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面试考核、李宾宾来电(8.3k)

    ……

    ……

    “啊?!”

    “顾清真要来我们学校?!”

    “哇靠!顶流诶!这会不会是校史以来最大牌、最特殊的学员?”

    当这则重磅新闻如同旋风般席卷网络,并在各大校园论坛、社交媒体群组里被疯狂转载、讨论时,最感到震惊、兴奋与期待的,莫过于北电学院的在校学生们。

    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一想到当下娱乐圈最炙手可热、话题度最高的男性顶流,即将脱下明星光环,换上普通学生的身份,走进北电的校园,

    成为自己的同学、学弟,甚至可能在同一间教室听课,在同一个食堂吃饭,这种时空交错般的现实感,让无数北电学生心潮澎湃。

    尤其是顾清在过去两年里所创造的奇迹。

    从一炮而红,到现象级爆款剧集,打破纪录的电影票房,

    再从宏扬传统文化的汉服推广到跨界音乐、这一切都让他成为了无数怀揣明星梦的年轻人心中的标杆与偶像,渴望幻想自己成为的目标。

    如今,

    这位“偶像”竟要“下凡”来到他们中间,怎能不让人激动?

    校园内部临时的聊天群里早已炸开了锅。

    “姐妹们,是真的!官宣了!我们真的要跟顾清做同学了!”

    “我现在无比庆幸自己复读了一年,这是老天爷给我最好的补偿吗?”

    “完了,我已经能预见到开学那天,我们学校门口会被围成什么样子了……”

    “话说,他会住校吗?会跟我们一样去挤食堂吗?好想知道他私下的样子啊!”

    “有没有表演系的学长学姐透露一下,他会分到哪个班?想去蹭课!”

    好奇、激动、欢喜、甚至一丝丝“看他是否能真的适应”的不服气与观望……

    种种复杂的情绪,在假期尚未结束的北电学子心中交织、蔓延。

    他们从未如此殷切地期盼着3月10日开学日的到来,迫切地想要亲眼见证,这位火爆娱乐圈的当红顶流。

    ……

    与此同时,

    事件的中心人物顾清,正带着精简的助理团队,乘坐航班前往首都。

    飞机的头等舱内,氛围相对安静。顾清靠窗坐着,窗外是绵延的云海。

    顾清放下手中关于北电校史的资料,微微侧头,对身旁的许伟低声道:“北电这边,动作是不是太快了点?我这入学考试都还没参加,官方公告就直接发出来了。

    万一……被人抓住漏洞点出来,岂不是很难收场?”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

    如今他被架在火上烤,无数双眼睛盯着,就等着看他出纰漏。

    许伟闻言,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老板,北电急着官宣,完全可以理解。

    您想,您现在就是流量本身,越早确定您入学的消息,北电就能越早、越多地吃到这波巨大的流量红利,

    这对学校的招生宣传、社会关注度提升,都是有立竿见影效果的。”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至于考试,您放心。您是特招名额,流程会走,但形式大于实质。

    以您过往在《诗词大会》展现的学识和‘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还有您在音乐创作、影视和电影中对角色的诠释,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这种基础性的入学考试,对您而言根本构不成挑战。

    校方恐怕巴不得有人质疑呢,到时候正好把您轻松通过考核,甚至表现优异的视频片段放出去,再来一波‘学霸顶流’的热搜,

    这宣传效果,简直是连环计,一波接一波。

    人家学院里的领导,精明着呢。”

    顾清听完,失笑摇头:“许哥,你说的对,是我想得简单了。”

    他发现自己确实有点过于谨慎了,或许是近期被推至风口浪尖的后遗症。

    他重新拿起那份详细的入学考试项目说明,准备再熟悉一下。

    “对了,老板,”

    许伟的脸色却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虽然是去上学,环境相对单纯,但我必须给您提个醒。

    有时候,在学校里,可能比在复杂的娱乐圈还要……‘危险’。”

    “嗯?”

    顾清从资料上抬起头,投来疑惑的目光。

    “道理很简单,”

    许伟耐心解释,“以往您出席商业活动,第一有主办方层层设防的安保,

    第二有我们团队雇佣的专业保镖随行,

    第三,您所处的环境,无论是发布会现场还是晚宴酒店,都是管理严格的高档场所。

    就这,有时候还挡不住一些极端狂热、无所不用其极的粉丝。”

    他语气加重,点出核心问题:“北电是学校,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里面都是年轻人,而且绝大多数是对娱乐圈充满向往、心思活络、甚至可能抱有某些捷径想法的年轻人。

    她们如果冲动起来,其热情和‘创造力’可能会超乎想象。。”

    “其二,也是我最担心的,”

    许伟眉头紧锁,“您在北电的行程,几乎是半公开的。课程表、宿舍楼、常去的食堂、图书馆……这些信息很容易被有心人获取。

    我害怕会有无孔不入的‘私生饭’或者狗仔,通过各种手段混进校园,对您进行跟踪、偷拍,甚至更过激的行为。

    您在学校里,保镖不可能时刻贴身,必须自己格外注意安全,提高警惕。”

    许伟的话,如同一块石头投入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坐在前排的助理赵雅闻言,立刻担忧地回过头,脸色都有些发白:“许哥说得对,老板,能不能跟校方沟通一下,给您安排一个单人间宿舍?

    万一……万一和您同住的室友心思不纯,或者联合起来排挤、甚至……霸凌您怎么办?”

    她越想越觉得可怕,脑子里已经上演了无数出宫斗大戏。

    顾清看着赵雅那煞有介事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小雅姐,你想的太多了,霸凌我?先不说有没有人敢,就算真有人有这想法,

    只要这消息透露出去一星半点,北电从上到下的领导,第一个就得跳起来清理门户,他们可丢不起这个人。”

    他收敛笑容,正色道:“而且,我不能主动要求搞特殊化。

    我这次去上学,多少双眼睛盯着?

    就等着抓我的‘黑料’。

    ‘顶流顾清入学耍大牌,要求特殊待遇,嫌弃同学’——这种标题要是一出来,我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路人缘和口碑,瞬间就得烂掉一半。

    必须低调,甚至必要的时候,还得主动‘吃苦’,融入集体。”

    “老板说的对……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有时候,地位越高,盯着你的人就越多。”

    许伟面色黯然,语气中带着深深的自责和煎熬,“说到底,还是我工作没做到位,才让老板您需要去面对这些……”

    “好了许哥,”

    顾清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语气轻松,“我可不是什么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子哥,普通人的生活我过了十几年。

    能去北电这样的顶尖学府读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这算什么吃苦?

    你别再钻牛角尖了,好好睡一觉,最近为了我的事,你都没怎么休息。我要再看会儿资料。”

    顾清真诚的关切,让许伟心中愈发五味杂陈,但他也知道此时多说无益,只能依言拉下眼罩,靠在椅背上,试图平息内心翻涌的情绪。

    顾清则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手中的资料上。

    由于是“特招生”渠道,他不需要提供高考文化课成绩。

    事实上,自从他在《华夏诗词大会》上大放异彩,以及“过目不忘”的学习能力和卓著的词曲创作才华被广为认知后,

    即便是最擅长找茬的黑粉,也绝不会在“顾清能否通过文化考试”这个问题上自取其辱。

    他们的侧重点,早已转移到顾清能否适应“普通人”的校园生活上。

    一个大明星,习惯了前呼后拥、锦衣玉食,能忍受宿舍的简陋、食堂的大锅饭、课堂的枯燥吗?

    能处理好与普通同学之间的关系吗?

    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在显微镜下审视,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他们狂欢的素材。

    “初试、复试、三试、以及最后的四试。”

    顾清仔细浏览着北电表演系的考核流程。

    即便是特招,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彰显公平公正,无论是校方还是顾清本人,都同意像普通考生一样,完整地参加所有考核环节,并留下影像记录。

    这不仅是对公众的一个交代,也是对顾清自身实力的一次检验和宣传。

    北电的初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综合常识笔试:100道选择题,限时90分钟。

    内容包罗万象,涵盖文学、艺术、历史、时政热点,甚至还会涉及一些基础的高中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旨在考察学生的知识广度和基本文化素养。

    二是自由陈述面试:通常是6-7人一组进行群面。考生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自我介绍,并回答考官即兴提出的问题。

    这部分重点考察学生的个人特质(如成长经历、价值观)、对电影的基本素养(例如能否具体分析某位导演的视听语言设计),以及临场应变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对于顾清来说,几乎构不成任何压力。

    而复试的内容则更具专业性:

    音乐/美术作品分析:现场播放一段音乐或展示一幅画作,要求考生从技法运用或个人感受切入,进行简短的分析和阐述。

    故事构思与讲述:抽取关键词(例如“午夜、快递员、废弃医院”),在极短的时间内(通常5分钟左右)构思一个逻辑完整、有起伏、并强调人物情感细节的小故事,并进行现场讲述。

    看到这里,顾清心里默默感慨:“多亏了当初颂文老师对我的方法指导。”

    过去两年的拍戏生涯,他一直保持着撰写详细人物小传的习惯,深入体验和分析角色心理。

    这种训练,极大地提升了他对人物的理解力和故事构建能力。

    至于音乐和美术分析,拥有“绝对乐感”和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他,同样能够轻松驾驭。

    最后的四试,则是难度最高、淘汰率也最高的一环:

    散文写作: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篇1500字以内的散文,主题通常聚焦于家庭或学校生活,强调细节描写和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创作讨论:集体观看一部短片,然后进行分析讨论,需要精准指出片中的视听设计(如镜头、光线、声音)是如何为主题和人物塑造服务的。

    即兴表演:根据考官给出的情境或关键词,与同组考生在极短时间内(如10分钟)构思并表演一段即兴小品,重点考察考生的想象力、表现力、组织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除了散文写作,文笔方面可能拿不到传说中的满分,其他的项目,对我来说应该问题不大。”

    顾清快速在脑中过了一遍所有流程,心里已然有了底,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

    他打算就安心待在酒店里,针对性地模拟练习一下即兴表演和故事构思,确保万无一失。

    ……

    时间一晃,

    来到了3月7日,顾清在北电进行初试考核的日子。

    专车平稳地驶入HD区,停在了北电学院古朴而庄严的校门口。

    初春的京都,寒意尚未完全褪去,但阳光已有了些许暖意。

    校园内的树木枝头悄然抽出了嫩绿的新芽,透露出勃勃生机。

    因为尚未正式开学,偌大的校园显得格外宁静,主干道上只有零星几个留校的学生匆匆走过,带着一种学术殿堂特有的清冷感。

    然而,

    与校园内部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校门口此刻却显得颇为“热闹”。

    将近十多位身着正装或得体便服的老师和校领导,早已在此等候。

    他们面带笑容,相互低声交谈着,目光不时望向路口,气氛既正式又透着几分难得的期待。

    在这群人中,

    还有两个无比熟悉的身影。

    “来了来了,这应该是顾清的车。”

    不知是谁低声说了一句,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脸上的笑容更加和煦。

    车门打开,顾清身着简洁的休闲装,身影修长。

    他一下车,先是脸上迅速闪过一丝恰到好处的“受宠若惊”,随即加快步伐,小跑着上前,身体微躬,正欲与为首的校领导握手致意。

    然而,

    他的目光扫过人群后方时,突然定住,眸子微睁,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欣喜之色,声音都提高了些许:

    “颂文老师!一围老师!你们怎么也在?!”

    “阿顾,好久不见了。”

    张松文依旧是那副温和儒雅的样子,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让人安心,他抬起手,朝顾清亲切地摆了摆。

    “小顾。”

    周一伟则还是那副略带腼腆、不善言辞的模样,他摸了摸鼻子,努力想挤出一个更热情的笑容,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但那眼中的笑意却是真切的。

    “顾清,你……你和颂文、一围他们认识?”

    旁边的其他老师和领导见状,都露出了惊讶和好奇的神色。

    “认识!当然认识!”

    顾清一边与伸过来的手一一热情握过,解释道,“松文老师和一围老师,可以说是我演艺生涯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老师!”

    他说着,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上前一步,张开手臂,先是给张松文一个结实的拥抱,又转身用力抱了抱有些僵硬的周一伟。

    “哎呀哎呀,轻点阿顾,我这老腰最近可不太舒服。”

    张松文被他抱得脚尖都离地了,龇牙咧嘴,但脸上的笑容却愈发灿烂,显然对顾清这份毫不生疏的亲昵感到非常开心。

    “现在一打开手机,铺天盖地都是你的新闻,想不知道你都难,你还想给我们惊喜?”

    张松文笑着打趣。

    “我和颂文今天正好是你这场面试的考官之一,”

    周一伟拍了拍顾清结实的后背,试图用一种轻松的语气说话,但听起来依旧带着他特有的认真和严肃,

    “我们可不会放水,你得认真对待,正好也检验一下你这两年,有没有把我们当初教的东西都忘光。”

    “嗯嗯,没问题!我可是做足了准备。”

    顾清站直身体,笑吟吟地点头。

    “好哇!一围、颂文,你们俩这保密工作做得可真是到位啊!”

    一位看起来职位不低的校领导半是玩笑半是抱怨地说道,“早知道你们和顾清有这么深的师徒情分,我们之前何必费那么大周章,绕着弯子去联系?

    直接让你们俩出面,这事不早就成了嘛!”

    周围的其他老师,看向张松文和周一伟的目光里,羡慕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能教出顾清这样的学生,而且还是在他微末之时便结下的师徒情谊,这份资历和人脉,在圈内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可以预见,只要这个消息爆出来之后,

    今后找他们二人求教的艺人团队,恐怕要多上好几倍。

    寒暄已毕,一行人簇拥着顾清,向着校内走去。

    原本还有负责宣传的老师打算趁机给顾清介绍一下校园内的著名景观和历史文化,

    却见到顾清极其自然地一左一右,挽住了张松文和周一伟的胳膊,三人并肩而行,旁若无人地热络交谈起来,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只好将准备好的说辞咽了回去。

    “松文老师,还没来得及当面恭喜您呢!”

    顾清侧头对张松文说道,语气带着由衷的敬佩,“您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演的唐奕杰主任,简直绝了!

    那个角色的复杂性和压抑感,被您诠释得入木三分,我看完好久都没缓过来。”

    “阿顾,你快别夸我了。”

    张松文却摇了摇头,语气诚恳,“说起来,其实是我们该好好谢谢你。

    当初电影上映初期,排片和关注度都有限,多亏了你在你的博客上大力推荐,帮我们宣传,才让更多的观众看到了这部片子,

    最终实现了票房回本,让剧组所有人的心血没有白费。”

    他顿了顿,补充道:“娄冶导演一直记着这份情,好几次跟我说,有机会一定要让我带你去找他,他得亲自谢谢你,请你吃顿饭。”

    “不用不用!真不用那么客气!”

    顾清连忙摆手,“我就是顺手做了一件影迷该做的事。

    娄冶导演还是我的偶像呢,他早期参与制作的《天书奇谭》、《金猴降妖》那些动画片,我小时候看了不知道多少遍。

    要是方便的话,松文老师您下次见娄导,帮我要一份《天书奇谭》的签名海报或者资料,我就心满意足了。

    吃饭真的不必了,小事一桩,不足挂齿。”

    他婉拒得十分坚决。一方面是他真心觉得没必要;

    另一方面,

    他尴尬啊。

    娄冶导演那部著名的、也曾引发诸多争议的《颐和园》,其中牵扯到的一些过往人情恩怨。

    算是破坏了他家朝哥姻缘的罪魁祸首。

    顾清觉得自己还是稍微避嫌一下比较好,免得彼此尴尬。

    “对了,一围哥,”

    顾清很自然地转向另一侧的周一伟,关切地问道,“丹姐最近怎么样了?心情好些了吗?”

    提到妻子珠丹,

    周一伟刚毅的脸上线条瞬间柔和下来,眼中流露出温暖的光芒:“丹丹她……好多了,状态比前两年稳定了很多。

    前不久我们还一起去电影院看了你的《唐探》,她在电影院里笑得很开心,是真的走出来了。”

    顾清点点头,放心不少,

    但他敏锐地注意到周一围比起上次见面时更加清瘦,眼窝深陷,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他双手紧了紧搂住周一围胳膊的手臂,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一围哥,你自己也要注意身体,别太拼了。

    我知道你压力大,如果……如果之前为了给丹姐处理那些事欠的款,还有什么缺口,你千万别跟我客气,我这边可以先帮你垫上,

    等你手头宽裕了再还我,我不急用的。”

    “不用,真不用!小顾,你的心意哥心领了!”

    周一伟一听,心头猛地一热,鼻尖甚至有些发酸,但他还是立刻坚定地摇头,正色道,

    “你已经帮了我们太多太多了,当初《绣春刀》的时候,要不是你总是在采访里提我,

    帮我在那么多大导演、制片人面前刷足了存在感,后来也不会有那么多戏找我。

    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丹丹之前留下的那些债务,我自己再紧一紧,估计到今年年底前就能彻底还清。

    你真的别再为我们操心了。”

    看着他坚持的眼神,顾清知道再劝也无益,只能无奈地点点头:“好吧,那一伟哥你答应我,一定照顾好自己,有事一定要开口。”

    “放心吧。”周一伟拍了拍他的手背。

    “顾清,我们到了,这里就是你今天笔试和面试的考场。”

    走在前面引路的老师停下脚步,笑着指向一栋看起来颇有年头的教学楼。

    ……

    因为是单独安排的考核,整个四楼的考场区域显得异常安静。

    笔试的教室宽敞明亮,但气氛却莫名有些凝重。

    教室正中央,只孤零零地摆放着一张桌椅。四周墙壁上方,监控摄像头闪烁着红色的光点,

    正前方除了坐着三名面容严肃的监考老师外,还架设着一台专业摄像机,从不同角度进行全程录制,确保考核的公正透明。

    最让人压力倍增的是,

    教室后门的玻璃窗上,不知何时已经贴上了好几个“地中海”发型的身影——

    那显然是闻讯赶来的其他院系领导或好奇的老师,正透过窗户悄悄地观察着教室内的情形。

    这等“众星捧月”般的围观架势,

    但凡是个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十成的实力也发挥不到一成。别说是一个普通高中生,

    好在,

    这种场面,对于顾清算是很轻松的了。

    往往拍戏,两三米之远的地方,可是围着几十个人。

    这都算小儿科了。

    “顾清同学,笔试共计90分钟。考试期间不能交头接耳,不能使用任何电子设备,一旦发现作弊行为,将会立即取消考试成绩,明白吗?”

    一位年长的监考老师宣读着考场纪律,只是这纪律用在眼下这个场景和这位特殊的考生身上,显得有些……过于常规甚至略带滑稽,

    他自己说完都忍不住抿了抿嘴,差点笑场。

    “明白,老师。”

    顾清乖巧地点点头。

    随着考试正式开始的指令下达,顾清拿起试卷,快速浏览了一遍。

    果然如他所料,题目虽涉猎广泛,但难度均属于基础范畴。

    他不再犹豫,拿起笔,笔尖开始在答题卡上流畅地划过,几乎没有停顿。

    一百道选择题,涵盖文学、艺术、时政、甚至一些基础的物理常识……

    对于拥有“过目不忘”能力且平日就注重积累的顾清来说,这些题目如同1+1=2般简单。

    仅仅十五分钟,所有答案均已填写完毕。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又花了五分钟时间,从头到尾快速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疏漏或笔误。

    随后,他举起手:“老师,我答完了,可以交卷。”

    “这么快?”

    那位一直忍不住用欣赏目光端详顾清侧脸的监考老师猛然回过神,脸上闪过一丝惊愕,随即又化为释然,

    “哦,也对。以你的记忆力和知识储备,答这些题目确实不需要太多时间。”

    他起身走上前,接过顾清的答题卡,目光快速地在上面扫过。

    果然,

    密密麻麻的选项填涂区域,与他手中标准答案的匹配度,堪称完美。

    接下来的“自由陈述面试”,在另一间布置得如同小型会议室的教室进行。

    七位来自表演系、导演系、文学系的资深教师组成的考官团,坐在长桌后。

    气氛看似严苛,但实际上,对于外形条件、气质仪态如此出众,且已有巨大成就和成熟心智的顾清而言,

    这一关更多是走个过场,主要是考察一下考生的语言表达和精神面貌。

    “顾清,能谈谈你为什么选择进入电影学院学习吗?你的初衷和目标是什么?”

    一位面容和善的女考官柔声提问,“要知道,在没进入学院之前,你已经功成名就了。”

    顾清背部挺直,坐姿端正,双手自然地放在膝上,光是这份沉稳的仪态就让人心生好感。

    他目光坦诚地看向提问的老师,认真地回答:“我认为,演员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沉淀的职业。

    我选择来到北电,是希望能够系统地、深入地学习表演理论和电影知识,夯实基础,加深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以及对不同角色更精准的构思和塑造能力。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真正靠作品和角色说话的演员,而不仅仅是‘偶像’。”

    他的回答,诚恳而务实,没有浮夸的野心,也没有虚伪的空话。

    七位考官听完也都很认可。

    以往他们面试的学员,有的大大咧咧,没头没脑,直言不讳,认为很幽默地说:‘我想赚钱,为了红,出名。’

    或者,

    有的说着正气凛凛,恨不得为了电影艺术献身。

    可却都不讨喜,

    这些面试老师都是专业的演员,一眼就知道你内心的真实想法,都觉得比较假大空和没脑子。

    可换作是顾清就不一样了,

    他说自己是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才来电影学院念书的,谁不相信?

    谁又能不相信呢?

    为了红?

    你再红红的过顾清吗?

    面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

    截止到三月十日开学前夕,顾清依次顺利通过了复试、三试和最后的四试。

    整个过程对他而言,堪称波澜不惊,甚至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他的演技经过多部爆款作品的淬炼,早已脱离了青涩阶段,加上他超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应对这些入学考核,几乎是降维打击。

    要知道,

    去年北电表演系专业第一名的,是童星出身的关小彤。

    顾清觉得,以自己目前的演技和理解力,同时碾压十个小彤这种级别的考生,还是没什么压力的。

    在完成所有考核后,顾清特意抽出时间,单独请张松文和周一伟两位老师吃了一顿家常便饭,重温师徒情谊,也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教导和关怀。

    然而,

    就在他回到下榻的酒店,收拾心情,准备迎接第二天正式开学的新生活时,一个意外的电话,打破了他临睡前的宁静。

    在接到这则电话之前,

    有来自邓朝给他发的消息:

    “小弟,哥没办法了,宾宾求了我半天,还拿出以前的人情,你跟她聊一下吧,

    如果提出的要求,你觉得为难,模棱两可的搪塞回去,朝哥到时候帮你拒绝。”

    在看完老邓头的消息后,

    顾清才接起这位在他出道初期,

    曾邀请他加入对方公司的双冰之一的:

    “李宾宾”!

    ……

    ……

    (ps:月底小爆一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不错,请把《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内娱顶流:从跑男出道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