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改收什一税怎么样?!

    神宗实录之所以修订了那么久,除了是因为朝局动荡、人浮于事以外,还因为书中的很多当事人还在朝堂上、手握大权。

    史书对于他们的评判,会影响他们的政治生命,修史的人受限于各方面的压力,很难做到秉笔直书。他们唯一能够做的抗争,就是将这件事情拖延下来,毕竟花无百日红,这些人总有跌落的那一天,到时候便不需要为尊者讳了。

    对于张居正的评价,朱由检更倾向于不灭其功、不讳其过。对于他一身功过的盖棺定论,只是个开始,朱由检更重视的是对于他改革的评价,这方面的论调直接影响到了今天的朝局与政策。

    首先,对于他所推行的“考成法”,持认可态度。考成法的核心是建立“层层考核、权责绑定”的行政监督体系,将日常政务分解为“任务清单”并登记“文簿”,定期自查上报且由内阁追踪,显著提升了行政效率、清理积压公文、遏制官员怠政。

    这也是张居正所有改革的开端,是他推行经济与军事改革的基础。

    瞎几把砍人,只会让百官活在恐惧之中: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摆烂,还有少数人恶向胆边生。所谓“君视臣为草芥,臣视君为仇寇”,便是如此。中国人从来不是什么温良的善类,如果用“温良”来标榜这个民族,没准是因为她已经被人阉割过了。

    赞赏这条核心改革政策,当然是因为朱由检也想拿来用啦。老毕不容易,算账容易让人头秃。古代的户部尚书一个个堪称人型计算机,但朱由检体谅他的不容易,不妨碍他对老头感到不满意,只是没办法了,只能在矮子里面拔高个罢了。

    古代的经济人才比大熊猫要稀有得多,换一个没准还不如老毕了。别看他平时动不动就吐槽张居正,要是张居正真的死而复生,他一准死死抱住老张的大腿,打死都不撒手,把老张弄成实相,自己躲后宫逍遥,也不必担心敌人打到北京城下!

    老张是个厚道人,他在前方抗伤,让戚大帅安心练兵十年!在此之前,蓟镇总兵官基本没有任职超过十年的,像俞大猷、谭纶、李成梁、王崇古等名将,也都是在老张手下混的。

    老张低调了点,没有给自己写小作文,实际上他才是“将相和”的典范!

    只是“人亡政息”是千古不变的规律,张居正死后,考成法名存实亡,贪腐怠政之风卷土重来。这或许与他依靠个人威望与强权推行改革不无关系,但这未必是他看不透,只是他太着急了,能够留给他改革的时间并不多。

    随着皇帝的长大,他终究还是要归政的,然而在朱翊钧成年以后,他却并没有如约归政。后来者无从得知他到底是贪恋权势,还是忧心他的改革,总之他拒绝了成为“周公”的最好结果,给自己、给自己家人埋下了大祸,甚至最终祸祸到了大明的头上!

    在场的都是人精,哪里不知道皇帝的心思?压力来到了毕自严的头上:他有能力把考成法推行下去么?!

    其实他的财税改革,从一开始顺序就错了,没有完成吏治改革之前,一切改革都是虚妄。能有现在的局面,真的可以用“幸运”来形容,之所以没有玩崩,也只是因为明军接连不断的胜利,硬生生撑住了朝廷的脊梁,按下了不符之声。

    但凡中间有一场大败,他毕自严都要拉出来背锅;他不背,皇帝就要罪己了。如此,他怎么对得起皇帝的知遇之恩呢?

    张居正的经济改革分为两部分:清丈田亩与税制改革,税制改革的核心则是所谓的“一条鞭法”。

    当年张居正清出来三亿亩隐田:洪武年间全国有田九亿亩,张居正改革之前已经降低到四亿多亩,侵占之多令人触目惊心;他改革以后则恢复到了八亿亩,仍旧未曾达到洪武年间的标准;

    而到了天启年间,就又只剩下六亿多亩了;到朱由检登基的时候,已经快要跌破六亿亩的数量了。而后毕自严着手清查田亩,忙活了好久也没有恢复到七亿以上,当然这跟辽东损失了大片国土也不无关系。

    重新走清查田亩的老路,到头来也不过是另一个轮回,并且实行的阻力极大。为了降低阻力,朱由检走了很多曲线道路,诸如保留一部分特权、不抑制兼并等,另外希望通过保有公田,来保证下层百姓生存的权利。

    他做不到将一切推倒重来、重新给每一个百姓分地,就算做到了,也只不过是一个新的轮回的开始。

    至于“一条鞭法”,朱由检就是深恶痛绝了。也不知道当初老朱是出于什么考量,竟然禁了历朝历代推行了几千年的金属钱币,强行推行使用纸币,以至于到了现在,大明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再也回不到钱币时代了。

    当年张居正实施一条鞭法,本意是将当时繁杂的税收简单化,“化繁为简、赋役合并”,这与朱由检目前的施政方向是一致的,税目越多,过手的越多,火耗就越多,百姓的负担也就越重。

    六部的单独收税的权力必须废除,地方官府也要捆住手脚才行:干活的就干活,别管钱,别一天天想着创收。朱由检觉得现在也应该动一动了,所以他当着几位重臣的面,试探性地问道:“朕有意提高正税,废黜杂税,尔等以为如何?!”

    朱燮元冲着朱由检眨巴眼没有说话,他想的是:“皇帝你睡傻了吧,这苛捐杂税很大一部分不就是为了供养你这个皇帝么?!内廷采办、采造,哪一项不是强取豪夺?!”

    然而朱由检跟老头还没有默契到这样程度,虽然知道他在使眼色,却并不知道他几个意思,大概是不支持,理由不方便当面说出来吧。

    毕自严兴奋了,他的十税法还没展开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不错,请把《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