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唐智全入狱,张不器涉及武举舞弊,张权当众请罪之后。
张家已经许久都没有传出一丝动静了。
活像个受了惊的缩头王八,藏头缩尾,任你怎么试探,完全一动不动。
但谢晚棠这一次提供的线索,直指张家的核心人物,张家二公子,张不凡。
而且并不是什么挠痒痒,不痛不痒的小罪,而是涉及人命的死罪!
这桩案子若能用好,威力远胜武举舞弊案。
谢晚棠看厉元淑不说话,心里想到潘格爷爷对谢明臣说过的观点:娘娘与魏党相持不下,张家恰巧刚立大功。你这时候去找张家的错处,不是让娘娘不痛快吗?
“厉姐姐,我是否叫你为难了?”
面对谢晚棠的问题,厉元淑没有立刻回答,反而是斟酌了一下用词。
原因无他,她明面上,还是要“保护”张家的。这是她作为贵妃党党首的立场问题。但她又不能为了张家,立刻否定谢晚棠的线索。
她必须做一件充满矛盾的事情:即明面上“保护张家”的同时,把谢晚棠递过来的这一把刀,交到负责“捅死张家”的何书墨的手上。在这个过程中,还不能向谢晚棠暴露,她与何书墨的特殊关系。
难度不可谓不高。
厉元淑牵着谢晚棠的手,领着她走在玉霄宫的无数长廊之中。
相比与何书墨一起散步的状态,厉元淑和谢晚棠都是女郎,她们之间不用讲究男女之防,因而贴得很近,显得相当亲昵。
两女香肩并着香肩,玉手拉着玉手,宛若并蒂雪莲,天底下最美的姐妹花。
“谢家妹妹,你可知道,本宫因何而感到为难?”
厉元淑轻声问道。
谢晚棠不假思索:“因为魏党,还有张家刚立大功,如果此时去找张家错处,恐怕会人心惶惶。姐姐要顾及手下群臣的看法。”
“这不是妹妹自己想出来的吧?”
“嗯,我是听别人说的。京城的情况,我不太清楚。”
“表面上看来是这样。”
谢晚棠从厉元淑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希望。
“表面上?厉姐姐的意思是?”
厉元淑没有回答,反而问道:“老剑仙的身体还健康吧?”
“嗯。爷爷身体很好,姐姐忽然问这个做什么?”
“老剑仙乃绝剑道脉的最强者,亦是天下最强的人之一。就连本宫也惧他三分。与你爷爷相比,楚帝不过中三品修为,算得上一介凡夫俗子了。可为何,这天下在楚帝之手,而不在老天师,或者你们谢家手上?”
厉元淑缓缓抬起纤纤玉手,她在半空中虚握,仿佛抓住了什么东西。
然后,她方才自问自答道:“因为‘势’。”
“势?”
“不错。黎民信仰,人心所向,便为‘势’。所谓‘势’,是一种比最强的修炼法还要厉害的东西。初代楚帝一统天下,这便汇聚了世间最大的势,而历代楚帝不断继承祖先传下来的大势,这就是为什么,楚帝是为楚帝,而五姓即便强于楚帝,也只是五姓。”
谢晚棠冰雪聪明,很快理解了贵妃娘娘的言外之意。
“姐姐的意思是说,你感到为难,其实是现在除掉张家,不符合姐姐需要的势?”
厉元淑只是笑,却没有回答。
她把谢晚棠领到玉霄宫的无人处,然后才挽着谢姓贵女的胳膊,附在她耳边轻声说:“我可以起势,你也可以。只要你的势大到让我都无法忽视,那么,即便是我,也需要顺应你的势。明白了吗?”
谢晚棠似懂非懂,但厉元淑点到为止,不愿多说了。
看着谢姓贵女懵懵懂懂的眼神,厉元淑忽然联想到某人。
如果是他的话,应该立刻能明白她的意思。
谢晚棠虽然聪明,但与她始终不是心有灵犀。
只有那个男人,仿佛是她肚子里的蛔虫,可以一下猜到她心中所想。
看着身旁美若天人的谢姓贵女,厉元淑忽然有些后悔。
把这样的美人送到他身边,那小子年轻气盛的,难保不会动什么歪心思……
寻常人不敢打谢姓嫡女的主意,但那人胆大包天,单一个贵女的名头可吓不倒他。
从理智上讲,何书墨作为她厉元淑的心腹手下,如果能把谢家贵女骗到手里,便相当于把谢家绑上她的战车。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厉元淑总觉得心里莫名烦躁。
她的直觉告诉她,用何书墨绑定谢晚棠,其实并不划算。大概是一桩亏本买卖。
但理由呢?
何书墨凭什么比五姓之一更有价值?
想不通。
她无论如何都想不通。
两女说完悄悄话,便手挽着手,从无人处走了回来。
这时,谢晚棠说出了她此行的目的。
“厉姐姐,我这次来京,是为问剑而来。姐姐修为高深莫测,可以指点我一二吗?”
厉元淑早已想好对策,道:“姐姐今天不舒服,下次好吗?”
谢晚棠:?
她感觉厉家姐姐纯在把她当小孩骗。
寻常修行者,修至中品就已经很难生病了,更何况厉元淑这样的顶级强者。
所谓“不舒服”,大概率只是她的托词。
估计是不想指点自己剑术。
但为什么不想呢?指点剑术对她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谢晚棠想来想去,只想到一种可能性。
厉元淑还想让自己进宫见她。
因而保留了“问剑”这个由头。否则,传自己进宫,还要找别的理由。
可是,她为什么笃定自己还需要进宫呢?想到这里,谢晚棠便想不明白了。
不过,既然贵妃娘娘称病,谢晚棠便没有硬留下,继续打扰她的理由,于是借此提出告辞。
厉元淑挽留了两句,最后依依不舍地放开谢晚棠。
回谢府的路上,厉元淑对于“势”的指点,一直在谢晚棠脑海中回响。
“厉姐姐说‘我可以起势,你也可以’是什么意思?让我起势吗?可我该如何起势?”
“她还说‘黎民信仰,人心所向,便为势’。”
“黎民信仰,人心所向……”
谢晚棠不断思考厉元淑的话语。
她想到了她刚进城,初次来到靖安县衙门的场景。百姓欢呼,庆祝孙长茂被大理寺抓捕。
“那个场景,应该就是人心所向吧。”
“不对,按这样的说法。抓捕孙长茂,不是已经成势了吗?为什么厉姐姐说,还要再起势呢?”
谢晚棠伸出小手,连连拍打光洁的额头。
“哎呀,谢晚棠啊谢晚棠,你真是笨死了!百姓只知道孙长茂贪腐,又不知道吴巧巧的姑姑是被冤枉的!没人知道,自然没有势。所以才需要起势!”
想明白关节点后,谢晚棠紧接着面临一个新的问题。
如何起势?
“从零起势肯定不划算,最好能借已有的势。那么,借谁的势呢?”
谢晚棠好看的柳眉蹙在一起。
她脑海中涌现一个画面,那是她去申明亭看榜文的时候,申明亭附近的百姓欢呼雀跃,呼喊着一个人名。
他们甚至用戏曲的调调,把那个名字唱了出来。
足可见名字的主人,受到百姓的喜欢,拥有不小的“势”。
只是那名字具体叫什么,谢晚棠有点记不清了。
当时人声嘈杂,她顾着看榜文,没注意周围,加上百姓们是用唱歌的调子。听不清也是在所难免。
“好像是叫,御什么司……姓何什么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