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站主体建筑完工!”
“气象站完工!地面气象观测和卫星云图接收正常。”
“储藏室和食品库完工,所有物资均以转运完毕。”
“科研楼完工!电离层探测仪开始运转,一切良好。”
“医务文体楼竣工!图书室、声像室、乒乓球室、台球室、机械活动室内部装修已完成。”
“供水、排污管道通畅,冷热水都有,宿舍里就可以洗热水澡了!”
捷报不断传来,每完成一项施工郭坤就会在总设计图纸打上一个五角星,很快星星就如燎原的野火连成了片,这也标志着长城站的建设终于进入了冲刺阶段。
人往往在越接近目标达成的时候就会越亢奋,情绪调动着身体“忘却”疲劳,甚至给出“注意力集中”的假象。
看着一个个像打了鸡血般的队员,郭坤反而少见地露出了忧心忡忡的表情,他深知不到所有建造工序全部完成,长城站的任务就不算成功。
但预感这东西有时候就是那么精准,就在队员们吊装油库的当口,一场因为操作变形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骤然降临。
赵阳当时恰好在工地上采访一位“J121”船的海军战士,只听见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从背后传来,他慌忙回头就看到油库施工现场扬起了漫天尘土,原本应该挂在起重机上的大油罐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撕心裂肺的痛呼。
为了保证发电机和车辆使用的柴油和汽油,长城站计划建设由柴油贮油管和贮油包各五个,能够储存柴油80吨,汽油200桶。
油罐非常沉重,需要由起重机吊装到事先搭设好的地基上,按照要求在起吊作业前需要至少两人检查固定绳索和装卸吊具是否连接正确,但负责操控起重机的王威急着赶施工进度,独自查验后就匆忙开工。
没想到仅仅是一个金属扣环没有锁死,数吨重的大油罐在空中就出现了重心失衡的情况,哪怕王威极力想要补救却还是为时已晚。
油罐重重砸在油库工地上,而当时下方正有数名考察队的队员在挖掘地基坑,灰尘和巨震瞬间就淹没了他们的身影,也让四周亲眼看着事故发生的其他队员触目惊心。
“救人!快救人!”
离着最近的动力班反应最快,班长蔡文大喊着就朝事故地点冲去。
原本呆愣着不知所措的年轻队员们被这么一喊也回过神来,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手里的活,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展开“营救”。
赵阳所在的位置较远,但他很快就把自己从震惊的状态里拽了出来,迈开腿就冲着反方向的医务楼跑去。
“舒舒,快,油库工地出事了,可能有人受伤,让刘医生他们都来。”
南极空气干冷,一下子如此剧烈的奔跑让赵阳差点感觉自己要窒息了,但现在时间就是生命,他哪怕是扶着双膝已经直不起腰,还是竭尽全力把情况给围上来的马舒舒和刘医生说了一遍。
“外伤药,止血纱布,固定支架……快快,赵阳,我们先抬着担架过去。”
刘医生经验丰富,他迅速招呼医疗班的队员携带各种应急器械,而自己则是拉着赵阳提起简易担架就往油库工地赶。
“可怜”的赵阳前一口气还没缓过来,立马又进入了奔跑状态,唯一支撑他的就是想要救援队友的那颗心。
而此时的工地上已经“乱作一团”,第一批赶到的队员发现巨大的油罐不偏不倚砸在了几个地基坑上,被困的人员全然无踪,生死不明。
大家都被眼前的一幕吓到了,谁能想到刚刚还好好的几个大活人竟能直接“消失”,年轻的男队员冲上去试图搬动油罐,而几个女队员已经捂着嘴大哭起来。
但作为始作俑者的王威却还坐在吊机的驾驶舱里“一动不动”,从他的位置能清晰看见事故发生的全过程,自然是看到了数吨重的油罐掉在队友们的头上。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彻底丧失了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他就这样呆坐在原处,大脑一片空白,瞳孔颤抖着盯着混乱的现场。
“别乱,都别乱,听指挥,所有人都往后撤,把油罐四周的位置空出来。”
坐镇指挥的郭坤终于赶到,他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清场”,五六条皮管从远处接了过来,水柱从四面八方洒下,将空气里的尘土尽数压制。
“肇事”的油罐露出真容,外层的铁皮已经因为撞击产生了凹陷,断裂的固定绳索更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拿绳子,快,重新固定油罐,把它吊起来。”
郭坤的声音异常冷静,但其实他的内心也同样焦急万分,现在长城站还没有顺利竣工,如果再有人员伤亡的极端情况出现,拿这次国内“砸锅卖铁”才组织起来的“南极破冰”行动无疑将以失败而告终。
“王威,还愣着干什么,快重启吊机,把油罐拉上去。”
绳索重新固定,挂钩也被几个英勇的战士爬上油罐顶部系好,但王威却还坐在那“发呆”,这让一旁的郭坤急上心头,挥舞着手臂就是冲着吊机大喊。
“啊!好,好!”
王威离体许久的魂被郭坤这一嗓子终于吼了回来,他缓缓操作吊臂抬起,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将大油罐拉离了地面。
“人还活着!都在地基坑里!快,快,把他们都拉上来。”
眼尖的队员已经从缝隙里看到了坑内的情况,他激动地大喊大叫,然后就趴在地面上朝被困的几人伸出了手。
或许真的是幸运女神眷顾了中国这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的队员们,一米多深的地基坑“阴差阳错”地成了保护伞,那声凄厉的痛呼也是一位队员的脸被碎石划伤而发出的,除此之外几个人都毫发无伤。
赵阳和刘医生也及时赶到,将遇险的几名队员快速送到了医务室检查,发现并无大碍后下午就恢复了劳动。
但对这起事故的反思却才刚刚开始,晚饭的时候郭坤召开了“特别大会”,将其定义为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违规操作的王威不但遭受了严厉的批评,还被给予了处分警告,这在整个南极考察队是头一遭,一下子就给忙于建设而忽略了基本安全意识的大家伙敲响了警钟。
“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人能保证如果再发生类似的情况,考察队还能继续走运。”
赵阳整个晚上都在回味郭坤的这句忠告,从上海一路走到南极,虽然遭遇了很多困难,但最后都有惊无险地闯了过去。
这给很多队员包括他自己都造成了一种假象,还想中国考察队就是小说里的主角,拥有不败必胜的光环。
但其实只要稍有不慎,或是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差错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结局。
他们591人肩负着开创中国南极事业的伟大使命,同时也承载着无数个家庭的殷切期盼。
他们既是代表国家的科学考察队的成员,但也是父亲、儿子、丈夫、弟弟等等等等……
脑海中浮现出李燕和瑶儿的身影,赵阳顿感一阵后怕,如果今天油罐下的是自己,如果没有地基坑充当掩体,那留给妻子和女儿的又会是怎样一个破碎的家庭。
“不行,明天黑板报必须搞一个专栏,文章名字就叫‘安全第一’!”(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