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章 朝堂上的"生死场"

    余令打了人,朝会也恰好开始。

    御医这次的速度极快,十三御医服侍十三个人。

    十三个人打吐了六人,重度骨折一人。

    最惨的当数张修德,一嘴好牙一次掉了四个。

    这件事还没完,锦衣卫千户苏怀瑾也喊着受伤了,他一直喊腿疼,御医把脉把了半天腿还疼。

    不想被人认为是庸医的御医捏着鼻子给定了个筋骨伤。

    苏怀瑾一边揉着腿一边威胁躺在那里梗着脑袋的张修德,说什么这事没完,散朝之后金水桥头见。

    人让他随便喊,他一个人赴会,豪气的要死。

    因为他的腿被张修德给踩了。

    好好的一次大朝会,好好的一个论功行赏的大朝会成了菜市场。

    这热闹劲比当年打死锦衣卫指挥马顺那一次还热闹。

    那一次是一群殴打一个。

    这次反过来了,一个人殴打了一群,打人的站在那里看样子还能再战,被打的已经准备讹人了。

    “到底怎么回事?”

    “回杨大人的话,余大人入朝走错了位置,在回到自己位置时和几位御史发生了口角,不知道为什么就打了起来!”

    杨涟深吸一口气。

    他今日贪睡了,也就是说朝会迟到了,他一来就看到这一幕。

    如果不是护卫没动,他都以为朝堂来了刺客。

    这时候御史也不说话了,只敢用眼神给余令施加压力。

    余令看着他们,反正打了。

    昨日已经给陛下通气了,谁他娘的敢胡言乱语,余令觉得再打几个问题不大。

    熊廷弼也来了,他一句话不说。

    熊廷弼不说话,以熊廷弼为首的楚党官员也明智的不说话。

    这群人爱死余令了,这群嘴边爱说的全躺在那里。

    朱由校已经来了,他站在后面没敢去大殿。

    他不是真的不敢去。

    他已经听到了,陈默高已经绘声绘色的开始描绘了,他之所以等待,是怕一会儿绷不住……

    怕看到一群御史躺在那里“哎呦”他会笑出来。

    所以,让他们先吵一会儿,自己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最后再出去。

    反正是和稀泥,糊弄过去就行了。

    朱由校只恨自己没权,自己若是有权,早就把这群御史砍了。

    什么上朝都是为天下苍生。

    在朱由校看来,这上朝就像是一场大战,臣子的阳奉阴违,自己必须在他们虚假的话语里去找真实的答案。

    以前的朝堂都是识大体的……

    如今来了个不识大体的,这或许就是朝堂的春风。

    朱由校牢记父亲的话,拉一帮,踩一帮,捧一帮,再杀一帮……

    东厂马上就拉起来了,客氏的儿子也进了锦衣卫。

    这群人的权力来源于自己的“任性”,很不受臣子的喜欢,这群人明白得跟着谁才有活路,他们没得选。

    “陛下来了,陛下来了……”

    望着臣子呼天抢地的开始告状,请求自己来严惩余令。

    望着乱糟糟的朝堂,朱由校从未想过自己会这么的被需要。

    叶向高想出队列,钱谦益轻轻地拉了他一下。

    叶向高不动,那就是一帮子人不动。

    如今钱谦益只希望迟到的杨涟别冲动,因为余令对任何派别都没好感。

    姚宗文看了眼余令,站出了朝列。

    “陛下,今日早朝入殿,余大人站错朝列殿前“失仪”这是一错;继而和言官发生了口舌殴打臣子,此为二错!”

    熊廷弼冷笑一声站出朝列。

    他如今可算是逮住了这个姚宗文。

    当初仗着权力大,御史多,在辽东对自己百般刁难,让自己有口难辩。

    如今机会来了!

    “姚大人这话说的不对,打人是错,可若是有人偏袒,有人故意挑事,这般言语你不说,一来就扣帽子,你读了几本书?”

    熊廷弼笑了笑,继续道:

    “《大学》有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亦,姚大人,这句话就不用我多解释了吧!”

    话音落下,大殿里突然响起了掌声。

    位于中后端的苏怀瑾见众人看着自己,瘸着腿跳出朝列,大声道:

    “我不是说熊大人说的好,我是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苏怀瑾继续拍了拍手,啪啪的响声格外的刺耳。

    “诸位大人,我不是挑事的人,大朝会几百人,为何余大人只打你们几个,他咋不打我,不打左御史呢?”

    左光斗闻言一愣,这他娘的不是挑事的人!

    姚宗文看着苏怀瑾,淡淡道:

    “苏大人的这个说法欠思量,要知道,在很久之前余大人和这些大人都有矛盾!”

    “大雪那一日对吧!”

    苏怀瑾又笑了,忍不住道:

    “哦,我明白了,那一次欺负余大人新入京,被打了,心里有气,这次报复回来,然后又被打了?”

    姚宗文后悔了,后悔跟他娘的锦衣卫磨嘴皮。

    苏怀瑾的话音落下,朝堂议论声又响了起来,钱谦益失望了,他看到了杨涟站出了朝列,左光斗紧随其后。

    “余大人,本官想问你几句话!”

    余令站出了朝列,很是认真道:

    “大人你说!”

    “这几人你可认识?”

    “杨大人,本官可以以朱圣人的名义发誓,我不认识这几个人,我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

    “当真?”

    余令点了点头:“当真,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在找位置的时候还问过某位大人的名讳,他告诉我他叫顾英安!”

    左光斗走到顾英安身边轻声道:

    “可是这样!”

    “是这样的没错,身为御史,朝会要开始了,余大人还找不到位置,殿前“失仪”,我说几句他就推我了一把!”

    余令笑了,这是高手,说话半真半假滴水不漏。

    “我没推他,我可以用列祖列宗发誓,顾大人,这样吧,你也发誓,我说一句,你跟着说一句如何?”

    “你也配?”

    余令摊了摊手,朝着皇帝拱拱手道:

    “陛下,臣打人是不对,臣也不说什么了,怎么处置都行,但辱骂,轻视战场活下来的男儿不行,下次他们还说,我还打!”

    余令认罪了,这是群臣没想到的。

    可所有人此刻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明断,余令打人怕是有人拿这些来激怒他。

    现在余令承认,这事就又变得棘手了。

    朱由校对此似乎漠不关心,看向了姚宗文。

    姚宗文知道皇帝把问题抛给了自己,躬腰道:

    “既然余大人承认自己不对,臣以为应该交给大理寺!”

    “放屁,为什么要进大理寺,道歉不就好了!”

    姚宗文愤怒的望着搅屎棍子一样的苏怀瑾。

    这他娘把人都要打死了道个歉就行了,那今后朝堂打架不是家常便饭了?

    一群御史怒目而视,地上的人哎呦声又起来了。

    “道歉?苏大人,此风不可长,若不以律法严加惩戒,今后朝堂岂不是都拿拳头说话,你懂什么是大体么?”

    钱谦益闻言笑道:

    “姚大人,此风可不是如今才有的!”

    钱谦益开口说话了,姚宗文的压力就大了了。

    他不是怕钱谦益,他是怕钱谦益身后站着的那整个利益群体。

    “钱大人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简单,不用进大理寺,伤了人就按照先前的制度来,打人赔钱道歉,被打的养伤!”

    大理寺左少卿冯从吾站起身来淡淡道:

    “此举不合礼法,稍显儿戏,陛下,臣的建议,余大人此次打人了,本身就不对,功过相抵如何?”

    钱谦益眯起了眼。

    这件事闹了半天还是回到了原点。

    这群人就是冲余令的军功来的,做了这么多就是要抹掉余令的军功。

    这才是闹的根本。

    他们怕余令也成了东林党。

    余令是主将,抹去了余令,接下来就是抹去他的,以及跟着去的那十多个翰林院官吏的功勋。

    就算没完全抹掉,那军功也会大打折扣。

    朱由校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喃喃道:“时候不早了!”

    “陛下的意思是?”

    “朕的觉得你们每个人说的都对,朕也觉得苏大人话很有道理,一个巴掌拍不响,事有因果!”

    叶向高出列,他知道的更多,他不想让这群人在搅和下去了。

    “陛下,臣弹劾去年巡视辽东的太常寺少卿姚宗文贪赃、枉法、耗财、为人傲气不知道法度……”

    叶向高一口气说了半炷香的时间,一共弹劾了十七人。

    三元、张修德、魏应嘉、郭巩,顾英安全部在弹劾的名单里。

    姚宗文听着叶向高那激烈的措辞低下了头。

    他知道自己输了。

    如今的朝堂再也没有人能对抗的了东林人了。

    其他臣子闻言沉默不语,在朝堂上不说话比说错话安全,不上奏比上错奏更保险。

    这里没有什么错了可以再来。

    在这里,错了就是完蛋。

    叶向高出手了,余令打人的事情一下子都没人问了,躺在地上的御史也爬起来了,此刻余令看到了唇枪舌剑。

    余令呆呆地望着这群人。

    官员站立的位置,发言的先后,涌进来的阳光,站立位置的光照都无形之中透着一种森严的等级感。

    袁应泰成了监察御史,巡视辽东,熊廷弼官复原职。

    姚宗文因犒劳大军的军饷问题被群臣所恶革职为民。

    冯三元、张修德、魏应嘉、郭巩等人被贬出京。

    这群人里好多被余令打过。

    如今这个样子是等不到余令的赔偿和道歉了,朝会结束他们收拾下就要离开了。

    余令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回过味来了。

    自己成了浙党搅乱朝堂的棋子了。

    “余大人,余大人,陛下在喊你呢,余大人……”

    听到有人在喊自己,余令猛的回过神来,走出朝列,

    “户部尚书李汝华身担兵饷重担,在辽东战事萎靡之际却图全躯保妻子,未有拼死力争、上紧干办之心……”

    “经阁臣刘一燝,韩爌,史继偕,袁可立举荐,着余令暂替代户部尚书李汝华一职,主持户部政务!”

    群臣闻言并不觉得有什么惊讶。

    先前御史方震孺、游士任等众多官员奏请皇帝,请左庶子孙承宗代替年老无能的兵部尚书崔景荣主持军务。(非杜撰)

    如今,右庶子回来了,自然也是同一个道理。

    户部尚书李汝华因为萨尔浒之战,铁岭之战的失落被熊廷弼指着鼻子骂。

    神宗没驾崩之前就已经准备拿走他的职位。

    若不是一年之内连换三帝王,他可不是被撤职这么简单。

    “臣遵旨!”

    姚宗文看了一眼从开始到现在一句话都没说的戚金。

    他现在明白了“权衡之策对他而言无用”这句话的意义。

    是自己心乱了,想跟东林人斗,一叶障目了。

    说到底余令是先皇指派的人,是神宗喜欢的人,如今的皇帝要提拔他的右庶子,权衡之策自然无用了。

    打,白挨了!

    此刻已经临近正午,昏黄的阳光从紫禁城的瓦顶倾泻下来,洒在了大殿内,也洒到了余令身上。

    “臣,遵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哈哈哈,大明不错,请把《哈哈哈,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哈哈哈,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