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继续向下,看到一些残破的东西。好像是一些船体漂浮在中间。上面有一些石头挡住,并没有继续上浮。中间可能是有一些空洞,给他提供了一些浮力。
谭奔蛟控制机械手去收集一些材料,但是抓了半天并没有抓到,上面比较光滑。
这片海底隐藏着许多船只的残骸。这些残骸可能是由于海难、战争或其他意外事件而沉没的。包括商船、军舰、潜水艇和飞机。
深海环境中的水压和温度可以防止腐败和生物侵蚀。许多残骸都被覆盖着海洋生物,如珊瑚和海藻,看起来更加神秘和壮观。
再继续下潜,看到了更大的一些船体。但是估计都是近代现代的船只。
再继续向前面探索。在一群残骸的中间,有一个膜状的东西。
他控制潜水器慢慢的前进,最后到达了这个薄膜,逐渐的钻入进去。
进入这个空间之后,看到还是有一些小型的残骸。
廖咫路说:“我看这里的压力远远小于其他深海地方的压力。”
谭奔蛟说:“是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起到的效果?”
那就是说上面海水的力量并没有压在这一层的海水上,那么中间就相当于有一些支撑物挡住了上面海水的压力。
就好像是一杯水。中间放了一个隔板,把上面的水全都挡住了,那么这样下面和上面之间会有一个空隙。如果没有空隙,即使是下面和上面完全连接,但是上面的力量并没有直接压在下层。
难道是刚才经过的那种滤膜,难道是滤膜把上面的水的压力全部都顶住了?
海底的石头洞隐藏在海床上。由坚硬的岩石和礁石构成,形成了许多洞穴和通道。
进入这些石头洞时,发现它们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洞穴内部是阴暗潮湿的,没有阳光进入。一些洞穴有着天然的石笋和石柱,它们在数百年来由地壳力量和水的力量形成。
在这些洞穴和通道中,有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岩石表面上生长着各种颜色的珊瑚、海绵和海葵。小鱼和其他海洋生物在洞穴的缝隙中游动。
在控制潜水器探索海底的石头洞时,谭奔蛟格外小心。洞穴内部可能布满了尖锐的岩石和突出的礁石,可能会对机器造成伤害。
他们先向着前方的主要的通道前进,然后前面出现了两个分叉口。
孟帧启说:“我们试得标记一下吧,能不能够记住从哪里来的?”
廖咫路说:“你说的对,在分岔口的地方是要留一个标记。”
谭奔蛟控制机械臂在左边间墙壁上画上了11。
廖咫路说:“你这里是怎么标记的?”
谭奔蛟说:“这是第1个分,岔口第1个1表示第1个分叉口,然后画一个一表示从第1个分叉后向左边第1个洞前进。如果又回到这里走第2个分叉口,我们就写上12,标识检查第2个分叉口。”
廖咫路说:“好吧,这也是一种方法。”
“那就先看看第1个分叉口吧。”
孟帧启说:“咱们这个机器的电力能够跑多远?”
谭奔蛟说:“跑一天没问题吧。”
他们开始向第1个分岔口前进。然后进去之后看到前面还有很多个分叉口。
廖咫路说:“然后就一个一个检查吧。”
他们就一个洞口、一个洞口的检查,但是很长时间并没有回来到做标记的地方。
因为洞口很多,但是洞口都是一个分叉,后面继续有很多个分叉,一直在向前走。
孟帧启说:“咱们这是在绕圈子吗?还是在一直向前走?”
谭奔蛟说:“应该是一直向前走,我在墙壁上并没有看到有什么标记。”
孟帧启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往回走了吧,这前面一直没有头啊。”
谭奔蛟说:“那就先往回走看看,能不能看到墙上的标记。”
他们下回走到前一个分岔口,看到墙上是有标记。
廖咫路说:“那现在怎么办?还要继续往前走吗?”
孟帧启说:“你先画一下大致的草图,标记一下这里的立体空间。”
谭奔蛟说:“这个机器的定位系统也可以辅助绘制自己的立体地图。”
孟帧启说:“你先看一下机器的这个画的立体地图。”
他看了一下地图说,“是的,我们是一直在向前走,这的分叉也太多了。”
孟帧启说:“要不然我们放置一些小型的水下机器,继续向前探路。”
谭奔蛟说:“这是个好主意。多个机器,同时探路效率也高一些,他们可以同时检查不同的分叉口,还可以向前面再继续跑很长的距离。”
他同时释放了三个水下机器,也就是三个小型的自动潜水艇。他们分别向不同的分叉口跑去。记录的立体地图再传回来。
等了很长一段时间,几个小型的潜水艇,陆陆续续的回来。并且将立体地图传回来。
从地图上来看,其中的一条道路可以通向一个新的空间。但是其他的道路,最后都是到达一个死胡同。
孟帧启说:“那就沿着这条道路向前走吧。”
然后谭奔蛟控制潜水器沿着导航指示的这条路向前走,前面变得宽阔了起来。
突然,原本平静的海底沙地上,不知从何处涌起了一串串细小的气泡,它们起初只是零星地冒出,如同海底调皮的小精灵在吐着泡泡。然而,仅仅片刻之后,气泡的数量便呈几何倍数增长,形成了一股汹涌的气泡流,从海底深处急速上升,正朝着潜水器所在的方向呼啸而来。
有的气泡小,有的气泡大。
尹蘩霄说:“注意避开垂直上升的空气泡,因为这可能是来自洞穴内部的气体,有时会危及生命。”
谭奔蛟在尽力躲避海底冒出的气泡的攻击。潜水器会根据水下声纳系统检测到的气泡形成的地点和方向,也自动地提醒出现这些危险区域。潜水器的导航系统会进行精确计算和调整,以避免和气泡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潜水器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利用雷达系统监测周围的水流,并相应调整自身的移动速度和方向,以适应水流的变化,避免被气泡的冲击所影响。潜水器还可以改变深度、潜水的角度和方向,以尽量规避气泡的路径。潜水器还利用自身的避障设备和传感器来提前感知到气泡的存在,从而及时采取行动。
谭奔蛟来控制潜水器。他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地舞动着,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不断变化的各项参数和实时传回的影像。随着深度的增加,周围的光线愈发昏暗,压力表的指针也稳步攀升。
谭奔蛟的心跳陡然加快,额头上瞬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深知这些气泡的威力,一旦潜水器被卷入其中,强大的水流和气泡的冲击力极有可能破坏潜水器的平衡和设备,导致任务失败,甚至让这台昂贵的科研设备沉没在海底。
他的双手在控制面板上快速而精准地操作着,启动了潜水器的应急规避程序。推进器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开始调整潜水器的姿态,试图避开这股可怕的气泡流。
气泡流如同密集的炮弹,带着巨大的冲击力向上涌动。潜水器在气泡流的边缘摇摇欲坠,谭奔蛟感觉自己的身体都随着潜水器的晃动而剧烈起伏。他紧紧咬着牙关,不断根据气泡流的动态调整着潜水器的航向和速度。
谭奔蛟操控着潜水器左冲右突,时而急速转弯,时而紧急制动,与气泡流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潜水器的一个推进器甚至被气泡流的气流轻微刮到,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
他凭借着多年的操作经验和敏锐的直觉,在复杂的地形和汹涌的气泡流之间寻找着一丝生机。终于,在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周旋后,谭奔蛟发现了一个狭窄的海底裂缝。裂缝周围的气泡相对较少,水流也较为平缓。
谭奔蛟毫不犹豫地操控着潜水器,朝着裂缝的方向俯冲而去。在进入裂缝的瞬间,气泡流被狭窄的地形阻挡,速度明显减缓。谭奔蛟趁机加大推进器的功率,驾驶着潜水器迅速穿过了裂缝,成功摆脱了气泡流的追击。
潜水器终于脱离危险区域,进入一片相对平静的海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