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血的教训: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王澄在位格拔高之后,自然看透了罗真人/兰陵笑笑生的真面目,也看到了他麾下龟山书社诸人的来龙去脉。

    脸色变幻不休:

    “原来他们中某些人的祖上就是传说中方孝孺的第十族?!

    不仅从太宗皇帝的手里活下来了,还建立了秘密组织龟山书社,用两百年时间网罗文人士绅,操纵大昭王朝政局。

    甚至连数位社稷主意外死亡的背后都隐约藏着他们的影子。

    这简直就是大昭王朝的影子内阁!”

    凤洲山人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奇货可居】看了一眼,只有少数高层才知道的核心秘密之一就泄露了出去。

    事实上,正史写的清清楚楚,方孝孺并没有被诛十族,只是被诛杀了父系宗族而已。

    当年方孝孺跟黄子澄、齐泰一起在大昭朝堂制造了一场制度性灾难。

    举荐制受益者共有873人,其中方氏家族共举荐姻亲故旧37人,都在关键部门,其中不乏不通文墨的纨绔子弟。

    自此方氏门生故吏遍布六部,与其他被举荐的“人才”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为孝康重臣的黄子澄虽官至太常寺卿,其子侄却无一人荫补入仕。

    齐泰作为兵部尚书,家族成员也一直在凤阳老家务农。

    三者对比格外凸显出了方孝孺这位“当世大儒”的真实为人:“以私恩坏国法,以门生乱朝纲!”

    为什么后来他在士林中被吹得那么好?几乎成了大昭王朝忠臣、诤臣、直儒的代表?

    自然是因为这位老先生是真的给所有文官谋福利!

    如果韩家老四没有延续朱家天命成功靖难,大昭王朝恐怕得倒退1200年。

    有这样一位陪上了自己全族为大家谋福利的老大,后世文人写文章的时候谁不得夸他两句?

    也怪太宗文皇帝没有真的痛下杀手,最终留下了祸根。

    这些没有被诛杀的门生故吏牵头成立了最早的“龟山书社”,这些文人掌握着舆论喉舌,联合到一起慢慢鼓噪声势。

    从江南才子祝枝山的笔记《野记》开始,人为制造了所谓神州历史上第一个诛十族的案例,突出韩老四残暴,方孝孺忠君。

    谎话说了一千遍就让很多人都无视史实相信了这一点。

    人心变化之下这一份假圣旨《诛方孝孺十族诏》也变成了符应镇物。

    本就是为了隐藏他们的身份以免被朝廷针对,自然获得了“天网恢恢,又疏又漏”的能力。

    纵使他们有朝一日真的被皇帝送了一个“十族消消乐套餐”,也能靠着这件宝贝留下许多漏网之鱼。

    凤洲山人目视追来的王澄又恨又怒:

    “不要说只是书中的九天玄女,就算是社稷主下诏都不可能把我们全部杀光。

    你就是刚刚在瀛洲立功,得了一身御赐麒麟袍的王富贵是吧?老夫已经记住你这条社稷主的走狗了!

    咱们走着瞧!”

    王澄挑挑眉梢,心道:

    “韩武圭当时也是这么跟我说的,然后蒲寿英的.十族就没了,你们倒是挺有缘。”

    他其实能理解这些活下来的“第十族”后裔,失去了重新成为门阀的机会,自然格外敌视大昭王朝。

    甚至猜测土木堡之变中勋贵一脉差点被一锅端,导致此后文武彻底失衡,有没有可能也是他们的一次蓄意报复?

    “本来应该是老朱家吃的苦,老韩家那是一个也没落下。

    对宗室来说这就是血的教训,一开始心慈手软没有斩草除根。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还一连害了后世十代人。

    一旦被这些人盯上,肯定是贼咬一口入骨三分,就连社稷主都得搬出皇宫以求保命。

    对了,前面从毛海峰那里得到的广泽王世子的情报,也跟龟山书社连起来了。

    如今取代了嫡长子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一脉坐上皇位的是嫡四子一脉,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

    龟山书社跟嫡长子一脉留下的最后血裔广泽王世子韩武圭尿到一个壶里去,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这韩武圭是武字辈,跟太子是一代人,熬死绍治皇帝轻而易举,要是让他成了在世鬼神,说不定还真有机会。”

    王澄深知痛恨大昭怀念云蒙帝国的人远远不止这些人,不然龟山书社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声势。

    而他们采水王家的灭门惨案,也是起源于龟山书社和皇帝、国家的利益争端。

    巡按御史王本固只是执行者的角色,上面一定还有隐藏更深的主使者。

    被【诛方孝孺十族诏】挡了一下,龟山书社和还童仙的人马很快就逃散一空。

    同时书中世界也开始黯淡下去。

    十卷《忠义水浒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每一卷都是一个特定剧情的出入口和施法媒介。

    如果被切断了原稿和书中世界的联系,他们再想出去就只能像大海捞针一样找其他的原稿,时间一长还会被书中世界继续同化失去自我。

    凤洲山人这是要故意把他们逼出去,消除掉九天玄女这个最不讲道理的变量,再尝试用优势兵力围杀他们。

    “师弟,我们杀出去跟他们拼了。”

    恢复了原貌的郑钱已经意识到“水雷屯卦”指的可不就是兼修白水郎(水)、朝奉郎(雷)的师弟?

    毫不犹豫抱紧大腿,以他马首是瞻。

    其他那些被书蠹虫解救,脱离了角色束缚的民间职官也个个义愤填膺。

    “王大船头儿/王大人救我们于危难,即使拼上性命,我们也要护您周全。”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若有差遣绝无二话。”

    “说得对,即使我们人少,采水人又何惜一战?何惜一死?”

    王澄却依旧淡定从容。

    “各位稍安勿躁,谁说咱们人少?

    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书蠹精!”

    哗啦——!

    朝着变回青衣仕女模样的书蠹精使了个眼色,后者抬手一挥,面前的虚空被陡然翻开一张书页,露出了外面的景物。

    妙净尼姑这个地头蛇早就向外面的青雀庵告警。

    多年养出来的僧兵一边对抗曾一本麾下源源不绝的凶残海盗,一边围住了保存三卷水浒传原稿的禅房。

    里三层外三层,最内侧才是被团团包围的王澄一行。

    凤洲山人和还童仙两方人马本想先合力围杀王澄,但是才刚刚逃出书中世界就全都傻眼。

    “嘶——!这是什么?”

    他们面前有一层无形的帷幕被揭开,露出了躲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下面的王、郑、林联合舰队!

    由数十艘大型战舰组成的舰队早已在海上一字排开,即使其中最差的一艘也是用弗朗机火炮改装过的四百料战船。

    足足几百门大小火炮早就瞄准了这帮人的脑袋。

    郑十娘和林道乾的老巢就在与闽州治隔海相望的宝岛夷洲,海峡之间最短的距离还不到三百里。

    三家联手,这片海域就是他们事实上的地盘,就算朝廷水师来了也得先给大佬递茶拜码头。

    从瀛洲回来之后自然是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海上执法,闲者退避!

    若有误伤,后果自负!”

    联合舰队本来还正愁没有借口炮轰青雀庵呢。

    正好有曾一本这种海捕文书上有名的大海盗半路杀出来,刚犯瞌睡就送来了枕头。

    王富贵是镇海卫正五品千户官,郑十娘和林道乾是正五品镇海大将军,职责都有打击海盗保境安民,正好专业对口。

    早已是镇海卫宝山千户所正七品总旗的【盐人】张武,扯着嗓子例行公事地喊完后,直接对身后的舰队下令:

    “大船头有令,这里没有闲杂人等,给我开炮!”

    轰!轰!轰!轰!轰!

    炮火轰鸣,橙红的炮焰连成一片照亮了夜色下的海面,炽热的冲击波一瞬间仿佛将整片大海都给击退。

    无数道火线从不同方向划过夜空,又在青雀庵上空汇聚,狠狠砸落下来。

    下一刻。

    墙体崩塌,屋顶炸裂,房梁摧折,烈焰冲天而起

    两艘风帆战舰上用【鎏金】工艺开光的火炮早被王澄点化成了神威大将军,每一炮都在这座藏污纳垢的尼姑庵炸开一片火海。

    这种大型战争法器,除了物理破坏力还兼具了强大的法伤,神道职官的绝活异术也不能免疫。

    【膏血造舟】的炮弹更是自带血焰溅射。

    爆炸后不会引燃建筑却会烧灼血肉之躯,直到彻底烧穿骨头才会熄灭,成了还童仙麾下那些血神兵的克星。

    还童仙和凤洲山人两方本想以多胜少,如今却反而被王澄内外夹攻,里面的九天玄女打不过,外面的大舰队还是打不过。

    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顿时被揍了个人仰马翻。

    “救命!啊啊啊啊”

    “不要杀我!”

    “王富贵!!!你们这些泥腿子、臭丘八!简直是得了失心疯,在官场混难道不知道我们上面有人吗?

    等我修书一封,捏死你们比捏死蚂蚁还要简单。”

    惨叫声中夹杂着好几个气急败坏的威胁声。

    王澄挠挠耳朵,不得不赞同他们的话:

    “你们说的对,我知道你们上面有人。

    但是接下来,希望你们下面也有人!

    来啊,饱和轰炸,三轮速射,向我开炮,把他们都给我送下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咒禁山海不错,请把《咒禁山海》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咒禁山海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