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大厅,
国王学院大厅的扇形拱顶高耸入云,彩色玻璃窗将午后阳光折射成几何光斑,与IMO标志性的蓝金色旗帜交相辉映。
哥特式浮雕下的主席台悬挂着巨幅IMO题板,展示本届竞赛的经典题目,两侧分别陈列英国皇室徽章与历届IMO满分选手的铜质名牌。
600名参赛者与嘉宾身着正装,在橡木长椅上就座,长桌铺着深蓝色绒布,摆放刻有斐波那契数列的铜制桌签。
剑桥大学数学系主任考切尔以拉丁文致辞,管风琴奏响改编自希尔伯特23问的旋律。
坐在前排,听到这奇妙的旋律,陈辉想到了李泽翰,想到了在燕北大学时李泽翰演奏的钢琴。
如果李泽翰在这儿,他应该会对这首曲子很感兴趣。
“现在,有请来自华夏的数学家陈辉为此次获奖者颁奖!”
随着考切尔的话语落下,坐在中间位置的几位华夏参赛者顿时骚动起来。
这次华夏的领队是燕北大学的一位教授,他并不认识陈辉,但也听说过陈辉的事迹,看着起身的那个年轻人,自豪感油然而生,总算是等到这一天了,他们华夏的数学家,也能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作为颁奖嘉宾了!
“哇,竟然是陈辉耶!”
史浩佳惊呼一声,眼中满是兴奋的光芒,他参加数学竞赛就是受到陈辉故事的鼓励,陈辉早已经成了他的偶像。
“好家伙!”
梁沛轩一拍大腿,怪不得陈辉说会给他一个惊喜。
可惜他并不是很争气,这次只拿了个铜牌,算是这次国家队最拉胯的选手了。
但他已经尽力了。
他本就不是天赋异禀的选手,一路是靠着勤奋才走过来的,没想到这一届题目难度大幅提升,甚至这一届都没有一个满分选手。
这样的难度,对他这种努力型选手很不友好。
“陈辉?”
坐在梁沛轩旁边的邓乐岩喃喃自语,看向正缓步往颁奖台走去的陈辉,忽然有些恍惚,他想到了去年在萨克雷大学的那个下雨天。
明明才过去一年,他却感觉仿佛过了半个世纪,就连记忆都变得遥远。
“恭喜第66届IMO金牌获得者邓乐岩……”
听到颁奖台上念到自己的名字,邓乐岩才从恍惚中回过神来,看向同样正笑着往这边看来的陈辉。
长叹一声,邓乐岩站起身往颁奖台走去。
去年这个时候,陈辉跟他是一同走向领奖台的,没想到今天,对方已经成了颁奖嘉宾,已经解决了一道千禧年难题。
“恭喜!”
陈辉笑着对邓乐岩说道,对这位同样来自蓉城的天才少年,曾经的队友,他还是感觉很亲切的。
接过陈辉递过来的奖牌,邓乐岩忽然感觉这块象征着荣誉的奖牌有些没滋没味。
同一届参加IMO的,人家都已经奔着菲尔兹奖去了,自己还在拿IMO金牌。
人世间的参差有时候真的会让人抓狂。
“哇,陈神,终于见到你本人了!”
“可以跟你合个影吗?”
“陈神,给我签个名吧!”
“对对对,祝史浩佳未来成为大数学家!”
跟邓乐岩的沉默唏嘘不同,另一位来自华夏的金牌获得者一上台后就激动得嘴巴都没停过,当拿到陈辉的签名后,他更是连金牌都抛在了一边,仿佛陈辉的签名是比IMO金牌更重要的东西。
梁沛轩看着台上的邓乐岩几人,神色复杂。
虽然铜牌选手也会上台领奖,但银牌和铜牌获得者都太多,通常情况下都是宣布了名单之后,大家一起上台,合个影就完事儿了,并不会像金牌选手一样,有单独的颁奖。
“辉,我可以做你的学生吗?”
这次IMO金牌得主当然不止是华夏的几人,一位大鹅少年操着不太熟练的中文说道,以陈辉如今的成就,他的粉丝早就不局限于华夏一国之地。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报江城大学,通过面试的话,当然可以做我的学生。”
陈辉没有拒绝,能够获得IMO金牌,已经足以证明这个少年的天赋,搞数学,天赋会决定很多东西。
“太棒了!”
少年兴奋得手舞足蹈,他苦学这么长时间的中文,为的就是这一天,他原本就是准备报考江城大学的,没想到会在IMO提前见到自己的偶像。
很快,金牌得主们上来又下去,银牌得主们上台领奖,冗长的仪式之后,终于轮到铜牌得主们上台。
因为人数太多,陈辉都是把奖牌颁给其中某个代表,这让这批银牌和铜牌得主们咬碎了牙关,只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在考场上多得几分。
轮到铜牌获得者领奖时,陈辉给代表颁发完奖牌,从旁边工作人员的托盘中拿出一枚奖牌,迈步缓缓走向梁沛轩。
“恭喜!”
陈辉露出明媚的笑容,把奖牌递到梁沛轩面前,他知道,梁沛轩能够走到今天,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
如果他没有面板,恐怕上限也就是此时的梁沛轩了。
“谢谢!”
梁沛轩接过奖牌,骄傲的戴在脖子上,这是他应得的。
他却不知道,台上台下多少人对他投来了羡慕的光芒。
颁完奖,原本颁奖仪式就差不多该结束了,但谁让这次的颁奖嘉宾如此特殊,考切尔在一旁笑着提议到,“请千禧年难题破解者,陈辉先生给数学界未来的栋梁们讲几句吧!”
台下顿时响起山呼海啸的掌声,这些IMO参赛选手们翘首以盼的看着颁奖台,一个个兴奋的鼓着掌,让这些天才们也算是恢复了些少年该有的稚气。
陈辉措手不及,这并不是事先说好的流程。
但麦克风已经递到嘴边,看着台下期盼的众人,他还是接过话筒。
走到舞台中央,看着台下众人,缓缓开口,“能够坐在这里,你们每一个人都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天赋,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做题高手!”
“数学就是做题,希望你们能够保持对数学的兴趣,不断的前进,去揭开数学世界的一道道谜题。”
“数学的确是做题,但离开了做题,数学就会变得有趣起来!”
陈辉说完走下舞台。
台下沉默了片刻后才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大多数参赛者都有些迷茫,显然并没有完全理解陈辉这番话的含义,但陈辉今天这番话将会在他们心中留下一颗种子,或许某一天会悄然发芽。
……
国王学院斜对面的The Cambridge Chop House,一家传统牛排馆中,陈辉欣赏着来自美食荒漠日不落帝国的美食。
诚实的说,这家牛排馆的味道还是不错的,西冷牛排配红酒酱再加上英式烤牛肉,牛排肉质浓郁,烤肉外皮酥脆,内部肉质鲜嫩多汁,偶尔吃一顿还别有一番风味。
“不是,所以你所谓的惊喜,就是给我颁奖?”
坐在陈辉对面的梁沛轩大口吃肉,很是不满意的说道。
“那不然,你这不也没拿到金牌。”
陈辉嘴角含笑。
“等等。”
梁沛轩抬手,从兜里掏出自己的铜牌,“你看这金光闪闪的色泽,怎么就不算金牌呢?”
“好啊,那过两天我带你去法国领奖吧!”
这才是陈辉给他准备的惊喜。
在来英国之前,陈辉就收到克雷研究所的通知,交代了一些领奖的事宜。
或许是克雷老爷子见诺贝尔办得红红火火,所以对千禧年难题的颁奖也借鉴了不少对方的仪式,会有一个盛大的晚会,获奖者可以带上自己的亲人朋友,一起走红毯。
原本陈辉只是准备低调领个奖的,但既然梁沛轩正好在这儿,那就一起去领个奖吧。
“克雷研究所大奖?”
梁沛轩露出兴奋的光芒,虽然之前从来没有人领过这个奖,但从陈辉透露出的只言片语,他也大概能猜到会是多么盛大的场面,虽然主角不是自己,但能够参与这样的场面,还是很让人激动的。
正好他已经拿到IMO铜牌,本身已经是CMO前六,保送清北已经不在话下,趁这个时间在外面玩玩也无妨。
陈辉点头,“怎么样,这个惊喜还满意吗?”
“还成。”
梁沛轩嘴角的笑意都快压不住了,嘴还是挺硬的。
蔻依在一旁看着陈辉两人交谈,嘴角同样挂着淡淡的笑意,去了华夏大半年,原本就苦学中文的她已经能无障碍听懂两人说话了。
当然,更让她开心的是,老师已经答应她,领奖的时候也会带上她!
“你以后准备继续在数学上走下去?”
一阵抽科打诨后,陈辉开口问道。
“当然不。”
梁沛轩眼神坚定,显然早已有了打算,“我准备读材料学。”
“我在数学上的天赋我自己知道,要是继续搞数学,最后能不能博士毕业都不知道,反倒是做应用,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刚刚拿到IMO铜牌的梁沛轩意气风发的说道,“当前时代最重要的三个方向就是材料学、新能源、人工智能,另外两个方向都得指望材料的突破,第四代半导体就等我去发现了!”
陈辉和蔻依都有些忍俊不禁。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能够在毕业前就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很多高中生直到选志愿的时候都还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知道,完全碰运气。
但梁沛轩属于是知道一点,却知道得不多。
不好意思,第四代半导体已经出现了,甚至现在都已经快要完成工业化,在很多产品上使用起来了。
这些消息对于圈内人来说并不是秘密,但对普通人来说,他们并没有了解这些消息的渠道,往往只有等到一些新事物大范围推广的时候才能后知后觉。
“怎么,不相信我啊?”
刚拿到IMO铜牌,梁沛轩正是自信心爆棚的时候,“虽然我的数学在数学家中不值一提,但在材料学家中,未必是最差的,我琢磨着很多数学可以用在材料学的研究中,说不定以后我能开辟一条新道路,计算材料学什么的,就像计算化学一样。”
“到时候,诺贝尔奖那还不是手到擒来,我们俩一个菲尔兹奖得主,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一时瑜亮,不失为一段佳话。”
蔻依抿嘴笑着看了梁沛轩一眼,又看向陈辉。
不得不说,梁沛轩这个思路是很不错的,可惜陈辉似乎已经提前做到了这一步。
“好,那提前恭喜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陈辉莞尔,看着陷入幻想的老梁,没有多说,等到梁沛轩学习材料学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敬未来的菲尔兹奖得主!”
梁沛轩也举杯,红光满面的说道。
蔻依看着半场开香槟的两人,笑而不语。
酒过三巡,菜过三味,陈辉问道,“话说李海最近怎么样了?”
“那小子好着呢,你不在,那家伙成天在我面前秀恩爱。”
“秀恩爱?”
“那可不咋滴,去年暑假的时候就跟隔壁班的一个小姑娘勾搭上了,现在更是恋奸情热的。”
“怪不得让我给他带香水!”
“他说是要读计算机,毕业后当个程序员,据说工资相当不错,他准备毕业就跟女朋友结婚了。”
梁沛轩唏嘘到。
陈辉也很愕然,他还没满十八岁呢,没想到曾经的同学都开始考虑结婚的事情了……
一顿饭吃完,宾主尽欢,几人在国王学院的剑河旁散步。
夕阳西斜,河畔的金柳在金色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在剑河的波光中洒下一片艳影。
此时剑河早已被欢呼声煮沸,十二艘细长赛艇如离弦之箭在弯道处首尾相咬。
三一学院的浅蓝艇突然加速,舵手嘶吼着“Bump them now!”,船头几乎抵上圣约翰学院艇尾的刹那
砰!
木质桨架断裂声炸响,前艇舵手踉跄栽进船舱,而三一学院的桨手们已高举船桨跃入水中,河水溅起的光斑里飘着他们撕碎的对手队旗。
两岸观众疯狂敲击啤酒瓶,有人将学院徽章抛向半空。
落水的圣约翰队员却大笑着游向岸边,他们的队长抹着满脸水藻喊道,“明年我们会从莫德林桥杀回来!”。
暮色中,新一轮追击的号子声已从银街码头传来,像极了中世纪骑士们的马蹄铁在鹅卵石上迸溅的火星。
这是剑桥大学撞船大赛,各学院船队在狭窄剑河上前后间隔1.5艇距离纵向排列,发令后全速追赶前方船只。
后船船头触及前船船尾即算撞赢,双方立刻靠岸退出,次日比赛位置互换——最终以撞赢次数决出学院排名。
陈辉他们恰逢其时,今天正好是赛事最后一天,比赛结束后,优胜船队成员们点燃火炬,纷纷跃入剑河,岸边学生齐唱学院战歌,彻夜狂欢,好不欢腾。
第二天陈辉给此次华夏IMO领队打了声招呼,就带着梁沛轩两人赶去了法国。
但刚坐上火车,他就接到了舒尔茨的电话!(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