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光在众人的唾弃之中,灰溜溜地离开了医院。
下午六点,林小玉收完钱,见客人吃完走了,就去收拾桌子。
“就是这里了,你们信我,绝对好吃的。”
“欢迎光……”林小玉一抬头“临”字卡在了喉咙里。
来的客人不是别人,正是三中的老师们。
“林小玉?”程老师也在其中,一眼便看到了在店里端盘子的林小玉。
今天下午学校里开了个会,开完有老师就提议晚上找个地方聚聚。
易主任说他发现了一家宝藏饺子店,味道特别好,极力推荐。
虽然大家都想找个国营饭店,点几个好菜喝点小酒的,但易主任都这么推荐了,他们也不好拂了易主任的面子,就跟着来了。
“程、程老师 、易主任、张老师……”
林小玉一一喊着。
“这是咱们学校的学生吗?”易主任指着林小玉问其他人。
程老师:“是我们班的学生。”
“林小玉,你在这里是?”程老师皱着眉问,她该不会是在打零工吧?
林小玉:“这是我妈开的饺子店,程老师你们稍等一会儿,我把这张桌子收拾出来,你们就可以坐了。”
林小玉手脚麻利地收走了碗碟,用有抹布把桌子给擦干净了。
“程老师你们快坐吧。”
程老师坐下,打量着明亮整洁的饺子店,没想到这林小玉的妈妈离了婚, 还开了这么大个饺子店。
“程老师你们要吃什么饺子?我们家有香菇猪肉、玉米猪肉、白菜猪肉,胡萝卜鸡蛋、韭菜鸡蛋、茴香鸡蛋的。”
店里今天又增加了两种馅儿的饺子。
几位老师一人点了一种馅儿的饺子,大家一起吃。
饺子还没来,却先上了两盘凉菜,还给一人上了一碗大骨头海带汤。
程老师:“我们没点这些呀。”
林小玉放下凉拌菠菜粉丝说:“我妈听说程老师你们来了,送给你们吃的,不要钱的,程老师你们先吃着。”
林小玉说完就走了。
其他老师说:“哟,咱们今天可是沾程老师的光了。”
“可不是,都吃上免费的凉菜和汤了。”
“咳咳……”程老师有些得意地轻咳了两声。
这些老师们什么饺子没吃过,但那猪肉白菜馅儿的翡翠白菜饺子,着实是让他们惊艳了一把,也长了见识。
这世界上竟然还有人,能把饺子跟艺术品一样好看。
关键是它不但好看,还好吃呢。
饺子吃完,他们还觉得没吃够,又点了三盘,这才满足。
秦野回来了,提着一大筐鸡蛋往店里搬。
“秦野?”正剔牙的数学老师张老师诧异地看着他喊道。
秦野抬头看了一眼,瞳孔缩了一下,就低下了头,搬着鸡蛋进了厨房。
“是熟人吗?我看对方不像认识你的样子啊?”易主任问。
张老师皱着眉看着少年消瘦的背影,他没认错,这少年就是他曾经的学生秦野!
张老师以前是教初中数学的,因为教学知识丰富,能力出众,这两年才被调到三中去教高中数学的。
当初这孩子交不上学费要退学,他还去他家里面劝过他爸爸,想让他重新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但秦野那个酒鬼爸爸说读书没用,也没钱拿给他读书。
那时候张老师家里条件也不好,父亲病重,每个月的药费也都要十几块钱,他想资助秦野这孩子也是有心无力。
这几年日子渐渐好起来了,他爸也走了,每每想起秦野这么好的读书苗子被放弃了,他就觉得可惜。
要是继续学业,他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等秦野从厨房走出来,要去外面搬东西的时候,张老师再次叫住了他。
“秦野是你吧?我是张老师,你初中的时候我教过你的,你忘了吗?”
秦野脚步一顿,点了下头,叫了一声:“张老师。”
曾经对他那么关心,不想让他退学,还到家里劝他爸的张老师,他怎么会不记得呢。
他只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张老师罢了。
“你现在还好吧?”张老师问。
秦野点头,“挺好的,我在这个店里上班,能养活自己。”
张老师一脸惋惜地看着秦野,他原本应该拥有更光明的未来的,应该坐在名校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成为国家栋梁。
而不是在这个饺子店里当临时工,挣着十几块钱勉强能糊口的工资,一辈子就这么庸庸碌碌地活。
不怪张老师会认为秦野一个月只有十几块钱,这年头在外头干临时工的基本上都是这个价。
“秦野……”
“张老师,我还要上班儿,我先去忙了。”秦野打断张老师的话,说完就出去了。
“哎……”张老师叹了口气。
“老张,你对这个学生挺关心的嘛。”
张老师看着秦野忙碌的身影道:“你们是不知道,这孩子是很有学习天赋的,初中的时候,各科成绩都是满分,我拿高中的数学书给他看,他都能看得懂。”
“他真的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要是没有辍学,考清北都是没有问题的。”
老师们一听,都唏嘘道:“那还真是可惜了。”
易主任:“不过看他现在的样子也才十八九岁,既然天赋那么高的话,从高中开始学,应该也还来得及。”
现在二十多岁考大学的成人也多得很 ,好多考了几次都没考上的,也还在坚持考。
只要考上了,这人生就截然不同了。
“就是,老张你找个机会劝劝他。”
张老师又叹了口气,“关键是他家里还有个酒鬼爹要靠他养,所以重新上学对他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他倒是愿意资助秦野读书,但是他那个酒鬼爹怎么办?
他总不能还把秦野那个酒鬼爹一起养了吧,关键是他那点儿工资,也养不起呀。
有这么个拖累他的酒鬼爹,秦野想要重新读书也很难。
程老师他们闻言都无语地摇了摇头。
站在程老师背后的林小玉,捏紧手里的筷子,看着搬着一筐玉米往厨房走的秦野若有所思。
晚上李书萍拿出账本和算盘算了一下账。
这些天平均能卖个两百多份饺子,两毛一份的凉菜能卖个三四十份,一毛五一碗的海带汤,一天也能卖个六七十碗。
每天基本都能卖一百块钱,食材成本和人力成本,一天差不多要六十,刨去成本一天基本上净赚四十块。
这账算得李书萍喜滋滋,照这个趋势,她一个月就能赚一千二百块钱。
开店前期投入的这些钱,一个月就能回本,只是这冰箱钱还暂时回不了。
一年成为万元户,是妥妥的呀。
赚到钱了,李书萍晚上做的梦都是香甜的美梦。(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