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来到先遣队这边。
收到试探赤峰地区鬼子的虚实后,刘腾杰当即召集了部队。
发展到如今,先遣队的人数已经突破了两千五百人的大关。
武器装备在打通了集宁地区的运输线后,后方的武器弹药能够顺利运过来。
虽然重武器难以运输,只运过来了轻武器。
但对于先遣队来说,这些武器足够了。
先遣队的战略目的,只是深入赤峰地区开展工作,发展根据地,打好群众基础。
并不用像主力部队那样和鬼子的大部队决战,也不用坚守阵地稳固防区等待鬼子的进攻。
他们的作战方式,还是采用了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没有重武器,对于先遣队来说影响不大。
刘腾杰召集了政委,参谋长两人,三人开始商量如何执行指挥部的命令。
“情况就是这样,指挥部要求我们尽快对鬼子发起试探性进攻,刺探鬼子的虚实。”
“要是我们打探出了鬼子的虚实,那么指挥部就能更好的进行战略部署,应对鬼子大部队的进攻,打好这场战役。”
“咱们的任务非常重要,我们就算把队伍打光了都要不折不扣的完成。”
刘腾杰一开口,就定下了基调。
其余两人对此持有一致的意见,没有异议。
这次的战役太重要了,涉及范围之广,兵力之多,堪称一场可以改变战略格局的战役。
三人都是经历过无数次考验的革命战士,深知自己的使命。
“好,现在意见一致了,我们就该考虑打哪里,怎么打了?”
刘腾杰开口说道。
“要想试探清楚鬼子的虚实,咱们打的地方,必须是鬼子的重要设施,要能够打疼鬼子。”
“在整个赤峰地区,符合条件的只有两处。”
“一处是鬼子的飞机库,这里防卫森严且易守难攻。”
“一处是赤峰火车站,这是叶赤线在赤峰地区的站点,该线路连接它与锦承铁路相连,共同构成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西南部的重要战略交通网络。”
“在我看来,我们的进攻地点,更应该选在赤峰站。”
“这里距离我们更近,地形上也更利于进攻。”
“同时,这也是鬼子军事运输枢纽,是鬼子向热河输送兵力、物资的关键通道。”
“我们打了这里,更能试探清楚鬼子的虚实。”
参谋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身为参谋长,核心职责之一,就是充当指挥员的“幕僚”,为指挥员分析局势制定计划。
参谋长的提议,得到了刘腾杰和政委邓峰的一致同意。
在他们心里,也认为打赤峰站比打飞机库要好。
鬼子的飞机库,因为抽调了大量的飞机前往太平洋战场。
赤峰地区的这个飞机库,已经基本成为了摆设。
只剩下三两架破烂的侦察机,平时侦察一下维持体面。
打飞机库的收获,远远不必说打火车站。
铁路运输,终究是这个时期的运输主力,重要性要比飞机高很多。
“嗯,那咱们就打赤峰火车站吧,事不宜迟,今天晚上就准备出发。”
“现在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一点时间都耽误不得。”
刘腾杰一锤定音。
制定好进攻计划后,刘腾杰当即将情况汇报到了指挥部。
陈铭收到电报后,对于先遣队的作战计划和目标,没有其他的意见。
他身在朔县,远离赤峰地区,对于该地区的了解肯定不如刘腾杰这个先遣队大队长。
对方既然觉得打火车站更好,那陈铭肯定会支持的。
得到了指挥部的同意后,刘腾杰当即进行了简单的战前动员。
向先遣队全体指战员说明了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做完动员后,就带着部队连夜出发。
赤峰站距离先遣队的大本营有足足五十公里。
好在赤峰地区三月份的黑夜时长超过了十二个小时,足足达到了十二点五小时。
五十公里的行军,十二个半小时足够的。
先遣队的底子是侦察营,大部分干部都是侦察兵出身。
对于部队战士的体能要求很高,加上长期的敌后游击作战,练就了一身长途奔袭的本事。
经过十个小时不停歇的行军,先遣队一千九百八十名战斗人员,顺利抵达了赤峰站外围三公里的山林当中。
如此快的行军速度,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冬天路滑,加上天黑后没有月光,伸手不见五指。
加上防止鬼子发现,战士们行军时连火把手电筒都没有打。
完全是靠着前方的战士拿着布蒙住的手电开路,后方战士拉着前面的人连成串保证不掉队。
如此急切加上环境条件,对先遣队造成了不小的非战斗减员。
其中骨折、扭伤40人,虚脱掉队70人,突然疾病12人,意外死亡10人。
可以说,这一次强行军,先遣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
但这份代价换来的,却是他们在天亮之前,成功抵达了赤峰站。
不过眼下部队因为一夜的行军,体力已经消耗得非常大了。
为了恢复体力维持战斗力,刘腾杰下令部队隐藏好自身,轮替休息两个半小时后。
于天明前半小时发起突袭。
长时间行军后,直接发起进攻,部队的战斗力会下降50%以上。
战士们处于非常劳累,一部分意识已经有些模糊了。
这种情况下发起进攻不仅可能完不成任务,还可能造成巨大的伤亡。
陈铭经过当初还是区小队那一战后就明白,行军过后部队必须进行修整后才能发起进攻。
所以他把这项条例写进了部队条例里,要求就算是极端紧急情况下,也必须在行军结束后进行短暂的修整。
部队开始修整后,刘腾杰当即命令炊事班搞起了无烟灶,开始为战士们补充能量。
部队休息了两个半小时,补充了能量后,天已经快亮了。
再过半个小时,天就会彻底变亮,进入白天。
“所有人集合,准备战斗。”
刘腾杰一声令下,部队迅速集合。
在刘腾杰的命令之下,部队开始呈战斗队形展开。
炮兵开始架设火炮阵地,而步兵则开始向火车站方向潜伏前进。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侦察一排,解决火车站左侧的两道警戒站,侦察二排,解决右侧的警戒站,确保部队能尽可能拉近与火车站的距离。”
刘腾杰亲临一线进行着指挥。
作为侦察部队为底子发展起来的部队,先遣队当中,侦察兵绝对是最精锐,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得到命令后,两个侦察排当即趁着天还没完全亮,视线模糊的这个时间点,朝着鬼子的警戒站摸去。
为了防止鬼子提前发现,他们的任务是,在尽量不开枪的情况下解决这几个警戒站。
这个任务对于平常时候的侦察排来说不困难。
但经过了一夜的行军,即便休息了两个半小时,他们的体力也没有完全恢复。
这就导致这个任务难度增大了很多,变得更加困难。
不过,让侦察排意外的是,警戒站里的鬼子数量,比正常情况下少了一大半。
原本应该是鬼子加上伪军防守的警戒站,此时里面大部分都是伪军,只有几个鬼子。
摸清楚情况后,侦察排的战士们心里松了一口气。
伪军的战斗力和警惕性,比鬼子差太多了。
加上这里距离赤峰城很近,距离火车站也很近。
伪军认为就赤峰地区的小股游击队,没胆子敢进攻这么危险的地方。
警惕性就更差了。
最终,侦察排的战士们翻墙进入警戒站后,解决了哨兵后,挨个进入营房摸了这些伪军的脖子。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嘭!”
一声枪响,打破了黎明时分的寂静。
这时一个躲在暗处的伪军暗哨开枪了。
这名伪军暗哨躲藏的位置非常隐蔽,侦察排的战士们进入警戒站后没有发现。
而这名伪军暗哨恰巧有早起的习惯,听到细微动静后,发现了潜入的战士,扣动了扳机。
一名侦察战士没有防备,直接被一枪打中了腹部,在后腰处穿透出了一个碗口大的洞。
这么战士看到自己腰上的洞,加上快速失去的力气,知道自己的要害部位中枪了,已经没救了。
在倒下时,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抬起手枪,向着伪军暗哨的方向开了两枪。
第一枪打中了伪军暗哨的肩膀,第二枪则因为没有了力气,被第一枪的后坐力偏倚了准心,子弹不知道飞哪里去了。
“老邢!”
另一名战士看见战友中枪倒地,当即顾不上慢慢收割营房内的伪军。
直接将身上的手榴弹全部投入营房后,立即跑到了倒地战士的身边。
“咳咳.别管我,我已经救不活了.咳咳继续执行任务”
“如果可以.可以的话把我的骨灰带回.带回带回邢家村.”
中枪的战士断断续续,声音越来越轻的说完最后请求战友带他回家,代他回家后。
眼皮轻轻的闭上了,硬挺的身体忽然软了下来,宛若没有了骨头一般。
“传我命令,进攻!”
听到枪声响起,刘腾杰就知道,侦察排被发现了。
这个时候再潜伏前进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他直接发动了进攻,准备用最快的速度打进火车站。
“砰砰砰!”
“砰砰砰!”
“嘭嘭嘭!”
“.”
先遣队的迫击炮连最先发起了炮击,直接朝着火车站内抛射着炮弹。
迫击炮连装备了六门迫击炮,其中两门82毫米迫击炮,四门60毫米轻型迫击炮。
刚才的枪声已经手榴弹爆炸的声音,已经引起了火车站内日伪军的警惕。
然而因为先遣队在声音响起后立即发起了进攻,速度非常快,时间非常短暂。
炮击开始时,火车站内的日伪军都没有太多的躲避时间。
一时间,炮击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可惜因为火炮数量少,口径也不大,没有造成特别大的伤亡。
两轮炮击下来,也就打死了六十余名日伪军。
不过,这次进攻的主力可是步兵。
接着炮火的掩护,步兵部队也不用继续潜伏前进了,直接呈冲锋队形,快速向火车站突击。
炮击结束的一瞬间,冲在最前方的战士就与火车站内的日伪军交上了火。
且因为日伪军躲避炮击,火力强度优先。
一部分战士直接冲进了火车站,借助地形躲避在暗处,用精准的枪法掩护大部队的进攻。
火车站内的日伪军被打得抱头鼠窜,陷入了混乱。
实在是警戒系统太废了,竟然让敌人的步兵拉倒了这么近的距离。
一个冲锋就有一部分敌人冲进了火车站。
加上火车站外的大部队,他们现在是内外受敌。
日伪军如此差劲的表现,除了与他们被打得措手不及以外,还与他们战术僵化有关。
鬼子擅长主动突袭,但遭遇反向突袭时反应迟缓。
例如诺门罕战役中,鬼子夜袭部队被苏军侦察分队发现后,遭重炮覆盖却无法及时撤退。
原因则是鬼子强调“全员服从固定流程”,士兵缺乏独立应变能力;
军官机械执行命令,忽视战场实时变化。
鬼子战斗意志依赖“从众心理”,一旦突袭打破原有节奏,士兵易陷入“无指令即混乱”状态。
当然,先遣队进攻如此顺利,也与火车站内日伪军数量不多有关。
那两个调动的鬼子关东军,的确是真的没有搞什么阴谋,确实调动到了武城。
这导致成分地区的防御力量减弱,鬼子的数量减少,相应的伪军数量变多。
加上防御火车站的也不是什么鬼子精锐,这就导致了战斗力严重下滑。
战斗打了大半个小时后,先遣队依靠兵力优势加上突袭,基本控制了大半个火车站。
只剩下少数几个永固碉堡啃不动。
因为缺少重武器,刘腾杰拿这些碉堡也没什么办法。
“咱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刺探清楚了鬼子的虚实。”
“别管这几个碉堡了,将火车站内的物资全部炸毁后,立马撤退。”
“再不撤鬼子的支援就要到了,到时候被咬住就不容易撤了。”
刘腾杰立即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他们先遣队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没必要继续硬磕鬼子的永固碉堡。
“是。”
命令下达后,先遣队的战士们开始有序撤退,只留了一个连的战士继续牵制火车站内剩余的鬼子,同时炸毁物资。
在先遣队成功撤入山区后,鬼子的支援也到了。
一开始鬼子还想追击,结果又被刘腾杰在一处山坳打了一场伏击后,只能悻悻离去。
他们也不想放弃,可是因为兵力薄弱,无法支持他们在山区歼灭先遣队这支队伍。
要是继续追下去,再被打几场伏击或者落入包围圈,那他们就完蛋了。
所以哪怕再不甘心,追击的日伪军也不得不撤了回去,收拾火车站的残局。
看到鬼子追击队伍撤退后,刘腾杰也长舒了一口气。
他也不想再和鬼子继续打了,长途奔袭加上高强度战斗,先遣队的战士们也已经到了极限,基本上不剩下多少战斗力了。
最后这次伏击,其实也是在虚张声势。
要是鬼子死命追击,刘腾杰就不得不留下一部分队伍断后掩护大部队撤离了。
但这种命令,身为一个指挥员,要是下达的话,比用刀割他的肉还让他心疼。
因为这意味着断后的部队基本要宣告牺牲了。
好在鬼子兵力的确空虚了,没有敢继续追,这才让先遣队顺利脱险。
脱险后,刘腾杰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道了指挥部,让指挥部知道赤峰地区的情况。
越早知道情况,指挥部就能越早进行调整,胜算也就越大。
相比于先遣队,晋绥热察的大部队显然更为重要。
那是动辄涉及数万人乃至于数十万人的大事。
汇报完毕后,刘腾杰带着部队,前往就近的一处隐蔽山谷里修整,打算恢复战斗力后再继续转移。
就算鬼子还想追击,他们也有反击的力量。
而指挥部内,陈铭和参谋部的干部们得到先遣队汇报的情况后,也抛开了顾虑,开始部署了起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