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忙碌的收获季节

    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当然也是忙碌的季节。

    气温回落,赵清虎重新焕发了活力。

    棉花地采摘棉花,水田里面查看水稻情况,还有梯田里面的大豆。

    不仅如此,跟着棉花一起种植的瓜果蔬菜,除了南瓜,其余的全都到了收获季节。

    萝卜都吃不完,赵清虎每次去棉花地,都要看看萝卜地,掐上几根萝卜茎,撕掉外皮,里面是脆甜脆甜的茎。

    家里面萝卜干已经晒了不少,加上茱萸一起封存在陶罐里面,放上大蒜、生姜、粗盐、香油,热辣萝卜干正在酝酿。

    有一些则是直接晒干储存,到了冬天少菜没菜的时候,拿出来用水泡上一泡,可以直接烹饪。

    茄子、豆角,甚至是黄瓜,他们家都晒了不少干货。

    加上之前的笋干,蘑菇干、野菜干,冬天的干菜不缺。

    此外,家里面院子中的五分菜地,开始秋播,种植只有萝卜、大蒜、白菜、地瓜,希望冬天大雪之前,能有所收获。

    当然,这些都是边角料,最重要的还是水稻跟棉花。

    棉花一旦开花,采摘就持续不断,几乎每十天都有一批棉花成熟,需要大量劳动力下地采摘、晾晒、除籽。

    此外,水稻已经灌浆,是最后一波补肥的时间。

    不管是佃种的水田,还是山坳里面开垦的八亩水田,水稻长势不错,但是各有千秋。

    佃种的水田,采取的是直接播撒种子的耕种办法,天女散花,水稻生长的密集,但是单株显得有些瘦弱,也不高。

    山坳里面的八亩水田是插秧栽种的,因为肥力给的足,每一株水稻都分支了,之前插秧到时候,小小几根,如今已经成长到一丛一丛,涨势不错,而且稻穗已经开始低头了,大部分稻穗上,都有不少饱满的谷粒,目前还是绿色,短时间内就会开始泛黄。

    赵清虎最喜欢去的就是山坳里面的八亩水田。

    他在想,这八亩水田里面的水稻,长势不错,是不是可以尝试着,孕育二茬稻。

    现在是八月份,他们这里,入冬要到十月底,这中间有两个多月,足够二茬稻生长。

    而且,这插秧栽种的八亩地,对比密集种植的,植株坚硬挺拔,生命力旺盛,是有条件孕育二茬稻的。

    二茬稻虽然生长期短,收获大大缩减,可有总比没有好。衙门收税,也不收二茬稻的,收多少都是自己的。

    此外,山坳里面的水田,他们家也没有后续安排,不会轮种其他作物,完全可以拿来培育二茬稻。

    就是收割的时候,要受些累,稻谷脱粒的时候,又要拿出连枷跟滚石来压一压。

    转念一想,赵清虎立马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二茬稻可以培育!毕竟,他现在是在古代啊,原本稻谷的脱粒就是个力气活。

    别说是机械化脱粒机,就是老式的,脚踏脱粒机都没有。

    农户给稻谷脱粒也很简单,也有专业的工具,就是大木盆。

    能用来杀猪时,给死猪泡开水的大木盆,三面树立起竹席遮挡,加长木盆高度,一面留空。

    给稻谷脱粒时,双手捏紧了一把从根部收割的水稻,狠狠朝着大木桶的木板内壁上砸。

    就利用蛮力,还有甩动的力量,把稻谷整个摔下来。

    这办法笨重,耗费体力,但是,就是目前的生产力水准。

    对比这个,把水稻从腰部收割,运回来放在晒场上,用滚木碾压,用连枷砸,耗费的人工差不多。

    秋雨绵绵,给了水稻充足的水分。

    除此之外,赵清虎对于上山捕猎的激情也上来了。

    山里面除了猎物,还有不少野果也成熟了。

    之前他发现的板栗树,就有不少成熟的板栗掉落,毛刺都裂开了。

    除了树上的大板栗,还有长得跟灌木一样的毛板栗,是小一号的。

    这东西赵清虎吃过,果肉内淀粉、糖分含量很高,只需要敲开毛刺,取出里面的板栗直接水煮就很美味。

    不仅有特殊的香味,而且还甜。

    秋天,山上的猎物也肥了不少。

    山鸡野兔,甚至有狗獾落网,让赵清虎赚了不少,钱包都鼓了起来。

    中秋节之前,赵清虎没去清水镇上采购,而是请来了王屠夫,直接杀了一头猪。

    猪圈里面的猪养大了,不仅有豆腐渣、潲水、猪草,还有赵清虎特意弄回来的大骨头碾磨的骨粉。

    十八头猪,最开始养的两头,如今都已经一百四五十斤了,在这个年代,算是能出栏的高质量成年猪。

    估摸着,养到过年的时候,绝对能超过两百斤。

    赵清虎家在中秋节前一天杀猪,得到了一百斤出头的猪肉,一半留下自家过节,一半售卖给了村里人。

    这一次赵清虎没有降价,毕竟,他们家的猪出肉很漂亮,肥膘足足有一寸多厚,这在村里面,绝对是一等一的好肉。

    清水镇上,带肥膘的猪肉,三十五文一斤,赵清虎也是这个价格。

    就是肥膘少的,便宜了一些,二十五文一斤,至于带骨头的,村里面人不怎么喜欢,赵清虎干脆全都留下。

    他们家人多,一锅炖了,最多两顿就能给吃了。

    一头猪,光是卖肉,就收了将近一两半银子。

    这让赵清虎颇为满意,毕竟,他们家还留下不少,五十多斤肉,还有猪头,两个猪蹄子,一副猪下水,猪板油、猪花油,还有猪网油。

    “爹,咱们家的鸡也长大了,那些阉鸡也不下蛋,光长肉,这一次好不容易有猪网油,再弄两只叫花鸡吧?”赵三郎说着说着,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他一直想要再尝尝叫花鸡,可惜,镇上朱屠户家,很少有猪网油。

    如今家里面杀猪了,还有猪网油,虽然小了点,可弄两只叫花鸡绰绰有余。

    他们家的阉鸡也长大了,都是去了势的公鸡,就只会长肉,平日也温顺的很,都已经有五六斤一只了,绝对是吃了它的好时候。

    “可以啊!”

    赵清虎对此,并没有反对。

    反正家里面养着这些牲口,不就是吃肉的吗。

    机会难得,又是中秋佳节,吃一顿好的,给全家上下贴秋膘,毕竟,马上就要开镰收稻谷,肯定要忙上一段时间,需要所有人下苦力。

    节礼送去老宅,赵清虎这一次自己亲自去的。

    多嘴问了一句,老二赵怀远会不会回来跟老两口团圆过节,被老李婆子又骂了几句。

    赵清虎只怪自己多嘴,没事自己讨骂,放下东西连忙跑了。

    中秋团圆,赵清虎家的餐桌上,十分丰盛。

    月饼从镇上买回来的,是传统五仁馅。

    此外,有叫花鸡、炖大骨、红烧肉、煎豆腐、鱼干炖豆腐、豆腐皮酱肉丝、油烩炖肉、烩猪肝、猪肚包鸡汤。

    加上萝卜、南瓜,一共十二道菜,把谢娘子的厨艺全用上了,还需要赵清虎在一旁指导一番。(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古代儿孙满堂不错,请把《穿越古代儿孙满堂》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