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文友情深

    十月二十三日,是我来冠花上班三周年纪念日。斗转星移,总算熬过了千多个日日夜夜。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居然做到了厂部文员。更没有想到的是,偶然中居然接触到安利,干起了直销兼职业务,还那么死心塌地挥洒汗水,不舍昼夜。我感觉自参加成功岭回来,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再这样下去,我会得罪厂领导的。一方面,我好大部分心思都用在了直销兼职上,难免会造成本职工作的失误。第二,让厂里好多姑娘帅哥分心做直销。

    这一天终于来了。我经常性外出,请假多了,没有请假的临时耽误也有了。一天夜里,我到越秀奋进网络参加聚会,可是厂里要出货,到处找不到我的踪迹。我有个秘密BB机,是私下配给同伴们联系我做直销的,不敢让厂领导知道。直到我回厂里,才知道广播里多次喊我的名字,就是没有人回应。生产科区科长在无奈之下,把成品仓库的大铁锁砸掉,才完成按时出货任务。新购的这把大铁锁价值十元,让我赔付,我毫无怨言。好在厂里并没有追究我的责任,原因是没有提前告知出货,二是这是夜里做的,生产科没有提前通知我加班等候。

    金秋十月就这样忙碌而充实地过去。十一月初,收到笔友毛小姐的来信,让我兴奋了许久不能

    爽先生:

    你好,工作愉快。

    非常欣慰能收到你的来信。感谢在江门一别之后的你还能记得我这个不足挂齿的文友,我非常高兴。

    谢谢你对我工作与事业的关心,我的确想换一个环境,但苦于无接纳之处,所以我还是宁静了下来。你说我能否愿意去广州,我当然想来,只是麻烦你能否帮我留意一下适合的工种好吗?拜托了。

    你说的加入安利公司业务一事,我感觉到太突然了,尽管侥幸得到你细心寄的说明书,但是我还有些看不懂,我很抱歉自己的学识。如果我能来广州,我想等以后来了再说,好吗?谢谢你对我的关照。除了心中那一份深深的感激以外,我的言语我知道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我近来的工作很忙,老板让我接手仓库主管,下通知、接电话、熟悉公司业务内容、我整天晕头转向,也不知自己请教于人到底学到了什么,木讷得很。晚了,抱着疲惫的身体,还在整白天的帐目啦产品名称啦、商标等一些我弄不懂的问题。真感激老板对我的赏识,他说我吃苦、肯学、精明。所以我不得不硬着头皮给他干得更好。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又过去了二十多天,我感到一种不满足于学习的不安。广州一别,不知何日我们拥有文友诚挚意义上的相遇,何日再能相逢。我很感谢谢主编、“江门文艺”的热心工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聚会的机会 。

    相片我早已收到,不知你收到没有,照得还可以,只是我有一种深深的伤感,没想到自己的青春活力,姣好的容颜在我历经九个月的磨难中竟变得如此的衰老,如此的憔悴。我很黯然。

    最后,祝你在人生的事业上一举丰收,永远是事业的成功者,也祝你心想事成,明年前景可观。因现在办公,怕被老板抓到‘寥寥几笔,敬请原谅,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叙。

    再见 祝你永远开心,幸福!

    一个备受你关怀而感激你的人:毛珍 于1996、10、30

    读完美女的来信,时而浮现她娇好的面容和迷人的笑脸,还有诗人般的气质,时而回想起在长途汽车上交谈的情景。还有,把她跟扬媚比较,好看多了。都是湘江妹子,而她是一位农村姑娘,质朴与简单,接触交往起来,不让人心累。只是从她的言谈中,感觉出淡淡的忧伤,应该有一段不平凡的情感历程,她不说,不便打听。扬在收到十月书信后,相信我的解释,又让我们成为了朋友。但她那表妹在我们厂里做企管,我的一言一行都在她的监督与掌控中,来不得半点的闪失。

    十一月第一个周日,我们冠花团队一路六人去广州区庄,参加奋进大会,还是十元一张门票。回厂后,买了扬媚需要的东西,让送绣花的老幺带回再寄到首都,就算满足了姑娘的心愿。老幺离开后,我跟扬写了长达七页的书信,讲安利计划,深夜又熬夜了。

    周一上班,我正在算伙食账,曾丽来通知我,参加广州电视台“金雁课堂”专题片拍摄,我扮演的是讲课者。我这是来岭南后第三次进入电视节目。

    抽空给不久前辞职离厂的罗老师的弟弟回信,阐明我关于南方人才的的观点。我收到他从老家来信都一周了,迟迟没有回信,就是不知怎么回信。他姐罗老师从我介绍入厂只上三天班就炒了黎厂长的鱿鱼,让我非常被动,现在罗老师居然还让我跟她弟弟找工作,确实不理解我的感受与难处。不便明说,又不能不说。

    我把罗君的长长书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在开学初我去汉城罗家找过罗老师,罗君不在家,正在企业上班,就没有机会蒙面认识,但知道有这个小弟弟。他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回了县城一家事业单位做会计。他来信打听珠三角经济方面的形势,主要目的还是请我帮他牵线搭桥寻找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是没有她姐罗老师得罪了黎厂长,我是心甘情愿地牵这条线的。他在大学里学的是会计专业,当时是很稀缺的人才。他也是有一定工作能力与经验的青年人,很诚恳的老乡,苦于怀才不遇,有力使不出。这也许就是我在老家时的处境与感受。

    从他来信中了解到,内地除农业稍好一点外,其它行业经济一塌糊涂。他所在的人才培训服务中心,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天天无所事事,光阴似箭,度日如年。他还在局属企业做过副厂长,厂子后来转制被人承包,他又回到中心,继续过着想做事却无事可做的日子。

    他还说,现在的内地企业,人们没有很强的竞争意识与忧患意识,也没有积极向上的创业激情,混日子,混工资,而好多企业面临倒闭和半倒闭状态,职工好几个月甚至半年或一年都没有领到工资了。

    我十分理解小罗的处境,但我也有难言之隐,对于帮他找工作更是无能为力。我回信中,总是感觉难以传递歉意。毕竟我与小罗不认识,也一直没有见过面。说不上,不好意思,帮他找工作的事就不了了之。直到后来从收藏的信件中,看见了他给我留下的文字与资料,才想起还有这么一段往事。

    以前参加香港成功人士成立的奋进网络举办的奋进大会好几次。极大地增强了创业信心,提高了发展网络与销售产品的能力。还去好几次火车站,找人,进几家私企里找老乡谈业务。周日到南海找厂里打工的老乡,讲直销,想在南海发展几个老乡。可入冬以来,广州的安利做到了全国最佳,便参加了由安利(中国)公司举办了一场全国直销员万人大会。

    为了把一位姓贺的小老乡纳入网络队伍,特抽出时间去几家酒店为他找工作,然而因为他不会粤语而被拒之门外。天气阴冷起来,不利于我们出行开展业务。章兰科机好几次,我都没有回电话,原因就是不知道怎么跟她说话。我也算是有心人,接了毛小姐电话后,也在想办法在广州为她寻找企业岗位。她想做企管,不愿意做车间车间工人,所以也一时半会找不到位置。时间对我来说特别难有空闲,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事情要做。

    在科学馆听业务科,约了曾小姐、扬小姐、吴小姐、邱小姐、周小姐、陈先生、邱先生共七位,结果只有邱小姐一人到场参加了,我心里凉巴巴的,但没有办法,这是人家的自由。但课后没有生人家的气,还当作无所谓的样子,找机会跟进。

    说来,做直销也是不容易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打印工资单,只有103元,短暂的喜悦。从安利获得的工资很少,与付出相比,微不足道,入不敷出。只能说明,总算有收入而已。刘闯和老乡方久都邀约了朋友参加分享聚会,可还是没有来,让我们三人都不开心。

    老幺学会了邀约,将他的战友廖武及女友谭小姐介绍给我认识,来到厂里学习业务,我把他们当朋友,吃饭,喝茶。这个业务就是深化朋友圈子,相互信任。我叫老幺先给他们讲一讲,可我听起来,很不专业,估计是他没有学好,脑子里没有装多少专业知识,于是我接过来,讲了一番业务计划,也是让老幺观摩。过后,我在老幺离开前,强调道:回去后加强业务学习,你要发展直销事业,必须让自己强大起来,一是要有信心,二是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还叫他对廖谭二位做好跟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马伏山纪事不错,请把《马伏山纪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马伏山纪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