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聚集在一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巨大的岩石裂缝上。裂缝中闪烁着金属光泽,仿佛隐藏着什么东西。
他们推测,这可能是某个外星文明留下的遗迹,或者是地球历史上未曾发现的科技痕迹。
在廖咫路的指导下,他们尝试开启这个裂隙。他们先进行扫描,确定了裂缝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他们用铁锹铲开裂缝,露出一条狭窄而深邃的通道。光线照进去,照亮了一段看似由未知材料制成的阶梯,直通向黑暗的深处。
简大翎决定作为先锋,携带必要的探测设备和防护装备进入通道。他们的任务是初步探索环境并确保安全。廖咫路则留在外面,监控情况并分析通道内的数据。
他们在黑暗中前进,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触发未知的陷阱。通道内部的温度适中,空气循环良好。
突然,他们遇了一个转折点,通道在此分成了两条岔路。简大翎启动了照明系统,照亮了两条不同的路径,每条路上都有刻度标记。他们决定先沿第一条路深入,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与此同时,廖咫路在外部紧张地分析数据,试图解析通道的结构和用途。他们注意到,通道的材料似乎能够吸收和转化能源,可能是为了维持内部设施的运行。他们推测,这可能是一个外星生物或文明的能源储存和传输系统。
然而,就在他们沉浸在思考中时,通讯器信号开始不稳定。他们似乎遇到了某种干扰或者故障,让简大翎和廖咫路心头一紧。
继续沿着倾斜的裂缝进去,是个管道。
这不知道是什么金属,锈迹不很多。
管道门是开着的,进去后墙上几个符号。爪型文字。就是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四周放着一些恐龙雕塑,面向不同的方向。
他们手中的探测器不断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前方模糊的景象。突然,他们注意到通道壁上出现了一些奇特的印记——深深刻痕,形状似爪,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优雅。这些爪印犹如艺术品,排列有序,似乎隐含着某种信息。
他们立刻停下来,仔细观察这些神秘的爪印。他们发现爪印的间隔和深度显示出一种规律性,仿佛是一种坐标或者序列。用笔记下这些细节,试图通过数学模型来解码这些图案。廖咫路使用扫描设备,想通过分析,发现墙后可能存在的内部空间。
他们和邹鹤珍说,希望她能提供语言学上的解读。
邹鹤珍看到图像后,眼睛瞪得圆圆的,她想,这些爪印并非生物的自然痕迹,更像是某种高级文明的符号。她开始对照这些标志,寻找相似之处。
廖咫路根据邹鹤珍的反馈,猜测这些爪印可能和导航系统或通道的控制装置有关。
管道前面是个门,旁边有按键,爪型文字,面积都很大。
廖咫路说:“这是要输入密码吧。不是阿拉伯数字,是其他语言文字。”
简大翎说:“这个不好猜,不知道有多少位。”
邹鹤珍说:“对呀,这也不知道一个一个试,要试到什么时候。就好像密码锁。密码锁如果是有4位的话,那4个接近一万次。这是对于10进制数来说是这样的,也不知道这里是有多少进制。”
这里是有5×5的按键。
简大翎说:“你数学好,你来算算。”
邹鹤珍说:“这还用算吗?简直就是多的不计其数了。比如说就是以输入其中4位。C(25,4)=25!/(4!*21!)=325.”
简大翎说:“你算的不对吧,难道只有325种可能?就算是只有4个格子,那都有1万种可能了。这个是有25个格子。”
廖咫路说:“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排列问题,注意不同的顺序被视为不同的种类。我们要从25个数字中选取4个数字,并考虑它们的所有可能排列。排列的计算公式是:P(n, k) = n! / (n-k)!,其中 n 是总数,k 是要选取的数字数量。在这个问题中,n=25(总数为25个数字),k=4(我们要选取4个数字)。因此,可能的排列数量为:P(25, 4) = 25! / (25-4)! = 25 × 24 × 23 × 22。计算结果为303600,所以,从25个数字中选取4个数字,并考虑所有可能的排列顺序,总共有 303600 种可能。”
简大翎说:“那可就拉倒吧,这得试到猴年马月。”
邹鹤珍说:“肯定是有谁把东西放在里面了。但是过了很长时间,这地方都被损毁了。”
简大翎说:“这周围是不是应该有些什么提示?”
孟帧启说:“那就试试吧,按照四周的雕塑的方向。”
是分别向左,向前,向右,向前。
邹鹤珍看看爪型文字,就是爪印向着不同的方向。
也只有这个提示了,然后就输入试试。
门果然打开了。
前面还是一些通道,一些门。旁边有一些屏幕,但是没有打开。门边仍然是有按键。但是这次按键上的内容和上次不一样。
邹鹤珍看看爪型文字,圆圈里面有爪印,圆圈里面没有爪印。
虽然上次提示是雕像,那么这一次提示应该是屏幕。
廖咫路说:“这次还是看它们的方向吗?”
邹鹤珍说:“那要是根据方向的话,应该是有的向左边,有的向右边。”
简大翎说:“怎么办?”
邹鹤珍说:“你就按照方向先试一试。”
在这个大型的键盘上,选择向左向右的按键按下。但是门没有动。
廖咫路说:“这个屏幕也没有开,你说这原来是不是有电的时候,屏幕是打开的,然后里面有什么内容,现在屏幕没有开,也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廖咫路仔细的看了看屏幕,然后试着把屏幕取下来,看后面有没有电线。但是屏幕是嵌在里面的,也没有取下来。他用探测仪器看一下屏幕后面有没有东西,但是后面也是实心的,没有空洞。
邹鹤珍说:“你说这屏幕原来是不是点亮的?”
廖咫路说:“你看看这屏幕的材料。”
邹鹤珍说:“我看着屏幕材料挺光滑的。”
一般使用的屏幕,用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液晶。它的工作温度为-20°到70°。特点是自身不发光只透光,因此需要背光板,色彩显示比较的准确。目前LCD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手机大部分都采用LCD屏幕。此外,LCD中还包括TFT、IPS等技术。OLED是Or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缩写,意为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制作屏幕时,还会使用到一些特殊的玻璃或亚克力材质作为保护镜片,覆盖在显示屏和触控屏上,主要起保护作用,防止屏幕被刮伤。
邹鹤珍说:“你能看出来这是什么材料吗?”
廖咫路说:“看不出来,上面挺光滑的,类似像一种玻璃的物质,即使是有屏幕功能的东西,也是在造成玻璃后面。”
邹鹤珍又看看键盘上的符号,有的有圆圈,有的没有圆圈。那不是指方向,而是指有和无。只有两边墙上有的位置有屏幕,有的位置没有屏幕。
于是就按照有屏幕和无屏幕的顺序来按这些按键。
门打开了。又进入下一个房间。
廖咫路说:“你挺可以啊,我就研究这些公式,研究材料,看了半天。还没有你解决问题的效率高。”
邹鹤珍说:“术业有专攻,我是研究符号和文字的。”
房间旁边有两个植物的立体图。其中一个就像是藤蔓,另一个像是树上盖个房子。
邹鹤珍看看门旁的按键。分析了一下上面的符号。虽然说是爪型文字,但从远处看,像是一些森林里的动物。包括兔子,羊,狼,蜘蛛,蛇,猪等。
那么根据刚才的经历,这些植物对哪些动物有过影响,就主要是一些有毒的动物。它利用了这些动物的毒素。
选择了蜘蛛,蛇等图案之后,门打开了。
接下来的房间里。有一些图案,是一些连续的文字。
文字旁边还有一些图片,恐龙,植物,战甲,飞船。
也许是介绍那个时代的动物,植物,科技。
邹鹤珍用照片记录下来。
在动物、植物、科技图案附近。按下对应的文字。门打开。
但是前面没有路了。全是泥土。看来是地壳变化,将这金属房间给折断了。
可以想象,很多年前,飞船静静地停泊于地面之上。表面覆盖着斑驳的岩石与稀疏的植被。飞船的银色外壳,在初升的太阳下闪烁着微光,仿佛是时间长河中一颗遗落的珍珠。
岁月如梭,转眼间,数百万年的光阴悄然流逝。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地壳经历了无数次剧烈的运动,从微小的震颤到惊天动地的板块碰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重塑了这颗星球的面貌。
起初,地壳的微小变动只是让飞船周围的地面出现了细微的裂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裂痕逐渐扩大,交织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络,将飞船缓缓包围。金属与岩石的界限,在地质的巨力下变得模糊不清,飞船底部的固定装置开始松动,发出低沉而悠长的声音。
数百万年的风雨侵蚀,加上地壳深处涌动的热力,使得飞船的金属外壳开始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原本坚固的合金,在时间的腐蚀下变得脆弱。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伴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飞船的一个金属房间,在地壳的一次剧烈震动中,不堪重负,断裂开来。
断裂的金属碎片如同流星雨般散落,溅起一片片尘埃与碎石。房间内,设备被无一一拆解。而飞船的主体,虽然依旧屹立,却也布满了裂痕与伤痕,成为了这颗星球上又一个纪念碑。
随着他们深入通道,通道内传来了一种异样的寂静,只有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回荡。那神秘的爪印成为他前行的动力源泉。突然,通道的地面开始震动,仿佛在回应他们的到来,那是一种预兆,还是自然的反应?
他小心翼翼地调整步伐,探测器的灯光在前方摇曳,映照出一块块断裂的飞船残骸。那些飞船材料坚韧异常,但在岁月和地壳运动的双重摧残下,已经支离破碎。
廖咫路眼中的忧虑交织着期待。那断裂的飞船就像一个历史的断片,诉说着曾经的星际旅行与失落的文明。
邹鹤珍想,爪印中的几何形状和频率暗示了一种能量波动模式。这可能意味着,每个爪印代表了特定的能量输出或接收指令。她考虑到一些可能的翻译模式,希望这使他们离解读谜团更近一步。
在他们深入的过程中,通道的折断处越发明显,前方的路并不平坦。他们谨慎地避开碎片,继续探索。忽然,一道微弱的光束从飞船内部射出,直指前方,那是一扇隐藏的舱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