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施公传承:阴符经·九天击九地!

    “是你!”

    “你竟然契合了.九天玄女娘娘???”

    匆匆见过阿绡一面的陶师兄、曹师弟第一个认出了她的身份,顿时大惊失色。

    龟山书社一方的人马也跟着一片哗然,不少了解书中世界《忠义水浒传》的成员更是面如土色,两股战战。

    领头的罗真人抬头看去,只见来人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蓝田玉带曳长裾,白玉圭璋擎彩袖。

    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环;唇似樱桃,自在规模端雪体。

    犹如王母宴蟠桃,却似嫦娥居月殿。正大仙容描不就,威严形像画难成!

    可不正是忠义水浒传中的战力天花板,不对,应该是由她制定天罡地煞座次排名的九天玄女?

    在这一方书中世界中,若说罗真人是山下第一,那是因为他没有遇到山上的张天师,和天上的九天玄女!

    而只要看一眼此时宴云绡冷绝艳绝,高贵出尘的样子,谁是正派,谁是反派便一目了然了。

    她坐于云团攒成的九龙床上,将手中白玉圭璋朝着罗真人陡然掷下。

    拖着长长的七彩尾迹化作流星又急又快。

    “山人,小心!”

    其他人恨不得再生出两条腿,连滚带爬地逃走,站在凤洲山人身边的高仁却一个箭步冲到了他的身前,猛然张开了双手挡住白玉圭璋去路。

    只是眼中闪过一丝谁也没有发现的狡黠,心中暗道:

    ‘好机会!’

    世间厌胜之术泛滥,生辰八字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秘密之一。

    别人不知道高仁是极为稀有的【官杀攻身格】,难道他自己还不知道?

    就算以前他只是个凡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经历过这么多次意外事件之后也早就发现了不对劲。

    指望一个在【青衣号】上通过对倭语“神翻译”跪地求饶逃得一命的翻译官,一下子就摇身一变成了忠臣孝子,那显然是想太多了。

    一次次忠肝义胆其实都是只属于翻译官的表演时刻。

    果不其然,凤洲山人见状大为感动,心头升起一丝欣慰,不忍此等忠孝之人殒命如此,一把将他推到一边。

    下一刻。

    嘭!

    早已死死锁定目标的白玉圭璋正中罗真人脑门。

    想象中的脑浆迸裂的情景没有发生,原地升起一团烟雾,露出一颗碎裂的葫芦。

    罗真人完好无损地出现在三丈开外,对刚从地上爬起来的高仁欣慰地点了点头: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儒家讲究忠孝,我门下一众门人里你在此道上当为翘楚。

    老夫今日便破例赐你表字.精忠,高仁,字精忠,再收你当个螟蛉义子罢。

    改日老夫助你兼修儒道,由你开创西洋家一脉定能光大我家门楣。”

    旁边的曹师弟哀叹:这个师门实在是难混。

    前面有一个过目不忘办事得力的师兄,刚刚得了师父衣钵传承,后面还有一个甘愿舍身为人,嘴甜忠心的“义子”紧追不舍。

    他身上“家父闽州提学”的唯一优点实在是没有太强竞争力。

    不过现在可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他眼珠乱瞟随时准备脚底抹油。

    显然对自家师父没有多少信心。

    “师父实为当今文坛后七子之一,又称绍治七子,自从十三年前的绍治二十七年便已名声大躁,是毫无疑问的文坛领袖之一。

    别看他自称老夫,实际上连四十岁都不到,【儒士】、【家】兼修,还能达到四品,毫无疑问乃当世人杰。

    后七子共同评选了当世‘四大奇书’:《史记》、《庄子》、《西厢记》、还有这本《忠义水浒传》。

    《史记》是正史,《庄子》是道家经典,《西厢记》是杂剧,只有《水浒传》是一本通俗。

    在当今文坛其实不入流,这本书却能与《史记》和《庄子》并列,已经足以说明其影响力。

    此方《忠义水浒传》几乎是家一脉最强的书中世界,九天玄女的力量上限定然极高。

    纵使师父是四品家,还有罗真人的身份,也未必能敌过这等强敌,我得赶快跑。”

    在此时的文坛评选中,《忠义水浒传》还只是奇书而非名著,奇书可以当作消遣,而名著却是真正的经典。

    只要儒家当道,这种文学载体就永远不可能变成名著。

    凤洲山人不清楚自己的弟子在想些什么,他自有依仗,却不会被一个故事里的角色就给简单吓住。

    拔出背后法剑,踏步成坛,口中诵咒:

    “北帝之宫,主帅天蓬。力士使者,速至坛中。令叩急速,雷吼雷奔!急急如律令!”

    四品职官体内的“泥塑神胎”已然逐步完成装脏,获得了鬼神之基。

    他们的肉身就是法庙坛城,举手投足便能发挥出堪比普通中三品开坛后的伟力。

    呜呜呜.

    场中飞沙走石,伴随着道道金光亮起,整整一千位身高近丈的庙军鬼卒【黄巾力士】应召而来。

    手握刀枪剑戟自然形成左、右、前、中、后五色五方战阵。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弟子罗贯中曾经都是张士诚的幕僚,是人间少数真正参与过群雄逐鹿,争夺社稷神器,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家】。

    云蒙帝国崩溃,当时保留在朝廷手中的兵道密卷自然落入了各家诸侯手中,造就了一大批战术名家。

    施耐庵、罗贯中自有几分遗泽留下,纵使手中没有兵道密卷,在这一方世界里也自成军阵。

    凤洲山人在这本书里确实称得上神通广大。

    “杀!”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黄巾力士脚下腾云冲天而起,就算对面是九天玄女也要将之撕成碎片。

    阿绡却先是垂下异色眼眸,看了一眼浩渺水泊对面。

    目光在自己的故友龟灵娘娘身上停留一瞬便飞快掠过,然后就定格在了许久不见的“西门大官人”王澄身上。

    “小澄子,短短两月不见,你实在是出乎姐姐我意料之外。”

    此时看他身上的气象竟觉得有些耀眼。

    采珠女的晋升科仪是【慧眼识珠】,要从一群假装成珍珠的鱼目中选出真正的“珍珠”加以培养。

    可以去水中灵脉采取真正的宝珠,以质量和数量取胜,但只与死物交往,此为中乘之法。

    也可以以人为珠,呵护、培养、哺育、雕琢,从米粒之光、萤火之辉造就流云皎月!大日煌煌!

    此为上乘之法。

    相术之中望气容易,观人最难,以人为珠得到的回报自然也最高。

    同时,她的第二法位天班职官【龙胤】的科仪恰好也与之契合,聚人心、采蛟龙气和汉始皇帝王神炁,当以人为珠时,这些回报全都有。

    所以当初在郑重考虑,如果王澄要她甲字库里的三百八十二万七千六百六十八两又三十二文钱的嫁妆、三十箱珠宝首饰、闽州治的十万亩良田、一百一十五斛珍珠.该怎么办的时候,就已将同类王澄视作了自己手中唯一的那颗明珠。

    毫不犹豫就将蛟蜕所化的那件贴身小衣送给他炼法。

    当时,依旧有一点小财迷的龙女,还给自己找到了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这都是‘慧眼识珠’必要投资,以后小澄子全都能帮我赚回来。”

    她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颗一开始的米粒之珠只用短短两个月,就真的变成了采水人的二代太阳!

    成了天下有数的至宝。

    就在东海国二次立国,王澄成为靖海王的瞬间,她这具蹉跎多年也积累多年的转世身,便顺利晋升为了五品【采珠女】。

    而不是王澄一直以为的六品。

    意外惊喜之下,搞得连云绡都想跟着那些得到消息的疍民一起高喊:“忠诚”了。

    只是阿绡遥遥与同样抬头朝她看过来的王澄对视时,不禁想起了之前老父亲跟她说过的话。

    还有三个哥哥捂着屁股对老父亲宴公喜怒无常的血泪控诉。

    一张精致清冷的脸蛋上也忍不住多了一丝异样的波动,这种感觉对她来说十分陌生,连忙移开了视线。

    王澄不知道老王的所作所为,以真鬼神之身对他的终身大事发起了神助攻,还在庆幸这位强援来的足够及时。

    “阿绡姐姐竟然成了九天玄女。

    我就知道她的画风始终稳得一批,不似人间女子只有仙女才能配得上,关键时刻也绝对靠得住。

    所以我说过很多次了,其实我根本不是鬼神惊,而是最会抱姐姐大腿的鬼神爱!”

    随即,只见天上阿绡直面蜂拥而至的黄巾力士,手掌一翻出现了三宝。

    九天玄女最广为人知的形象便是女战神,不仅曾经授予宋江的三卷天书,在更早之前也授予过黄帝天符、地印、人诀三术。

    天符是一枚金符,上刻玄奥符文,符文间似有云雾流动。

    “天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日,日月星辰各有运行轨迹。掌握天符者,能预知风雨雷电,把握天时。”

    地印是一方铜印,印上刻有山川河流。

    “大地有五岳四渎,九州八荒,龙脉起伏,水系纵横。

    山势连绵处为龙,有水汇聚处为穴,龙穴相合处为宝地。进可攻,退可守,此为用兵之道。”

    最后是人诀。

    “人诀无形,存于心中。天有变化,地有规律,人有七情六欲。了解人心,便能勾连天地掌控战局。”

    当三术合一时,便是黄帝持之纵横不败的兵道密卷【阴符经·九天击九地】!

    也是施耐庵藏在这本中的最高传承,阿绡这两日没有露面便是为了彻底掌握这份天赐之宝。

    阿绡将手一挥,叱喝一声:

    “天兵天将,召来!”

    “诺!”

    九天之上风起云涌,甲光耀目铺天盖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咒禁山海不错,请把《咒禁山海》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咒禁山海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