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还只是个孩子,这些都不懂。”
苏渝目睹王启年的窘态,既想哭又想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别看了,那是小孩吃的东西。
咱们上楼吃饭吧。”
王启年竟被笵思哲给比下去了,这是苏渝未曾料到的。
但他深思后认为,论及对银子的敏感和抠门程度,两人或许不相上下。
但笵思哲这只小狐狸之所以能胜过老狐狸王启年,或许是因为他尚未长大?
在这个年纪,他可以肆无忌惮地装傻、耍横、耍无赖。
王启年苦笑连连,由衷地感叹:
“你这个学生,将来必成大器啊。”
(求订阅!求全订!)
苏渝眉梢微挑,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也只有同样财迷的老王,才能如此独具慧眼。
否则,以笵思哲那抠门至极的性子,断不会有其他人敢断言他前途无量。
而笵思哲则全然不顾二人的对话,自顾自地舔着手中的糖人,大摇大摆地朝酒楼走去。
嗅着一石居内诱人的饭菜香,小胖子脚步轻快,小腿如同装了风火轮一般,三两下便登上了二楼,被小二引领至预定位置。
若若则跟在苏渝身后,步履轻盈,小淑女的气质浑然天成。
几人围坐桌旁,不多时,色香味俱全的京都特色菜肴便一一上桌。
百味羹、熏鱼、杏仁豆腐、豌豆黄、宫廷炒大虾等佳肴琳琅满目,令人食欲大增。
见苏渝动了筷子,王启年双眼一眯,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心中明白,可以开动了。
于是,他迅速动筷,将眼前的每一盘菜肴一一品尝。
筷头精准无比,每盘佳肴中最精华的部分都被巧妙地送入口中,全然不顾同桌三人惊愕的神情。
他闭目细品,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赞叹道:“这‘一石居’的菜肴,确是京都无上美味!”
“王某今日终得偿所愿,来此一品,了结心中一桩憾事。”
“多谢苏兄成全!”
此地菜肴之美,京都无人不晓。
然而,对于久居京都的王启年而言,这里却是从未踏足之地。
只因价格昂贵,令人望而却步。
若非他人宴请,他是决计不会来此享用的。
而在苏渝到来之前,更是无人邀他至此。
品尝着口中的美味,王启年愈发觉得,自己跟对了人。
尽管苏渝并非家财万贯,
却愿意对他这位新朋友如此慷慨。
他心中暗自思量,苏渝真是个难得的好人!
苏渝微微一笑,说道:“王兄既然觉得好吃,便多吃些。”
菜肴固然美味,但并未如王启年所言那般夸张。
王启年之所以觉得格外好吃,
恐怕“免费”二字占了不小的功劳。
闻言,王启年毫不迟疑地点头,继续不顾形象地大口品尝。
他的眼神四处游离,或许是多年来的习惯使然?
总给人一种吃完就溜的紧迫感。
苏渝瞥了一眼同桌的其他人。
若若用餐的姿态极为优雅,只随意挑选了几样喜爱的菜肴细细品尝。
咀嚼声细微,尽显文雅。
不久,她便放下了筷子,表示自己已用餐完毕。
她偏着头,一双明亮的眼睛眨个不停,好奇地打量着苏渝。
接着又惊讶地看向王启年,心中暗自嘀咕:他真的是苏先生的朋友吗?
为何两人如此迥异?一人高雅,一人粗俗。
她观察了许久,觉得这位王叔叔无论是言谈还是举止,都颇为……独特。
但又莫名觉得有些熟悉。
想到这里,她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
脑海中浮现出笵思哲长大后的模样,再次皱起了眉头。
小胖子笵思哲坐在一旁,眉头紧锁,比若若还要严重。
他看着王启年独自享用美食,满脸郁闷。
心想这人难道是饿死鬼转世吗?自己都没他吃得这么快、这么多。
但想到这是苏先生的朋友,笵思哲心中虽有不满,却并未说出什么不敬之言。
他也开始奋力用餐,将好菜好饭都往自己碗里扒拉。
只可惜他年纪尚小,动作不够迅速,根本抢不过王启年。
小胖子更加生气了。
他一边吃,一边怒视着王启年。
苏渝见状,摇了摇头,微微一笑。
他心中明白,小胖子这是有些憋屈和恼火。
毕竟今日花的是家里的银子,他自然心疼。
王启年,一个局外人,竟吃得如此有滋有味,大嚼特嚼,连笵思哲与之争食都甘拜下风。
桌上近乎半数的佳肴,皆落入了王启年的五脏庙。
笵思哲的不满之情,可想而知,愈发浓烈。
王启年自然也觉察到了旁侧小胖子的怒目而视,但他浑不在意,假装浑然未觉,自顾自地继续享用美食。
毕竟,被人瞪几眼又不会掉肉,反倒埋头多吃几口肉才是正道。
他人的目光,在王启年心中,无足轻重。
更令王启年感到好笑的是,笵思哲那副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的模样。
未几,笵思哲便早早败下阵来,圆滚滚的小肚子鼓得像个皮球,平日里他可从不吃这么多,今日完全是被王启年气得不轻,只得一边用手轻揉肚子助消化,一边心中暗骂:这人怎能吃得如此海量?莫非真是个猪不成?
苏渝与若若则早已吃饱喝足,师徒二人托着下巴,饶有兴致地观看着这场饭桌上的“财迷大战”。
他们不时相视一笑,脸上洋溢着愉悦之情。
又过了好一阵子,王启年终于打了个饱嗝,放下了筷子,微笑着看向笵思哲,又悠咸地品了一口茶。
他的笑容慈祥中带着几分狡黠,仿佛是在说:糖人一事我虽输了,但吃饭这一局我可扳回来了。
笵思哲则把头偏向一侧,冷哼一声。
苏渝无奈地笑了笑,随后向王启年使了个眼色。
王启年心领神会,将几页纸递给了苏渝。
苏渝扫了一眼手中的“商业计划书”,赞许地点了点头:“写得不错,很有想法。”
王启年的这份计划书确实写得有板有眼。
他选定的书局地址是洛东道,那里人潮涌动,尤其是才子佳人众多,而他们正是爱书之人,尤其是《红楼》这样的佳作。
至于印书之事,他则交给了万卷堂。(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