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绝好的点子

    论品质,东珠并不会比合浦珠高出多少,它在清朝的特殊地位,是因为产出位置而被政治因素赋予的,满人看东珠极重,皇室将各种身份等级能佩戴的东珠数目都严格框定,超出即视为逾矩。

    宋满受康熙赏赐,享有贝勒福晋待遇,吉服冠上镶嵌东珠,但也只是七颗而已,这么一大匣子,其中也包含着四贝勒的雄心壮志和隐隐给她的承诺。

    宋满将珍珠收好,数着日子,原本这个月忙着相看儿郎,顺安年纪可不小了,这两年必得定下婚事,不然就算耽误了。

    德妃叫宋满进宫时,也叫她对这些孩子们都上心些,不过因为素知宋满的品行,知道她对不是自己所出的三个儿女也十分关照,德妃又安抚她。

    “我是知道你的性情,对二格格他们几个各个是很好的,只是有外人不知道,怕他们挑嘴。你当着家,必得将这几个的事情都操持明白。”

    真是很婆婆了。

    宋满领命,又露出一点为难的神情,“媳妇也时时记着这件事,常和我们爷商量,只是顺安这身子,我们爷也不放心轻易将她许了人家,择婚事便更难一些。”

    德妃听罢,心有戚戚,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

    如今出了废太子之事,朝中人心浮动,这件事就不免也耽误下来。

    至于元晞那边,更不必提,一想就是糟心事。

    宋满揉了揉眉心,深感生活在向她下战帖。

    不过反正顺安的婚事她只管后勤,慢慢操办顺安的嫁妆,至于定哪家,那不是她能插手的事情。

    四贝勒挑女婿还是很用心的,他也怕耽误了女儿后半生,她用自己的思维指手画脚,与人设不符不说,只怕于顺安反而不好。

    西林觉罗家那边还是撂着,在西林觉罗家锲而不舍的跪舔下,四贝勒的态度最近倒是有几分缓和,接受了那边送来的重阳节礼。

    而元晞几乎持着一种漠视的态度对西林觉罗家,宋满观察几日,确定她没有因此受伤,单纯是不想理会了,放下心,对这门婚事的忧虑也减少不少。

    她心里其实还觉得膈应,在她自己身上,她能够权衡利弊,在女儿身上,出于一种母亲的心情,她总希望元晞能得到最好的。

    可惜这个时代总是不会让所有人都如意。

    京里的局势复杂,人人都等着康熙回京,这位皇帝坐镇江山四十几年,他回京,对京中局面的安稳是一剂强心剂。

    宋满却清楚,康熙回京之后,局面只会越来越乱,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快会超出这位老皇帝的掌控,大清这驾马车会横冲直撞地,将所有人撞得头破血流。

    她开始清理府中的人手,以一种春风化雨含而不露的方法,不动声色地将一些有风险的人调离,将人手一遍遍筛选清理,确保四贝勒府里的消息,不会因为一些滑稽的理由而流出去。

    圣驾抵京时仍是九月,秋高气爽,众人的心情和九月初悠闲地享受圣驾不在京中的清凉时却大不一样。

    四贝勒、八贝勒率留京诸皇子出城迎接,并奉送康熙回宫,而在康熙抵京时刻,四贝勒、八贝勒受命坐镇京城这段时间的动向,也被递送到康熙案前,包括两府女眷的动向。

    “老四他媳妇往胤祥家走动了?”康熙蹙起眉,“孽障,朕既幽禁胤祥,就说明胤祥是有罪之人,用得着他去做好人?”

    面容平凡,放到人堆里都找不出来的太监低眉顺目地回:“四贝勒府的宋福晋受四贝勒之命,交给十三福晋一千两银票。”

    康熙皱眉问:“还说了什么?”

    太监学:“四贝勒府宋福晋叮嘱十三福晋,‘如今你务必要坚强珍重,无论十三弟因何事受责,家中诸事还需你料理,儿女们尚且年幼,需得有所依靠,你若因此一蹶不振倒下了,孩子们又怎么办呢?再则说,无论十三弟怎样犯了错,毕竟是万岁爷的亲儿子,万岁爷还能就此不认十三弟了?这宫里不还照样养着你们?如今万岁爷只叫十三弟思过,那是叫十三弟反省、改悔的意思,你若在这心灰意冷怨天尤人,真是认错了万岁爷的意思,也辜负了万岁爷为父的慈心,做父母,哪有不盼着自己孩子向好的?’”

    这番话听着还算顺耳,没替胤祥那逆子抱屈,也明白他的苦心。

    康熙眉目微舒,示意他继续,太监快速学完一些家常闲话,康熙不大耐烦地听着,太监又说:“‘家中若有任何所需,只管叫人传话,不要想那些虚的客气,他们有他们的兄弟情分,咱们还有咱们的情分呢?你就忍心看着孩子们吃苦?别忌讳开口,就当是我不放心几个孩子。’”

    “十三福晋听完这番话落泪,抱着四贝勒府宋福晋哭了一场。”

    康熙又皱起眉,“他们就那么委屈?”

    他将手里的文书一甩,太监垂头不语,康熙沉默许久,转头看向梁九功,“在围场出事之后,老四给朕的头一封信,找出来。”

    梁九功连忙去取,康熙看着信上“十八弟”与问候皇父身体等字迹,终于叹了口气。

    “叫老四与老大一起看守胤礽。”康熙道。

    梁九功连忙应“嗻”,康熙将书信放下,摆摆手,又叫那太监继续回话。

    至八贝勒府上,听到八福晋邀请宋氏,不多时两人又不欢而散的一节,康熙皱起眉,听闻晚间八贝勒又带着八福晋登门赔罪,出来时神情轻松一些,他问:“为什么事吵起来的?”

    这——也没叫他们往皇子们屋里安插人呐。

    太监无法作答,只能请罪,康熙不满但也没发作他,只命:“办事周全些。”

    太监应嗻。

    四贝勒那边受命看守废太子,连忙准备上任,这差事如今看来,只怕是个烫手山芋,是没法办得出彩的,能不出错就很好了,他在家调整好心神,郑重地入宫领差。

    与此同时,因为被康熙直言没有让他为太子之意而在府里生闷气的直郡王听完回禀,想出了一个绝好的点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清穿之福妾多子不错,请把《清穿之福妾多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清穿之福妾多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