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5章 明正典刑

    朝廷减免三地赋税之事乃是明文发出,两卫放归俘虏时,亦曾大肆宣扬,众人皆知。

    最为关心的问题问完,段晓棠便不再说话了,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眼前的烧烤之上,没必要为了别人不相干的破事,影响自己的胃口。

    当初她毅然举起的屠刀的那一刻,不是早已预见到了今日的种种吗?

    世上再锋利的刀剑,也斩不尽人心中的恶念与贪欲。

    世人皆有各自的苦衷,有的人选择克制,而有人却选择将压力转嫁,以伤害他人来寻求解脱。

    段晓棠的突然沉默,仿佛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一股难以言喻的氛围悄然在众人之间蔓延开来。

    世事往往难以尽如人意,纵然早已知晓今日之结果,但在回首往事时,当初的“胡作非为”并不后悔。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吴越从一夜的安眠中醒来,精神焕发。

    他仔细打量着面前的靳华清,怎么会觉得一个以扮庸脂俗粉为乐的人,有底线呢?

    不过到底是立功了,些许细枝末节,无需过分深究。

    这一切,都不重要!胜利最重要。

    至于昨晚一直萦绕在段晓棠的心头,压得她几乎半夜未眠的事。

    吴越轻飘飘地一句话,便决定了那些人的命运。“既然他们不肯改过自新,那便格杀勿论!”

    无需再深究他们在匪寨中是否犯下切实恶行,一旦落草为寇,那就没得商量了。

    当初考虑到三州疲敝的现实条件,给了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有些事可一不可二,既然不肯做良民,那就只能做鬼了!

    南衙的刀锋,一如既往地锋利无比,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芒。

    对于吴越这个可能大开杀戒的决定,诸将以沉默表示无声的认同与支持。

    那些数量庞大的俘虏,曾经差点压垮两卫。如今,他们不仅要携带数量更多的俘虏,而且这些俘虏还是凶残成性的突厥人,危险系数无疑更高。

    放下屠刀,未必就能立地成佛。有的人会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有的因为不甘,重又执刀,继续他们的罪恶之路。

    唯有惩前毖后,方能确保长命久安。

    庄旭环手抱胸,提议道:“经过三州故地之时,需得向当地官员打听一二,乱兵俘虏落草为寇的情况如何?”

    这些人当初都被登记造册,打散后分配到各地。只要派出胥吏到村中查验,看看人是否还在,便能大致统计得七七八八。

    下落不明者,对当地治安而言,是一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想必地方官员不会为了一点可有可无的政绩装裱,将自身安全置于危险环境中。

    想当年,三州民乱之时,死伤的官吏不计其数。有的人是自作自受,有的却是受了池鱼之殃,白白做了刀下亡魂。

    刀架在脖子上时,除了真小人,哪个会承认是罪有应得,各个都说自己冤枉。

    于是,在大军拔营出发之前,项志勇步伐沉稳地引领着数位随行人员,径直来到了俘虏营前。

    这片被晨光轻轻拂过的土地上,聚集着一群或许连彼此语言都无法沟通的突厥俘虏。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对眼前这突如其来的、略显纷乱场面的困惑与不解。

    在南衙一众将官的森严阵列前,赫然押解着三个被五花大绑,塞着破布堵嘴的落魄汉子。他们的神情中透露出极度的惊恐,脸色苍白得如同冬日里最后一张残雪,身体更是不由自主地颤抖着,仿佛寒风中的枯叶,随时可能飘落。

    在他们身后,几名被临时征召而来的突厥俘虏正笨拙地挥舞着锄头,挖掘着未知的深坑,却不清楚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

    项志勇挺直了胸膛,高声同对面的俘虏,周遭的军士,宣布道:“这三人此前曾是三州乱兵,上天有好生之德,许他们改过自新,入籍为民。”

    “但三人冥顽不灵,不思悔过,落草为寇,为祸一方。”

    “今日,奉王爷之命,明正典刑,以儆效尤,杀无赦!”

    随着项志勇的话音落下,三名身经百战的行刑军士大步流星地向前迈出,只见他们手起刀落,动作干净利落,几乎在同一瞬间,三颗鲜活的头颅便高高飞起,随后无力地滚落在尘埃之中,为这片土地平添了几分悲壮与肃杀之气。

    紧接着,几名军士上前将尸身和头颅扔进了刚挖好的大坑中。他们抬手示意俘虏们将浮土填进去掩埋。

    那些突厥人对于坟茔的熟悉程度并不高,最后堆出来的东西,压根看不出是个坟墓的模样。毕竟,那里埋了三具尸体,只比地面略高一些而已。

    相娑罗抓住机会,同俘虏们宣讲,忏悔和改过的重要性。若一意孤行,不仅会身首异处,死后也难得安宁,将永坠无间地狱。

    曾经犯过错没有关系,不要灰心绝望。大吴会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

    只要你们愿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此踏实做人,勤劳做事,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改变,那么,那些无休无止的迁徙、贵人的无情鞭打,都将成为过去式。

    你们将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归属感,收获尊严与自由。

    等到寿终正寝之时,必然往生极乐世界,那里没有痛苦,没有悲伤,只有永恒的宁静与喜悦。而你们的下一世富贵吉祥,荣禄加身。

    另一头,温茂瑞找上项志勇,说道:“甄别俘虏营出身的土匪时,帮我留意一个人。”

    归途剿匪这种好事,不是人人都能轮到的。

    除了主动请缨,热衷于扮庸脂俗粉钓鱼的靳华清,以及一部分军功上差一截的将官。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温茂瑞大概率是作为后备的支援力量,论情况了解程度,自然不如活跃在一线的项志勇。

    项志勇不禁心生疑惑,问道:“谁?”

    温茂瑞说道:“原先文城俘虏营里,有一个出挑的小队长,姓汤,原是个郡兵小头目。身边带着一个心心念念想留在俘虏营的小孩。”

    经温茂瑞这么一描述,项志勇立刻有了印象,好奇地问道:“你打听他作甚?”

    温茂瑞语气笃定,“我总觉他心有不甘,不会老实过日子,说不定我们刚转身离开,他就落草为寇了!”

    项志勇明白温茂瑞并非在为那人求情,而是单纯地想印证自己心中的猜测,满足那份好奇心。

    爽快地应道:“行!我会帮你留意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不错,请把《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