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宫的偏殿里,檀香袅袅,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几分凝重。
姚广孝刚整理完燕国的税册,正准备向朱棣汇报,抬头就见朱高炽迈着步子走了进来,那张胖乎乎的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神情。
“咯噔”一下,姚广孝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手里的账册差点没拿稳。
他虽久居倭国,却没少听闻这位皇孙的手段——当年在南京,就是这朱高炽派人追杀自己,后面他逃到北平,追杀也一直未停,直到双方初次见面,朱高炽那眼神里的杀心,姚广孝至今想起来都后背发凉。
“殿下。”姚广孝连忙起身行礼,腰弯得极低,声音都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
即便朱棣就坐在主位上,他也没半分安全感——这位皇孙连亲爹都敢算计,自己一个外臣,在他眼里怕是跟蝼蚁没什么区别。
朱棣见朱高炽进来,眉头皱了皱,却没说话。
他昨晚想了一夜,也没琢磨透这儿子的心思,只能静观其变。
朱高炽摆了摆手,径直走到姚广孝面前,绕着他转了半圈,像打量一件货物似的:“道衍大师,别来无恙?在倭国待了这么久,还习惯吗?”
姚广孝的冷汗顺着僧袍往下淌,干笑道:“托殿下的福,一切安好。倭国虽偏,却也清静。”
“清静?”朱高炽挑了挑眉,语气戏谑,“我怎么听说,大师前些日子还在给父王谋划,想把山阳道的盐场也抢过来?看来是觉得这倭国地方太小,不够大师施展啊。”
姚广孝的脸“唰”地白了。
这事他只跟朱棣私下提过,朱高炽怎么会知道?
他连忙低头:“殿下说笑了,贫僧只是觉得盐场若由王府直管,更利于军需……”
“行了,不说这些。”朱高炽打断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倭国的版图,“大师觉得,这倭国怎么样?”
姚广孝偷瞄了朱棣一眼,见他没反对,才小心翼翼地回答:“倭国……很是不错。硫磺、铜矿颇丰,港口也多,只是地方确实小了些,资源也有限,久了怕是难撑大局。”
“说得好。”朱高炽拍了拍手,忽然提高声音,“所以,咱们的目光,不能只盯着这弹丸之地。”
他俯身指着地图东边的空白处,正是昨日宴席上提过的方向:“从这里往东,跨过大洋,有一片大陆,比中原大十倍不止,名叫美洲。那里没有朝代,没有王法,只有遍地的沃土、金矿,还有数不清的奇珍异兽与高产粮食作物。”
姚广孝的眼睛猛地睁大了。
他熟读史书,也知道不少岛屿,却从未听说有如此广袤的大陆。
十倍于中原?这是什么概念?
“那里的土人,还在用石斧打猎,连铁器都不会造。”朱高炽继续说道,声音里带着蛊惑,“随便派一支船队过去,就能占下千里沃土。地里长的玉米、土豆,一亩能收十石;山里的银矿,随便挖挖就够咱们造百艘战船。”
姚广孝的呼吸急促起来,胸口起伏得厉害,握着佛珠的手指都在微微发颤。
他辅佐朱棣,图的就是“开万世基业”,要的是青史留名、功业不朽。
可倭国再大,也终究是弹丸之地,四面环海,资源就那么些,就算把每一寸土地都榨干,每一座矿山都挖空,迟早也会触到天花板,最多不过是当个海外藩王,哪配得上“万世基业”四个字?
可那片美洲大陆……若是真如朱高炽所说,广袤无垠,沃土千里,遍地是未被发掘的宝藏,连土人都还在用石器,那简直就是上天赐给他们的舞台!
在那里,无需与朱棡争那点蝇头小利,无需顾忌大明中枢的掣肘,尽可以凭着刀枪和智谋,打下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江山,建都城、定制度、传万代,那样的功业,才是他姚广孝毕生所求啊!
朱棣也坐不住了,猛地站起身:“炽儿,你说的都是真的?北洋水师真能打通航线?”
“父王放心,”朱高炽点头,“我已经让北洋水师在勘察,不出两年,定能找到稳妥的航线。到时候,谁能先在美洲站稳脚跟,谁就能坐拥那里的一切。”
他看向姚广孝,眼神锐利:“大师是聪明人,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倭国抢盐场、争铜矿,就算全抢过来,又能有多少出息?可若是把美洲拿下来,将来史书上写的,就是‘燕王朱棣辟海外万里疆土,黑衣国相姚广孝道衍辅之’,这名声,可比在倭国窝里斗响亮多了。”
姚广孝的心脏“砰砰”直跳,像有面小鼓在胸腔里擂动,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
他一生求名,求的就是青史留名,要让后世提起“黑衣宰相”,不是只记得他帮朱棣夺了江山,更要记得他创下的不世之功。
刘秉忠辅佐忽必烈定鼎中原,虽名垂千古,却也只是在已有的版图上添砖加瓦。
若真能辅佐朱棣拿下那片新大陆,开疆拓土万里,将大明的旗帜插在从未有过王化的土地上,那自己的名字怕是要比刘秉忠还响亮!
到时候史书工笔,会写下“姚广孝辅燕王辟海外疆土,功盖前朝”,这份功业,足以让他在史册里占尽风光,流传百代千世。
“殿下……所言极是!”姚广孝的声音都在发颤,却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兴奋,“贫僧愿为殿下、为燕王爷谋划,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朱棣看着姚广孝激动的样子,又看了看胸有成竹的朱高炽,心里的疑虑忽然烟消云散。
管他这儿子安的什么心,只要能拿下那片新大陆,别说分一半倭国给朱棡,就是把整个倭国都让出去,他也乐意!
“好!”朱棣一拳砸在案上,“炽儿,你说吧,需要父王做什么?造船?练兵?还是调粮草?只要能去美洲,本王什么都豁得出去!”
“现在不急。”朱高炽笑道,“当务之急,是把倭国的事理顺。跟三叔别再硬碰硬,该让的地方让一点,把精力放在造船和训练水师上。北洋水师的航线一旦定下,第一个通知你们。”
姚广孝立刻接话:“殿下放心,贫僧这就去拟章程。先在大阪港扩建船坞,再从各地招良匠,争取一年内造出二十艘适合远海航行的大福船!”
“还有兵士。”朱棣补充道,“本王这就从燕军中挑精壮,专门练水性、学海战,到时候保证个个能当先锋!”
看着这对君臣摩拳擦掌的样子,朱高炽暗暗点头。
姚广孝的智谋,朱棣的勇武,若是能用在开疆拓土上,绝对是大明的利器。
把他们引向美洲,既解了倭国的内斗之困,又能为大明开拓版图,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大师,”朱高炽忽然看向姚广孝,语气轻松,“当年在南京,我说过的话,你别往心里去。”
姚广孝一愣,随即连忙摇头:“殿下说笑了,贫僧从未放在心上。”
话说的好听,心里却暗骂:当年你那眼神恨不得把我挫骨扬灰,我能不记着?
朱高炽像是没看穿他的心思,笑道:“那就好。毕竟,像大师这样的人才,用来对付自家人太可惜了,该让你去对付那些土人、海盗,那才叫本事。”
姚广孝讪讪地笑了笑,心里却彻底松了口气。
看来这位皇孙是真打算重用他们,至少目前是这样。
朱棣见气氛缓和,也难得露出笑意:“炽儿,中午留下吃饭,父王让厨房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肘子。”
“好啊。”朱高炽欣然应允,“正好,我再跟父王和大师说说美洲的土人风俗,也好让你们提前有个准备。”
偏殿里的气氛彻底变了,檀香依旧,却多了几分兴奋与期待。
姚广孝忙着翻找海图,朱棣在一旁询问远海航行的细节,朱高炽则慢悠悠地喝着茶,偶尔插句话。
谁也没再提之前的恩怨,仿佛从这一刻起,他们的目标已经不再是倭国那点地盘,而是万里之外的那片新大陆。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地图上那片空白处,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远征。
而这场远征的序幕,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偏殿里,悄然拉开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