陛下让官府老爷给百姓分土地。

    杨大嫂一家也分了不少土地。

    只是为了给大儿子治病,还有给小儿子娶娘子,这些土地都被卖光了。

    所以,杨大嫂一家又成了什么都没有的佃户。

    原本以为这辈子要为地主老爷种一辈子的土地。

    没想到七月份时,同村的游商杨老三,说陛下把应天府改为什么经济特区了。

    京城里到处都是招工的作坊。

    工钱给得也多,哪怕是下苦力,一月也能拿到两百文左右的工钱,而那些有手艺的,脑瓜子灵活的,工钱更是高达三四百文!

    那杨老三变卖了家中土地、房屋,带着一家老小去城里准备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刚开始杨大嫂没当回事。

    什么两百三百文的,那些都是虚的,只有面前的饭碗才是真的。

    城里什么人都有,万一做了工,东家不给钱,上哪去说理去?

    工钱拿不到,这边佃户的活也没了,一家老小恐怕真的只有饿死!

    直到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往应天府跑,越来越多的人赚到钱拿回家。

    杨大嫂跟他的丈夫才开始动摇。

    尤其是隔壁的杨蛋子,去城里做了一个月的活,不仅拿回一百多文的铜钱,还给家里买了好多东西。

    自家男人可比那杨蛋子力气大多了,比他舍得吃苦,去了城里,岂不是会赚得更多?

    杨大嫂所在的村子,离应天府没多远,走上两日就能到。

    现在路引也取消了,百姓想要进城,只需找村正报备一下,拿上一封“介绍信”就完事。

    一家人商量了两夜,最终决定让丈夫跟小儿子一起进城去看看,自己跟儿媳则留下来继续帮周老爷种地。

    倘若真的赚到钱,杨大嫂跟儿媳在进城也不迟。

    杨大嫂忐忑不安的过了一个月。

    到八月底,丈夫跟儿子才回了家。

    丈夫不仅拿出三百文的铜钱,叫自己藏好,以后留给孙子娶媳妇,还给自己买了四尺花布,说让自己做一身新衣裳。

    杨大嫂双眼泛泪,用手轻轻抚摸着这崭新的花布。

    她一辈子都没穿过这么好的布料。

    就连成亲那天,都没穿过!

    这布,她才舍不得拿来给自己做衣裳咧!

    杨大嫂把花布叠得整整齐齐的,悄悄放进家里唯一一口箱子里藏好。

    这布以后留给孙媳妇,给她做新衣裳!

    第二日,杨大嫂一家老小都进城去了。

    结果还真像他们说的那般,只要舍得干,就真的能找到活,赚到钱。

    相比于城里的人来说,杨大嫂她们这些农村来的更受东家的喜欢。

    不管什么活都能干,不管东家什么要求,都能完成,而且从不抱怨。

    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杨大嫂一家人算是在城里“站稳”了脚跟。

    不仅租了房,全家都找到了活,一个月除去房租吃饭,还能省下六七百文的铜钱。

    这是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当然,杨大嫂没有忘记自己那三个苦命的丫头。

    九月份的时候,杨大嫂就托人把三个丫头一家人都接了过来。

    人一多,租的房子就不够住,后面大家一商量,干脆就租了个小院。

    幸好他们租得早,现在外面找房子的一大堆。

    这大冬天的,不找个四面能挡风的小院,真的要冷死人。

    唯一让杨大嫂看不惯的,就是她的三女婿。

    全家就他一人没干活。

    成天嚷嚷着要赚大钱。

    来应天府俩月了,别说大钱,小钱都没赚回来一分,全靠她那三女儿赚钱养着。

    当初也不知道自己哪只眼瞎了,会把女儿嫁给他。

    “岳母。”

    不用抬头,杨大嫂就知道是自己那个不成器的三女婿。

    这个时间点,大家都在工坊做事,只有他这个活闹鬼,才整天无所事事。

    “作甚?”

    杨大嫂板着脸,用木棍敲打着棉被。

    用炭火烤棉被,要人盯着才行。

    男子对杨大嫂冷淡的态度丝毫没有不习惯,反而笑嘻嘻的说道:“岳母,我这找到一个赚钱的门路,想给岳父商量商量。”

    “赚钱门路?”杨大嫂冷哼了一声:“唐三,你说你老大不小了,娃都六岁了。能不能像你岳父那样,找个作坊,先把自己养活?”

    “靠女人养活一家大小,你说你这个当丈夫,当爹的,脸皮呢?”

    “进城两个月,你说你,干过一天活吗?”

    “也不知道当初我怎么会把女儿嫁给你!”

    男子悻悻一笑,也不搭话,径直走进内屋。

    待到晚上做工的一家人都回到家后,吃饭时,男子才开口道:“那个,我这边找了个赚钱的门路,想让咱们一家人都一起干。”

    众人闻言纷纷侧目望向男子。

    没得岳母阴阳怪气泼冷水,男子抢先道:“最近不是一直都在流传,说京城要重新修路吗?”

    “然后,我接了一个捞河沙的活!”

    “捞河沙?”众人不明所以。

    “是啊,这次修的路,可不是青石板路,而是什么水泥路。”男子扒拉了一口饭菜:“听说那水泥比青石板硬多了。”

    “而想要修水泥路,就需要用到河沙跟石子。”

    男子看了一圈家人:“咱们村子旁不就是长江吗,那江边的沙子那么多,只要咱们捞起来,就能挣钱。”

    “沙子也能卖钱?”

    男子怕众人不信,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份契约道:“这契约是城里张员外签的,张员外,岳父应该知道吧,专门做石材生意的。”

    “并且这契约都是经过官府作为见证人,盖了手印。”

    “咱们给张员外提供一车沙子,就能得到五十文钱。”

    “那一车沙子就几箩筐的事情,咱们一家人都去捞沙,一天捞个三十四十车没问题吧。”

    “算下来,咱们一天就能赚一贯多到两贯的铜钱。”

    “这可比在作坊打工强多了!”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不错,请把《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