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号房内,春宝妈和女儿春宝坐在桌前折纸盒。
下巴尖尖的春宝,听见外头的对话,好奇地看着妈问:“妈,你说五号房的李婶去摆摊卖饺子,能卖出去吗?”
春宝妈秦蓉手上没停,笑着说:“外头那些人,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自己花一毛钱都要犹豫一下,就觉得所有人都跟她们一样。我看巷子口,卖茶叶蛋的生意就挺好,一天基本上都能卖完。只要你李婶家的饺子包得好吃,肯定是能卖出去的。”
春宝眼睛一亮,“既然摆摊能挣钱,我们也去摆摊呗。”
秦蓉看着女儿叹气,“摆摊不要本钱呀?你爸二十五块钱一个月的工资,要给你奶奶交十块,他自己留五块,每个月给咱们十块,还要交房租,要不是咱娘俩还能做点手工,菜钱都不能够,哪里有本钱做生意嘛。”
她都想过去农村倒腾点鸡蛋菜啥的,去黑市上卖,但是又怕被抓,她要是出点儿啥事儿,她的春宝可咋办?
去农村买了鸡蛋和菜,转手卖给城里人赚差价,这属于投机倒把,被抓到了是要处罚的。
“爸爸都两个星期没回来过了。”春宝低着头说。
想到自家男人,春宝妈就眉头紧皱,他近半年回这个家,是回得越来越少了,她感觉这个男人,怕是有别的心思了。
女儿春宝是春天生的,生下来就跟小猫儿一样,先天不足,好多人都说养不活。
公婆看春宝这个样子,就让她和春宝爸放弃春宝再生一个,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女儿,怎么能放弃呢?
她就精心养着,小心照顾着,但孩子到了四五岁,依旧是病恹恹的,一到换季准要生病吃药。
医生说孩子要吃有营养的东西,可在那个家里,春宝吃个鸡蛋,婆婆都要骂,春宝还要受堂兄弟们的欺负。
她得让她的女儿活呀,就让男人分了家,带着春宝搬了出来。
她男人的工作是家里给买的,所以就算分了家,也要给家里交十块钱。
一开始她男人也跟她一条心的,但这些年他多次催她生儿子,她却一直没怀上,这人就慢慢变了。
回这个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便回来了也没个好脸色。
“你爸忙嘛,这个星期肯定会回来的。”秦蓉不想让女儿伤心。
春宝低着头不说话,心里清楚,爸不是因为忙才不回来的,而是不想看到她这个病秧子女儿。
都是因为她,妈妈才会让爸爸分家,带着她从家里搬出来,妈妈才会每天都过的这么辛苦。
李书萍骑着车子来到巷子口,“李姐。”周翠兰喊她。
李书萍在车上冲她笑了笑,在她对面停下。
周翠兰都不顾自己的摊子了,绕着三轮车转了一圈儿,“李姐你这行动力可是杠杠的呀,看样子,是要卖饺子呀。”
李书萍下了车,点着头说:“是呢,等我摊子支上,就请你吃一碗。”
周翠兰眼睛一亮,“真的,那我可不客气了。”
“千万别跟我客气。”李书萍笑着把车上的东西往下搬,要把放在最下面的折叠桌和凳子先拿下来。
既然都要吃人家的饺子了,周翠兰也没干看着,也上手帮忙。
桌子凳子支好,李书萍就开始给炉子生火,火生好把装了大半锅水的铝锅放上面,等着水开就行了。
接着她又在车斗里放了一个凳子,把案板放在了凳子上,洗了手,掀开放面团的盆的纱布,揪了一大坨下来,手在旁边的罐子里抓了些面粉,洒在案板上,就揉起面团来。
面团揉成条,揪成一个一个的小剂子,再用手掌按成饼,按成饼的剂子,全叠在一起,两只手在案板上一边转,一边捏,就成了圆圆的大小一致的饺子皮了。
“李姐,你这手可真是快。”她这一叠饺子皮,也就两分钟的时间就弄好了。
李书萍一笑,“我小的时候是孤儿,吃百家饭长大的,一个开饺子店的街坊,看我可怜总让我去吃饺子,我就在店里帮忙擀饺子皮,包饺子,这都是跟店里的老师傅学的。”
周翠兰冲她竖起了大拇指。
李书萍掀开装馅儿的盆的纱布,用筷子挑了馅儿,又开始包起来。
“这韭菜鸡蛋馅儿,闻着可真香。”周翠兰咽了咽口水。
李书萍特别自信地说:“不是我吹,我包的饺子,吃了就没有说不好的。只要吃了我这个味儿,别的饺子就再也入不了眼了。”
周翠兰就笑,“那我等会儿可得好好尝尝。”
还没到饭点儿,从巷子里出来或从下巷子口路过的人,看到多出来的一个摊,也都是好奇的看两眼,上前问价的却没有。
李书萍也不急,还没到饭点儿,没人来吃也正常。
周翠兰倒是卖了三颗卤蛋出去。
锅里的水滚了,时间来到十一点,李书萍下了二十个饺子,她和周翠兰一人十个。
饺子下锅,锅里先是沉寂了半分钟,接着就滚了起来,水一滚韭菜鸡蛋饺子的香味儿,就四散开来。
“这味儿可真香。”周翠兰舔了舔唇。
没一会儿一颗颗肚皮滚滚的饺子,就浮了起来。
李书萍先给周翠兰舀了,又递了一双筷子给她。
周翠兰接过,夹起一颗饺子,吹了两下就咬了一口,韭菜香鸡蛋嫩,合在一起又鲜又香又嫩,这滋味儿给碗炖肉都不换。
“李姐吃了你这饺子,其他饺子还真入不了我的眼了,都是一样的馅儿,你这饺子味道咋就这么好呢。”
李书萍笑而不语,两人就站在三轮车前吃饺子。
一个青年从摊子前走过,走出去都五米远了,又倒了回来。
“卖的是啥?”
“韭菜鸡蛋馅儿的饺子。”李书萍回道。
周翠兰连忙帮她推荐,“皮包馅儿大,特别好吃,你吃了绝对不会后悔。”
青年摸了摸有些饿的肚子,“多少钱一碗?”
李书萍:“三毛钱一碗,一碗十五个,保管你吃得饱饱的。”
“这么贵,吃一碗面才一毛呢。”青年皱眉。
“那面里没蛋,也没我这饺子好吃呀。”李书萍笑着说。
“那给我来一碗吧。”
“你先坐着,饺子很快就好。”李书萍放下碗,往锅里下了十五个饺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