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时辰的时间,以街边妇孺的口齿,已经足够将消息传入李羿尘耳中。但是,他还是没有来……
为什么……
“混账王八蛋,小平安危在旦夕,你死哪里去了……”
———
杨老头很无情无义,收了钱,办了事,人却救不活,反倒将张扬子和崔平安撂在了院中。
生死不问。
虽然鲜血已经止住,但胸口的大窟窿很是触目惊心,崔平安苍白着脸,在张扬子的怀中,在一棵梨树下。
张扬子看着他,泪水不止,雪白的梨花随春风飘落。
春风悄悄,张扬子满脸血污。他哭着骂李羿尘不讲义气,说他在最关键的时候,竟然不来看小平安一眼。看看那个在大雪中救下的孩子,看看那个为了他提棍报仇的兄弟。
“去他娘的江湖义气!还当小弟,当什么小弟,兄弟都快死了,李羿尘你这混账到底去了哪里?!”
骂了一阵,张扬子感到无力,就紧抱着怀中的血人,缩在树下,蒙着春风,开始对崔平安说他们曾经的梦。
过去种种,点点滴滴,张扬子说了很久,说了很多。说着他们曾经的经历,有他们一起拿着木剑乱砍菜地,有他们私塾中的小打小闹,有他们在红尘客栈中一起吹过的牛,也有他们在兄弟落难时各自挺身的背影。说到后面,又开始说到没有,却本应该会发生的事。有入江湖后的英雄救美,有国难当头的侠之大者,有御剑乘风起,有踏雪轻无痕……
说到最后,张扬子轻声哽咽道:“小平安,你还记得吗?我说过,如果咱仨有人摊上事了,让小的活。李羿尘不在,只有我,我一定会让你活。”
“那座江湖,我就不去了。”
“我把我的心给你,你替我去。”
杨老头总还算有点良心,先出门找了口棺材,随后才提刀剜了张扬子的心,用秘法换给了崔平安。
人无心,不可活。
救人一命,就算想重换心脏,也已是回天乏术。张扬子性命嘎然而止了,终结在了那个黎明中。
天未亮。
私塾窗内,宛如泥塑坐着的诸葛孔明悄然睁开眼,三教合一,无论修为还是境界,他已立于世人之上,睁眼春风,万里雪融,道法自然,浑然无迹,一身道行,深不可测。
他目光远视,就见黎明之中,远处有星辰坠落,划破黎明。诸葛先生忍不住叹息一声。
身前棋盘,一枚白棋熊熊燃烧,顷刻间便化作灰飞。
“诸葛破境,不合时宜。我心有愧。”
冥冥之中,命数早有天定。纵然人生变化无常,如此结果,诸葛先生也早有所知。
奈何他肩有大任……
“少年之生死,我诸葛孔明决定不了,但尔等三番两次不择手段,休怪我诸葛孔明手下不留情。”
诸葛先生一步跨出,缩地成寸,转瞬之间便来到沧浪江上,一艘渔船之中。
正是渔夫之所在。
不溺舟,亦是渔夫一身道行之所在,其大道之根本,镇压渔夫于苦海之中的上古神兵。
此刻,渔夫正坐立其中,口中鲜血淋漓。
渔夫眼神阴冷,讥笑道:“诸葛孔明,你终究慢我一步。人我没弄死,心脏我却已经吞下,并且,没有违反小镇规矩,你能耐我何?”
“送你一份千年大礼。”
诸葛先生面无表情,抬手取出一枚玉制印章,放在船中,轻喝道:“斩,镇!”
话音落下,印章大放光彩,顷刻间笼罩这艘小舟。
整艘小舟顿时剧烈摇晃,通体浮现深蓝色道纹,随后又迅速崩溃,最终竟似无法承受,从中裂开一条惊心怵目的裂缝。
渔夫脸色骤变。
“你毁一人,我便镇你一千年,斩你的半生道业,毁了你的大道根基!千年之内,你渔夫便于苦海中沉沦反省,千年之后,自有人前来讨你今日之债。”诸葛孔明道。
渔夫脸色变换,忽地又阴冷笑道:“千年又如何,半生道业又如何,有了这颗心,千年之后我突破苦海禁锢,将纵横无敌,届时你诸葛孔明,在九泉之下也不只能眼睁睁看着?”
诸葛先生不语,抬指凭空一划。
指尖透露雪色锋芒,一股禁忌力量从中迸发,晦涩而神秘,起初只是一抹,而后竟扩张至三丈,宛如一柄利剑,随后脱指而出,倏然间,渔夫失神未曾抵挡,被狠狠击飞。
其胸口处留下一道深刻见骨的剑痕,血淋淋的,不曾愈合。
这招“弹指锋芒”,不过是世间修士最为常见的一招,旨在以自身大道之力凝聚为指尖一点,以达到出奇效果。
但诸葛孔明是何等人物?
三教合一,合道于天。
以他的大道凝聚而成,这一指,渔夫可算是终身“残废”了,虽不至于生死道消,但其“三花”再难聚顶。换而言之,渔夫此生此世,再也无法立身圣者之境,修道知人所梦寐以求的与天同寿,与日月同光,与他再也无缘!
可想而知,这对于渔夫是一种怎样的严惩。
这相当于断了他的修行之路。
“诸葛孔明!大劫将至,何以如此小肚鸡肠,一条乡间野命罢了,杀了便杀了,毁我大道作甚?就不怕天劫压顶时,抗不住那灭顶之灾?”渔夫彻底慌了神。
半辈子道业被斩尚可重修,但断了他的道根,影响何其之大。
修道之人不求长生,难道求正气长存?
诸葛孔明单手负后,施然道:“暗夜将至,亦不可舍去点滴光明。如此乱世,是我诸葛孔明之不幸,却非此间少年之不幸。”说到这里,诸葛孔明忍俊不禁,又道:“也罢,与尔等畜生言此道理,何异于对牛弹琴,与井蛙语海?倒是诸葛之过。”
诸葛孔明走出小舟。
“天地之大,望你好自为之。此乃诸葛最后加之于你的劝告,如若不听,未来便莫怪刀锋无情。”
渔夫报以冷笑,不以为意。
诸葛孔明到底还是要亲眼看看那个自己伸手就能救到的孩子,看看那个明明天赋异禀却就此夭折的孩子。
他一路走到篱笆外,望向梨树下。
看见一身黑衣染血却强忍不哭的崔平安把张扬子抱进了黑漆漆的棺材。
在崔平安旁边还有一人。
黑衣如墨,黑棺如漆。
诸葛孔明一眼看出此人来历,却明知故问道:“阁下便是白扬毕生之敌,名赫中洲的背棺客燕峥嵘?”
黑衣人没有看他,只冷冷道:“不错!”
诸葛孔明又问道:“你此次前来,目的就是为了收他为徒?”
黑衣人道:“不错!”
诸葛孔明目光一凝,说了句他不该说的话,道:“在阁下眼皮子底下,徒弟的朋友死于非命,以阁下的手段,救人何其轻松,那么阁下又为何非要见死不救?”
黑衣人道:“他朋友死了,与我何干?”
听到这,诸葛孔明瞧了崔平安一眼。见崔平安面无表情,诸葛孔明只得叹息一声。
明话不能说,暗话听不懂。
诸葛亦无奈。
只怕崔平安懂而装不懂。
那便是天王老子也劝不动的了。
崔平安用尽力气背起棺材,燕峥嵘用藤条帮他绑住。
“崔平安,何不去见见他?”诸葛先生道。
“路有殊途,道不同归。相见不如不见。”崔平安站起身来,面无表情。
“此路非走不可?”
“我只有这条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