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历三十年(公元1652年)8月19日,京城,公民球场。
盛夏的傍晚,阳光依旧热烈,却不再酷暑难当。坐落于京城南郊的公民球场,如同一只巨大的白色贝壳,在阳光下显得异常的光鲜。
这座耗时两年多、耗资巨万建成的庞然大物,拥有四万五千个座位,不仅是京城甲级联赛的核心赛场,也承办各类大型庆典。其底层环绕着大量出租的店铺、餐馆和纪念品商店,使得它在承办赛事之余,每年还能产生接几十万元的丰厚利润,成为京城新地标和赚钱利器。
此刻,球场内人声鼎沸,绿茵场上两支球队正在激烈角逐。一方是京城老牌劲旅,今年刚成功升入甲级的“锦绣球队”;另一方则是去年才成立的新军“声韵球队”。
徐绍、李旭这帮年轻人在学院时就是足球狂热爱好者,创办声韵商社赚到钱后,自然也顺应潮流,组建了自己的足球队。
凭借雄厚的财力,他们一成立就不惜重金网罗了一批有潜力的年轻球员和经验丰富的教练。虽然建队时间短,尚在丙级联赛摸爬滚打,但凭借“钞能力”,他们已是丙级联赛的头名,升级乙级几乎板上钉钉。这场与甲级队伍的热身赛,正是他们检验成色、积累经验的重要机会。
在视野最佳的观球台,靠近球队替补席的区域,锦绣球队的名誉主席张耀阳正悠闲地观赛。这些年京城优渥的生活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身形明显发福,面色红润。
他看着场上局势,声韵球队尽管拼抢积极,但在技战术水平和比赛经验上明显被锦绣队压制,半场结束时以两球落后。
“和这种技术差距明显的球队踢热身赛,能有多大锻炼价值?”张耀阳略带不解地对身旁兴致勃勃的朱由崧说道。
张耀阳融入京城的生活很快。他将部分积蓄投入京城房产。尽管元首刘永大力兴建“工匠坊”以平抑租金。
但他这些年推动对外出口,加大产业大发展,全国各地兴起一股兴办产业之风,京城更是发展迅速,几乎以每年增加一个工业区的频率来容纳这些越来越多的作坊。
作坊多了,需要的工匠也就多了,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工匠服务的人也就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吸引力巨大,每年有大量人口涌入京城,中产及以上阶层对改善型住房的需求持续推动着租金上涨,要不是有工匠坊以低廉的房租吸纳了几十万的工匠,京城的房租只怕涨得比物价还要高。
张耀阳做个“包租公”,也算是躺着抓住了一趟红利,他购买的这些房子租金比他预计的要高上不少。扣除需要缴纳的“资本利得税”后,虽不能暴富,却也有一笔稳定且不断增长的小额收入。
另一部分资金,他则投入了股市。与喜欢在天津卫证券交易所里追涨杀跌、频繁操作的朱由崧不同,张耀阳的投资策略极其稳健,甚至可称“懒惰”。他只购买那些他在新大陆时就如雷贯耳、根基深厚的大型商社股票,如“新大陆商社”、“南洋贸易商社”“天竺商社”,以及新近看好的“殷洲运河开发商社”。
他在股市上投入上万元,也只分散在四五只这样的大商社上面。这些股票价格高,波动小,但每年分红稳定可观。张耀阳只在分红日才会关心一下股价,平日几乎不看盘。
相比之下,朱由崧每周坐火车往返天津卫,在交易所里杀进杀出,他还鄙视张耀阳的投资策略,认为这是小富即安,不看商社的年报,不到期货交易市场看各地的物价,不观察市场的行情,不抓有潜力的黑马,只靠分红,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不过朱由崧拿出了他上学都没有的认真和专注来研究年报市场行情,想要抓住一个匹黑马,一次翻上几倍的利润,但却是普遍高开低走,忙忙碌碌一年下来,收益却往往不如张耀阳这“无为而治”的策略。
张耀阳还将一万元存入大同钱庄吃定期利息,这是他保底的钱,他从未动过。
而最让他惊喜的投资,却是这座锦绣球场。当初朱由崧拉他入股时,他还犹豫过,没想到球场运营如此成功,每年给他带来三四百元的分红,这其实不算多,但这座球场和球队名誉主席的身份,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利益。
他被崇文坊居民推举为县公民议员,还结识了顺天府知府,社会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认识的朋友也从京城的普通居民,变成了一些行业领袖,基层官员。
这让他对朱由崧这位看似滑头的老友,多了几分实实在在的信任,对球队的运营也变得更加上心。
张耀阳知道自己只是敢打敢拼普通人,幸运的捡到了一块狗头金才发财的,所以他很少折腾。而民朝这经济上行的“好年景”里,只要不瞎折腾,确实很难亏钱。
张耀阳这套“租金+股息+利息+分红”的组合拳,每年能稳定带来超过三千元的进项,这即使在藏龙卧虎的京城,也绝对算得上是高收入群体了。
当然,他偶尔也会对京城名目繁多的税收感到心痛,出租房产要交“资本利得税”,名下房产超过一定数量要交“房产税”,再加上每年高达二百六十多元的“个人所得税”,朝廷一年要从他这里收走超过五百元。每次缴税时,他都会暗自腹诽这地皮刮的比大明朝都要猛。
听了张耀阳的疑问,朱由崧呵呵一笑道:“老张,这话可就外行了。你知道对面球队什么来头?那可是咱们的金主,就为了踢这场热身赛,人家声韵商社可是实打实付了咱们这个数的‘出场费’!”他伸出肥短的五根手指晃了晃。
“五千元?”张耀阳确实被这个数字惊到了。光是请他们踢场球就花这么多,再加上租赁这公民球场的费用,对面真是挥金如土。
朱由崧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羡慕解释道:“声韵球队,你听听这名字,不耳熟吗?”
“声韵……难道是那个造留声机的声韵商社?”
“正是!别看人家成立没几年,可那是真正下金蛋的母鸡!听说每年利润不下百万!这赚钱本事,放眼全天下也是数得着的,真正的富可敌国!”
朱由崧感叹道,“把这样的东家服务好了,一年若能多安排几场这样的友谊赛,咱们球队的运营成本说不定都能降下三成!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稳当买卖!”
他随即又惋惜地咂咂嘴:“可惜啊,这声韵商社死活不上市。他家的股票要是能流到市面上,我老朱就是把老本全押上也心甘情愿!”
这场球赛算是个意外的惊喜,几天前,他侄女带着未来的夫君参加家宴,他也正好在场,看着夏完淳一表人才,双方交流不少。自己紫禁城演员的身份,又或者是10年老股民这样的身份,他也知道很上不了台面。
好在他还有锦绣球队主席的身份,于是他向着这个侄女婿,大谈球队战术,球队建设和管理的心得,自傲的告诉他,在自己的管理下,锦绣球队甲级联赛的球队。
夏完淳很钦佩,告诉朱由崧自己的商社也有一支足球队,只不过成立不久还在丙级联赛,他诚恳提出双方的球队举办一场热身赛,让他们的球队学习一番,了解一下甲级球队的实力。
朱由崧看在是侄女婿的份上,打算以个前辈身份教导这支新进球队一番,结果咣当5000元就砸了过来,他这才知道原来侄女婿是声韵商社的东家之一。
球场上,出于“金主”的尊重,锦绣队在确立两球优势后,下半场明显放缓了进攻节奏,更多地开始演练阵地战配合和防守阵型,射门次数减少,但传控更加耐心。
看台上的球迷们也乐得欣赏这种控制局面的比赛,助威声、歌声、笑声汇成一片,在宏伟的公民球场上空回荡。
顶层观赛包间。
包间内传来外面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元首刘永与大同社长徐晨并排坐在舒适的软椅上,面前的茶几上放着清茶与果盘。他们的目光追随着场上奔跑的球员。
刘永看着场上身披声韵队服、却明显有些跟不上节奏的徐绍、李旭和夏完淳三人笑道:“阿绍他们买来的这些职业球员,个人技术其实不差,但整体的战术配合生疏,默契不足。更要命的是他们三个东家自己非要上场,更拉低了球队的战斗力。”
是的,徐绍,李旭,夏完淳三个青年虽然是东家,但他们也穿上了球衣,踏上了球场踢足球,只是他们三人在学府的时候,还有一定的球技,毕业之后,一直忙于开商社,不管是球技还是体能都有所下降,他们的实力本就不强,又有三个拖后腿的战场自然呈现压着打了,好在这是一场热身赛,球员也没有介意。
徐晨端起茶杯,悠然一笑道:“球赛嘛,重在参与。能让他们离开办公桌,到绿茵场上出出汗,活动活动筋骨,锻炼身体,这就是最大的收获。胜负不必看得太重。”
刘永点头称是,随即转换了话题,语气变得郑重了些:“社长,今年是我们大同社成立三十周年。朝廷打算集结民朝各主要行省最优秀的球队,再加上南洋、中南,朝鲜,日本,琉球几个藩属国的代表队,凑齐三十二支劲旅,举办一场盛大的冠军杯足球联赛,作为三十周年的庆典活动之一。
预计在今年十一月于京城举行,到时候必是万众瞩目,全城欢腾。这开幕式的致辞,非您莫属。”
“大同社成立……三十年了?”徐晨微微一怔,眼神有瞬间的恍惚。时光荏苒,他来到这个世界,竟然已经整整三十个春秋了。
他下意识地环顾这球场的包间,望向窗外宏伟的球场和更远处京城隐约可见的楼宇烟囱。
三十年的努力,将这个原本停滞在明末的世界,强行推动到了初步工业化的门槛。然而,在他内心深处衡量,即便这里是当前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区域,其整体发展水平,恐怕也只及他记忆中那个时代的百分之三十。
一股淡淡的无力感掠过心头——只怕他有生之年,最多只能见证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全面展开,那更加波澜壮阔的第三次科技浪潮,他是无缘得见了。
但这丝低落的情绪很快被他驱散。他转回头对刘永道:“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啊。是应该庆祝一番,届时我一定到场致辞。”
刘永并未察觉徐晨方才瞬间的失神,他身体微微前倾道:“元首,正好借此机会,我心中有一个难题,思索良久,想听听您的见解。”
“但说无妨。”
“我大同社立社之基,便是要扫除帝制与封建,推动天下为公,发展产业,造福万民。几十年战斗下来,在神州本土已经建立了公天下的制度。
然而如今我们面临一个棘手的困境,即便我们支持各地的义军推翻了旧有的君主,但这些义军首领们,大多并非真心想要建立一个公民平等的新国家,他们往往只是想自己坐上那个宝座,成为新的皇帝、新的国王。安南的阮岳,便是活生生的例子,他这一称帝,让我们前期在安南的诸多投入和期望,几乎付诸东流。”
他忧虑道:“三天前,西班牙前线传来捷报,李国栋将军率领的远征军,联合伊比利亚联盟军,已击溃西班牙王国军主力,兵锋直指马德里,想必擒获腓力四世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胜利之后,难题才真正开始。西班牙远在欧罗巴腹地,无论从东方本土还是新大陆出发,都隔着两万余里的路程,加上西班牙多为欧洲人,我民朝绝无可能像控制新大陆那样,对西班牙实行直接统治。
更何况,西班牙乃至整个欧罗巴,有着数千万人口,其文明程度不低,能自造枪炮。我们若想强行统治,只会重蹈当年西班牙人在新大陆被土著人海淹没的覆辙,最终只能黯然退出。”
他最终道出了核心的担忧:“阮岳的称帝,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便我们扶持起来的力量,比如现在的伊比利亚联盟军,若没有强有力的制约和引导,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在赶走旧国王后,自己又建立起一个新的君主国?我们难道要在全世界不停地‘推翻皇帝’,然后眼睁睁看着新的‘皇帝’诞生吗?”
民朝从一开始就没有扎根西班牙的想法,即便是击败了西班牙国王,西班牙的政权还是要放给本土人的,这就是为什么远征军要组建伊比利亚联盟军的原因,他们最开始就是打算利用伊比利亚联盟军来统治西班牙,让其成为大同社的盟友。
但阮岳称帝却让刘永意识到,即便是他们支持的势力。但没有足够的力量限制他们,这些所谓的盟友未必会建立公民之国,更有可能走上老路,成为一个君主制的国家,这确是大同社难以接受。
徐晨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待刘永说完,他沉思片刻开口:“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今的世界,生产力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器轰鸣,铁路延伸,电报瞬息万里。这股力量,已经不是旧的封建制度所能容纳和组织的了。
唯有更先进、更能释放个体创造力、更能高效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制度,才能与之匹配,并驾驭这股力量向前奔腾。”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刘永:“任何试图逆这股大势而动的势力,无论他一时多么强大,称号多么响亮,最终都必将被这历史的洪流无情碾碎。
我们要做的,不是将过多的精力耗费在纠结某个具体的‘盟友’是否称帝、是否走老路上。他们若愿意顺应时代潮流,加入我们推动的进步事业,我们便欢迎,拉着他们一起向前。他们若冥顽不灵,固步自封,我们也无需被他们拖累脚步,更不必为此焦虑。”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看透历史的笃定:“关键在于,我们要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不断发展我们的科技、壮大我们的产业、完善我们的制度。同时,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团结那些真正志同道合者,汇聚进步的力量。
你要相信,当我们的工业品以无可比拟的优势涌入他们的市场,当我们的思想通过报纸、书籍和电报传播到四面八方,当普通民众见识到一种更富裕、更自由、更有尊严的生活可能时,那些还想关起门来做皇帝、维持封建旧秩序的人,他们的根基自然会动摇,他们的统治自然会难以为继。”
历史上的英伦三岛,不过几百万人口,只因率先开启了工业化,便能生产出占据全球近半的工业品,打造出一个日不落帝国,把几大文明古国给打残。
而今民朝拥有远超当年英国的人口、资源和疆域,全力推动的工业化,其必将释放出的能量,会比当年的英国强盛十倍、百倍不止!英国尚能用百年时间初步打碎全球的封建壁垒,以民朝之势,这个过程只会更快、更彻底。那些跟不上时代的封建君主,他们的下场也只会更加惨淡。
徐晨想了想道:“保持定力,专注发展,广交朋友,但不被盟友的内部选择所困。用我们创造的强大现实,去教育和说服世界。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
刘永听完这番话,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重新焕发出神采。(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