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众爱卿都同意,那就这么办了!”
李承乾也见好就收,没有再继续深入下去。
比如什么轮值制度,官员调配制度,这些以后再说。
一下子弄太多,谁都适应不了。
李承乾可以逼迫,但不能把他们逼上绝路,至少暂时不能。
把世袭收回,就是这一波的主题了,独立一脉都是附带。
世袭的坏处,对于整个皇朝来说,简直堪称万祸之源。
整个朝堂的气氛,已经陷入了阴霾状态,没有一个能高兴起来的。
哪怕是刚刚看笑话的,反应过来之后,也发现自己以后也没机会了,这好像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众位爱卿怎么不笑?是不爱笑吗?”
众臣心口一憋,如同中了一箭。
“好了,此事到此为止!
关于西宫皇后,还有一点。
既然东宫皇后掌后宫,那西宫皇后自然也得有匹配的支持。
为了避免西宫皇后,连自己都被遮蔽耳目。
因此,朕准备成立一个民间组织。
这个组织的成员,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商人,甚至可以是青楼女。
总而言之,覆盖民间各行各业。
这个组织,不属于正常的朝廷组织,所以不需要朝廷拨款,朕自有计较。
朕只是告知爱卿们,会有这么一个组织。
他们中的人,可能就是尔等府上不起眼的一员,也可能是尔等在路上,随便碰到的一个百姓。
朕给这个组织命名为——百业卫!”
众臣闻言,顿时感觉天都塌了。
谁家皇帝搞这种‘恶’事,还在朝会上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啊?
等于说家里每一个人,以后都可能是这个百业卫。
搞不好自己跟小妾调个情,都被暗戳戳的看在眼里。
甚至小妾本身,就是个百业卫。
以后,还有安全感吗?
刚刚还被地图弄得激情满满,这下就像一把钢刀架在了脖子上,冰凉刺骨。
“众爱卿放心,这个百业卫,是为了辅佐西宫皇后,随时掌控民间信息。
他们没有别的权利,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百姓,普普通通的商人等。
他们不会告密,也不会探听各位的隐私,小道消息例外 。
自然,也不会收集什么证据。
他们就是把自己亲身经历,或者道听途说之事,汇报汇总之后,交给西宫皇后。
西宫皇后会在其中寻找有用的信息,说与当代皇帝听。
至于皇帝怎么决断,那就是皇帝自己的事了。”
百官又不是傻子,真是恨不得大吼一声,你还不如直接成立一个情报部门,有拿人的权限呢!
如此阴险,以后还敢小看人,还敢信任人吗?
这不就是专门给皇后打小报告,皇后又给皇帝打小报告的吗?
魏征马上跳出来,喊话道:“陛下,如此一来,天下惶恐啊!”
李承乾轻笑道:“是天下惶恐,还是诸位爱卿惶恐啊?
人无完人,朕不要求诸位爱卿都是道德楷模。
但,大唐要想长治久安,民间消息是绝不能失去的。
如果尔等要阳奉阴违,还能怪百业卫吗?
他们只是普通的百姓,他们只是诉说自己的诉求,最多就是状告罢了。
爱卿们如果身正不怕影子歪,何至于恐惧?
朕就连造反,都可以任由天下评说,难道尔等那小小的龌龊,不能公之于众?
朕相信,诸位爱卿不会叛国也不会卖国,其余都是小事罢了。”
众臣知道,一件件微不足道的错误,的确是小事!
可这些小事一件件积累成了大事,全部掌握在皇帝手里。
那不是随时有需要,随时都能拉出来宰吗?
到时候要宰他们,他们都说不出个求饶的理由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啊?
不说别的,谁家还没有个败家子呢?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就是那长孙无忌。
不动你的时候,你是肱骨之臣,是大唐的脊梁。
要动的时候,一大堆大帽子砸下来,哪个大臣扛得住啊?
“诸位爱卿还不高兴,那朕就明说吧!
百业卫可以是任何一个百姓,朕给尔等打个比方。
朕是一个百业卫,坐在路边听到某个百姓说,某某官员今天生了儿子,高兴的赏了稳婆一粒金豆。
朕就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上面,经过一定的规则筛选,可能这个消息不被重视,也可能会进入皇帝耳中。
百业卫不是密探,只是为保江山稳定,全民参与的一个参与人自己都不清楚的组织。”
听到李承乾这么解释,没有一个人感觉高兴的,反而一个个脸色灰败。
自古以来,皇权是不下乡的。
别说区区一道诏令,就算是圣旨,到了各州之后,再往下边走,可能就被篡改,甚至被无视了。
皇帝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掌控大局的稳定,把这些以县为首的各地,交给世家大族全盘掌控。
世家大族和皇权之间,互相碰撞,互相牵制,又互相合作。
就跟那下棋一样,在一定规则之中,你来我往,已经维系了不知道多少年。
百业卫一出,李承乾明摆着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皇权的触角下乡了。
并且,他们还没有任何理由阻止。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百业卫情报的来源。
偏偏身边的每个人,还都并没有背叛。
说不定只是一句无心之失,说不定只是做的事情被百姓讨论,却就这样传入了皇帝的耳中,可谓防不胜防。
最重要的是,如果以这种方法来运作,相对而言根本没什么花费,全天下也用不了太多的人,就能把所有人都监视得清清楚楚。
“怎么,朕都已经如此让步,并非派人监视尔等,爱卿们还不高兴?
莫非,尔等一个个都犯了诛九族的大罪?
放心,鉴于诸位爱卿对大唐的忠心。
接下来一月时间,朕许诸位自己去刑部衙门,交代自己的罪行。
再去民部,交出自己的非法所得。
小偷小摸者罚十两白银,罪行每上升一个等级,以十倍论。
比如,一百两、一千两、一万两!
诸位爱卿的子女,也以这个论。
交代之后再交了银子,过往之事概不追究!
此赎罪银不是惯例,视为特例。
除非李唐主脉神器转移,绝不可再启,谁启用谁移交社稷神器于其他支脉!”
李承乾非常清楚,用银子赎罪的后果,因此用上了皇位变更来威胁。
不是他这种情况,后世子孙谁敢用,谁就得把社稷交给其他支脉。
以后皇室的教育,这方面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也是必须要学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