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崇祯:我朝宗室凡几?皇祖你真的要听?

    “陛下圣明啊!”

    黄子澄顿时大喜,老脸上的皮肉笑的皱在一起,像是一朵菊花。

    他做梦都想不到,杀死李暄的居然会是李暄自己!

    “陛下圣明!”

    齐泰,方孝孺等人立刻跟着黄子澄一同高呼。

    朱元璋听着这些声音,不觉得开心,反觉得烦躁。

    他大吼了一声:“都给咱闭嘴!”

    奉天殿立刻安静了下去。

    黄子澄等人面面相觑。

    大惑不解的同时皆是心惊胆战。

    自己这分明是在夸朱元璋啊。

    怎么说好话也得挨骂?

    “退朝!”

    朱元璋看着这些朝臣就心烦,直接转身离开。

    纹丝不动地在原地站了许久,洪武朝的文武官员方才敢开口说话。

    众人叽叽喳喳小声议论的时候黄子澄来到了李暄面前强,洋洋得意地嘲讽道:

    “李御史,自作孽,不可活啊。”

    李暄闻言,面露轻蔑之色。

    笑,继续笑吧。

    你也没几日快活了!

    李暄很自信。

    自己临死之前的那份奏折,必然可以让黄子澄和朱允炆吃不了兜着走。

    虽说暂时要不了他们的命。

    但,作为报复已经足够了。

    反正,朱允炆,黄子澄等人,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李先生! !”此时,蓝玉也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你为何要那样做啊?这与寻死何异?现在可如何是好?”

    李暄看着蓝玉,说道:

    “蓝公安心。”

    如果说,朱元璋和自己猜的那样,通过崇祯知道了后世的一些历史。

    那么,还真有废朱标太子位,立朱棣为太子的可能性。

    而朱元璋如果立朱棣为太子,杀蓝玉的可能性就相当低了。

    毕竟,朱棣不是朱允炆那个废物。

    他本身有军功在身,还是徐达的女婿。

    他当太子,那群淮西武勋,或许少数人可能会保持中立,但大部分都会支持。

    如此,自然就没有大开杀戒的必要了。

    自己临死前再顺便在弹劾朱允炆他们的奏折里帮蓝玉说上两句话。

    让朱元璋放过蓝玉,问题不会太大。

    “我是想破头也不明白该如何救您,这让我如何安心?”而蓝玉一时间没想明白这之中复杂的关系,十分着急。

    “走!”

    这会,锦衣卫的人拽着李暄往诏狱去了。

    “你放心便是,我会为你安排好一切。”

    李暄安慰了一声,没再做进一步的解释。

    不一会,他就被丢进了诏狱里头?

    “哟呵,两位老哥,李某这厢有礼了。”

    李暄很是乐呵的和狱卒打招呼。

    那两狱卒人都傻了,忍不住问:

    “李大人,您怎么又来了啊?”

    李暄这会心情特别好,用玩笑的语气问:

    “李某与赵子龙熟美?”

    两狱卒顿时懵了。

    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虽然不明白。

    但华夏人向来都是谦逊有礼的。

    犹豫了一下,其中一人说道:

    “君美甚,赵公何能及君也?”

    李暄又问:

    “李某与赵子龙孰才高?”

    两狱卒稍微回想了一下李暄这几日做出的那些惊天之举。

    几乎毫不犹豫,异口同声:“君才高绝,赵公何能及君也?”

    李暄摸了摸不存在的胡子,边笑边说:

    “赵将军长坂七出入如探囊,李某之才貌,皆胜子龙,能在诏狱七进七出,宁费解乎?”

    两狱卒面面相觑,皆是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你把诏狱当成媳妇了?

    还七进七出上了?

    这是什么冷笑话不成?

    “李大人,这回犯什么事了?”其中一人好奇地问道。

    李暄也没隐瞒的必要,简单说明了一下。

    两人听完,皆是震惊的嘴里能塞进鸡蛋。

    “佩服!佩服!”

    ……

    与此同时。

    朱元璋穿越去了明朝末年。

    没有一句废话,冷着脸开口问:

    “你考虑的如何了?”

    崇祯满头大汗。

    皇祖今个儿怎么来的这么快?

    他表情极为纠结。

    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能说出一句话。

    每次似乎是鼓起勇气准备开口了。

    可只要一对上朱元璋的目光,就会立刻把嘴闭上。

    如此重复了几回。

    朱元璋越发地不耐烦,直接质问:

    “你是不愿意按照咱说的来吧?”

    崇祯低着头,不敢吱声。

    朱元璋无比的恼火。

    想动手打人。

    却又知道这没有什么用处。

    这终究是崇祯的天下。

    若是崇祯死活不愿意。

    自己总不能给他杀了吧?

    “皇祖!”此时,崇祯忽然问道:

    “之前遇见难题,不都是那个叫李暄的大臣出谋划策吗?皇祖不如替孙儿去找……”

    话才说一半。

    御书房里的温度忽地骤降。

    朱元璋的眼神凶的吓人。

    “额……”

    崇祯立刻把嘴闭上。

    心里忐忑又好奇。

    到底发生什么了?

    不就是提了一下李暄吗?

    皇祖怎么会这么生气?

    “咱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回答。”

    这会,朱元璋开口了:“今我朝宗室之数几何?”

    朱元璋记得很清楚。

    洪武初年,是58人。

    后来儿子们长大去就藩。

    自己有了孙子。

    人数也才增加到了一两百。

    诚然李暄说的有一些道理。

    可区区两百年罢了,充其量也就发展到两三万人的规模!

    这也是有史可考的。

    唐宋差不多都是这个数。

    这也是朱元璋敢量国之力供养亲亲的底气所在。

    朱元璋认为自己对此是深信不疑的。

    可实际上似乎并非如此。

    所以见了崇祯,便忍不住询问。

    皇祖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了?

    崇祯呆愣了一会儿。

    面露恍然之色:“皇祖,李暄是不是和您提了,要废除皇明祖训里,“量国之力供养亲亲”条之类的谏言?”

    朱元璋嘴角抽了抽,狠狠瞪了曾崇祯一眼:

    “不该问的别问!”

    崇祯缩了缩脖子,心里嘀咕:“应该没跑了,怪不得皇祖会这么生气。”

    朱元璋郁闷的很。

    朱由检这混账玩意。

    当皇帝当的一塌糊涂。

    可在和当皇帝无关的方面,倒是聪明的很。

    “回答咱的问题!”

    朱元璋催促。

    崇祯犹豫了一下,小声说:“皇祖真要听?”

    “废话!”

    “皇祖听了,不会拿孙儿撒气!”

    朱元璋心里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眉头皱了一下说:“咱素来心软,舍不得打孩子。”

    崇祯满脸的狐疑。

    “可是……”

    后面的话还没说出口,朱元璋凶巴巴的目光就已经落在了他的脸上。

    一副再敢多说一句话,咱就要你好看的表情。

    崇祯心里感慨:怪不得成祖会那么害怕太祖……

    然后害怕的缩了缩脖子,说道:

    “从皇祖洪武朝一直到孙儿崇祯十一年,玉牒所载宗室人数,大概有三十万!”(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不错,请把《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