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晋省光复

    纵观整个华北战场,完全是一边倒的局面。

    23号下午2点40分,四纵1支队攻破横岭关,进入垣曲盆地,与多田骏留下断后的37师团残部、以及独立混成第16旅团接触。

    而此时多田骏的渡河准备工作还没完成。

    渡河得有船啊,再不济也得有个筏子,否则除非鬼子们一个个全都变成浪里白条游过去。

    而鬼子收集到的船只远远不够,只能临时砍木头制作筏子。

    他也不是不想从焦县、武陟方向突围,突不过去啊。

    除了攻打邯郸的二纵,师长手里还有三个纵队外加一个炮纵,一开始35师团回援焦县,当场就另一个旅长指挥一纵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等到剩下三纵、七纵、以及炮纵到位之后,那是把这一线给堵得死死的,不仅如此,还在不断朝前推进,缩小包围圈。

    当旅长那边打到垣曲的时候,师长这边已经将战线推到了沁河边上。

    至此,多田骏十几万人被堵在这一片长100多公里,宽不到30公里的狭长区域,北面的山区还有98军等部队,南面黄河对岸又有国军堵着。

    相对而言,肯定是强渡黄河简单一些,毕竟对岸的国军没有八路军这么凶悍的战斗力。

    而在其他方向,下午3点50分,太原被攻破,在城内潜伏的特战队员以及地下组织的帮助下,攻城部队仅用6个多小时就肃清了城内的鬼子。

    当晚11点,太原光复。

    同样,东面的邯郸、石门也在当晚光复。

    20师团都被打散了,溃散的途中少说被打死了万把号人,当时接到命令成功撤到石门城内的,撑死了一个联队。

    到后来也由七田一郎带着从城东突围了出去,说是往定州方向逃窜了。

    直至24号凌晨5点时分,大同、朔州、定襄、忻口等地也先后宣告光复。

    仗打到现在,八路军算是完美完成了作战预案上第一阶段的目标。

    第二阶段,就是针对多田骏所部主力的歼灭战了。

    就是没想到多田骏会那么果决,果然人逼急了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他居然敢强渡黄河。

    他也算是长记性了,没让手里的重炮跟八路对轰,而是全部调到黄河沿线炮击对岸的第3集团军防线。

    沁河沿线则是由35师团残部和21师团防守,西面垣曲到济源之间的连绵群山,虽然只有两个混成旅团防守,却极大地阻碍了旅长的进攻步伐。

    25号下午,41师团先头第237联队的一个大队,在鬼子炮兵的掩护下,成功登上黄河对岸,虽然攻上滩头的时候,他们自己也被自家炮弹炸死了不少。

    就这样,鬼子着急忙慌的渡河,师长和旅长两头夹攻。

    等到27号中午,得到补给的师长突破沁河防线,打到温县城下,这时候多田骏才渡过去3万多人,即41师团,和36师团一部。

    可惜鬼子的军官都没怎么死,部队没乱,所以没出现争相竞渡的场面。

    绝境之下的鬼子还真就爆发出了凶悍的战斗力,哪怕重火力都被丢弃在了北岸,却还是让他们突破了第3集团军的阻碍,转道向东进入了黄泛区。

    至于能不能走过去,就看他们的命够不够硬了。

    这时候多田骏又抖了机灵,让滞留在北岸的部队,向国军投降,以期之后能将这些俘虏换回来。

    投降八路,那到时候换回来的都是高呼反战的家伙,那对鬼子军队的破坏力,简直比八路还强!

    当时师长就很犯难,但是旅长可不管那么多,你不向我投降,那就不是我的俘虏,然后直接让重炮第四旅对着鬼子的聚集地开火。

    再等到7月31号,滞留在黄河北岸的鬼子被全部歼灭,这一战终于宣告结束。

    从21号夜里开打,10天多的时间,光复整个晋省,歼灭日军超过25万人!

    并成建制消灭日军第21、33、35、37、39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3、9、16旅团,并重创第36、41、20师团。

    自身伤亡方面,国军相对比较惨重,总计付出了45000多人的伤亡,光14集团军就伤亡了近2万人,被毒气弹就熏死了好几千。

    另外其他方向的八路军兄弟部队伤亡也比较大,反倒是担当绝对主力的八路军七个纵队,得益于防弹背心,受伤的比较多,但阵亡人数仅4000余人。

    很多也是毒气弹熏的,当时得知多田骏要强渡黄河,着急合围,师长和旅长两边都没等到防毒面具送到,就开始压缩包围圈。

    但对比获得的战果,这依旧是大胜!

    可以说经此一役,华北攻守易形!

    除非鬼子大本营能再调10师团过来。

    也多亏了之前对于新装备的保密,抗大分校的装甲兵训练基地,围墙砌得老高,别说人了,狗路过都不准停留超过3秒。

    接着又趁着多田骏进攻中条山的时候,借着部队的快速机动能力,给予其致命一击。

    否则在鬼子准备完善的情况下,想要达到这样的战果,没有一个月的时间,不付出几万人的伤亡根本不可能。

    同时还得多亏老王又送来的大量弹药,现在师长麾下的部队,打起来爽是爽了,但弹药消耗也跟泼水似的,打到25号,就有点跟不上了。

    要不然师长也不至于27号才突破沁河防线。

    而对于王嘉恩,六纵打下石门,以及帮助兄弟部队攻占太原,使得铁三角、老赵、张大彪、周卫国、和尚等所有人的命运轨迹发生了扭转,给他带来了1700点的气运值收益。

    大丰收,皆大欢喜!

    当然后续还有得扯皮,就比如晋省的归属问题,严长官肯定要说上几句。

    再就是山城对于八路军这一仗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肯定也会搞事情。

    同时鬼子都发明码电报向山城投降了,你还开炮,啥意思,是不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当然这些事情,跟王嘉恩没啥关系,接下来他的任务,就是会见那些列强代表。

    李家沟的东西也已经搬完,都搬到了水泉,期间副指也来过一趟,看到大量的工业设备,他开心地合不拢嘴。

    又进成家湾找到王嘉恩,两人聊了一会儿。

    然后让老李将那些设备什么的全都搬到太原,说是到时候理工大学、抗大等学府,也会一起搬到太原。

    这也是上级经过讨论之后的决定。

    叮嘱了一番后,副指便回和县了,当时正打仗呢,他得待在指挥部。

    得益于特战队炸掉了鬼子的两个机场,后续鬼子调到保定机场的那些飞机,也没来得及在物资搬运的时候过来轰炸。

    飞机不是调过来就行了,一应的航空炸弹、油料之类的,全都得有,之前保定、北平等机场储备的物资,全让多田骏带到运城、新县两个机场,然后让特战队全祸祸了。

    另外王嘉恩放物资的时候,特意将那些诸如发电机组配件、炼铁高炉之类的重型设备放在了外侧,所以第一时间就将最为重要的东西都运了出来。

    百万吨级的炼钢厂,在蓝星上已经是“作坊”级别,要强制淘汰的。

    然而到了这里,简直就是巨无霸。

    要知道这个时候鬼子的粗钢一年总产量也在680万吨,至于我国,战前4万多吨,现在连1万吨都不到。

    再说回那些设备,只要能顺利投入使用,那么绝对能给根据地打下一个坚实的工业基础。

    要知道当年奉天兵工厂,里头也才3000多台设备,后来鬼子扩大产能,设备总数才达到了5000台。

    而王嘉恩带来的,除了8000台机械加工设备,还有好几座厂子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不错,请把《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