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夏日干燥

    祭拜完了祖父祖母,赵清虎看了一眼。

    祖坟周围,别的没有,竟然有一大丛金银花。

    好东西啊,花开正艳,弄一些回去晒干了泡泡茶,能明目清神。

    金银花很好认,赵清虎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时候,爷奶就采集过,用来泡茶,甚至是给他做成小枕头,跟野菊花的小枕头轮换着用。

    “清虎,你在干啥呢?这可是祖宗们遮阴纳凉的,不能动。”

    有老人见赵清虎在采摘金银花,连忙过来阻拦。

    “老叔,这是金银花,是一味药材,采集后洗干净晒干了,能卖给医馆的。此外,这金银花泡茶,能清热解毒,还能明目清神,能治疗一些身上的痤疮,还能治疗风寒感冒。对了,孕妇别用,毕竟是药,不好随便饮用。”

    “啥,这东西能卖钱?”

    众人听了一耳朵,一个个全都来了精神,这里可有一大片啊。

    那老人距离赵清虎最近,转手就开始采摘。

    钱啊,都是铜板。

    “老叔,不是说给祖宗们遮阴纳凉的吗?”

    “胡说,这是祖宗们给咱们的福泽,咱们老赵家有福气啊,老祖宗们在地下还知道庇佑咱们,知道咱们没钱花,这才养了这一片---啥---清虎你刚才说这是啥?”

    “金银花!”

    “对对对,就是金银花,这就是金花、银花,是咱们老祖宗赐福给咱们的。”

    赵清虎额头一黑,老叔,你这变脸也太快了。

    赵清虎采摘了半篓子,打算带回去晒一晒的。

    回头一看,所有人都在采摘金银花,连几个上山都颤悠悠要拄着拐棍的老家伙,此时都心灵手巧。

    “至于吗!看看小爷,这点小钱我都瞧不上,回头让三郎他们带着大丫几个来采摘,谁让咱家人多呢!”

    嘀嘀咕咕,赵清虎直接往回走。

    “糟了,赵清虎回去了,他们家人多。”

    “是啊是啊,他们家儿子女儿就有十个,还买了奴仆,这要是全家来了,还有咱们啥事?”

    “快快快,快回家叫人来。这可是祖宗们赏的,不能让清虎一家得了。”

    赵清虎回家喊人,却看见,三郎带着四郎,还有二郎、大郎在院子里面射箭。

    而茶室里面,只有五郎跟三个丫头,还有秦氏在跟着顾凌轩读书。

    这几个混账,这才第二天啊,就读不进去了?

    “爹!”

    四个郎被抓包,一个个都老实了,脑袋差点低进胸膛内。

    “怎么都在练习射箭,读书读不进去?”赵清虎放下东西,问了一句。

    三郎站了出来,嘿嘿一笑,“爹,那书本我看了头晕。”

    其余三个郎也点头如捣蒜。

    赵清虎笑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爹不求你们读书有成,科举求功名!但是,读书识字还是要的。读书可以开智明理,也能开阔视野,更关键的是,能读书识字就能记账算账,能赚钱的!”

    “能赚钱?”

    赵三郎听说能赚钱,立马就来了兴趣,眼珠子都亮了。

    “自然能赚钱,你看镇上、县城,那些店铺的掌柜跟东家,谁不识字?谁不是能打算盘算账的?就算日后你们在村里当个地主,也要算田亩,算租金,算税赋?”

    “不过学不进去也不能强压着你们!这样吧,日后下午一个时辰,你们就跟着凌轩读半个时辰书,练习射箭半个时辰。”

    “爹你太好了,我们都听你的。”

    虽然知道了读书识字很重要,但是,读书识字对于他们四个来说是真的累人。

    跟着摇头晃脑读一读还行,要对照那书本来读,是真的困难,那些字在他们眼中,就跟一条条蚯蚓一样,都是能动的,看的头晕眼花。

    赵清虎看了一眼屋内,没想到,五郎是个能坐得住的,还有大丫、二丫、秦氏,跟着凌轩学的有模有样。

    “爹,你看门外,怎么村里人都上山了?”

    赵三郎提醒了一句。

    赵清虎一拍脑门,自己把金银花的事情忘了。

    随即,他们家大军出动,五个郎,加上两个丫头,还有顾凌轩兄妹二人,连谢娘子的丈夫鲁羊蹄,吴树根两个都背着背篓跟着一起去了。

    捡钱啊,谁不乐意?

    端午节,大家吃了团圆饭,晚上都喝了雄黄酒,带上了五色绳,也吃了红鸡蛋。

    第二天,赵清虎早上练习射箭后,吃完饭才上了山。

    五个陷阱,只有两个有收获,抓了两只野鸡。

    又找了三个地方,布置了陷阱后,赵清虎才下山回家。

    推开院门,赵清虎就闻到了一股馥郁花香,是正在院子里面晾晒的金银花发出的。

    他们家去的人多,一共弄回来数百斤金银花,铺展开,在竹席上晾晒,散溢出来的花香十分浓郁。

    “大堂嫂来了?”

    “事情有眉目了,来告诉你一声,侄媳妇说你上山了。”

    “去收了下陷阱,事情如何?”

    “如虎大哥同意相看了,让你带着媒人上门。”

    赵清虎笑了,同意上门相看,说明秀丫头没有许出去,还是待字闺中。

    “好啊,既然这样,今天我去请媒人,明日大堂嫂也一起,就劳烦你给二郎他当个媒人。”

    “看你这话说的,二郎也是我侄子,这个媒人别人当我还不乐意呢。”

    大堂嫂拿了两斤豆腐回去,赵清虎立马牵了驴车去镇上。

    采买了一些礼物,购买了红纸,想要找雁,可惜还是夏初,集市上没有,最后买了一对大鹅替代。

    东西到家后,赵清虎又去了村上沈婆子家。

    “老婶!”

    沈婆子见赵清虎登门,还拿了布拿了酒,脸上笑容立马就露了出来。

    “这是看好了?”

    赵清虎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村上的媒婆,这种事情,瞒不过她。

    “请老婶明天出马,当个中间媒人,事成之后谢媒礼绝对不亏待老婶。”

    “你放一百个心,有老婆子出马,就没有不成的亲事。”

    请好了中间媒人,赵清虎又去找了王童生,请他写了二郎的庚帖,就是姓名,生辰八字。

    若是明天顺利,直接就把三媒六礼之中的纳采、问名两礼一起走的。

    农户人家,婚姻大事虽然严肃,但是,能省就省。

    两个孩子在大人们的见证下见一面,若是都满意,直接就交换庚帖,拿回去合八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古代儿孙满堂不错,请把《穿越古代儿孙满堂》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