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过桥仙

    在一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之上,山川纵横交错,河流蜿蜒其间。在一处山水环抱之所,有一个宁静祥和的小村庄,名为桃源村。村子被大片的桃林环绕,每逢春日,桃花盛开,粉色的花瓣如雪花般纷纷扬扬飘落,将整个村庄装点得如梦幻仙境一般。

    这一日,阳光柔和地洒在桃林之中,微风拂过,桃枝摇曳。一位身着灰色道袍的道人,手持一根古朴的竹杖,步伐稳健却又带着几分悠然之意,缓缓朝着桃源村走来。道人面容清癯,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然而他的双眸却犹如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深邃而有神,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的奥秘。他的头发和胡须皆已雪白,如冬日里的初雪,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

    当道人踏入村子,村民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在这个平静的小村庄里,很少有外人到来,更何况是这样一位看起来仙风道骨的道人。村民们停下手中的活计,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这是从哪里来的道长啊?看着可不一般。” 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农夫,直起身子,用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身旁的同伴说道。

    “是啊,瞧这气质,说不定是山上道观里修行的高人呢。” 同伴回应道。

    道人似乎并未在意村民们的目光和议论,他漫步在村子的小道上,时而驻足,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此时,他来到了一口水井旁,只见一位年轻的村妇正弯腰打水。村妇穿着朴素的粗布麻衣,但却难掩她眉眼间的善良与温婉。

    “女施主,贫道路过此地,口甚渴,能否讨碗水喝?” 道人轻声说道,声音犹如山间清泉,清脆而温和。

    村妇闻言,抬起头,看到眼前的道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了友善的笑容。“道长请稍等。” 她迅速打满一桶水,然后从一旁的架子上取下一个陶碗,舀了满满一碗水,双手恭敬地递给道人。

    道人接过碗,微微点头致谢,然后轻轻抿了一口水。“嗯,这水清甜可口,多谢女施主。”

    村妇笑着说:“道长客气了,出门在外,谁还没个需要帮忙的时候。”

    道人喝完水,目光落在村妇身上,微微皱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片刻后,他开口说道:“女施主,贫道观你印堂有一丝黑气萦绕,恐家中将有变故发生。”

    村妇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之色,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道长,您说笑了吧,我们家一直平平安安的,能有什么变故呢?”

    道人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说:“女施主莫要轻视,天数无常,有些事情虽尚未发生,但已有征兆显现。不过,若能及时化解,或许可保无虞。”

    村妇犹豫了一下,问道:“那道长,您可有什么化解之法?”

    道人从怀中掏出一张黄色的符纸,递给村妇。“此符可保你家宅平安,你将它贴于大门之上,切不可随意取下。另外,近日家中若有陌生人到访,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轻信他人言语。”

    村妇接过符纸,心中半信半疑,但还是感激地说道:“多谢道长,我定会照做。”

    道人微微颔首,然后转身离去,继续在村子里漫步。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桃林之中,只留下村民们对他的种种猜测和议论。

    二、夜探神秘古宅

    桃源村的村尾,有一座荒废已久的古宅。据说这座古宅曾经是一位富甲一方的员外的府邸,然而多年前,员外一家突然离奇失踪,从此这座古宅便被废弃,渐渐变得破败不堪。每到夜晚,古宅周围总会传出一些奇怪的声响,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游荡,因此村民们都对这座古宅敬而远之,轻易不敢靠近。

    夜幕降临,月光如水般洒在大地上,整个桃源村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然而,那位过路的道人却趁着夜色,悄然来到了这座神秘的古宅前。

    道人站在古宅的大门前,静静地凝视着那扇紧闭的大门。门上的油漆早已剥落,露出腐朽的木板,门上的铜环也布满了铜绿,在月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道人深吸一口气,伸出手,轻轻推开了大门。

    “吱呀 ——” 一声,大门缓缓打开,发出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道人迈步走进古宅,只见庭院中杂草丛生,荒芜的景象让人倍感凄凉。月光下,那些杂草的影子在地上摇曳,仿佛无数双隐藏在黑暗中的眼睛在窥视着他。

    道人沿着庭院中的石板路,缓缓朝着正屋走去。正屋的门半掩着,一阵阴风吹过,门轻轻晃动,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音。道人走上前去,推开了正屋的门。

    屋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厚厚的灰尘在空气中飞舞,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映照出屋内凌乱的家具和布满蜘蛛网的墙壁。道人环顾四周,发现屋内的摆设虽然杂乱,但却隐隐透露出一种曾经的奢华。

    突然,道人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屋内的深处传来。他警惕地握紧手中的竹杖,目光紧紧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一个身影缓缓从黑暗中走出,那身影看起来像是一个女子,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裙,长发披肩,遮住了她的面容。

    “你是谁?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道人沉声问道。

    女子没有回答,只是缓缓朝着道人走来。随着她的靠近,道人发现她的双脚竟然离地寸许,仿佛是漂浮在空中一般。道人心中一惊,意识到眼前的女子并非活人,而是一只鬼魂。

    “大胆鬼魂,为何在此作祟?” 道人怒喝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张符纸,口中念念有词。符纸瞬间燃烧起来,发出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房间。

    在光芒的映照下,女子的面容终于显现出来。只见她面色苍白如纸,双眼空洞无神,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咯咯咯……” 女子发出一阵阴森的笑声,声音在屋内回荡,让人不寒而栗。

    “我本是这古宅的主人,却被奸人所害,含冤而死。如今我怨念难消,定要让那些害我的人付出代价!” 女子的声音仿佛从九幽地狱传来,充满了怨恨和痛苦。

    道人听了,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怜悯之情。“冤有头,债有主,你若有冤屈,可向地府申诉,由地府判官为你主持公道。何苦在此滞留人间,害人害己?”

    女子却不听劝,身形一闪,朝着道人扑了过来。道人连忙挥动竹杖,抵挡女子的攻击。竹杖与女子的身体碰撞在一起,发出一阵 “砰砰” 的声响,仿佛是在敲击一面破旧的鼓。

    在激烈的交锋中,道人逐渐发现女子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他渐渐有些抵挡不住。就在他感到有些吃力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枚玉佩。这枚玉佩是他多年前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的,据说具有辟邪驱魔的功效。

    道人连忙从怀中掏出玉佩,高高举起。玉佩在月光的照耀下,发出一道柔和的光芒,光芒所到之处,女子的力量似乎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她发出一声惨叫,身形迅速后退。

    “你这妖道,休要多管闲事!” 女子愤怒地喊道。

    道人趁机念动咒语,手中的玉佩光芒大盛,将女子笼罩其中。在光芒的笼罩下,女子的身影逐渐变得虚幻起来,她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我不甘心…… 我不甘心……” 女子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最终消失在了空气中。

    随着女子的消失,古宅内的诡异气息也渐渐消散。道人收起玉佩,长舒一口气。他知道,这女子虽然可怜,但怨念太重,若不加以超度,必将危害人间。于是,他决定在古宅内为女子举行一场超度法事,希望能让她的灵魂得以安息。

    道人在古宅内找了一块空地,摆上香炉,点燃香烛,然后盘膝而坐,口中念念有词。随着他的念咒声,一道道金色的光芒从他的手中散发出来,围绕着香炉旋转。在光芒的照耀下,古宅内似乎变得明亮了许多,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邪恶气息也被彻底驱散。

    经过一夜的超度法事,道人终于完成了任务。他站起身来,望着逐渐破晓的天空,心中感到一阵欣慰。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或许那位女子的灵魂已经得到了安息,前往了地府轮回转世。

    道人离开古宅,朝着村子外走去。此时,村子里的村民们还在睡梦中,没有人知道昨晚在那座神秘的古宅内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道人走过村庄的小道,穿过桃林,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山峦之间,只留下一个关于他的神秘传说,在桃源村的村民们口中流传……

    三、识破妖邪诡计

    离开桃源村后,道人一路西行。这一日,他来到了一座繁华的城镇。城镇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道人漫步在街道上,感受着人间的烟火气息。突然,他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妖气,心中不禁一凛。他顺着妖气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座气派的府邸前,围满了人。人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道人走上前去,向一位围观的老者打听情况。“老人家,请问这府邸里发生了何事?为何如此多人围观?”

    老者看了道人一眼,叹了口气说道:“道长有所不知,这是王员外的府邸。近日,王员外家的千金突然得了怪病,整日昏迷不醒,寻了许多名医来看,都束手无策。王员外为此悬赏求医,只要能治好他女儿的病,愿意给予重金酬谢。这不,来了许多自称能治病的人,可都没能成功。”

    道人听了,心中一动。他隐隐觉得王员外女儿的病与那股妖气有关。“老人家,能否让贫道进去看看?或许贫道能有办法治好王小姐的病。”

    老者有些怀疑地看着道人:“道长,您真有把握?这病可邪乎着呢。”

    道人微微一笑:“老人家,不妨让贫道一试。若治不好,贫道自不会索要分文。”

    老者见道人说得诚恳,便点了点头:“好吧,我这就去通报王员外。”

    不一会儿,老者带着王员外走了出来。王员外看上去一脸疲惫,眼中满是担忧之色。他看到道人,连忙拱手行礼:“道长,听闻您能治好小女的病?”

    道人还礼道:“员外莫急,贫道先去看看令爱。”

    在王员外的带领下,道人来到了王小姐的闺房。闺房内布置得十分精致,然而躺在床上的王小姐却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断气。

    道人走到床边,仔细观察了王小姐的面色和脉象。他发现王小姐体内有一股邪恶的力量在侵蚀着她的生机,这股力量正是那股妖气。道人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这王小姐是被妖邪盯上了。

    道人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瓶子,倒出一粒黑色的药丸,放入王小姐口中。药丸入口即化,王小姐的面色似乎微微有了一丝好转。道人又拿出一张符纸,贴在王小姐的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符纸发出一道淡淡的光芒,将王小姐笼罩其中。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阴风吹过,闺房内的蜡烛瞬间熄灭,整个房间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一个阴森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好你个臭道士,竟敢坏我好事!”

    道人冷哼一声:“大胆妖邪,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他手中迅速结印,一道金色的光芒从他手中射出,照亮了整个房间。在光芒的映照下,一只全身黑色的狐狸出现在众人面前,它的眼睛闪烁着红色的光芒,充满了杀意。

    “原来是一只狐妖。” 道人心中了然。他知道狐妖生性狡猾,善于迷惑人心。看来这只狐妖是看中了王小姐的美貌,想要夺取她的身体,借尸还魂。

    狐妖见自己的身份被识破,也不再隐藏,身形一闪,朝着道人扑了过来。道人早有准备,他挥动手中的竹杖,与狐妖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竹杖与狐妖的身体碰撞在一起,发出阵阵声响,整个房间被他们搅得一片狼藉。

    在搏斗中,道人逐渐占据了上风。他看准时机,手中迅速掏出一张符纸,口中大喝一声:“疾!” 符纸瞬间燃烧起来,化作一道火焰,将狐妖包裹其中。狐妖发出一声惨叫,在火焰中拼命挣扎。

    “饶命啊,道长,饶命!” 狐妖见自己无法逃脱,连忙向道人求饶。

    道人冷哼一声:“你这妖邪,作恶多端,今日若饶了你,日后必为祸人间。” 说罢,他加大了符纸的威力,火焰越烧越旺,狐妖的惨叫声也越来越微弱。

    最终,狐妖在火焰中化为灰烬,消失不见。随着狐妖的消失,闺房内的阴邪之气也彻底消散,房间里的蜡烛自动点燃,恢复了光明。

    王小姐的面色逐渐变得红润起来,她缓缓睁开了眼睛。“爹,我这是怎么了?” 王小姐虚弱地问道。

    王员外见女儿醒来,喜极而泣:“女儿,你终于醒了!多亏了这位道长,是他救了你啊!”

    王小姐感激地看着道人:“多谢道长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

    道人微微一笑:“姑娘不必客气,此乃贫道分内之事。那妖邪已被贫道除去,姑娘只需安心调养身体,不日便可恢复如初。”

    王员外连忙吩咐下人准备丰盛的酒席,款待道人。在酒席上,王员外对道人千恩万谢,并拿出了丰厚的酬金。道人推辞不过,只得收下了一些作为盘缠,其余的都婉拒了。

    次日,道人告别了王员外一家,离开了这座城镇。他继续踏上了自己的旅程,他知道,在这世间的某个角落,或许还有更多的妖邪等待着他去降伏,还有更多的人需要他的帮助……

    四、巧解风水困局

    道人一路游历,这一日,来到了一个名叫清风镇的地方。清风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然而镇上的百姓却似乎面带愁容,生活并不如意。

    道人走进一家茶馆,想要歇歇脚,顺便打听一下镇上的情况。他找了个空位坐下,点了一壶茶。茶馆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人们的交谈声此起彼伏。

    “哎,你说咱们这镇到底是咋回事啊?这几年生意越来越难做,日子越过越穷。” 一个中年男子叹了口气说道。

    “谁说不是呢,我家那几亩地,收成一年比一年差,也不知道是得罪了哪路神仙。” 另一个男子附和道。

    “听说啊,这是咱们镇的风水出了问题。” 一个老者神秘兮兮地说道。

    “风水?这玩意儿能信吗?” 有人提出了质疑。

    “你还别不信,我听镇上的老人们说,以前咱们镇可不是这样的。那时候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后来不知道怎么的,来了一个什么风水师,说咱们镇的风水有问题,需要改一改。结果改完之后,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老者说道。

    道人听了,心中一动。他对风水之术也略有研究,决定去镇上查看一番。喝完茶后,道人起身,朝着镇外走去。

    他沿着一条小路,来到了一座山上。从山上俯瞰整个清风镇,只见整个镇子被一条河流环绕,河流的形状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而在镇子的中心,有一座高耸的塔,塔的位置正好处于龙头的位置。

    道人仔细观察了一番,心中恍然大悟。原来,这座塔破坏了整个镇子的风水格局。塔属火,而河流属水,水克火,原本河流的水势可以滋养整个镇子,带来好运和财富。然而这座塔的出现,打破了水与火的平衡,导致水势被压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使得整个镇子的风水变差。

    道人决定帮助清风镇的百姓解决这个风水问题。他回到镇上,找到了镇长。镇长听说来了一位道长,声称能解决镇上的风水问题,心中半信半疑,但还是热情地接待了道人。

    “道长,您真能解决我们镇的风水问题?” 镇长问道。

    道人点了点头:“镇长放心,贫道定当尽力而为。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镇上百姓的配合。”

    镇长连忙说道:“只要能让我们镇恢复往日的繁荣,百姓们一定会全力配合的。”

    道人告诉镇长,要想恢复风水,需要在河流的下游修建一座水闸,控制水的流量和流向。同时,在塔的周围种上一些属水的植物,如水仙、荷花等,以增强水的力量。另外,还需要在镇子的四个角落各修建一座小型的庙宇,供奉四方神灵,以保佑镇子平安。

    镇长听了道人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立即召集镇上的百姓,开始按照道人的要求进行施工。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工程进展得十分顺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水闸修建好了,塔周围的植物也种上了,四座小庙宇也相继建成。道人亲自在四座庙宇中举行了祭祀仪式,祈求四方神灵保佑清风镇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左眼见飘心中喜不错,请把《左眼见飘心中喜》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左眼见飘心中喜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