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偶遇名师

    暴雨砸在霓虹灯牌上,林夏攥着托盘的手沁出了薄汗。

    玻璃门开关的时候裹挟着潮湿的风,将包厢里此起彼伏的劝酒声搅得支离破碎。

    林夏正低头数着地毯上的暗纹,突然听见邻桌传来了重物坠地的闷响。

    一个穿着藏青色唐装的老人,瘫在了雕花太师椅的旁边,他手中的茶杯摔成了三瓣,茶水混着暗红色的枸杞在青砖上蜿蜒流淌。

    和老人同桌的西装革履的客人顿时乱作一团,有人尖叫着要叫救护车,有人手忙脚乱的翻找速效救心丸。

    林夏鬼使神差地蹲下身去,指尖刚触碰到老人腕间的皮肤,就感觉到细密的震颤就像春雨里的涟漪,顺着掌纹漫进了她的血脉。

    “别碰他!“一个染着栗色卷发的女服务员,冲了过来要拽走林夏,“你想死啊?出了事咱们赔得起吗?“

    林夏并没有松手。那些在她十二岁那年,突然觉醒的奇异感知,此刻如潮水一般涌来。

    老人的脉象像枯井里的残藤,虚浮中带着尖锐的刺痛,分明是心火暴亢引发的晕厥。

    林夏抬头看了一眼满桌的珍馐,目光落在了剩下的半盘凉拌苦瓜上,她突然扯下围裙上的别针,在众人的惊呼中扎向了老人的人中穴。

    别针入肉不过半分,就听见了老人的喉间发出了含糊的**。

    林夏又解开了他最上面的两颗盘扣,抓起桌上的凉白开,沾湿纸巾轻轻的擦拭着老人的太阳穴。

    当急救车的蓝光刺破雨幕的时候,老人已经能够扶着桌子坐起来了,浑浊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小姑娘,你学过脉诊?“

    这话让在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林夏的指甲掐进了掌心,高考那年的记忆突然清晰的浮现在了她的脑海里。

    查分那天的母亲,撕碎了中医学院的招生简章、父亲摔在地上的瓷碗,碎片划伤了她脚踝。

    想到这里,林夏本能的后退了半步,却正好撞上了匆匆赶来的经理。

    “抱歉抱歉!我们一定会妥善处理的!“经理点头哈腰的递上名片,“张老您看医药费......“

    “医药费?“被称作张老的老人突然笑了起来,咳嗽震得他胸前的银链子直晃,“我要这丫头跟着我学医。“

    包厢里静得能听见外面雨水,顺着檐角滴落的声音。林夏望着老人的腕间若隐若现的疤痕,那是常年捻银针留下的茧,和父亲生前的一模一样。

    记忆里的父亲总是说,真正的中医靠三根手指就能断人生死,可父亲到死都没能治好自己的肺病。

    “我高中都没有考上。“林夏不好意思的低头,盯着沾了油渍的帆布鞋,“您找错人了。“

    “当年叶天士学医的时候,连千字文都背不全。“

    老人从袖袋里摸出一块古朴的脉枕,黑檀木表面被磨得发亮,“你刚才下针的角度,比我带过的研究生都准。“

    经理连忙在一旁赔笑:“小林啊,这可是张鹤龄张老!省中医院的老院长呀!“

    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林夏跟着张老穿过青石巷,白墙黛瓦间飘来了中药特有的苦香。

    推开斑驳的朱漆门,满院的药香扑面而来,晾晒的陈皮和当归在竹匾里泛着琥珀色的光。

    穿白大褂的学徒们抱着古籍匆匆而过,墙上挂着的泛黄医案纸角,微微的颤动。

    “知道我为什么选你吗?“张老领着她进了诊室,檀木药柜上摆着一个褪了色的红绸包,“二十年前我在你这个年纪,也像你这样用别针救过人。“

    他解开红绸,露出里面缠着黑丝绒的银针,针尖泛着幽幽的蓝光,“现在的年轻人,都跑去研究什么基因检测,却忘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林夏的手指无意识的摩挲着诊床边缘,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了高考前夜。

    她蜷缩在书桌前背方剂,窗外的月光像一层薄霜。母亲突然推门进来,把一本医书摔在她的面前:“整天看这些没用的!你爸就是学医才把自己害死的!“

    “伸出手。“张老的声音打断了她的回忆。林夏迟疑着将手腕放在脉枕上,老人三根手指落下的一瞬间,她猛地抽回手。

    那种细密的震颤又来了,像无数根银针同时扎进了她的皮肤。

    “果然。“张老的眼睛亮了起来,“你能感知到脉象的共振。“

    他从抽屉里面取出一本线装书,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干枯的紫苏叶,“这是我师父传给我的《濒湖脉学手记》,上面记着历代医家都不曾记载的脉诊心法。“

    接下来的日子就像浸在药汁里。清晨五点,林夏跟着学徒们辨认药材,紫苏和薄荷的香气混着露水沾在袖口上。

    中午的时候在诊室打下手,看张老仅凭脉象就能说出病人昨晚吃了什么,惊得那些想蒙混过关的患者直拍大腿。

    三个月后的雨夜,急诊室送来了一个高热惊厥的孩子。值班医生正准备上退烧药,林夏突然抓住了孩子的小手。

    那种熟悉的震颤让她眉头一皱,孩子的脉象细如游丝,却在关脉处泛起诡异的洪波,这分明是寒邪入里,却误服温补药的症状。

    “不能打针!“她的声音在寂静的走廊里格外响亮。

    护士长皱着眉头要赶林夏走,张老却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门口,浑浊的眼睛盯着林夏:“你说怎么办?“

    林夏深吸一口气,转头对护士说:“麻烦拿三根艾条,再煮一碗生姜葱白汤。“

    她跪坐在病床边,将艾条悬在孩子的神阙穴上方,氤氲的烟雾中,孩子扭曲的面容渐渐的舒展了。

    当生姜汤喂下去半碗的时候,孩子突然剧烈的咳嗽了起来,吐出了一口黑痰,滚烫的额头终于有了凉意。

    “你怎么知道是误服了附子?“回诊室的路上,张老摩挲着手中的老山檀木手串。

    林夏望着窗外的雨幕,记忆里父亲临终前的模样突然清晰起来,那天他咳着血,却固执地要给上门求诊的孕妇把脉,说“医者不能见死不救“。

    “我......就是能感觉到。“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那些曾经被她视作诅咒的感知,此刻却像沉睡的巨龙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张老停在诊室门口,从怀里掏出一个红绸包。正是初次见面时那个装银针的包裹,黑丝绒上的暗纹是盘旋的五爪金龙。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关门弟子。“他将包裹郑重地放在林夏的掌心,“接下来要教你的,是失传百年的'帝王脉'。“

    林夏激动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曾在医书上见过零星的记载,传说古代御医能仅凭脉象,判断帝王将相的生死祸福,这种技艺需要超乎常人的感知力,和数十年的经验积累。

    而现在,这个素未谋面的老人,竟要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为什么是我?“她攥着红绸包,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道。

    张老望向墙上挂着的《黄帝内经》拓片,夕阳的余晖仿佛给那些古老的文字镀上了金边。

    “因为你让我看到了希望。“

    张老的声音突然苍老了许多,“现在的中医圈,有人忙着发论文,有人想着开连锁诊所,真正愿意沉下心研究脉诊的人太少了。但你不一样,你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窗外的雨又下起来了,细密的水珠在玻璃上蜿蜒成河。

    林夏打开红绸包,那套银针在暮色之中泛着冷光。

    她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中医的根,不在那些冰冷的仪器里,而在这三根手指上。“

    张老的声音突然在她的身后响起:“从明天起,我会带你去见几个老朋友。他们都是各大门派的传人,手里握着真正的中医绝学。我们要做的,是重新在这浮躁的时代,为中医造一尊神。“

    林夏将银针贴在心口,冰凉的触感却让她眼眶发热。

    那些被高考击碎的梦想,那些在餐厅端盘子时咽下的委屈,此刻都化作掌心银针的重量。

    她望着窗外的雨幕,忽然觉得这场迟来的相遇,或许从她十二岁那年,第一次摸到父亲的脉就注定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脉诊女孩不错,请把《脉诊女孩》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脉诊女孩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