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这次要还大唐一个青天二

    “轰!”

    此言一出,直接让殿中的所有人震惊了。

    虽然都早就听到了风声,但是现在陛下竟然以如此口吻当众说了出来。

    而且直接就是灭九族,这让在场的朝臣全部骇然失色!

    尤其是五姓七家的代表,不少人浑身剧震,脸色瞬间变得极为惨白。

    他们可是记得当初李承乾的铁血手腕的。

    杀的五姓七望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

    “陛下!”

    御史台的一位年轻御史站了出来。

    然而他话音未落,便被李承乾抬手给阻止了。

    “朕,尚未说完!”

    李承乾的目光越过年轻御史,再次看向了五姓七家的代表,

    “更让朕感到心寒的是,就在这长安城里,竟有人自认为握有‘清议’的权柄,无视事实真相,故意颠倒黑白。

    他们竟然想借着太原王氏的案子攀扯后宫,攻击诋毁朕推行的新政,为江南、山东那些叛逆之徒张胆撑腰。

    这种行径卑劣无耻,用心险恶至极,比刀兵相见还要伤人!”

    “嘶!”

    大殿之中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陛下的矛头直指清议,直指五姓七家赖以生存的根基。

    这几乎是直接正面对大唐的整个门阀士族集团宣战了!

    沉寂只持续的短短的一瞬间,就被一道苍老的声音给打破了。

    太原王氏在京的主事者,侍中王然走了出来。

    这位历经三朝,德高望重的老臣,深深一揖:

    “陛下请息怒。江南、山东的事,要是真像密报里说的那样,那罪过真是太大了,天地不容,我们王家也为此深感羞耻!但是......”

    他话头一转:“所谓‘清议’,不是哪一家哪一姓的私有工具,而是天下读书人共同的心声,是用来考察官吏政绩、辨明为政得失、辅佐国家走上正途的啊!

    陛下专心治理国家,推行新政,目的是让国家富强、军队强大,我们这些臣子怎么会不知道?

    但新政的一些措施,或许有操之过急的地方,伤害到了地方的根基,才使得人心不安,那些坏人才能趁机蛊惑人心,这一点也不能不注意啊。

    至于说有人攀扯后宫、攻击新政,我实在不清楚详情,恐怕是叛贼的离间计,希望陛下能看明白。

    我们太原王氏,世世代代都是忠臣良将,绝对没有二心!

    我斗胆恳请陛下,彻底调查这件事,不要让忠臣良将蒙受冤屈,也不要让奸臣坏人逍遥法外!

    如果王家真有不成器的子弟牵涉其中,我愿意亲自把他绑起来,交给相关衙门处理,绝对不会姑息!”

    王然的回应,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但是有什么用呢?

    李承乾今天是铁了心的要收拾大唐的这群门阀了。

    王然的话音刚落,博陵崔氏的崔敦礼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立刻出列说道:

    “陛下!王侍中说得太对了!

    山东是我们这些人的老家,当地的豪族里头或许有好有坏,但绝大多数都是安分守己、勤恳为国家做事的。

    那些所谓的煽动百姓叛乱、勾结突厥的说法,我们听都没听过。

    这肯定是叛贼故意编造谣言陷害,要么就是地方官为了推卸推行新政不力的责任,故意把事情夸大了说。

    恳请陛下您明察秋毫,千万不能因为那些小人的诬告,就寒了天下士族的心啊。

    至于清查田亩、追查那些被豪门荫庇的农户,陛下,这可是动摇国家根基的事啊。

    豪族是地方上的屏障和支柱,突然推行这种政策,跟自己拆毁长城没两样,只会让自己人痛心、让仇人高兴,更容易引发百姓叛乱啊。”

    “荒谬!” 一声怒喝响起。

    只见魏征大步走了出来,指着崔敦礼就开喷了:

    “崔公你说这话,是想为叛贼开脱罪责,还是在指责陛下的新政会祸害国家?

    江南送来的密报,证据确凿,岂能容你们花言巧语、混淆是非!

    ‘动摇国本’?

    真正动摇国家根基的,恰恰是你们这些豪族!

    隐瞒人口、吞并土地、逃避赋税徭役,害得国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

    ‘激起民变’?如果不是你们盘剥百姓太过分,还勾结外敌,民变怎么会发生?

    清议?

    你们嘴里的‘清议’,不过是用来维护自己私利、阻碍朝廷革除积弊的遮羞布罢了!”

    魏征直接火力全开,虽然旧伤影响了一点他的声音,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气势。

    那气势,好像要当场把崔敦礼给吞了一样。

    他的这番话,直接让五姓七家的代表脸色变的铁青了起来。

    “魏征!”清河崔氏的崔仁师也忍不住了,出声反驳,

    “你休要血口喷人!我们清河崔氏世代以诗书传家,怎么容得你这般污蔑!

    新政本身太过严苛,地方官吏借着推行新政的名义对百姓敲骨吸髓,这才是百姓怨声载道的根源。

    陛下!

    臣恳请暂时放缓新政的推行,派遣公正无私的大臣去巡视各地,安抚百姓人心,查清事情的真相。

    如果一味用武力镇压,恐怕会适得其反,让天下人都与朝廷离心离德啊!”

    崔仁师终于说出了今日五姓七家真正的目的!

    拖延!甚至中止新政!

    一时间,朝堂之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

    李承乾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面的表演。

    就在双方争执的快要动手的时候。

    李承乾看向了在旁边站着的晋王李治。

    他微微抬起手。

    大殿之内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九弟。”

    “你昨天夜里说的那些话,每一个字都发自肺腑。褚爱卿已经把它们记录在案了。

    现在,当着满朝文武百官,还有太原王氏在京城的宗亲们的面,你愿意不愿意,再当众说一遍?”

    李承乾的这一问,让李治的身体明显的晃动了一下。

    当着太原王氏的面说出来?

    那自己今后还会得到太原王氏的支持么?

    终于,李治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站了出来。

    “臣弟李治,恭谨上奏陛下!

    昨天夜里听闻江南的叛逆大案,竟然牵涉到臣弟的母族太原王氏,臣弟内心如同被烈火焚烧,痛得撕心裂肺。

    但国家法度严明,江山社稷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如果太原王氏族中,真有不成器的子孙,犯下背叛朝廷、扰乱国家、勾结外敌的滔天大罪......”

    李治的声音哽咽了下,目光扫过了王然等人,

    “臣弟就算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也绝不敢因为私情耽误国家大事!

    这种叛国的大罪,必须依照国法公开严惩,以正法典!

    臣弟再次恳请陛下,彻底查办太原王氏!

    如果查到罪证,不管牵涉到谁,都要按照律法从严惩处!

    臣弟绝对没有半句异议!

    也想请舅家的宗亲们,以王氏百年积累的清名、以天下百姓的安危为重,主动清理门户,把带头作乱的恶人绑起来交送官府,以此证明家族的清白!

    要是还执迷不悟.....”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的时候,眼神之中只剩下了冰冷之色,

    “则国法如山,陛下当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臣弟绝无怨言!”(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不错,请把《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