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不仅拒绝,还反抗的如此激烈?

    李愔被李世民那满是怒火的眼神吓得浑身发抖,连忙闭上了眼睛,双手死死攥着衣角,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他知道,这一脚要是踹下来,自己至少要在床上躺上十天半个月。

    “陛下!”

    就在这时,温禾的声音突然传来,带着几分急切。

    李愔猛地睁开眼,赫然发现温禾竟挡在了自己身前,宽厚的背影将他完全护住。

    阳光落在温禾的锦袍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李愔看着这道背影,一时间竟愣住了。

    这个让自己养猪、不给自己好脸色的先生,竟然会护着自己?

    李世民的动作也停了下来,他瞪着温禾,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的怒火。

    “朕管教自己的孩子,你也敢拦?!”

    “陛下,教育孩子不是这么教育的!”

    温禾毫不退让,迎上李世民的目光,语气坚定。

    “棍棒底下只会让孩子愈发叛逆,甚至心生怨恨,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说,非要动手呢?”

    他心里暗自腹诽:就李愔这细胳膊细腿的,你这一脚下去,不踹伤才怪!

    难怪你这几个儿子没一个省心的,原来你当爹的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一点都不懂教育!

    李世民被温禾这番话堵得说不出话来,怒火中烧却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他深吸一口气,猛地甩了甩袖子,黑着脸朝着外头走去,边走边怒声道。

    “好好好!你倒是会说!既然你觉得朕不会管教孩子,那以后六郎就交给你管!朕倒要看看,你怎么把他教好!”

    “朕拭目以待!”

    说罢,他便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院子,只留下一道怒气冲冲的背影。

    温禾站在原地,看着李世民远去的方向,心里突然咯噔一。

    他是不是被套路了?

    之前他答应让李愔留下,是因为李世民说给一个月假期,不用去兵部点卯。

    他便以为李世民只是让李愔在他家住一个月。

    可看李世民这意思,李愔以后怕是要和李泰、李恪他们一样,长期留在自己府里了!

    ‘完了,我这是被李二算计了啊!’

    与此同时,李世民已经从侧门离开了温禾的府邸,登上了等候在外的马车。

    刚坐下,他那原本阴沉的脸上,突然露出一抹微妙的笑容。

    “这竖子,还是心软。”

    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

    “也罢,日后朕不在了,终究还是要让他护着这几个孩子。现在让他多管管,也好让他们之间多些情谊。”

    他之所以故意发怒,就是算准了温禾会心软阻拦。

    这样一来,李愔就能名正言顺地留在温禾府里。

    “这下再去杨妃那里,朕也就不用再听她诉苦了。”

    李世民离开后,院子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尴尬起来。

    李承乾站在原地,眼神有些飘忽。

    阿耶离开时竟然没叫自己,自己现在是该回东宫,还是继续留在这儿?

    他看了看温禾,又看了看身旁的李泰、李恪、李佑,还有还跪在地上的李愔和站在一旁的契苾何力,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办。

    “先生,我突然想起东宫还有些急事要处理,我……”

    李承乾干笑两声,试图找个借口离开这个尴尬的场面。

    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感受到一道凌厉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温禾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李承乾的话瞬间咽了回去,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僵硬起来,只能讪讪地站在原地,不敢再提离开的事。

    李泰也连忙低下头,假装研究地上的雪渣,生怕温禾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刚才他也参与了打架,要是温禾追究起来,指不定要受什么惩罚。

    李佑则是悄悄往后退了两步,试图缩小自己的存在感,可目光却忍不住瞟向还跪在地上的李愔,眼里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李恪依旧是那副冷淡的模样,只是悄悄将挽起的袖子放了下来,仿佛刚才那个动手打人的不是他。

    契苾何力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诡异的氛围,心里有些纳闷。

    这些大唐皇子怎么看起来这么怕温禾?

    刚才和自己打架的时候,不是挺厉害的吗?

    温禾扫过众人,最后将目光落在还跪在地上的李愔身上,语气平淡。

    “还跪着干什么?起来吧。”

    李愔愣了一下,连忙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雪,低着头不敢看温禾的眼睛。

    温禾看着眼前垂头丧气的几人,想起自己被李世民套路的事,满肚子怒火终于忍不住爆发出来。

    他猛地提高声音,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今天参与打架的,不管是谁,全给我去后园做杂事一个月!那些仆役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

    温禾的目光扫过面前的每一个人,最后特意停留在契苾何力身上,语气加重了几分。

    “包括你!这里是大唐,不是突厥境内!既然你归降了大唐,那你便是大唐的子民,就得守大唐的规矩!从今天开始,你一边跟着仆役做杂事,一边读书习礼,若是你不愿意,现在就从我这滚出去,回你的草原去!”

    契苾何力攥紧了拳头,心里满是不服气,可他不敢真的走。

    他想起离开前母亲的叮嘱:“到了温县伯府,一定要听温县伯的话,不可任性妄为,否则我饶不了你!”

    若是自己就这么走了,母亲肯定会用鞭子狠狠教训他,契苾部也会因此得罪大唐皇帝,得不偿失。

    犹豫了片刻,他终究还是选择了低头,声音带着几分不甘。

    “我知道了,我去做杂事。”

    温禾满意地点了点头,用眼神警告了面前每个人一眼:“都记好了,从明天开始,卯时就得在后园集合,若是迟到,罚加倍!”

    “是……”

    几人连忙应下,不敢有丝毫反驳。

    温禾转头对着一旁的周福道:“周伯,去给他们每人煮一碗姜汤,暖暖身子,别冻出病来。”

    “诺。”周福连忙应下,转身去了厨房。

    一旁的李承乾闻言,暗自松了口气。

    刚才温禾只说参与打架的,自己没动手,只是劝架,应该不用受罚。

    而且他一会就要回东宫了,这后园杂事肯定和自己没关系。

    他正想着,准备开口跟温禾告辞,却见刚转身准备离开的温禾突然顿住了脚步,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他,语气平淡却带着几分戏谑。

    “哦,对了,周伯,一会派人去东宫告知虞庶人,就说太子殿下今日在我府里,和其他皇子还有契苾小郎君打架了。”

    “先生!”

    李承乾瞬间变了脸色,刚才的庆幸荡然无存,脸上满是慌张,他连忙上前一步,想要阻止温禾。

    “先生,我没动手,我只是劝架啊!”

    “先生!先生!我突然想在你这住上几日,帮着后园做杂事!先生您等等我!”

    李承乾急得直跺脚,连忙追了上去,一边跑一边喊。

    若是今日的事情被虞庶人知晓,他接下来可就没好日子了,还不如留在这里做杂事啊。

    保不齐要拿出什么经典来教训他了。

    一想到着,李承乾就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可温禾根本就没有理会他。

    ……

    田埂边上,李承乾、李泰、李恪、李佑、李愔五兄弟,还有契苾何力,都脱了外衫,只穿着粗布无袖短衫,挽着裤腿,裤脚还沾着泥点。

    几人围着温禾,各自端着一碗冰镇过的绿豆汤,咕嘟咕嘟喝着,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一人抱怨。

    “今年怎么这么热?”

    李泰喝光最后一口绿豆汤,将碗往田埂上一放,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语气里满是感慨。

    “去年这个时候,早上还得穿夹袄,偶尔还能看到残雪,今年倒好,这才刚春耕完,就跟进了火炉似的,浑身都黏糊糊的。”

    李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接过话茬:“之前先生不是讲过嘛,这叫‘气候温暖期’,温度会慢慢升高,降水量也会减少……还有什么来着?”

    他一边说,一边挠了挠头,眼神里带着几分不好意思。

    “冬天会更冷,夏天会更热,而且容易出现干旱。”

    李承乾开口补充,语气笃定。

    “但气候回暖,也使得农作物产量提高。”

    他把温禾课堂上讲的内容都记在了心里,还特意整理成札子,前些日子递交给了李世民。

    只是朝中对此重视的人并不多。

    即便是他阿耶,看过之后,也只是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将札子封存。

    不过倒是夸了他几句。

    李承乾因为高兴了好几天。

    当初写札子时,虞世南还特意来看过,那位平日里严厉的老学究,看完后满脸凝重地叹了口气,摸着胡须道:“高阳县伯究竟师从何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学问,老夫自愧不如啊!”

    也正因这份认可,虞世南才格外开恩,免了他之前因打架被罚,让他出来放风。

    可他万万没想到,刚出东宫,就被温禾拉来温家庄当壮丁,跟着一起春耕。

    “小郎君,外头有人找您。”

    就在几人闲聊时,冯大虎快步从庄子入口方向走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走到温禾面前躬身说道。

    温禾放下碗,顺着冯大虎指的方向看向庄子入口,心里泛起几分疑惑。

    这个时候,会是谁来找自己?他转头嘱咐李承乾几人:“你们再歇一炷香,歇够了就去西边那片地,把剩下的一亩种子播下,可别偷懒。”

    “知道了,先生。”

    几人连忙应下,连一向爱抱怨的李愔都没多话。

    这几天跟着种地,他们早就没了之前的娇气,反而觉得这样的日子比在府里抄书有意思。

    温禾跟着冯大虎走到庄子入口,远远就看到两个穿着百骑服饰的卫士站在那里,神色严肃。

    他心里的疑惑更重了。

    这段时间他没怎么去百骑司,大部分事务都交给了苏定方和许敬宗打理,听说前些日子百骑还查了几个贪腐案子,抓了不少贪官,难道是出了什么岔子?

    “属下见过小郎君。”

    两个百骑卫士见温禾过来,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难掩凝重。

    温禾点了点头,开门见山问道:“是不是百骑出了什么事?”

    其中一个卫士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道。

    “回县伯,是河北那边出事了,有几个州县出现了农户闹事,陛下得知后震怒,斥责魏中丞办事不利,许参军也被呵斥了,他让属下带书信给您。”

    这个时候河北出事,那就是和粮种有关了?

    看来是魏征他们受到阻碍了。

    温禾闻言,沉吟了片刻,问道:“是陛下让你们来找我回百骑的?”

    那说话的百骑摇了摇头。

    “不是,陛下只说让黄监事和中郎将全权处置,传旨的高中官说,让您多休沐几日。”

    这就有意思了。

    李世民让苏定方和黄春全权处置。

    若是他想让自己接手河北的事情,根本不需要这么拐弯抹角。

    还特意说让他多休沐几日。

    也就是说,李世民这是不想让他插手啊。

    看来河北那边的情况有点严重了。

    “河北那边发生什么了,你先和我说说。”

    温禾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让那两个百骑也一起坐下。

    那两个百骑相互看了彼此一眼后,这才坐了下来。

    “是粮种的事情,魏中丞到了河北道后,便让各州的官员将粮种发了下去,一开始并没有任何的阻碍,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有风言风语。”

    “说是朝廷发的粮种是专门供给陛下享用的,一亩地至多三四斗。”

    “魏中丞得知后,让百骑调查,很快许参事便查到是有几家豪族暗中散播的,当即许参事便让百骑出动捉拿他们。”

    听到这,温禾眉头赫然紧锁起来。

    老许冲动了啊。

    这事情能这么顺利查到,肯定有猫腻啊。

    说不定人家就是等着你上门。

    “谁知道第二日,就有数百农户围困了魏州刺史府,最后魏中丞只能放了那些豪族的人,而后粮种的事情,也只能往后推了。”

    那百骑说完,他身旁的那个百骑发出一声长叹。

    “小郎君,这粮种这么好,为什么那些人不种啊?”

    别说这两个百骑想不通,就连远在河北道治所魏州的许敬宗也想不通。

    明明关内道推行的十分顺利,可怎么一道河北道,这些农户不仅拒绝,还反抗的如此激烈?

    温禾不禁失笑,笑的有些无奈。

    这算不算是回旋镖打中他了。

    之前他靠舆论对付那些士族的人,没想到现在那些人用这招来对付李世民了。

    不过这倒是小问题。

    这件事之所以难办,还是魏征用错的方式。

    他这么做,和后来明朝的改农为桑简直就是异曲同工。

    说到底,魏征还是站在上位者的角度看问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不错,请把《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