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罗老师去厂部见黎厂长,在外面等待面试结果。内心还是有些紧张。要是面试不成功的话,我在同事心目中的好影响就大打折扣。一分一分地过去,我实在等不住了,就出来走走,缓释一下加速跳动的心跳。
看见美女面带微笑地出来了,我估计没有什么悬念了。她说面试成功了。我松了一口气我问她:为什么这么久才出来。她说厂长问得很细,在哪里读书,学的什么专业,干过什么职业,家庭几口人,分别在干什么,有什么想法等等。我陪她去找何姐办理入厂手续,总算把她的工作搞定了。到了晚上,找刘闯老乡等人一起陪她在食堂吃饭。
雨水沥沥,接到朱京小姐的电话, 披着雨披骑车前行,去科技馆四楼,参加奋进网络的小组会议室听安利业务课,带回了安利样品,在安顿好罗老师睡觉后,自己听业务课录音,深入学习网络业务。
带领罗老师到办公楼上班打卡,再带她去黎厂长处正式分配工作。让她先到板帽车间学习技术。这里只有八个工人的车间,车间主任兼指导工的大姑娘是一位过了而立之年的外来女工,未婚,我跟她很熟悉。把罗老师带到车间后,她很吃惊,还说:你这么漂亮的女老师来学做帽子技术,大材小用,我怎么来教你呢?
我听出,她不很乐意带这个徒弟。厂长安排的,还是我介绍来的,她有些难为情的样子。我拜托这位外省姑娘关照后,离开了。我当时的心思很大一部分都在安利业务了。只要晚上不加班,一般都要做兼职。刘闯终于决定加入安利业务,晚上,我带他去越秀分销中心办理了注册,买了一个样品盒,按通用的七百元钱交到公司后,收到了样品和资料。我们在小组听直销员业务课到了十点钟才结束。雨再次下起来,我们冒雨去听取朱小姐的近期工作安排意见。回来后,与刘闯研究安利直到深夜两点,他刚加入,兴奋得没有瞌睡。
一天,朱小姐第一次来到我们厂里,看看这么大的厂,还有几十位广州本地正式职工,很感兴趣,对我发展网路,壮大队伍有信心。我正好在处理出货工作,只好边工作,边与朱小姐交流。此时,一个不好的意外事情发生了。罗老师才工作三天,就说对车间业务不感兴趣。她说,那位车间主任跟她说了,不要在这里干,没有技术的人没有发展前途。我猜测,那老姑娘是担心一句话:教会了徒弟,就会丢饭碗。那人怕罗老师会夺走她的车间主任位置。罗老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是男朋友在顺德打工,要接她过去找工作。如果找到了就不再过来,找不到就回来。我有气,但又不便写在脸上,便无奈地把她送走了。她男朋友还租了一辆小轿车到厂门口接她。这罗老师的离去,让我不好跟黎厂长交差。从此,我打消了跟老家的老师找工作的念头。
转眼中秋节来了,我还筹备一些活动,比如晚会,月饼,加餐等。我在利用节日活动机会,跟关系要好的同事讲安利业务,争取吸纳更多的直销员。我几乎在每个车间都找了代表接触安利业务。在接到章兰和泓儿的电话时,也没有忘记跟她们讲安利直销业务。我此时对中秋节赏月和舞会都没有投入多大心思。
黎厂长找我汇报罗老师辞职一事。我一方面说人家姑娘是来当文员的,不是来车间上班的,当时的承诺没有兑现。二是,罗老师有男朋友在远处,不愿意离得太远。这个事情我算勉强交差。
老幺送绣花车来厂里,我跟他讲安利业务。还用安利产品之一的洗衣液自己洗衣服,用洗发水洗头,让刘闯和阿辉看效果。为了业务方便,我与刘闯准备上千元钱去街上买了BB机,印制了直销员名片。方便朋友联系自己。我没有想到的是广州一位车间管理员黄芬主动让我跟她讲安利,她有意愿做这份兼职。
国庆马上到了,我准备好去行李,请了假,将参加江门文艺编辑部的作者座谈会。近一周来,天天都要与刘闯等人研究工作,到奋进网络办与朱小姐见面交流。近日,有一个小巧玲珑的小美女,叫李俐,是老乡,打扮得花枝招展,经常来找我聊天,我猜不透她的心思。我时间紧,又不能拒绝她,只好从她笑声中取得快乐。
这是一个特别开心的国庆节。天还没有亮就醒来,吃点简餐就去火车站坐长途客车直达江门市,十点过抵达江门文艺编辑部报到,与编辑和文友认识交流后,就聚餐。终于与老乡鄢文江见面,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饭后,参观编辑部,下午就开会了。
编辑部的谢主编,邝副主编,吴编辑等认识了。我很开心。第二天,在谢主编的带领下,游览了江门著名的景点古猿洲,欣赏自然风光,参观老牌国有大型化工厂—甘化厂,亚洲第一的糖厂,这是主编青年时在厂里做电工和宣传干事,靠自学成了作家,被调到市文联工作,后来还成为市****。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培养作者,这次跟他的交流,让我感受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象老师,要长辈,具有很强亲和力。正是由于他的苦心经营,让一份地方刊物,从三千订阅一步步飙升到三十多万份订阅量。谢主编的成才经历很让我们励志,催人奋进。厂里有位漂亮的王小姐,是一位本地的才女,也是甘化厂厂报的编辑,她写了不少打工作品。与她认识后,我们还单独合影留念。最后回到主编室参观,了解了作品成为书刊的流程。在茶楼里饮茶聊天,随意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抛砖引玉,增进友谊。还认识了几位美女,比如湖南的毛珍小姐等。吴编辑把我叫到身边饮茶,在文学写作上进行了指教。我与鄢文江就打工文学进行了重点探讨。我是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文学期刊社,解除了神秘感,增强了写作的知识与动力。这里俨然成了我们作者的加油站。听说,鄢文江老乡很快将成为这里的编辑,我为他自豪。作为一位南漂者,靠自己多年的打拼,成为一名作家,再成为名刊物的编辑,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我与鄢老乡和毛珍小姐等笔友也合影了。我们全体参会者与刊社编辑人员一起合影后,依依惜别。最让我开心的是,我与毛珍小姐居然同车返回,一路上,谈工作,谈生活,谈文学,谈未来,为我的江门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她是小诗女,我爱好写散文随笔,留了通讯联系方式,工作单位都在广州市内,注定今后会加强往来。
值得提及的是,参座谈会时,还收到了一本印有江门文艺编辑部公章的笔记本。我便于国庆当天认真地记下了会议的全过程,开启了丹桂飘香的十月记事。
这次座谈会,我受益匪浅。谢主编讲了几点:编辑部每天都收到五十至百篇稿件,选中率是百分之二,竞争激烈,要想被选中,必须是保证稿件的质量。正因为这样,本编辑部从不用约稿。凡是有人以编辑部的名义来约稿,就是骗子,决不能上当。江门文艺认为作家机会多,尽量把机会留给打工作者,让给象今天来参会的兼职的业务爱好者,都是来自一线,来自基层,来自工厂车间的打工文学作者,作品接地气。还请作者不要自卑,大胆写作,大胆投稿,不怕出丑,不怕退稿,还欢迎一稿多投,并要求自己留好底稿。为了一些隐私,也可以不用真名,但通讯中要用真名,地址要做到留有家乡永久联系地和暂留打工地两者兼顾,以便按时收到稿酬,避免经济损失,保护劳动成果。要热爱工厂,爱岗敬业,求新颖,写别人没有写过的题材,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多写底层人的生活与状态,做到扬长避短。还善于发现,善于捕捉闪光点。还要做到多看,多读,多想,做到广而杂,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向上,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看到未来。便于作者今后的交流,编写了通讯录,人手一份。
我们住在甘化厂的招待所,享受了这老厂的舒适的环境,静谧的氛围,清新的空气,以及清晨百鸟鸣叫的酣畅。晚上还去参加卡拉OK歌舞晚会,放松自我。
两天的聚会,时间实在太短。但把这个国庆假期排得满满的,十分充实,终身难忘。令人遗憾与干上的是,后来不久听毛小姐说,谢主编的长女,也就是这次座谈会的联系人谢美女因病离去,真是让我难受极了。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她接待我们的一些情景,那笑脸,那小声,那忙碌的身影。
我回到冠花后,朱小姐的男朋友李亮先生就来厂指导安利直销业务,很敬业,让人感动。刘闯已经进入了创业激情中。他召集了厂里好几位骨干来到出租屋,最多是美女,广州的马萍,一车间企管段玉,二车间企管吴玲,三车间企管符美等参加聚会。刘闯先讲了产品说明会,我讲了业务分享课。他我们是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每一个车间撒下了火种。
刘还在他所在的车间里跟一位广州的企管何大姐讲了安利产品,暗地里销售了百多元的洗洁剂。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业信心。这个十月真是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开门见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