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李杜51

    【大历三年,杜甫将自己家的果园赠送给了吴南卿,举家出峡,至江陵府参加各种朋友举办的雅集,并在雅集上饮酒赋诗。】

    【只可惜,杜仍旧是那个比较贫穷的杜甫,生活上还是比较窘迫。】

    【“饥籍家家米,愁征处处杯。”】

    【这句诗的意思并不是说杜甫需要借别人家的米,不对,杜甫也得借,总之,就是大唐的百姓都要借米才能度日,一旦遇见征兵的,就要饮酒消愁了。】

    【当时的大唐,饥荒和兵祸都很严重!】

    【后来,杜甫在江陵投靠的富裕朋友李之芳病逝,四川地区再次发生叛乱,杜甫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只能再次选择逃亡。】

    【在岳阳,杜甫写下了《登岳阳楼》。】

    【其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简直将自己的那种穷困孤独,描绘的淋漓尽致。】

    【杜甫家中没有余财,生活困难,无法北归,只能继续南下,他选择投奔自己的好友,衡州刺史韦之晋。】

    【杜甫的人生总是与可惜两个字紧密相连,他扑了个空。】

    【等杜甫到达衡州,韦之晋已经调任潭州刺史,不等杜甫做出什么反应,韦之晋就死在了潭州。】

    【在潭州,杜甫写下了很多的诗句,不止韦之晋死了,就连高适,也传来死讯。】

    【杜甫写诗哀悼韦之晋,哀悼高适,同时也是在哀悼自己。】

    【也是在这个时候,杜甫遇见了曾经的宫廷乐师,李龟年。】

    【两人相遇,物是人非,曾经的李龟年,象征了大唐的繁荣,如今却也不过在江南做一个普通的乐师。】

    【一首《江南逢李龟年》,写尽了大唐的昨盛今衰。】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次的相逢,也算是让经受了多位好友去世的杜甫,获得了些许安慰。】

    【大唐衰败,各地烽烟四起,大历五年,湖南兵马使臧玠叛乱,潭州也不再安全。】

    【杜甫带着全家,踏上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逃亡之路。】

    【杜甫原本想要前往郴州投靠自己的舅父崔湋,只是到耒阳时,江水暴涨,全家被困舟中,幸得耒阳县令送来牛肉、酒水等物资,才能活下来。】

    【杜甫为了感谢这位聂县令,为他写了一首诗,名字很长我就不放了。】

    【虽然这首诗比不上李白的《赠汪伦》流传广泛,诗中也没提到这位聂县令的名字,但这位县令也算是流传千古了!】

    【杜甫就这样在船上度过了自己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大历五年冬,卧病舟中的杜甫写下绝笔,离开了人世。】

    【他的妻儿将他葬在岳阳,四十三年后,杜甫的孙子杜嗣业才将杜甫的灵柩迁回河南。】

    【哦对了,杜甫的墓志铭,猜一猜是谁写的?提示,跟白居易还有点关系哦!】

    【答案就是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

    【能够请到元稹写墓志铭,除了杜甫本人的名气之外,此时的杜家,混的应该也还是可以的!】

    【好了,我们的大唐双子星就先说到这里了,下一个要去哪,友友们说了算哦!我们下一期,不见不散!】

    {杜甫晚年的生活也太充满意外了吧?好不容易找了个靠山,这么快就没有了!}

    {不算快了,严武差不多庇护了杜甫一家五年呢!是杜甫晚年少见的安稳五年!}

    {杜甫的身体这么差的吗?消渴症,就是糖尿病吧?}

    {不过,为什么严武死了,杜甫就得从成都搬走啊,不搬不行吗?}

    {蜀地其实还挺混乱的,大唐的很多叛乱都是在两川地区开始的。}

    {杜甫也算是吃上好友们的软饭了啊!}

    {话说回来,杜甫能够买下四十亩的果园,手中应该还是有点钱的吧?}

    {不清楚大唐的物价,不过一般来说,果园好像都比不上正经的田地。}

    {也算是有了一份家业,很不错了!}

    {我诗圣大大终于能过点好日子了!就算是当个普通农户我们也认了!}

    {不是,等会儿?啥玩意儿就送人了?}

    {啊?我没看错吧,四十亩的果园就这么送给别人了?就算是要走,也得收回来点本钱吧?}

    {杜甫的这个举动,让我觉得他吃不上饭天经地义!}

    {诗圣大大,你已经不是京兆杜家的小公子了!咱能不能不要这么视金钱如粪土啊!}

    {杜甫应该不会真的这么没脑子吧?}

    {不清楚,反正逃亡路上的杜甫一直都是一种饥寒交迫的状态。耸肩.jpg}

    {这句诗,我确实以为杜甫需要借别人家的米才能活着,合着是这些大唐百姓,都要靠着借米生活啊!}

    {大唐这是得穷到什么地步了啊!}

    {《登岳阳楼》!}

    {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小公子,变成现在的病老头,年轻时候的杜甫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老了这么惨吧?}

    {李龟年,唉,大唐的乐圣,昔年的宫廷御用乐师,现在也只能在江南奏乐糊口了啊!}

    {也不一定是糊口,李隆基这么喜欢音乐,说不定李龟年也挺有钱的!}

    {我很想知道这首诗的名字到底有多长!}

    {很长,我觉得这首诗的传唱度比不上《赠汪伦》,可能也有这个名字的原因!}

    {也不知道这个聂县令是谁!}

    {好消息:名留青史了!}

    {坏消息:知道的人不多,留了个寂寞!}

    {杜甫在船上病逝,也很难受了!}

    {我还以为跟白居易有关系的人是谁呢,原来是元稹啊!}

    {元稹很厉害的,能请动他也很不容易了!}

    {下一站去哪?}

    {看看投票结果吧!}

    {接着看帝王?}

    {看看臣子也行啊!比如宋朝和明朝的那些改革家!}

    {我想听听汉明帝刘庄!}

    {我想听吕雉的故事!}

    {我想听庆历新政!}

    {又是宋朝,你是真的不怕自己被送走啊!}

    天幕关闭了。

    万界中的百姓们也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了!

    大唐,所有姓聂的、能够跑去做官的、家中势力不是很大的人全都上火了。

    啊啊啊啊!

    诗圣大大,你怎么就不把名字写出来啊!

    我们有个名留青史的机会不多!现在完全泡汤了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不错,请把《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