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5章 百福繁生

    这样的天气,林婉婉哪里敢擅自做手术,虽说还不至于到“一开刀必死人”的地步,但手术的风险无疑急剧攀升。

    不论病患还是大夫,谁又能坦然接受这令人心悸的糟糕结果呢?

    同样的时间,创造更低的经济效益,更高的预期死亡率,别说林婉婉,济生堂其他人也有点受不了了。

    偏偏他们做不出胡乱治病卖假药这种丧良心的事,这份沉甸甸的压力,便只能由他们自己默默扛下。

    林婉婉真想对外大吼一句,她不是擅治疑难杂症,只是见多识广一点。请让她继续在带下病的舒适区里待着吧!

    夜路走多了总会见鬼,铅丹案后,济生堂再度加强了安保力量。

    虽然现在的病人及家属,只要将病情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看来都是一副认命,不得不“通情达理”的模样。

    但林婉婉总怕遇上“医闹”事件,真的有心理阴影了。

    郭景辉弯下腰,从药柜的下方小心翼翼地取出三支香,点燃之后,又毕恭毕敬地将它们插进香炉之中。

    接下来的程序就该是变换几个频婆果的位置了。

    林婉婉赶忙阻止道:“别动,我刚换过。”

    勤俭节约刻入骨髓,林婉婉是一支香掰成三截,如今已是燃尽了。

    郭景辉轻拍一下大腿,叹息道:“这叫什么事啊!”

    顾盼儿担心,济生堂接二连三地“治不好”病人,难免会殃及池鱼,影响到隔壁花想容的生意。

    提议道:“不然,变一下家具摆设,或许能改一改风水。”

    果真是一个既不怎么折腾人,又能得到莫大心理安慰的好主意。

    林婉婉想一出是一出,赶忙招呼人,“郭大夫,我们把凳子的位置变一变。”

    郭景辉闻言,立刻积极响应,加入到搬动家具的行列之中。

    顾盼儿见他们干得热火朝天的模样,感慨道:“待会我回家问问父亲、母亲,有没有其他讲究。”

    隔行如隔山,但老人的迷信经验,一定更具有参考价值。

    左文竹刚结束一堂绘画课,走出教室,便瞧见大堂中几人正忙着搬抬家具,又瞥见药柜之上供奉着的香炉,转念就明白他们在做什么了。

    济生堂这帮人神神叨叨,偏偏又抠抠搜搜,尽想着花小钱就能改运的美事。

    临到晚年收了一串学生,个个聪慧机敏,眉目间却毫无丹青之意。

    若是正式的入室弟子,恐怕得砸了他几十年才立起来的招牌和名声。

    好在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出束脩的林婉婉,初衷都是成为画匠,而非技艺高超的画师。

    能做到形似,便已足矣!

    左文竹平生第一次见识不学“好”,非得往“差”里学的。

    不过以这帮人的天赋,想在丹青一道上出头,着实不易。

    左文竹沉声道:“年轻人,这点风浪都受不住吗?”

    林婉婉苦着脸,抱怨道:“左老,这哪里才只是一点点风浪啊!”

    手抚着胸口,作痛心疾首状,“我都愁得晚上睡不着觉了。”

    左文竹慢悠悠地说道:“都是命!”

    林婉婉唉声叹气,“病人的命是命,大夫的命也是命。你说着天天疑难杂症进进出出,万一哪天闹出点乱子来,可怎么办啊?”

    文竹也是一味药,至少在左文竹少时,左家还是行医的。时至今日,老爷子都还能念两句汤头歌,显然并非传闻中的医术不精。

    这段日子相处下来,林婉婉对左文竹也有了些许了解,知道他并非那么古板之人,才敢与他开这样的玩笑。

    “你老善书画,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做大夫,还能做什么?”

    旁边的郭景辉疯狂点头附和。

    左文竹安抚道:“也没那么容易出事。”

    同众人讲起古来,“都说左家医术不精治死了人,你们知道治死的是谁吗?”

    三人齐齐摇头。

    左文竹轻描淡写道:“皇帝!”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慢悠悠地补充一句,“前朝的。”

    “也不能说治死,顶多算没救回来。”

    真龙天子殒命,不是负责医治的太医医术不精,难道是他命薄吗?

    林婉婉万万没想到,左家改行的真相竟是如此。

    对啊,能和齐家有交情,左家早年说不定也有太医署背景。

    说到此处,左文竹默默叹息一声。

    每逢皇帝驾崩,前朝后宫总是要乱上一阵。左家那会虽然没吃挂落,但也跟着担惊受怕了许久。

    后来索性辞了太医署的职务,回到市井坊间,做起了富家翁。

    有左家“珠玉在前”,大家顶多猜测齐和昶落得一个免职为民的结果。到时候收拢家产,在民间行医亦或去乡间买田地做地主皆可。

    哪知道最后竟然是流放!

    林婉婉缓步走到左文竹身边,讨好地说道:“左老,济生堂能向你求一幅《百福繁生图》吗?”

    所谓“百福繁生”,就是将所有吉祥的寓意,全部汇聚到一幅画作之中。取哪些元素,都有固定的格式。

    画中央是流云红蝙蝠纹花瓶,“瓶”谐音“平”,象征平安;红蝙蝠谐音“洪福”,寓意洪福齐天;花瓶中插有金黄的稻穗,象征丰收;“穗”谐音“岁”,与花瓶组合在一起,寓意“岁岁平安”;花瓶中还插着青翠欲滴的柏枝,取健康长寿之意。

    花瓶的后方,放置着一杆幡旗,象征吉祥和庇护,与红蝙蝠组合,寓意“洪福齐(旗)天”。

    青铜斗的左侧,摆放着一个笙,寓意升平,与水盂上的莲纹组合,寓意“连升”;与瓶子和竹筒组合,寓意“一同升平”。笙的左侧放置着扁壶,谐音“遍福”。

    柏、蝙蝠、幡旗、笙,这些元素的谐音组合在一起,便是“百福繁生”的由来。

    谐音梗从古至今,谁说它扣钱的。

    分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左文竹“嫌弃”道:“老夫志在山水。”

    林婉婉退一步,“你老人脉广,能否代为寻一画师,我出的润笔一定比市价高。”

    左文竹勉强答应,“也罢,老夫找人给你画。”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早就看透了林婉婉的“庸俗”,压根不在乎画技高低,只在意那些吉祥意头,也算是病急乱求画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不错,请把《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