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助力地方

    我们在大队小学也会参加一些助力集体生产的活动,比如帮助豆地坡堰塘修筑工程背土方,还有就是为学校所在地积青肥。

    我们在学校附近采集一些容易腐烂变质的植物倒入水田中,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这个时候,最出力的要数副队长姚金的儿子姚铭,他有一个优势,就是早晚不需要割牛草,这些家务活由他辍学在家的姐姐姚苏包干,他只负责把书读好就百事大吉了。

    他天天早上在书声琅琅中度过,可我们还在田里地里或草坡上割牛草,这是一般农家孩子上学前必做的功课。

    受天资局限,姚铭无论怎么刻苦努力,成绩都处在中等位置,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去。

    唯独积青肥活动,他得到老师表扬的次数最多。每周评比一次,他基本上每周都是第一名。

    就连体育委员王江也甘拜下风。这个表扬,为姚铭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初二时,班上成立团支部,学校负责团委工作的陶老师,是一个高中刚毕业的男教师,走路如风,说话快速,做事干练,教初一班语文课,不足的就是爱打牌,声音有些嘶哑,讲课声音不洪亮,影响了教学质量。

    姚铭被任命为班上的团支部书记,要是以工作能力和学习成绩论,他是不够的,我是班干部,从内心说,有些不服,要知道团支书与班长是平起平坐的。

    无论怎么说,他也是六爷的儿子,论辈分,还是我的叔叔辈,可那时人小,不明白这些,只知道都一个姓,估计有关系,所以就没有反对的必要。

    姚铭有个缺点就是有轻微的口吃,说话激动时,说起来不流畅,结结巴巴的,我们听起来有些费劲。

    但他有个优点,就是写字认真,书写工整,陶老师好些时候都找他去抄写一些团队工作的表格,他很乐意,也是老师的一种信任。

    我们都放学回家干农活,他还在帮老师干事,六爷也打心眼里开心,自己儿子总算有价值了。

    我的年龄比姚铭大几个月,所以就先加入团组织,当时六爷和六奶还不高兴呢。

    这个时候,自己的儿子姚铭不仅入了团,还当上了班上的书记,多么光彩,六爷不再嫉妒我的学习成绩了。

    这样一来,新的矛盾出现了,就是王江心里不舒服,队长的儿子只是普通团员,还要被副队长的儿子管理,老团员被新团员领导,放在一个生产队,是不好解释的。

    王江的年龄比我大些,还早些入团,是第一批次加入的,在读初一就是团员了,当时班上没有几个团员呢。

    我可不象他们两家人想得那么复杂,我一心想到,要把学习成绩攻上去才是王道。

    推荐升学的时代已经翻篇了,现在升学以考试成绩说话,你书记不书记,到时候又怎么样呢?

    谁笑到最后,还说不定。我也不想把社会工作揽得太多,耽误自己太多时间和精力,是会影响学习的。

    学习任务本来就重,文科理科加起来六大课程,有些书没有课本,全凭手抄重点,还有那么多家务要做。

    在学校有一定名气,在班上有一个学习干部当起就够我吃紧的,何必在乎那么多虚荣的帽子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马伏山纪事不错,请把《马伏山纪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马伏山纪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