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大马金刀的坐在龙椅上,声音清晰而大气。
“想来众卿都发现了,鄂国公和翼国公,都重新回到了朝堂。
大唐人才济济,有些事情是时候了……”
李承乾没有再提韦氏造反的事情,反正大家心里都清楚怎么回事。
老生常谈,只能给某些人身上再捅几刀。
魏征站出来问:“陛下,此时万万不可对外征战!
一是天气不对,马上要进入冬季,此时应该以民生为主。”
李承乾瞄了他一眼,淡淡道:“魏爱卿的拳拳护国之心,朕都知道!
但你这急性子,还是有些要不得。
以后,最好等朕把话说完,你再想想合适不合适。”
“臣,遵旨!”
魏征无奈,退了回去。
“今年二月,父皇下旨攻打高昌。
准备几个月后,侯君集八月半出发,时至今日,已经差不多三个月,似乎并没有什么战果。
朕,希望今年过一个美好的元日。
当然,这也不只是朕的私心。
重点在于,高昌国的棉花,我们大唐必须要弄到手,最好是尽快弄到手。
否则,每年的冬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冻死。
朕相信尔等统计的数据,但是更相信,有些数据是你们没有统计到的。
朕最近翻看了一下,历年以来的一些东西。
从其中,发现了一些小问题。
比方说,四年前关中大旱,斗米达到千钱高价。
事后,你们有人汇报,说是热死饿死渴死百姓三千零六十二人。
你们猜,朕相不相信这个数字?
过去的事情,朕不想去追究!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朕现在是皇帝,全天下都是朕的子民,这种事情,绝不允许再出现!
等韦氏的财物收缴之后,今年的冬天,哪里出了问题,都给朕好好的赈灾!
敢跟朕搞阳奉阴违,欺上瞒下那一套,朕可以试试你们九族的脑袋够不够硬!
但,赈灾只是应急的办法,并非是解决之道。
因此,高昌要尽快拿下来,最好是在元日之前就拿下。
一方面,可以好好的震慑周边各国。
另一方面,也可拿到足够的棉花种子以及成品棉花。
不说今年普及到全大唐百姓,但明年一定要做到。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朕就不调动常规兵力了,那太慢了。
定国公、鄂国公、翼国公……”
“臣在!”
“臣在!”
“臣在!”
李秀宁,秦琼,尉迟恭三人站了出来。
“朕给你们每人五万亲军,你们自行决定行军路线,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高昌,兵分三路攻灭高昌之后,与侯君集汇合。
元日之前,朕想要看到你们全部归来,并且把棉花和种子,尽可能的全带回来,做得到吗?”
“臣等遵旨!”
三人没有任何迟疑,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李承乾的亲军就是鬼神大军,属于不吃不喝不睡那种。
累死他们,也累不死李承乾的兵。
如此,小小高昌,如果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都不能搞定,那可就真是小看他们了。
“你们这一次,一定要打出大唐的国威,速度越快越好,用以震慑吐蕃,为我大唐争取一定的时间,朕有用。”
“末将遵命!”
“遵命!”
“遵命!”
“……”
众臣听得头皮发麻,这可是十五万鬼神大军,这不是平推嘛?
要知道,就算是攻打各处韦氏的,也不过是几千兵力,靠的都是日夜不停的强攻。
这一波,如此不死大军杀过去,岂不是一路平推?
“好,你们先归队!
下朝之后,准备好了自己去玄武门外领兵,这次朕就不拜将了,祝你们早日得胜归来!”
“是!”
三人归队。
没把李靖也给派出去,是因为李承乾手上兵力的确不足,还是需要留一些在长安,用来震慑的。
这一波派出去之后,除了出去打韦氏的兵力外,长安城里边,也就剩下几千了。
不过,几千也够了。
有本事,某些人就趁着所谓的兵力空虚试试看。
“这次大朝会,朕真正要说的是,朕手上有一种东西,你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物料。
这种物料,类似于夯土中的糯米的作用。
加上碎石沙土,搅和之后可以塑形。
不管是用来修筑城墙,修筑建筑,甚至修路等,都是最好的。
这种物料,朕称之为水泥。
水泥是一种灰色粉末,兑水之后加上沙石搅拌,最后塑形,可获得想要的形状,干燥之后坚硬程度堪比石头。”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朝堂上渐渐响起窃窃私语的声音。
李承乾皱了皱眉,呵斥道:“安静,听朕说完!”
朝堂马上安静下来……
“这种水泥,目前刚刚小规模制作成功,想要大规模生产,还需要众卿一起努力。
朕打算,在大唐各地,修建水泥工坊,用于生产水泥。
因为其可以代替石料,而且造价相当便宜,工艺也不算特别复杂,未来大唐方方面面都需要。
因此,首先朕打算拍卖水泥生产权和水泥生产技术。
所谓拍卖,就是价高者得。
拍卖地点,开始之前再进行通知。
再来,由于水泥的实用性很强,不管修建建筑还是铺路都适用。
比如铺路,铺好之后无比平整,且能抵御刀剑,走过而不湿鞋面。
因此,朕希望能尽快在全国普及。
如此,朕想了个办法。
就是先把水泥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资料,卖给诸位爱卿。
诸位爱卿可以自己用,也可以继续往下转卖。
最后,诸位爱卿或者下级修路铺桥,以及把水泥卖给平民百姓,即可很快收回成本。
如果是为官道铺水泥路,则可以占据官道收过路费,以十年到三十年为限,根据所承包的区域来定。
当然,过路费不得收取朝廷军队或者使者的,也不得收取普通百姓的,仅仅可以收取商队的。
具体细则,诸位爱卿自己好好看看……”
说着,李承乾招招手,武媚娘从角落里抱出一大摞薄薄的册子,和其他侍卫一起发放起来。
要想水泥尽快普及大唐,只有这样是最快的。
同时,这些人想要招工,也会带动大唐的百姓富裕起来。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安抚一下某些人躁动的心,也是很有必要的。
暂且的话,李承乾不想大动干戈了,发展大唐要紧。(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