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大明第一座水泥房子!

    朱棡走了快有二十日左右,朱樉才跟常茂、常升、邓镇三人,带着三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拔。

    他们没走水路,而是走的陆路。

    他们还要在洮州卫合兵,凑够五万大军,从河州(今甘肃临夏)西渡黄河 ,经河曲地区长途奔袭昆仑山地区,打吐蕃一个措手不及!

    四辆满载装甲车打头,大军两侧,五六十辆八嘎车列成长队。

    而最后面五辆红色的百吨王,满载压后。

    这些车上装的,可不是什么粮食,被褥。

    这几辆车上装满着油桶,以及后世买的军备。

    朱樉才不是汤和徐达他们。

    朱樉才没那么多的顾虑。

    既然老爹让他打西域跟吐蕃,他就要一口气拿下,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没粮?

    没粮就吃人肉!

    反正那些都是异族,又不是大明人,吃了也没什么负担,

    当然,吃人肉,也是万不得已的情况才会这样做。

    此次他们出征,可是备了三个多月的口粮,完全足够他们吃的了。

    而朱棣他们那边,却还在备战。

    去年汤和他们,由于粮草不够,眼看着要追上元军,不得不放弃。

    这次出征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北伐了。

    跟其他战争相比,老朱看中的还是北伐。

    毕竟大明都建国十几年了,那残元还继续苟延残喘着,这叫什么事?

    至于蓝玉跟李文忠他们,更是不急。

    十五万大军,光粮草都要准备半年呢。

    他们目前做的,是先把兵给练好。

    “爹,今日你要不要出宫?”

    与此同时,刚下朝的朱标跟老朱并排而行。

    “出宫?”

    老朱不明所以的看向朱标。

    朱标提醒道:“爹你忘了?今日城里动工,修建大明第一座水泥楼房啊。”

    老朱听完,这才想起,年初的时候,自己让工部在城里重新修建一座六部办公的大楼。

    不仅要大,要高,还要气派!

    最重要的是,要用水泥砖头来修建。

    南京城外的树木,已经被砍得差不多了。

    朝廷去年就出台过政策,禁止百姓过度砍伐木材。

    城里还好,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绝大多数的百姓已经习惯用蜂窝煤烧火做饭,但城外的百姓,用得就很少了。

    百姓要吃饭,朝廷总不可能让百姓连烧火做饭的权利都没有了吧。

    所以,老朱在年初时,要求从今年起,城里要新修房屋的,只需用水泥砖石来修建。

    为了打消百姓的顾虑,老朱决定重建六部的办公场所,让百姓看看水泥修出来的房子到底如何。

    “那行,咱们换身衣服,就去看看。”

    两人换了一身素衣,也没带太多随从,只叫了几个便装侍卫远远跟着,就从西华门溜达着出了宫。

    南京城里比几年前更热闹了。

    街道因为铺了水泥,平整干净,即便开春天还有些凉意,也少有往年的泥泞。

    路两旁新栽的树才冒嫩芽,但店铺招牌林立,行人车马来来往往,透着股兴旺气儿。

    朱元璋背着手走在前面,眯眼打量着两旁的铺面,偶尔点点头。

    工部选的地段在旧翰林院旁边,离皇城不远,是一块拆出来的空地。

    还没走到近前,就听见那边人声鼎沸,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号子声混成一片。

    空地外围,早就被看热闹的百姓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个个伸长了脖子往里瞧。

    有挎着菜篮子的妇人,有挑着担子的货郎,还有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指着那工地议论纷纷。

    “让让,劳驾让让。”侍卫低声在前面开路,护着老朱和朱标挤到了人群前头。

    只见空地中央,地基已经挖得极深,沟壑纵横,底下铺着一层碎石,又用巨大的石碾子反复压实过。

    几十号工匠正忙得热火朝天。

    和以往盖木头房子完全不同,这里看不见多少粗大的木料,取而代之的,是堆成小山一样的青灰色砖块,还有一袋袋鼓鼓囊囊、印着“大明水泥”字样的麻包。

    最引人注目的是几个巨大的木制槽子,旁边架着水桶。

    几个赤着膊的壮实工匠,正把水泥粉末和沙子、碎石按比例倒进槽里,再兑上水,拿着铁锹奋力搅拌。

    灰黑色的粘稠浆体在槽中翻滚融合,发出“哗啦哗啦”的闷响。

    老朱见状微微皱眉。

    他在手机里看过后世的建筑类的视频。

    后世有许许多多的建造设备,不仅方便,而且建造的速度快得不得了。

    老朱觉得,下次见到黄轩,要让那小子买几套建筑设备回来。

    那搅拌好的水泥砂浆被小工用木桶提到地基沟槽旁,另有老师傅拿着瓦刀,熟练地将砂浆糊在打好底的地基上,然后拿起一块砖,在砂浆上一按,又用瓦刀柄敲实,挤出多余的泥浆。

    砖块就这样一块压着一块,被水泥牢牢粘合,层层垒高。

    “嘿,真不用木头架子啊?”旁边一个老匠人模样的看得啧啧称奇:“这灰浆粘性可真够劲道的!”

    “可不是嘛,王老头。”他旁边的人接话:“听说干了以后,大水都泡不散哩!比咱们用糯米汁和三合土牢靠多了,就跟咱们脚下的水泥路一样硬!”

    又有人嘀咕:“全是砖石水泥,不怕火燎了,是好。就是不知道住里面冬天冷不冷,夏天热不热……”

    朱元璋听着周遭的议论,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有点满意。

    他注意到工地旁边还搭了个棚子,里面站着几个工部的官员,正拿着图纸比划,时不时对工匠指点几句。

    “走,过去看看。”老朱迈步朝那棚子走去。

    工部的官员一眼就认出了便装的皇帝和太子,吓得赶紧要跪下行礼。朱元璋摆摆手制止了:“咱就是随便看看,你们忙你们的。”

    “这地基打得够深啊。”

    听到老朱的话,一个主事模样的官员连忙躬身回答:“回……回老爷话,这是按新规程办的。水泥楼沉重,地基必要打得牢靠,深挖、碎石垫底、夯实,一步都省不得。您看,那边还在用钢筋打龙骨呢……”

    后世楼房,都会打钢结构,这样房子修得再高,也牢固无比。

    看着忙碌的工匠,老朱点头道:““结实点好,结实点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地基牢,房子才能建得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不错,请把《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