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老蒋陈诚何应钦顾祝同孙立人胡宗南震惊憋屈!美国的斥责!

    台岛,士林官邸的夜宴厅内

    水晶吊灯流淌着暖黄的光晕,映照着细瓷餐具上精致的青天白日徽记。

    空气里浮动着绍兴黄酒的醇香和陈年花雕蒸鲤鱼的鲜气,混合着淡淡的雪茄烟雾。

    老蒋抿了一口酒,声音带着点追忆的感慨:“辞修啊,刚才提到第三次长沙会战,天炉战法,硬是烧退了阿南惟几的十万虎狼之兵!

    伯陵,你当时坐镇九战区,指挥若定,功在党国!

    那份胆魄,那份韧性,今日思之,尤令人心血沸腾!”

    薛岳欠了欠身,脸上掠过一丝得色,随即又被沉郁取代:“委座过誉。

    将士用命,民心可用,方能成就此役。

    只是如今……”

    他话未说完,只是微微摇头。

    何应钦点了点头,接口:“是啊,当年何等艰难,台儿庄,昆仑关,哪一仗不是尸山血海拼出来的?

    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这股子不屈服的精气神!

    敬之兄在昆仑关打出了国威!”

    他看向杜聿明原本的位置,意识到杜不在,便自然地转向孙立人:“抚民,你在仁安羌救英军,扬威异域,也是我黄埔的光彩!”

    孙立人坐姿笔挺如松,闻言只是微微颔首,声调不高却清晰:“军人本分而已。

    装备、训练、决心缺一不可。

    可惜……”

    他后半句咽了回去,目光扫过眼前精美的器皿。

    老蒋捕捉到了这微妙的气氛,立刻将话题引向更“辉煌”的过去:“所以我说,一时的困顿不算什么。

    经国,你当年在赣南,推行新政,整饬吏治,也是为这‘坚韧’二字打下根基。”

    蒋敬国恭敬点头:“父亲教导的是。根基在民,力量在民。”

    宋美林适时地微笑着,用流利的英语插话,声音清脆悦耳:“达令说得对。

    我们过去经历的考验,恰恰证明了我们的生命力。

    如今达令励精图治,更有自由世界领袖美国的坚定支持。

    等朝鲜那边尘埃落定,我再去华府走一趟。

    范登堡参议员、杜勒斯先生那里,总要为我们再争取一笔像样的援助。

    最近拨付的那些款项,连购置急需的物品都不够……”

    她秀眉微蹙,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抱怨。

    提到朝鲜战局,席间的气氛似乎活络了一些。

    胡宗南从大陈岛带来的海风气息似乎还在身上,他声音洪亮:“夫人所言极是!

    美国是什么实力?

    钢铁洪流,遮天蔽日的飞机!

    对面那点破铜烂铁,靠着人海战术和苏联的一点施舍,在朝鲜占了点便宜,但改变不了大局!

    那个什么李云龙、伍万里,带着部队就敢往汉城方向钻?

    看地图就知道,那是自投罗网!

    李奇微将军只要在汉城周边据点钉住他们,等西线、东线的美军精锐回师合围,就是第二个仁川登陆!

    聚歼,板上钉钉!”

    说着,他挥了挥手,仿佛已经看到胜利的场景。

    顾祝同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顺着胡宗南的话分析:“琴斋兄豪气!

    从战略态势看,确是如此。

    他们东线突击集团过于冒进,后勤线必然脆弱不堪。

    联合国军握有绝对制空权和火力优势,只要汉城不丢,稳住阵脚,收缩防线,待援军一到,李云龙、伍万里所部就是瓮中之鳖。

    李奇微将军‘磁性战术’的韧性,我们是见识过的,西点高材生,不可能让他们再跑掉。”

    陈诚一直比较沉默,此刻也微微点头,谨慎地补充道:“从纯军事角度看,风险确实存在,但联合国军实力犹存,转圜余地极大。

    关键在于汉城能否守住,以及援军能否及时抵达形成合围铁钳。

    只要这两点达成,他们这次冒险,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众人纷纷点头,气氛重新热烈起来。

    老蒋脸上也露出了今晚难得的真正笑意,似乎朝鲜的“捷报”已经在望,连带着自己的困局也透出一丝光明。

    他举起酒杯:“来,为前线浴血奋战的自由世界联军将士,为即将到来的胜利,也为在座诸公对党国的赤胆忠心,干一杯!”

    水晶杯盏轻轻相碰,发出悦耳的脆响。

    何应钦笑着应和:“委座说得对,这杯酒,预祝李奇微将军旗开得胜,早日将中共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悍匪聚歼于汉城城下!”

    薛岳也举杯:“让他们也尝尝被合围的滋味!”

    孙立人虽举杯,眼神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觥筹交错间,话题又回到昔日的金戈铁马。

    老蒋兴致颇高,甚至讲起了北伐时在南昌城下督战的惊险一幕。

    宋美林含笑听着,心里盘算着如何利用朝鲜的“胜利”在美国国会争取到更大规模的援助数字。

    就在这酒酣耳热、追昔抚今的气氛达到顶点时,官邸侍从长王世和的身影出现在餐厅门口,步履比平日急促许多,脸色在灯光下显得异常凝重。

    他身后跟着一名年轻的国军少校参谋,军服笔挺,但额角全是细密的汗珠,手里紧捏着一个加印着“特急·绝密”红戳的文件夹。

    满堂谈笑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钉在了那名参谋和他手中那份似乎重逾千斤的文件上。

    水晶吊灯的光芒仿佛突然变得刺眼而冰冷。

    刚才还弥漫着的酒香佳肴气息,此刻竟透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滞重。

    连蒋敬国刚为父亲斟满的酒杯,也悬停在半空,琥珀色的酒液微微晃荡。

    王世和快步走到老蒋身侧,俯身低语,声音压得极低。

    但“朝鲜”、“东线”、“突变”几个词,还是像冰冷的钢针扎进了众人耳中。

    老蒋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如同风干的泥塑。

    他放下酒杯,手指下意识地捻动着长衫的盘扣,眼神锐利如刀,直射向那名参谋,声音低沉得可怕:“讲!”

    少校参谋猛地一个立正,军靴后跟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死寂的餐厅里格外刺耳。

    他打开文件夹,喉结滚动了一下,努力稳住声线,但那份惊惶依旧透过字句清晰地传递出来:

    “报告委座!报告夫人!报告各位长官!

    刚刚截获并破译的华盛顿、东京及汉城三方特级急电综合确认:朝东线……东线战局发生剧变!

    加平方向,美新编陆战第一师主力遭重创……伤亡超过七成……

    建制……近乎被打散……残部向汉城方向溃退……

    美第七步兵师前锋团在清平峡谷遭敌军王牌钢七总队及朝鲜部队伏击激战,近乎全员战死……”

    “敌军指挥官李云龙、钢七总队总队长伍万里,在在未作任何休整的情况下,率主力已攻陷汉城东南屏障!”

    参谋的声音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干涩,每一个字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砸在众人心头。

    “驻守广州之联合国军土耳其旅旅长阿齐兹准将被钢七总队总队长伍万里于白水河畔阵斩!

    该旅军旗已被缴获,所部基本被全歼。

    情报显示,李云龙、伍万里主力正不计伤亡,直扑汉城!

    汉城外围要点九里方向已发现其先头部队!”

    死寂!

    绝对的死寂!

    连呼吸声似乎都消失了。

    胡宗南张着嘴巴,刚才还挥舞着谈论“聚歼”的手臂僵在半空,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

    薛岳脸上的追忆和得色荡然无存,只剩下难以置信的惊愕,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桌布。

    顾祝同紧锁眉头,手指在膝盖上飞快地划着无形的路线图,嘴里喃喃着“不可能……这不合理……”。

    何应钦举着酒杯的手微微颤抖,酒液溅出几滴落在雪白的桌布上,晕开一小片刺目的红。

    陈诚脸色铁青,放在桌下的手紧紧握成了拳。

    孙立人则猛地挺直了腰背,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死死盯着参谋,仿佛要穿透那些纸张,看清朝鲜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宋美林脸上的优雅笑容彻底冻结,仿佛精致的瓷器出现了裂痕。

    她保养得宜的手紧紧抓住了餐巾,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她最关心的美援前景,似乎随着土耳其旅的覆灭和汉城的告急,瞬间变得遥不可及。

    “啪嗒!”

    一声清脆的碎裂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是蒋卫国,他手中的银叉失手掉在了面前的骨瓷盘子上,摔成了两截。

    这声音不大,却像惊雷一样炸在每个人耳边。

    胡宗南嘶哑道:“阵……阵斩?

    土耳其旅全没了?

    这才几天?

    清平峡谷……加平……广州城……”

    他像是在问参谋,又像是在问自己,更像是在质疑整个世界。

    他脑中飞快闪过朝鲜地图,汉城东南那一片区域,几天前在地图上还是联合国军稳固的防线,此刻却处处标红。

    薛岳猛地吸了一口气,双眼圆睁:“清平峡谷……伏击?

    美七师不是号称精锐?

    他们利用了什么地形?火力配置如何?

    那个什么伍万里怎么做到的?”

    一连串的军事问题从他口中迸出,带着一种职业军人面对不可思议战例时的本能探究和一丝被刺痛的不甘。

    参谋咽了口唾沫,努力回忆着电文中那惊心动魄的片段:“据残存通讯和空中侦察拼凑,钢七总队和朝军预先占据峡谷两侧绝对制高点,形成交叉绝杀火力网……

    美军先锋团指挥官甫一接战即遭精准炮击身亡,群龙无首。

    他们的部队利用地形分割穿插,美七师前锋团依托环形工事殊死抵抗……

    但敌军指挥官指挥炮兵精准覆盖,打乱其防御体系,随后发动总攻。

    在最终的白刃战中,美军三千余精锐全军覆没……”

    “嘶……”

    席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精准炮击斩首,预设绝地伏杀,分割穿插,步炮协同完美,最后以白刃战收尾,全歼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美军一个整团!

    这需要何等恐怖的战场洞察力、指挥控制力和部队执行力!

    顾祝同猛地一拍大腿:“金蝉脱壳……好一个金蝉脱壳!

    我明白了!春川!

    他伍万里在春川外围的袭扰是佯动!是烟雾!

    主力绕过去了!

    设伏清平峡谷……再闪击广州!

    环环相扣!

    大胆!真他妈的大胆!”

    他作为战略顾问,瞬间洞悉了伍万里战术的精髓。

    这种跳出常规、瞒天过海的战略机动,让他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

    这需要何等的魄力和对战场全局的掌控力?

    孙立人突然开口,目光如炬,看向老蒋:“不止如此!委座,诸位!

    拿下广州城,才是关键!

    土耳其旅,安纳托利亚之狼!

    装备精良,作风顽强!

    据守坚城!

    二十四小时!

    不到二十四小时,城防崩溃,旅长授首,军旗被夺!”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职业军人的客观评判:“这绝非仅靠勇气能成!

    必须要步、炮、坦克协同战术,精妙到了极点!

    我之前听电文里说那个伍万里能如同老天爷帮忙般洞察战场?

    现在看来这绝非虚言!

    这是对战场空间和节奏,达到了入微层次的掌控!”

    孙立人的评价,字字如锤,敲打在众人心头。

    他自己就是以治军严、战术精著称,深知在势均力敌甚至略处下风的攻城战中,打出这种碾压级战果的难度有多大。

    薛岳补充道,带着一丝复杂的感慨:“还有其个人勇武!

    白水河畔,千军万马之中,阵斩敌酋,夺其军旗!

    古之关云长、常山赵子龙,亦不过如此!

    此人之能……实乃……实乃……”

    他一时竟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是可怕还是可敬,抑或是可畏?

    一时间,席上众人神色各异。

    震惊、骇然、困惑、不甘、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无声地流淌。

    曾几何时,他们也曾统率千军万马,也曾打出过让敌人胆寒的战役。

    长沙会战、昆仑关大捷、仁安羌解围……这些辉煌的名字曾是他们荣耀的勋章。

    然而此刻,面对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绩却深深震撼了他们。

    毕竟联合国军的火力可是比日军强多了呀……

    何应钦打破了沉默,试图用过去的经验来解释眼前的“异常”:“咳……

    其实像伍万里这般能征惯战、勇冠三军之将才,我黄埔军中也并非没有啊!

    远的不说,在座诸公,哪位不是身经百战,功勋卓著?

    杜光亭昆仑关血战,孙抚民远征扬威,薛伯陵长沙焚寇……皆一时之选!

    论起战场应变之机敏,攻坚克锐之悍勇,未必就逊色于这个伍万里!”

    陈诚立刻接话:“敬之兄说得对!

    将才固然重要,然战争之伟力,最深厚之根源,在于民众!

    在于组织!

    在于……信念!”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更准确的词:“对面他们那套东西,让士兵甘愿效死。

    你看他们的军队……一声令下,前赴后继,死不退缩!

    没有保存实力的小算盘,没有临阵脱逃的畏缩……这才是最可怕的!”

    陈诚的声音里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洞察后的寒意。

    他想起了徐蚌战场上那些喊着口号、顶着炮火冲锋的对面士兵,想起了那些宁可饿死也绝不透露游击队行踪的“刁民”。

    这正是他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对手拥有一种他无法理解的凝聚力和牺牲精神。

    顾祝同长叹一声,带着洞悉世事的沧桑和无奈:“辞修真是一语中的!

    没有私心杂念的军队……万众一心,如臂使指,令行禁止……这才是那伍万里能放手施展的前提!

    若换做……”

    他话没说完,但潜台词不言而喻。

    若换做国军,纵有十个伍万里般的勇将,在派系倾轧、保存实力、畏敌如虎的大染缸里,又能如何?

    能打出清平峡谷那样的绝杀?

    能二十四小时攻克重兵防守的广州城?

    能阵斩敌酋如探囊取物?

    恐怕在第一步调动部队时,就已是阻力重重,各怀鬼胎了。

    他想起了无数次战役中友军坐视不救,想起了国军将领们互相掣肘的烂账。

    胡宗南憋红了脸,他刚从大陈岛前线回来,深知手下部队的状况,忍不住嘟囔道:“何止是将领!

    兵员素质也天差地远!

    那些泥腿子,打起来不要命,一个能顶我们三个壮丁兵!

    我们抓来的壮丁,枪一响腿都软了……”

    他这话引来孙立人冷冷一瞥,孙的部队当年在东南亚可是用美械武装、美式训练出来的精锐。

    胡宗南自知失言,讪讪地闭了嘴,端起酒杯掩饰尴尬。

    老蒋一直沉默着,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他听着心腹们的议论,那些对于伍万里才能的惊叹,对于对面组织力的恐惧,对于国军积弊的影射……每一个字都像鞭子抽在他脸上。

    他何尝不明白?

    但他更清楚,现在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

    他需要的是现实的应对!

    是美援!

    就在这弥漫着挫败、反思与不甘的沉重气氛中时

    那名一直垂手肃立的少校参谋,喉头又艰难地滚动了一下,脸上露出更加难看屈辱的神色。

    他再次微微上前一步,声音艰涩道:“委座……夫人……各位长官……还……还有一事……”

    所有人都看向他,心里咯噔一下,预感到还有更坏的消息。

    参谋深吸一口气,几乎是用尽全力才把那令人无比难堪的话语吐出来:“华盛顿……杜鲁门总统在获知东线情况,尤其是广州城战役的详细报告后极为震怒……

    杜鲁门总统亲自下令,让国务卿艾奇逊发来一份措辞极其严厉的质询电文……

    电文中杜鲁门总统质问我们当初自抗战后期至戡乱期间,美国给予了党国政府史无前例的海量军事、经济援助……

    飞机、大炮、坦克、卡车、弹药、被服、粮食、黄金、美元……”

    参谋几乎是一字一顿地复述着那诛心之语:“杜鲁门总统质问为何拥有如此规模美援的国军在对日作战中会打出豫湘桂那样那样史无前例的、耻辱性的百日大溃败。

    让日军……长驱直入数千里……

    杜鲁门总统在电文中非常不客气地表示他和五角大楼现在有理由严重怀疑过去大量宝贵的援华物资是否被被系统性贪墨挪作他用……

    甚至直言怀疑我们是否在‘演戏’给美国看……

    故意夸大困难,以吞没更多的补给……

    因此,杜鲁门总统已下令,将我方上月申请的、急需的特别紧急援助贷款暂时冻结。

    并要求我方必须就此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和深刻的检讨,以观后效……”

    死寂!

    比刚才听闻广州失守、阿齐兹授首时更加深重、更加令人窒息的死寂!

    如果说之前的战报像一记记重拳打在众人胸口。

    那么杜鲁门这份赤裸裸的的斥责电文,则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直接摁在了整个“党国”高层的脸上!

    摁在了他们残存的自尊心上!

    “噗——!”

    一声闷响夹杂着瓷器碎裂的脆响。

    是宋美林。

    她那张保养得宜、永远带着优雅从容的脸庞,瞬间失去了所有血色,变得惨白如纸。

    前所未有的羞辱感让她身体猛地一晃,手中一直紧握着的、盛着半杯咖啡的细瓷杯失手滑落。

    褐色的液体泼洒在她昂贵的旗袍下摆和光洁的地板上,碎瓷片四溅。

    她甚至忘了去擦拭,只是睁大了那双美丽的眼睛,里面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和被深深刺伤的痛楚。

    她为争取美援殚精竭虑,周旋于美国政要之间,自诩为沟通的桥梁。

    如今,这份赤裸裸的、将她乃至整个“党国”的斥责,像一盆冰水浇灭了她所有的外交努力和自尊心。

    “演戏?吞没补给?”

    这几个字像毒针一样扎进她的脑海。

    “混账!岂有此理!!”

    胡宗南第一个炸了,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过猛,身后的椅子“哐当”一声被带倒。

    他脸色由红转紫,额头上青筋暴跳的骂道:“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他杜鲁门算什么东西?

    他美国佬又是什么好东西?

    太平洋战争初期,是谁在菲律宾被日本人打得像丧家之犬?

    麦克阿瑟夹着尾巴坐鱼雷艇跑路!

    是谁在珍珠港被人炸得哭爹喊娘?

    现在倒来指责我们?

    我们是在自己的国土上,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百万日军!

    他们懂什么?他们懂个屁!

    他们美国佬指责我们厉害,有本事去打赢对面啊?

    怎么还被打的丢盔卸甲了?”

    胡宗南的怒吼在餐厅里回荡,充满了被揭破疮疤后的狂躁。

    “这是赤裸裸的侮辱!

    是对党国!对总裁!对百万国军将士牺牲的侮辱!”

    薛岳也气得浑身发抖,花白的胡子都在颤动,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碟叮当作响。

    作为抗战名将,长沙会战是他毕生的荣耀,如今却被美国人如此轻蔑地质疑,这比打他一记耳光还要难受。

    顾祝同脸色铁青,嘴唇抿成一条锋利的直线,手指紧紧抠着桌沿。

    他想反驳,想列举国军抗战的牺牲和贡献,想控诉史迪威当年的掣肘,想说明内战的复杂……

    但杜鲁门电文里那“豫湘桂溃败”五个字,像冰山一样堵住了他所有的辩解。

    那是铁一般的事实,是国府军事和政治溃烂最无可辩驳的明证!

    何应钦则显得异常尴尬,他甚至不敢看老蒋的眼睛。

    作为曾经的军政部长、陆军总司令,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美援物资在流转过程中巨大的损耗和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去向。

    “贪墨”、“挪作他用”……这些词像鞭子一样抽在他心上。

    他只能掏出手帕,不停地擦拭着额头上瞬间冒出的冷汗,仿佛想擦掉那份无形的罪责。

    孙立人坐得笔直,牙关紧咬,下颌的线条绷得像钢铁。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屈辱。

    仁安羌的辉煌,蓝姆伽的训练成果,在杜鲁门这份地图炮般的斥责下,显得如此渺小和可笑。

    “被系统性贪墨”这几个字,像污点一样玷污了他心中最珍视的荣誉。

    他眼中燃烧着怒火,但这怒火中又掺杂着无法辩解的憋闷,最终只化作一声压抑的冷哼。

    陈诚的脸色由青转白。

    杜鲁门的话,等于直接否定了他在整军备战上的所有努力,将他们也笼罩在那片“腐败无能”的阴影之下。

    他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椎升起。

    冻结贷款!

    没有美元,一切都将变得艰难很多!

    蒋卫国年轻气盛,更是气得脸色通红,几乎要冲口而出骂人了,却被身旁的蒋敬国一把按住手腕。

    蒋敬国的手冰冷而有力,他微微摇头,示意弟弟冷静,目光却凝重地投向主位上的父亲。

    整个餐厅如同被投入了真空,只剩下胡宗南粗重的喘息声和薛岳因愤怒而急促的呼吸声。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味,那是尊严被践踏后燃烧的余烬。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羞辱”二字,火辣辣地疼。

    他们曾是一个个名将,如今却在昔日盟友眼中,成了贪婪、无能的代名词,连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够了!”

    老蒋的一声怒喝压过了所有的愤怒、屈辱和喘息。

    他刚才一直沉默着,手指死死捻着长衫的盘扣。

    杜鲁门的电文,每一个字都像在啃噬着他最后的颜面。

    那“演戏”、“吞没补给”的指控,更是将他和他所代表的政权钉在了耻辱柱上。

    怒火在他胸腔里翻江倒海,几乎要将理智焚烧殆尽。

    然而,就在胡宗南拍案而起、众人情绪即将彻底失控的刹那,一种更深沉、更冰冷的东西压倒了那焚天的怒火。

    那是赤裸裸的现实,是弹丸之地面对美利坚庞然大物的绝对弱势,是那笔被冻结的大笔美元贷款!

    他猛地一拍桌面!

    “啪!”

    声音并不算震耳欲聋,却如同惊堂木般,瞬间击碎了餐厅内所有的嘈杂和失控的情绪。

    胡宗南的怒吼戛然而止,薛岳愤懑的喘息被憋了回去,所有人都像被施了定身法。

    他们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主位那个身影上。

    老蒋的声音不高,却异常冰冷:“娘希匹!

    吵什么?

    骂什么?

    骂杜鲁门?

    骂美国人?

    骂赢了,骂痛快了,美元就会掉进台湾海峡漂过来吗?

    冻结的贷款就能解封吗?”

    一连串凌厉的质问,像鞭子抽在众人脸上。

    他缓缓踱了一步,目光沉重地压在每一个人心头:“现实是什么?

    现实就是美国人捏着我们的脖子!

    现实就是对面在朝鲜打出了威风,让美国人觉得我们无能!

    觉得我们过去拿了那么多东西,是浪费!是欺骗!”

    他毫不留情地撕开血淋淋的伤口。

    老蒋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压抑到极致的嘶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憋屈?谁不憋屈?

    我最憋屈!

    回想当初北伐之时我们是何等风光?

    如今要看一个洋人的脸色,被人指着鼻子骂是骗子!

    是吞没补给的蛀虫!

    但是——形势比人强!

    实力不如人!就得认!

    现在不是要面子、逞血气的时候!

    现在是要里子!要争取时间!”

    说着,他的目光扫过宋美林惨白的脸,扫过陈诚凝重的眼:“美林,你清楚美国国会山的风向。

    辞修,你知道台湾的仓库还有多少存底!”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何应钦和顾祝同身上:“敬之,墨三。”

    何应钦和顾祝同闻声立刻挺直身体:“委座!”

    老蒋的声音恢复了那种掌控一切的冰冷腔调,不带一丝感情:“立刻,以行政院和国防部的名义,起草一份详尽的解释说明。

    内容重点:第一,详述抗战期间国军之巨大牺牲与牵制日军主力之功绩,强调美援物资在支撑持久抗战中之不可或缺作用。

    档案、数据、战例,一一摆出来!

    尤其是长沙、常德、鄂西、缅北这些拿得出手的硬仗!

    不能只提豫湘桂!

    第二,分析我们最终失利之复杂原因。

    暗示非战之罪,乃时运不济,强敌环伺,非单纯装备差距可弥补。

    第三,陈述当前我们励精图治卓有成效与坚定决心。

    强调我们作为自由世界之价值。

    第四,对杜鲁门总统之关切表示‘深刻理解’。

    对过去物资流转中‘可能存在之效率损耗问题’表示‘遗憾’。

    承诺将‘严厉整肃,加强监管,确保每一分美援都用于刀刃上’。

    第五,也是最关键的。

    措辞要谦卑!态度要诚恳!

    逻辑要清晰!数据要详实!

    要让美国人看到我们的‘痛定思痛’,看到我们的‘价值’!

    核心目的只有一个:解释是假,争取尽快解冻那笔贷款是真!

    明白吗?!”

    “是!委座!”

    何应钦和顾祝同肃然领命,声音干涩。

    他们知道,这份“解释说明”,本质上就是一份在巨大屈辱下写就的辩白书、乞援书。

    每一个字,都将在尊严上刻下一道伤痕。

    老蒋的目光最后扫过全场。

    胡宗南颓然坐回了位置,低着头,拳头依旧紧握,但那股狂躁的怒气已被一种更深的憋闷取代。

    薛岳闭着眼,胸口起伏,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

    孙立人依旧坐得笔直,但紧抿的嘴唇和冰冷的眼神,显示着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蒋敬国面色凝重,眼神复杂地看着父亲。

    蒋卫国则咬着牙,满是不甘。

    陈诚沉默地点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忧虑。

    宋美林已经由侍从换上了干净的餐巾,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从最初的惊愕羞辱,变成了一种深切的忧虑和现实的考量。

    她微微颔首,表示明白当务之急是挽回贷款。

    “都听清楚了?”

    老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是!委座!”

    短暂的沉默后,参差不齐却沉重无比的回答在死寂的餐厅里响起。

    “散了吧。”

    老蒋疲惫地挥了挥手,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重新坐回主位。

    他的身影在辉煌的灯火下,却显得异常孤寂和冷硬。

    众人如蒙大赦,又如同背负着无形枷锁,脚步沉重地起身离席。

    没有人交谈,连眼神都尽量避免接触。

    水晶灯依旧明亮,映照着餐桌上几乎未动的珍馐佳肴和泼洒在地毯上的褐色咖啡污渍,一片狼藉。

    如同他们此刻的心境和那个风雨飘摇的孤岛未来。

    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羞辱,和在朝鲜高歌猛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带来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垮了士林官邸晚宴所有的虚幻慰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不错,请把《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