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何先生,选这个地方你确定?

    “各位可以先看一下我们能提供的合作单位。”

    说着张处长从自己的公文包里面拿出薄薄的几页纸,推向了何雨柱。

    何雨柱扫了一遍,然后把这几张纸传给了他身边的小满,小满快速看完然后一脸古怪的给了下一个人。

    考察团则是趁这个时间继续看黄河给的资料。

    黄河的人看完那份东西各个都面色古怪,看向何雨柱,这哪里是合作啊。

    何雨柱冲他们摇摇头示意稍安勿躁,然后等着对面的人,张处长听不到对面纸张翻阅的声音抬起头,看到黄河的一众人都静静地等待。

    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们看得太投入了,贵方都看完了?”

    何雨柱点头,然后开口道:“张处长,贵方提供的资料很简单。”

    “现在国内就这个情况,希望你们能理解。”

    “就贵方提供的这些合作方向,我们怕是很难达成合作。”何雨柱接着道。

    “愿闻其详。”张处长也不意外,在来之前他们都做了心理准备了。

    “先说钢铁厂,广钢应该不会允许我们入股吧,那就是单纯的要技术了,问题是我们能得到什么?”

    “成本价的产成品。”张处长道。

    “就我所知,光钢的规模还没有我们的大,而且国内的需求更大一些,难道他们产出的东西都卖给我们?”

    “这个,恐怕不行,现在粤省的钢铁还要靠它。”

    “明白了。”何雨柱点点头。

    “那么其他呢?”张处长道。

    “那么我们继续说说关于汽车合作,我看资料上贵方提供的意向合作单位,是一家国营汽车修理厂?”何雨柱道。

    “对,现在粤省并没有汽车厂。”张处长也不否认。

    “从资料上看,该厂不具备整车制造的能力,缺乏核心生产线,技术力量仅限于维修保养。我想请问一下这个厂是可以入股的么?“

    “引入外资股权,目前政策层面确实存在障碍,这个我们要回去沟通才知道,但我们希望能通过技术引进,提升国内相关行业的整体水平.”

    这话何雨柱倒是没太觉得有什么,听在黄河其他人的耳朵里就有些刺耳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空手套白狼!”

    何雨柱摇了摇头道:“这完全偏离了我们的初衷,无法产生任何协同效应,更别说双赢了。”

    张处长和其他几位干部交换了一下眼神,都看到了彼此脸上的尴尬。

    国内工业的薄弱现状,此刻被对方直白地摊在桌面上,这么谈法可以预见根本谈不成。

    会议室陷入了沉默。

    考察团来之前的期待满满,现在变成了失落满满。

    几分钟后,张处长再次开口:“何先生,既然你答应跟我们谈,并且也知道国内的情况,那么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跟我们说说么?”

    “自然,请稍等。”说着何雨柱起身,来到会议室最大的那面墙前面拉开绒布帘,上面赫然是一张大大的地图,不过地图上的名字却让考察团摸不着头脑。

    “宝安县!”

    上面还用红笔圈出了不少地方,有靠海的也有不靠海的。

    张处长先开口口:“何先生,你这张地图和你圈出的这些地方我们有些不太理解。宝安县只是一个农业县,而且没有任何工业基础,何先生选定它,我想请问一下它的优势在哪?”

    何雨柱能告诉他这地方是特区么?当然不能,现在离1979年年底还有一年多呢。

    “张处长,我说句直白话,希望你们不要介意。”

    “你说,我们还不至于那么小气。”

    “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四九城、申城还有一些工业基础好的地方,其他地方都差不多。”

    会场再次沉默,没办法啊,人家说的是实情,香江什么情况这几天他们是深有体会,说是落后几十年都不夸张。

    当然何雨柱也给了面子了,其实国内在这个阶段有些东西还能保持和世界同步,过几年就难说了。

    “请继续!”张处长深吸一口气,艰难的开口道。

    “不好意思,我这个人比较直各位不要往心里去,我们这次谈的是共同发展,所以我觉得还是摊开来说比较好。”

    “没关系,何先生,我们能理解。”张处长的脸色可不怎么好看。

    “那我就说说宝安,第一,它离香江最近,不管是口岸还是水路都是最近的。”

    众人点头,这没毛病,其实本来就是一片土地,现在被人为的分割了而已。

    “第二,宝安拥有良港。”何雨柱用教鞭在盐田和蛇口两个地方分别点了一下。

    “据我所知,国内的招商局正在考察蛇口港。”何雨柱把教鞭停留在蛇口的位置。

    张处长欲言又止,何雨柱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张处长不用担心,我的消息来源是正规渠道,你知道香江有很多海运的公司,而我又有很多港口。”

    “明白,我很佩服你们的商业敏感度。”

    “做生意对这些不敏感可不行,会赔钱的。”何雨柱笑道。

    “何先生请继续,既然蛇口有人看上了那何先生一定是看上了盐田这个港口了?”

    “是的,张处长。盐田这一片,濒临海湾,水深条件良好,拥有建设深水良港的天然禀赋。我们黄河集团想与贵方共同开发盐田港,我们提供资金、港口建设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以及部分关键设备,贵方提供土地和必要的政策支持。这将极大改善粤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海上物流通道。”

    “共同开发港口?”张处长和旁边的几位干部交换了一下眼神。

    这事他们可没决定权,再说了这个提议很大胆,选择的地方也很刁钻。

    不过张处长还是开口道:“何先生,港口建设投入巨大,周期长。宝安目前只是一个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边陲小县,连公路都只有一条,基础设施太薄弱了,人口又稀少。在那里建深水大港,未来是否有足够的货物吞吐需求?我们更倾向于在现有交通枢纽或更成熟的工业城市附近寻找合作机会,比如黄埔港的扩建……”

    何雨柱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反驳张处长的疑虑,而是继续抛出他的计划:“港口是长远投资,看的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潜力。我相信宝安的地理位置,终将使其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重要门户。更何况蛇口和盐田都属一县,我相信他们不会看错的。”

    这点张处长他们倒是没法反驳,因为那是国家项目。

    何雨柱接着又抛出了一个大的,“至于没人,建港口可是需要不少人的,港口建成以后也需要工人,我想会有人愿意来的,我们黄河还可以承担周边的土地开发,让新来的工人有地方住。”

    “这个我们做不了主。”张处长道。

    “没关系,我就是谈谈我的投资思路,还有就是我们可以帮宝安修一条通花城的公路,这个钱我们黄河出。”

    “嘶”考察团里传出吸气声,这可就是大手笔了,修路铺桥那可不是小工程,而且是没有回报的。

    说到这何雨柱停下了,给对面这些人消化的时间,也给自己这边的人消化时间,因为有一些东西会前他并没有说。

    “这个我们会报上去,我想会有利于我们双方达成合作,何先生还有什么思路可以继续说,我现在很期待你的其他规划。”张处长道,他其实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人家集团能做这么大,肯定是有远见的,就算是合作不成,这些也可以作为以后国内自己搞开发的方向。

    何雨柱一拉地图边上的绳子,上面又下来一张地图,他举起教鞭指向地图上另一个标记:“下面我说说关于汽车的项目。贵方推荐的合作单位我觉得不合适,我倒是知道一家厂子能达到我们的合作要求。”

    “桂省?柳州?这里有不错的工业基础,铁路交通也还不错。”

    可考察团的人都有点不愿意了,他们大都是粤省的,这谈着谈着怎么谈到别人那去了。

    何雨柱把众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又拉了一下开关,地图变成了粤省地图,他点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道:“厂子可以建在这里,宝安和花城的中间,当然,如果和柳州的厂长不方便的谈的话,也可由黄河集团独资建立一座全新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厂。”

    这摆明了就是不想跟客车修理厂合作,考察团的人有点无语,为啥就看不上呢,柳州那边就有个拖拉机厂吧。

    “何先生,你的想法非常大胆,也极具远见。”张处长斟酌着词句,“但兹事体大,远远超出了我们此行的授权范围,也超出了粤省一地的决策范畴。港口建设、土地开发权、独资建厂这些都需要国家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慎重决策。还有宝安的基础现状,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困难。”

    “可以理解,这些会后我会有一份完善的计划给到您,你们回去后可以上报,下面我还有最后一项要说。”

    “你说。”

    “这个地方的土地开发权我也想要。”何雨柱把地图又翻回到宝安,来回指着罗湖口岸道。

    “何先生的眼光依旧很准啊!”张处长道,他刚刚也仔细想了何雨柱的布局,觉得很厉害,尤其是现在有风向要招商引资,虽然只是试探性的,但是他来了香江看过香江发展情况以后觉得肯定会做,因为两边差距太大了。

    而口岸是两边来往的关键,那地方以后肯定会很繁华。

    “哈哈哈,谢谢夸奖,我只不过是看到了一种趋势而已。”何雨柱道。

    “这个我们一样给不了答复,所以只能说抱歉了。”张处长道。

    “没关系,我只是说说我想做的事情,至于能不能达成还要看各位回去后的汇报结果。”

    “谢谢何先生能理解我们,这样吧,何先生把你的投资方案交给我们,我们会原原本本、一字不漏地向有关部门做详细汇报。包括你提到的愿意承担通往省城公路建设的提议。”张处长着重点了一下公路的事。

    何雨柱心领神会,“没问题,答应的我肯定会做到。”

    “那就好,今天就到这里吧,这些资料我们能带回去么?”张处长拿起还没看完的黄河集团的资料道。

    “可以,这些本来就是给你们准备的。”

    “好。”张处长起身走到何雨柱面前伸出手。

    何雨柱跟他握了一下道:“那我们黄河集团就静候佳音了。”

    考察团带着厚厚一沓资料和一份颠覆他们固有认知的投资方案离开了黄河总部,还是许大茂去送的。

    黄河大厦顶层会议室里,只剩下何雨柱和核心团队。

    “老板,宝安,风险是不是太大了?”阿浪道,虽然他对何雨柱的判断一向信服,但这次的自家老板目标实在太过“荒凉”,以他开发地产的经验,包赔。

    “风险?机遇往往就藏在风险最大的地方。宝安现在是一张白纸,正因为是白纸,才能画出我们想要的蓝图。香江的今天,几十年前也不过是个渔村。等着吧,这个地方以后会惊掉你们眼睛的。”

    “那老板我们下一步干什么?”

    “等着吧,现在什么都做不了,都散了吧。”

    “是。”

    考察团离开的很匆忙,甚至连招呼都没来得及跟黄河这边打,只是让香江中银梁行长给何雨柱带了个话,让梁行长代为转达他们的歉意。

    何雨柱对此表示理解。

    他知道,自己抛出的这块石头太大,这可不是一个考察团能接住的,甚至粤省都接不住。

    时间到了六月,李超人终究是支撑不住了。

    他名下的优质资产被黄河精准狙击,低价收购;塑料花厂订单锐减,仓库积压如山;零售业务在黄河便利店的强势挤压下节节败退;而最致命的是,他赖以周转的现金流彻底枯竭。

    汇丰的大门对他紧闭,其他银行也嗅到了风险,纷纷收紧信贷。

    他变卖了几乎所有能快速变现的资产,包括几处位置尚可但规模不大的地产项目,却依然填不上巨大的窟窿。

    他通过各种渠道想找何雨谈一谈,可是没有人愿意帮他这个忙,因为有过前车之鉴了,而跟何雨柱关系好的那些不踩一脚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帮他。

    当白毅峰将李超人不知通过什么渠道送到白毅峰手上的,求和信放在何雨柱桌上时,何雨柱只是扫了一眼,便随手丢进了废纸篓。

    “告诉他,香江容不下他的长江了,让他带上他剩下的钱,滚蛋。”

    没有谈判,没有妥协,只有最后通牒。

    “是,我这就让人去。”

    接到何雨柱通牒的李超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枯坐了一夜,本来还算茂盛的头发,居然掉了大半,让他看起来像是个被刮光的冬瓜。

    次日,长江实业发布公告,宣布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核心业务迁往海外发展(具体地点未明)。

    到了八月,长江在香江的产业,除了一些无法带走的零散物业和已无价值的空壳公司,几乎被黄河鲸吞蚕食殆尽。

    香江‘商场奇才’,以近乎净身出户的方式,黯然离场。

    他的故事,在香江商界留下的是唏嘘,更是对黄河集团强大实力和何雨柱冷酷手腕的深深忌惮。

    当然黄河的这一动作引起了港府的小小不满,打狗还要看主人不是,只不过黄河这些年的口碑确实是太好了,立法会里面帮黄河说话的也有好几席。

    这事就变成了斥责,说什么香江商人应该守望相助云云,何雨柱听到后只回了两个字,“狗屁!”

    盘点李超人的资产时,阿浪拿着厚厚一迭地契和规划图,敲开了何雨柱办公室的门,脸上带着发现新大陆的兴奋。

    “老板,这李超人别的本事不说,眼光是真毒!”

    “怎么说?”

    阿浪将资料摊开在何雨柱巨大的办公桌上,手指点在地图上几个标注着地铁线路的位置,“您看,他这些年暗地里囤了不少地,尤其是地铁一期沿线,好几个关键站点的出口附近,都捏着大块地皮!位置绝佳,但都空着没动,估计是等地铁通了坐地起价。”

    何雨柱目光扫过那些地块的位置,嘴角勾起一丝了然的笑意:“他倒是会挑地方,也够能忍。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些地现在是黄河的了。”

    “是啊老板,这些地,正好派上大用场!我们之前开发的屋邨和小区,解决了住的问题,但商业配套还是太分散、太初级了。我在北美考察时,看到一种叫‘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模式,就是集中办公、购物、休闲的核心商业区,效率高,档次也上去了。还有那种大型的综合商场(Shopping Mall),里面什么都有,百货、超市、餐厅、影院…一站式解决,人流巨大!”

    何雨柱听着阿浪的描述,先是一愣,随后恍然,他还真没留意,“原来这个时代就出现CBD了啊!”

    “大型综合商场,阿浪你的眼光有长进啊!”

    “嘿嘿,干了这么久总得有点能拿得出手的不是,老板搞不搞?”阿浪搓搓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不错,请把《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