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衍环顾周围,没有看到那一只白玉狮子猫,倒是稍微有些遗憾,看到那位老太太一个人在这里,正在烧纸钱,一边烧一边轻轻哭,道:“兄长,兄长,这些钱烧给你。”
“你在泰山府君那里,却要过得好些啊。”
说来也巧,那风吹过来,有些没有点着的,或者说才点着了一点,还没有烧干净的纸钱就这么翻飞出来,朝着周衍这里飞过来。
“要不要这么准?”
周衍的嘴角扯了扯。
伸出手,五指微动,御风之术自然而然地施展出来,这种七八品的小法术,小神通,周衍用的多了之后,自然而然就明悟了其中的道理。
所谓用就是最好的学,诸如御风之术他自己就会了。
只有业火饥焰,灯影重重这两个稍微有些特别的神通不好学。
当下五指一抓,空中的风化作个风网,把这些纸钱就都兜住了,抖手一拽,抓到自己的手里面,走过去,把这些纸钱也放到火炉里面。
那位银发的老婆婆道:“小道士,你怎么也来烧纸钱。”
“我哭我兄长,你又烧了给谁?”
周衍愣住,这个问题明明只是随意地问,他却下意识想要回答,一时间沉默了下,想到了沿途所见,道:“就烧给这乱世里无辜的百姓和生灵……”
骊山老母闻言神色宽和了些,还抽泣,道:
“既然这样,就和我一起烧吧。”
周衍帮着这位老婆婆一起烧完纸钱,询问这里有没有一只白猫在,老婆婆摇了摇头,道:“我老人家眼力不好,记性却还行,没见过什么白猫黑猫,就只见到你这一只小猫。”
周衍没奈何,被邀请进去喝一杯茶,坐在院子里,看到这是一间很小的院落,却很是清净,看起来,像是那种躲避战乱所以进来的。
老婆婆端来一碟点心递给周衍,温和道:“小道士,你又打哪儿来啊?”
“来,吃点点心。”
周衍看着这老太太,是从刚刚供奉着的香火那儿端来的。
藏在屋门口的白玉狮子猫也看到了,骊山老母是从供其兄长的神位前面端来了这一迭香火,这位可和娲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兄长正是伏羲。
即便是白玉狮子猫都呆滞,嘴巴下意识瞪大。
把娲皇化身亲自做的,供奉给伏羲的点心,当着伏羲的神位,直接吃掉了?
文殊大和尚在上!
伸出爪爪,心里喊:“别,别吃!”
可想到了这家伙,每一天都和不同的异性聊天相处,有一个面容清冷,用双剑的;有一个温温柔柔,气质锋利的,还有一个,嗯……
个子小小的。
总之,三个,三个!
白玉狮子猫收回了本来想要阻止的爪子,祂被文殊教育,我佛慈悲,可不能够见死不救。
所以白玉狮子猫转过身来,背对着周衍。
背后的尾巴高高翘起,心情不错。
周衍道:“阿婆,这是你兄长的点心,我吃了不合适吧?”
老太太温和笑着道:“不妨事不妨事,我的兄长性格温和,待人至诚,若是知道你来的话,也一定会让你吃的。”
于是周衍不再狐疑。
那一盘点心,不算是多么精致,但是却有一股极强的香气,本来,周衍会对陌生之人,未知跟脚的存在有戒备之心,但是面对着眼前这慈和老太太,戒备之心竟消失。
周衍吃了一块。
感觉到肚子里面暖暖的,然后就不饿了。
这让他不可思议。
明明因为饿鬼玉符的不良影响,周府君的饭量已经能够一个顶过沈沧溟,李镇岳,裴玄鸟三个军汉,可是吃了一块精致的点心,才拇指大小,就把他的身躯喂饱了。
狮子猫也悄悄回头看,那个可是骊山老母做的点心,常人吃一口,都可以让全身元气恢复,理论上可以抵达【从出生到目前为止,所有因为元气和营养不足的亏空都弥补】。
这小子竟然吃了足足一块,那足以让三十人的元气充满。
这家伙,是饭桶吗?!
周衍看着这一盘子点心,实在是诱人到极致了,狮子猫知道不少的秘密,娲皇的饭菜对于其他生灵来说只是寻常,可对人族的效果极大。
骊山老母慈和道:“想要吃的话,就多吃点。”
周衍道:“这,这不合适吧……”
周府君看着桌子上的点心,咽了口唾沫。
在老太太的催促下,伸出手去拿点心,可是就在他的手掌按在点心上的时候,少年道人的双瞳瞬间泛起细碎的金色涟漪,眉心五岳真形纹自行激发。
泰山府君姿态展开。
周衍下意识抬起头,视线挪移,看到了那个神位。
有些狐疑,他刚刚好像看到,那边的木头塑像盯着自己看了一眼。
可仔细看的话,好像又是错觉,于是周衍收回视线,继续吃,以泰山府君之姿加持,也只是吃到第四块,周衍能感觉到,哪怕是泰山加身,周·泰山府君·衍,也只能吃到四块。
毕竟这里不是泰山,没有泰山地脉加持。
周衍看着盘子,这盘子里总共有九块,现在还有五块。
在老太太的鼓励下,周府君呼出一口气,结道门法印——
饿鬼玉符·开!
于是,饿鬼玉符加持法力神通之下,周某人努力挣扎到了第八块,最后还剩下一块点心,就放在那里,周衍放弃的时候,忽而嘴里被塞进来。
骊山老母拿起最后一块,放到了周衍嘴里,温和道:
“已近八,岂能不进一步?”
“岂能,不食【九】?”
周衍努力挣扎,府君大人坐在那里扑腾了好一会儿,努力吃掉了九块点心。
白玉狮子猫已经呆滞盯着他。
九这个数字,自古以来,都带着绝对不同的意蕴,吃了八块和吃了九块,是绝对不同的。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人族饭桶了!
饕餮还是人形的时候都没这么能吃!
这是和吃出了一本《山海经》的禹王,一个级别的饭桶!
何德何能,人族历史上,出了饕餮,禹王,还有府君三个超级能吃的家伙?
府君大人坐在藤椅上,几乎已经被撑得不想动弹,骊山老母笑呵呵道:“难得见到这样喜欢吃的孩子,上一次,还是很久之前,那孩子当年,也用的和你类似的刀。”
周衍喘匀了气息,想要起来的,但是实在是太撑了。
他站起来,又坐下去了。
老太太询问道:“小道士,你在这里休息休息,看看书,消消食再回去吧。”
周衍没奈何,只好这样,一边和老太太闲聊,一边取出了一卷书看着,就是那一卷道德经的原典,说实话,这东西他是真不想看。
文字是正传的心诀,这天下谁都知道,没几个做到。
而原典上带着的气息流转,则是蕴藏着上乘吐纳之术。
周衍就好像看到了无比复杂的数学公式一样,真的是看一眼,眼睛都会疼的地步,但是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提升实力,他的六品道基,对于道行领悟要求极高。
若无法有真正的大道领悟,只能够困在这个境界。
不提之前本来就结怨的家伙们,只说秦皇和泰山公在千年前的密谈,就让周衍有一种隐隐的担忧和急迫感,可是这大道修行,越急反倒越来不及。
那老太太看了一会儿,笑着道:“小道士你看什么书,怎么眉头紧皱啊?”
周衍回答道:“是道德经。”
老太太道:“哦,是阴阳之法,大道两仪的东西啊。”
周衍好奇道:“老太太您懂这些?”
于是这位银发老太太将手中的画卷放下,笑着道:“老身当然不懂了,可是恰巧,老身的兄长,却对阴阳两仪的法门,稍有些许的领悟心得。”
“我记得,他倒是留下了些手札,小道士稍坐。”
“老身这就去给你取来。”
周衍连忙道:“这怎么使得?”他想要站起来,却发现还是肚胀,骊山老母笑着道:“怎么不行?我老人家独自居住在这里,你能陪我来说说话,解解闷就是了。”
骊山老母知道周衍在泰山的所作所为,心中颇为欣赏。
就取出来她兄长写下的阐述大道的手札,本来是刻录在玉石上的,老太太手掌一晃,手中的白玉刻书,就化作了一卷绢布,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来,小道士,看看。”
周衍接过,阅读这上面的文字,但是这并不是讲求道经的文字,而是讲述【卦象】,第一卦,便是乾卦,周衍之前看得道德经原典,看得眼花缭乱,这讲述卦象的书卷本来也是艰深的,可换了看,却还是津津有味。
却看到其中一段文字——【卦之有象,取譬明理】
【所以喻道,而非道也】!
忽然就和道德经原典的文字记录有所类似。
周衍眸子微怔,看向这一卷手札当中,看到手札中有极平淡的文字道‘求道之能,喻而理之能明,初不拘泥于象,变象可也;及道之既喻而理之既明,亦不恋着于象,舍象也可’
周衍这一段时间的经历,感悟,忽然明悟。
呢喃道:“儒曰忘言,道曰不可道;佛说不着相,都是一个意思,到岸舍筏,见月忽指,获鱼兔而弃筌蹄,得其意而忘其言,我太执着于《道德经原典》,却忽略了其他……”
于是周衍呼出一口气,放下了一定要立刻修行成功的执着心,只是先翻阅这老太太兄长的手札,看得津津有味,等到了肚皮没有那么胀了,就起来,帮助老人家打扫屋子,做做饭菜。
闲散之余,则随意去看这道德经,只看其文,和手札相互映照,津津有味,等到了时候变暗,老太太邀请他在这里先住下,周衍想了想,用法术唤来土地公,让他回去告诉众人自己在外面安全,就在侧房里住下来。
这几天里,就陪着老太太放松心情,看道德经的频率,也从一开始的手不释卷,到后来偶尔翻阅,直到最后,几乎忘记看,这一天周衍在屋子前面的河流前面钓鱼。
见水流转变化,从上而下得流动过来,遇山石,遇草木,都有变化,自然而然,于是心中愉悦,也不知道为什么,只忽而长笑而出,长啸声音也是清澈悠扬,似乎和群山万象相合。
于是知天【乾】,地【坤】,我行其中。
长啸声音在群山回荡,许久才停下,周衍微微一怔,这才察觉到,自身的精气神,体魄,法力,元神,三者竟然在翻阅道经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混在了一起,别无其他。
三者混同,混元如意。
堂堂自然开玄门,混元一气化紫府。
道门之中,艰深的境界,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体悟到。
老太太都有些惊讶了。
“……即便是此间地方,却能够在这短短时间里有这样的体悟,小道士,心性和悟性,都是上上之选。”
周衍感觉到自己的变化,境界是没有什么突飞猛进,但是那一卷《道德经》原典所载的上古炼气术,竟然是已经修成了,只是握了握拳,周衍也没有感觉到不同。
法力,也没有突飞猛进;神通,也没有刹那暴涨。
但是,总感觉心境舒畅得很。
周衍伸出手,自然而然,一枚落叶,落在他的手指上打着旋儿,周衍鬓角白发微垂,却忽而感觉到了什么,侧眸看向一个地方,那里突有一团气露出。
这白气滴溜溜一转,化作了个土地公,一出来,就哭泣道:
“真君,真君!”
“可算是找到您了,大事不好啊!”
周衍怔住:“我就五天不在,出了什么大事?!”
土地叫起来,道:“什么?”
“您明明消失了足足五十天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