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数学的星辰大海,终于有了东方的灯塔(加更))

    袁新毅毫无悬念的获得了菲尔兹奖,但让陈辉诧异的是,

    第三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并不是王虹,而是Jacob Tsimerman,一位加拿大数学家,他证明了安德烈-乌尔特猜想,在代数数论与算术几何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近十年数论领域最耀眼的研究者”。

    同样,第四位获奖者同样不是王虹。

    而是美国数学家John Pardon,他解决了Gromov提出的结节扭曲问题,在辛拓扑与切触拓扑领域拥有一系列重大成果。

    这个结果无疑让很多华夏数学家大感意外。

    因为无论是雅各布证明的安德烈-乌尔特猜想,还是吉姆解决的结节扭曲问题,与三维挂谷猜想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甚至,因为三维挂谷猜想已经横亘数学界百年,解决它还更有历史意义,理应是得奖的。

    没想到最后竟然落选。

    “不用为我感到难过,意料之中的事情。”

    王虹自己倒是很看得开。

    陶哲轩拍了拍陈辉的肩膀,隐晦的提醒到,“毕竟这是国际数学家大会,要是这一届菲尔兹奖你们华夏有三人获奖,怎么也有些说不过去。”

    总的来说,菲尔兹奖还是公平的,说到底还是王虹的成果有些不上不下了,如果她证明了千禧年难题,这块奖牌怎么也轮不到别人。

    可现在,与三维挂谷猜想同级别的成果,的确还有不少。

    不止是雅各布和吉姆,还有俄罗斯数学家Alexander Efimov,在导出代数几何和同调镜像对称猜想,备受同侪赞许“原创度与广度兼备”,保加利亚裔数论新秀Vesselin Dimitrov,在高维哥德巴赫型猜想上有不小的成果,芝加哥大学的华裔邓雨,贯通流体三大方程,与合作者攻克希尔伯特第六问题……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

    陈辉轻叹一声,索性王虹才34岁,下一届菲尔兹奖依旧是有望拿奖的。

    菲尔兹奖之后,颁奖仪式并没有结束,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奖项除了菲尔兹奖,还有高斯奖,陈省身奖,奈望林纳奖。

    颁奖仪式结束后,又是一场盛大的晚会。

    陈辉没有加入这场狂欢,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唤出了数据面板。

    菲尔兹奖的奖金只有1.5万加元,相当于8万左右华夏币,对于此时的陈辉来说,不值一提,但获得的自由属性点,却大有用处。

    略一思考,陈辉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

    “判断力,给我加点!”

    陈辉冥冥中有种感觉,判断力将会有大用,这种感觉指引着他不断提升判断力。

    可惜,随着判断力的提升,给判断力加点并不会有额外的奖励了。

    然而,他的身影很快被发现。

    陶哲轩与舒尔茨率先走来,陶哲轩举杯笑道:“辉,今晚你可不能躲清闲!”

    舒尔茨则意味深长地补充:“你的获奖感言里那句‘微小的连接’,让我想起你上次提到的拓扑学灵感——看来我课题又有新方向了,有兴趣合作吗?”

    维拉尼教授端着香槟加入谈话,他轻拍陈辉的肩膀感叹,“年轻人,你让这枚奖章焕发了新的光彩,不过我更期待你接下来辉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我的确已经有了些想法,希望不会让大家失望。”

    陈辉微笑回应。

    角落的互动逐渐吸引更多学者。

    俄罗斯数学家Efimov上前探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在流体边界的新应用,袁新毅则被一群年轻学者簇拥着走来,师生二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

    ……

    蓉城,清风时代城,晚上七点,

    李天华坐在客厅沙发上,电视里响起熟悉的声音,噔噔蹬蹬,新闻连播开始,这是李天华最近才养成的习惯,每天关注点家国大事,第二天去了学校就能跟同事们吹吹牛了,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吹这些方面的牛。

    当上实验室管理员后,他的空闲时间明显变多了,不仅周末双休,晚上也大多数时候都不用去学校,因为实验课比较少安排在晚上,他如今也养成了些爱好,周末甚至还会扛着根鱼竿出去钓鱼。

    这样的生活,两年前他根本想都不敢想,短短两年时间,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了,随意的看着电视,李天华脑海中却是想着其他事情。

    厨房中传来滋滋滋的炒菜声,范荣正在里面忙碌。

    宿管就没那么轻松了,她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待在宿舍,但晚上值班通常是轮班,空闲时间比起之前满负荷的轮轴转还是好多了。

    李清蕊和李青山两人在阳台上做作业,刚从回忆中清醒过来的李天华拿起遥控器,调低了声音。

    突然,新闻联播的画面切换到了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现场,主持人用庄重而自豪的声音播报,“我国数学家陈辉教授荣获菲尔兹奖,这是国际数学界的最高荣誉,也是华夏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猛地坐直了身子,眼睛瞪大,手中的茶杯差点滑落,“这不是小辉吗?!”

    “范荣,快出来。”

    “蕊蕊,青山,你们也过来。”

    李天华死死的盯着屏幕,同时大声的对厨房和阳台喊道。

    “咋了?”

    范荣关了火急匆匆的走出厨房,发现李天华只是在看电视,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不由微微皱眉,给了老公一个白眼。

    “哥哥,是哥哥!”

    从阳台上过来的李清蕊指着电视,兴奋的喊道。

    本就无心作业的她在听到召唤的第一时间就跑到了客厅,做什么不重要,能不做作业就让人开心,没想到一眼就看到了电视屏幕上的陈辉。

    新闻连播并不是直播,上面只放了一个小片段,正是陈辉获奖的画面。

    “哥哥好厉害!”

    李青山也喃喃自语,他对菲尔兹奖并没有什么概念,但他知道新闻联播,李天华看完新闻联播后可不止是跟同事们吹牛,甚至偶尔蕊蕊和青山做完了作业,他也会带着两小只一起看新闻联播。

    李青山当然知道新闻联播的分量,能够被新闻连播报道的奖项,在他小小的世界里,就已经是世界上最牛的奖项了。

    “什么菲尔兹奖?”

    范荣也来到电视前,看着新闻联播的画面,她有些疑惑,她一直以为能够上新闻联播的,至少也是诺贝尔奖吧,怎么这什么菲尔兹奖也能上新闻连播?

    但转念一想,那岂不是说明陈辉获得的这个奖,相当于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的重量开始在范荣心中具象化。

    电视里,镜头拉近,陈辉神色沉静地接过奖牌,微微鞠躬致谢。

    李天华眼眶微红,声音有些哽咽,“这孩子,从小就不一样……现在都成世界顶尖的数学家了。”

    范荣擦了擦眼角,笑着摇头:“谁能想到呢?当初那个整天抱着书看的傻小子,现在都上新闻联播了!”

    李清蕊兴奋地掏出手机,飞快地给陈辉发消息,“哥!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你啦!你太帅了!”

    李青山则是看着电视上的画面,捏紧拳头,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我也要学数学,像哥一样!”

    “蕊蕊以后要是当运动员,上电视的机会可比我多多了。”

    很快,她收到了陈辉的回复。

    “我现在不想当运动员了,我要当数学家!”

    李清蕊开心的回复到。

    “那蕊蕊可得加油了。”

    陈辉莞尔。

    李清蕊放下手机,主动走向阳台,开始做作业,当然,才坐下还没几分钟,她就又开始往客厅里瞟,心想好像当运动员似乎也不错。

    这时新闻联播中陈辉的画面早已结束,毕竟新闻联播只有三十分钟,能够给陈辉三分钟的时间,已经是莫大的殊荣。

    李天华连剩下的新闻也没心思看了,对范荣说道,“我下楼去买两瓶啤酒,再买两个下酒卤菜,待会儿我们庆祝一下。”

    “去吧去吧。”

    范荣同样满面笑容的摆摆手,然后喜笑颜开的回到厨房,继续刚才炒到一半的菜。

    然后想了想,从冰箱里拿出冷冻的牛肉,开始解冻,准备今晚再做个番茄炖牛腩,不过很快她就又把牛肉放了回去,都这个点了,炖牛腩肯定是来不及了。

    下一秒,她又拿出牛腩来解冻。

    今天吃不了,就先炖好,明天再吃,范荣心情愉悦的想着。

    就是不知道陈辉什么时候回来,到时候可以给他做他最喜欢吃的土豆炖鸡肉!

    距离清风时代城三四公里外,赵德峰同样在盯着新闻联播。

    早在上午他就已经在新闻上刷到了陈辉获奖的消息,连横幅都已经定作好挂在学校门口了,只是李天华下班的时候没有注意而已。

    华夏第一个菲尔兹奖!

    还是师徒一起获奖,赵德峰啧啧称奇,天知道自己竟然还能带出这么厉害的学生,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现在他无论是去哪里开会,谁见了他不得比个大拇指,连走路都是昂首挺胸的。

    与赵德峰同一个小区,安成章和妻子同样坐在电视前,

    “这小家伙还真是争气!”

    妻子看看电视上的陈辉,又看看旁边的安成章,很难想象自己老公竟然还能教出这样的学生来。

    “你看我做什么?”

    安成章有些好笑,“这样的天才,是我能教出来的吗?”

    “运气好而已。”

    “那也是我老公眼光好!”

    妻子抱着安成章手臂,笑眯眯的说道,“当年他还是班上车尾的时候,你可没少帮他。”

    安成章摇头,“就算他不是天才,换成任何一个学生,我都会帮的。”

    “一个努力的学生,努力生活,努力学习的人,都值得帮助!”

    妻子沉默,但抱着安成章的手更紧了些。

    原本陈辉获得菲尔兹奖的消息也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随着新闻联播,以蓉城二中为圆心,这一刻,陈辉获得菲尔兹奖的消息如同波浪般迅速扩散。

    如今的年轻人已经不怎么关注新闻联播,但它在老人的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

    至于年轻人,当然早就在网络上看到了这个消息,如今微博热搜第一便是#华夏数学家陈辉首夺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

    【陈神!高中校友路过!当年他课间刷《数学分析》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人要封神!】

    【放你娘的屁,当年谁能猜得到陈神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别人19岁菲尔兹奖,我19岁网吧被狂虐……破防了家人们,(配图:0-21的亚索)】

    江城大学官微也是立即跟上,发布一条置顶微博【我校优秀校友陈辉教授荣获菲尔兹奖!即日起校史馆增设陈辉专题展区,欢迎参观!】

    在这条微博下,全都是江城大学的毕业生晒出的毕业照,热烈的讨论着当年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笑死,当年在教五上《实变函数》,教授总说“这道题简单到小学生都会”——结果我们对着黑板上的ε-δ符号集体发懵。现在我在互联网公司写代码,遇到bug时总想起他说的“别急,先把逻辑捋顺了”,居然真管用!对了,谁还记得桂园食堂的藕汤?冬天捧着碗缩在二食堂角落喝,暖到脚后……】

    【突然想起星湖的锦鲤!研二那年喂鱼总带馒头渣,后来被保安大叔抓包说别喂太多,鱼会撑——结果今年春天回去,发现鱼群还是认人,我蹲在岸边喊老伙计们,它们居然集体游过来撞我的影子。

    还有图书馆四楼的靠窗座位,冬天阳光晒得人犯困,总偷偷把外套搭在椅背上睡觉假装学习,现在想起来真是又怂又可爱……】

    母校强大起来,他们也都是与有荣焉。

    华夏新闻同样下场,【这才是该追的星!】

    国内的网络因为这条消息沸腾了起来,陈辉这个名字他们已经太熟悉了,几乎每隔几个月都能给他们带来个大新闻,让大家与有荣焉的充满了自豪感。

    不仅国内,外网同样在激烈的讨论这件事。

    【陈的工作在物理学和数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自爱因斯坦以来无人能及,他会是下一个格罗滕迪克吗?】

    【哥们,认真的说,我认为他的成就已经超过了格罗滕迪克。】

    【韩国数学界何时能拿菲尔兹奖?】

    【华夏开始崛起了,盘点被华夏反超的东瀛优势学科】

    【为什么华夏的教育能出天才,而我们东瀛已经很久没有出这样的天才了】

    这些评论被冲浪达人转发到国内后,再次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太魔幻了,我还以为只有国内才有反思怪,原来东瀛网友也会反思的?”

    “有什么好奇怪的,强者是不会反思的,弱者才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不错,请把《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