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帧离开赵府的时候,一脸的忧虑。
收过路费,这个概念太形象了。
朝廷又不是劫道的匪徒,怎么收过路费啊?
设卡收费,这不是吃拿卡要吗?一旦朝廷有了政策,怕是江南六路的水泥路官道修好了,立马就会是怨声载道,民怨沸腾啊。
谁走官道,还花钱啊?
又不是进城上税,走走路也要收钱,而且这收费很困难啊,怎么收,用什么标准?
朝廷的标准再好,下面也会钻空子。
更何况,收过路费的标准,原本就不好定。
一车货,你说他只有干草,只值两百文,我就说他值两百两。
吴员外的一车瓷器,那都是残次品,是人瓷器窑口烧出来扔掉不要的,十个铜板都不值。
这跟吴员外是县令老爷的大舅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些麻烦不仅陆帧知道,赵清虎岂能不知道?
可也不能因噎废食啊。
不能因为有麻烦就不推动。
用雪花盐业的利润来推动江南的水泥官道建造,这个办法很好,赵清虎都不得不佩服陆帧的先见之明,而且为了花钱是敢想敢干。
雪花盐业的银钱,分出去也就分出去了,截留下来就能干大事。
赵清虎有几次也是截留的大公司的利润,筹建皇家银行,筹建教育系统,那个不是花的大钱,都是从这些大户的账面上截留的。
可为了稳定股价,必须要有一个理由,而且,是一个可以看到的,未来可以盈利,可以收回成本的理由,还要冠冕堂皇。
否则,怎么给股东交代?
虽说交易中心只有两只股票,可一旦形成股灾,股价断崖式下跌,那真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种必须公开的事情,就不能吃相太难看。
大渊皇朝,是皇家天下,是家天下。
理论上来说,皇帝一道圣旨,可以收走皇朝内任何东西。
但是,宏丰帝真的可以如此做吗?那是遗臭万年,自毁根基的事情。
炎黄子孙,华夏文明,可没有这样的传统。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德政的定论。
天子承接天命,代天牧民,若天下万民困苦,四海贫瘠,便是天子失天命,神器将易主之时。
皇帝上承天命,代天牧民,万民供养皇帝,是天命。
而一旦皇帝让天下万民困苦,天下饥荒,也是天命转移,更换皇朝之时。
天子,以及以天子权力为根基,从而拓展出来的皇朝,就有责任让万民安居乐业,活下去。
追求高一些的,不仅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好。
一旦万民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也是天命,是能得到正统承认的。
你是中原皇朝的天子,是掌权者,就必须认可这个规律。
否则,天下皆反,和尚提刀上金銮,斩了狗皇帝脑袋,也是正常。
儒家,便是有这个思想传承的。
只是,想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很多时候,因为眼前利益,个人利益,家族利益,也忽略了天下人的利益。
赵清虎收过路费的建议,肯定会有大麻烦,执行的时候,必定是怨声载道,甚至有可能影响正常商业往来。
但是,没有这个理由,现如今雪花盐业的账目公开制度,你就不能动用上千万两的巨款。
思来想去,陆帧最后还是一咬牙,一跺脚,给朝廷上书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